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爱与自由 ---- 笔记 (坑填完) (2008-9-17) 第一名 · 2011-2012 Xmas Holiday 21天------- 西澳行纪事 (2012-2-13) hohoho
· 关西的鳞爪 - 2014年4月大阪有马京都旅记 - 【全文完】 顶楼有电梯 - 258楼推荐かね井荞麦面 288 锦市场 (2014-4-21) 胡须康 · Outliers - 10000小时的标准 (2010-3-31)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神探狄仁杰

[全澳] 抑郁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7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yunq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yunq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抑郁症的孩子不都是优秀的,抑郁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认识一个10年级的女孩子自杀过三次了,她是因为来到澳洲,生活环境改变了,小时候家境优越,现在家境变化的比较大。这里朋友不多,才抑郁的。在学校也经常被欺负,身边的朋友也多是有抑郁症的孩子。都是去看医生时候认识的。

有一次和朋友出去,同是抑郁症的两个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晚又割腕进了医院。后来她妈妈让她来朋友处打打工,孩子开朗多了,慢慢的在好起来。祝福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7 22: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有些孩子自身不是完美主义,不过因为在某方面表现突出而被周围人的赞美架上去了,结果被动提高了自我要求,当能力不及又不会调整心态面对挫折,久而久之,导致抑郁症。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比较优秀的孩子,父母时不时拉拉后腿,降低孩子对自身的期望值,是有好处的

发表于 2021-3-17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wqdxy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wqdxy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有抑郁倾向的孩子都比较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的各种不经意,都有可能给这种敏感的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有人说:“我是从小被父母打到大的,心理强大得很,哪像现在的孩子动则做出自杀,跳楼这类惊悚的事情。”其实,我想说那是因为性格使然,换个心思细腻的,或者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你打打试试,同样做出格的事让你事后还想不明白这孩子怎么想的,家里有这种孩子的,对父母的要求就非常高,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理性再理性,不能一发火就骂孩子,埋下日后的各种隐患。

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千万不能简单的参照别家的孩子指责自己的孩子。做家长难就难在这,就是要修炼自己无条件地爱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7 23: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cha好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cha好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持续关注,我们的确给孩子的生活填太满了,但是不填满又会心慌,家长做不到高效的陪伴也不可能整天带孩子出门领略世界,所以还不如让他们多去学点东西。

人生路的确是孤独的,但是依然需要在你想说真心话的时候有人认真的陪伴与聆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海之女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天马行空~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1-3-18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1-3-18 12:45 编辑

谢谢分享,想请问楼主有没有看到这个信息:

抑郁症到底是生理原因(比如遗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后天心理原因为触发条件的?
还是说和生理无关,任何人都有可能会得的?

因为根据我有限的医学知识:我知道绝大部分疾病都是生理原因为主,好比肺癌,基本上有这个基因才会后天触发。没这个基因绝大部分的即使是烟鬼也不容易得。
还有和激素水平有关,比如产后抑郁也是生理原因导致的为主。

这个问题没弄明白,很多事情谈论起来基础就不同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1-3-18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seh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seh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1-3-18 13: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21-3-18 13:24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1-3-18 12:43
谢谢分享,想请问楼主有没有看到这个信息:

抑郁症到底是生理原因(比如遗传、器质性病变)为基础,后天心 ...


我觉得这个跟同性恋类似。有先天的有后天的。
先天基因,后天触发。
那些后天的抑郁症,之前因为情绪变化已经改变了大脑的变化,所以最终还是转化到生理上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1-3-18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21-3-18 13:31 编辑
dondon 发表于 2021-3-18 13:23
我觉得这个跟同性恋类似。有先天的有后天的。
先天基因,后天触发。
那些后天的抑郁症,之前因为情绪变化 ...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如果没有遗传基因的人就不容易的,但有遗传基因的就可能性高很多?

大部分正常人都是有一定抗压能力的,孩子不应该只生活在象牙塔,但也不能像训练‘斯达巴勇士’那样生死淘汰。归根到底还是就是因材施教。作为父母,尽量经常和孩子沟通,努力了解未成年孩子心理活动,建一个家庭理解备忘录,agree to disagree。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1-3-18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1-3-18 13:29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如果没有遗传基因的人就不容易的,但有遗传基因的就可能性高很多?

为了避免翻译不够精确,我就直接Quote了

A person's genetic makeup predisposes him or her toward optimism or pessimism, and also toward depression, but how one has - or has not - learned to cope with stressful events plays a big role too... Most cases of depression are probably a combination of both genetic predisposition and environrnental stress.

...

Here is a depressing thought: depress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particularly in children. Depression has increased every year since the early 20th century - not just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worldwide. Large - scale research studies have reported on any given day, up to 2% children, 8% adolescents, and 9% of adults in the U.S. suffer from significant depression.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1-3-18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1-3-18 14:08
为了避免翻译不够精确,我就直接Quote了

A person's genetic makeup predisposes him or her toward opt ...

谢谢~生理和心理双重影响,确实是现在最主流的医学观点。所以一般治疗也都是药物结合心理医生。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d
Now in the morning I sleep alone    Sweep the streets I used to own

发表于 2021-3-18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抑郁症严重的人,就像是陷入黑暗的迷境,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他人的帮助,否则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走出来的。所以心理和精神上的帮助,是非常需要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8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ucalyp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ucalyp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公公有抑郁症,他爸爸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也有,而且都比较严重,必须长期吃药。所以我现在也很担心我女儿会有遗传

发表于 2021-3-18 2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途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途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所认识的一个抑郁症朋友,他快要发病时的表现就是眼神空洞,感觉整个人都处于游离状态。另外真正抑郁症患者,必须长期依靠药物,没有其他方法,因为很多诱因是不可控制的

发表于 2021-3-18 22: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RM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RM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有抑郁症或者其它mental illness的家族史,确实容易得抑郁症。这个科学已经证明

发表于 2021-3-18 2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不是话多,什么都愿意说岀来,就会好很多?

发表于 2021-3-19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y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y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分享,最近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19 1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玄武真人 发表于 2021-3-18 22:59
是不是话多,什么都愿意说岀来,就会好很多?

我觉得外向的孩子会好很多,但是有的时候自己愿意说,可是没有合适的人来听,时间长了,慢慢就不说了。

认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从小她就聪明漂亮,喜欢运动,外向爽朗,朋友很多。结果青春期的时候父母离异,然后搬了家换了学校,隔了一年多再见到她,简直换了一个人。沉默寡言,成绩就不说了,运动也都不参加了,整个人都没有精气神了。不过还好她后来慢慢缓过来了,但是她小时候那个干净利落,神采飞扬的样子也没有了。好可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飞飞鱼 + 2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9 1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1-3-19 12:38
我觉得外向的孩子会好很多,但是有的时候自己愿意说,可是没有合适的人来听,时间长了,慢慢就不说了。

...

下午刚做完单位的Mental Health培训,赶紧对照自己,对照周围检查。。。

发表于 2021-3-19 18: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 从过度理想化到过度中二

做爸妈的都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会非常的想要融入,非常的想要遵守规则。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不是懵懂的小娃了,但是对社会还是没有什么认识。他们只知道,遵守规则,就会有奖励,违反规则,那就有后果。因为孩子还小,这个时候的家长们往往再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简化事实,遮盖黑暗面,孩子听到的道理,都是PG版的。这种简单又充满规则的小社会让孩子们觉得很安全。

等到孩子大一些,他们开始注意到社会上的不公和漏洞:有的人什么都不干,但是爸妈有钱。。。有的老师喜欢女生,总是夸奖她们。。。有的人能说会道,朋友就多。我天成绩再好,也没什么朋友。。。老师自己说要保护环境,但是天天用一个新的塑料三明治袋。。。妈妈说要诚实,但是她其实是个两面派。。。爸爸不让我装抖音,但是他自己天天刷头条。。。这个时候的家长面对这些现实也是无计可施,可能会对孩子说,What do you expect? This is life.

有人曾经说,如果小时候没有那么理想化,可能我现在就不会那么愤世嫉俗。

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他们小时候相信的规则因果都已经或多或少的崩塌了,需要重建。这个过程大概是他们对人生的第一次独立思考:什么才是现实?我在这个现实中能做什么?我将来想做什么?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孩子可能有意无意的用满满的时间表来拖延这个思考。但是,这是逃不掉的。而且,这不是一个one-off的思考,人生中,他们会一次一次的回来,重温这个问题,再次认识自己。重建的不好,孩子可能会时不时的怀疑,愤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yddlx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19 19: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8. 质疑

我一直觉得这边的学校有一点很好,就是整体上说,老师对孩子们的质疑,容忍度都比较高。

当然,孩子们的质疑,不是胡搅蛮缠,而是大大方方,有理有据的探讨和建议,这是他们在现实中的critical thinking。没有比学校这个小社会更合适的地方,让孩子们慢慢观察周围的人,体会人和人之间不同,发展自己的individuality和creativity。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给孩子们留白。给孩子的个人时间留白,个人空间留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停下来多想想。即使孩子们花费了很多原本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easybreezy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1-3-19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21-3-19 19:19
8. 质疑

我一直觉得这边的学校有一点很好,就是整体上说,老师对孩子们的质疑,容忍度都比较高。

说起澳洲的好处,我说点题外话。
Grace Tame, 今年的澳大利亚人和台湾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
两个人的境遇多么不同。

一个拿全国最高荣誉奖,推动法律改革。我相信grace tame心中有很多伤痛,但是有很多人跟她站在一起,她也在帮助很多人。但是林奕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我觉得澳洲社会还是非常包容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3-20 10: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21-3-19 13:56
下午刚做完单位的Mental Health培训,赶紧对照自己,对照周围检查。。。

对照检查就没事儿。

多年前有个朋友,有抑郁症。她多年都按时服药,控制的挺好的。然后不知怎么的,她突然停药了,她老公没有发现,然后她就去了。

没有灵丹妙药,先不说药的副作用,能不能按时服药就需要很当心了,小时候家长能时时看顾,成人了身边也不能离人。

所以抑郁症这病,我觉得最好就是从根上就别有这苗头。即使家里有抑郁症倾向,从小时时注意也是能防住的。其他的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家里人平时提前多留意一些,多注意一些,把苗头掐死在萌芽期,就应该没事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yddlx + 2 我很赞同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0 11: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1-3-19 21:59
说起澳洲的好处,我说点题外话。
Grace Tame, 今年的澳大利亚人和台湾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 ...

是的,大环境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林奕含16岁就需要服药,应该是严重的抑郁症,那应该需要长期的心理建设和外部心理支持。而且抑郁症是会时不时发作的,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这样家长和她本人就要对大环境很当心,避免诱发抑郁症的外因。她后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参访中披露了个人生活,我总觉得对她的抑郁症可能没有什么好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3-23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 我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

青春期的娃,估计没少说过,“ You don't understand!” "Nobody understands me!" "God, This kind of talk is just a waste of time. You just can't get me!" 问题是,这些娃就没想想,为啥别人就得Get到你呢?既然你在这里长大, 小时候学校里肯定没少说过Everybody is different. 脾性爱好想法都不同,人家怎么get到你?

我家娃是我从小带大的,她小的时候,真是她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想什么。时间一长,我发现这娃养出来一毛病,说话就几个字儿。她觉得反正我知道她想说啥。后来天天耳提面命,说话要详细,外面人怎么会像妈妈一样是你的蛔虫。

后来娃大了,我这个蛔虫的使命结束了,娃啥事儿都揣自己心里琢磨来琢磨去。有时候晚上进她屋子里拿点儿东西,好家伙黑灯瞎火的屋里一个人眼睛瞪的大大的躺着,吓死个人。于是时不时的给娃唠叨,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心里想个啥?等到有事儿了,难道你指望别人一夜之间醍醐灌顶,就变成你的SOUL MATE,就能懂你了?沟通是双向的,朋友也都是慢慢才变成朋友的,你平时啥都不说,到时候就能天上掉下来个知己?

发表于 2021-3-23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0. 努力是好事儿, 但是不要期望别人完美,也不要期望自己完美。

有句话说的好,A little bit makeup can make you somebody you are not.

娃小的时候可能都有一个阶段,喜欢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正常。但是千万别只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一种伪装。装的久了,你怎么找自己的知己? “不好意思,我先卸下伪装,我适应适应,你也适应适应,然后咱俩聊聊心里话?“”

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你得装出一个样子来才能得到对方的友情或者关爱,如果你不装了,友情和关爱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所谓的友情其实就是互相装逼的作战队。各位家长注意,青春期的孩子们很敏感,要注意,要不然人家可能会觉得你也是鸡娃作战队的一员。

为了避免翻译不精准,底下的是书里的原话

A person in a highly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may assume that others will accept him only as an achiever but not as a person.  It is important to believe that we are valued not just for our achievements, but simply for being. Here are some important questions to consider

Do you have at least one person with whom you can be accepted for who you truly are?
Are you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ruly authentic and open, or are they mostly built on facades?
Does your striving for achievement and recognition for accomplishments interfere with how you relate to others?
Do you need to be in control of yourself or others as much as you are, or can you release some of that control?
Does your logic and analytical ability interfere with your ability to give and receive affection?

。。。

Identify the “imperfections” in each of your relationships. How would your relationships change if you stopped trying to change those imperfections?
Increase your self-disclosure, because self-disclosure promotes 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 in others.
Offer others empathy and appreciation, even when you are frightened or angry.
Express gratitude to someone to whom you have never before properly expressed it.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把小娃当朋友的家长,压根没想过,我尊重她,但是一小豆包还没到做我朋友的岁数。可是在娃面前我从来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的。东西太多我一次拿不完你得帮我拿。晚饭来不及做你立马过来切菜。我心情不好了我直接告你离我远点儿。我很忙的时候你先别叨叨,让我把事儿做完了再和你聊天。但是我累死了我也给你做你爱吃的。下大雨我也哆哆嗦嗦站操场上看你运动。你真急了的时候我忍你,等到你好了老娘怼死你。

大家都是普通人,你有你的不好,我有我的不好,不好的地儿,有的改不了,有的改的了,大家慢慢磨合。但是走到哪儿,也没有家人更加惦记你,娃不用在家长前面装,家长也不用在娃面前太累。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瘦瘦的猪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