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找房搬家10站(齐了) (2008-4-9) aalaalei · 除夕夜的家庭联欢会 (2010-2-13) tritri
· 参加活动 - 小L的2010年度总结 (内有多图,终于填坑完毕) (2010-12-19) 旋木 · 一封信:写给60岁的我(08年11月22日) (2008-11-22) shangp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428|回复: 0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31-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7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1 "The Thin Man", Dashiell Hammett.
  《瘦子》 【美】达希尔•哈米特
  据说达希尔•哈米特和福克纳在一次喝酒聊天时,福克纳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通俗小说的轻视之感,汉密特当时没说什么,但回去以后不眠不休,把自己关在书房之内,写出了精益求精的《瘦子》,成为硬汉名作之一。

  32 "The Woman in White", Wilkie Collins.
  《白衣女人》 【英】威尔基•柯林斯
  这是第一部以不同叙述人的叙述陈词结撰而成的推理小说,对后世的侦探小说影响至巨。不停变换作品的叙事角度,不仅可以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悬疑气氛,还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读者阅读作品的新鲜感,是十分高超的叙事技巧。仅就本作而言,比之作家的另一名作《月亮宝石》(7),更象是悬念小说,而不是侦探小说——一定要看清你要嫁的人。

  33 "Trent's Last Case", E. C. Bentley.
  《特仑特的最后一案》 【英】E•C•本特利
  著名的“反推理小说”,开启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情节一转再转,结局一案数破,证明运用逻辑推理也可能导出完全错误的结论——在短短的篇幅中能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尽管本特利原本打算戏弄一下侦探小说,可是却写出了一部本格派史上的经典之作,成为了长篇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前驱作品。小说还首次将爱情元素代入侦探小说,而且融合的十分完美。

  34 "Double Indemnity", James M. Cain.
  《加倍赔偿》 【美】詹姆斯•凯因
  美国文学大师詹姆斯•凯因继《邮差总敲两次门》(14)后又一部轰动文坛的小说。《加倍赔偿》讲叙保险行业的内幕,是凯恩熟能生巧后的翻新之作,全面地体现了凯恩谋篇布局的功力,无论是扎实的谜题设计还是动人的情感描写,水准都在《邮差总敲两次门》之上。本书的电影版经由著名导演比利•怀德执导,与《马耳他之鹰》并列美国两大经典黑色影片。

  35 "Gorky Park", Martin Cruz Smith.
  《高尔基公园》 【美】 马丁•克鲁兹•史密斯
  三具尸体在苏联的高尔基公园中被发现,面目和指纹都被损毁,以致无法辨认身份。一名莫斯科刑警负责侦查这宗无头血案,经过锲而不舍的追查,他发现美国皮草商人李马文涉有重嫌,而一名死者的女朋友琼娜库拉则在从事叛国阴谋时被逮捕,两者之间到底有无牵连……小小探员在制度之内奋力想澄清真相。电影版《血洒红场》非常有名,名列侦探电影top 10之一,曾提名1984年的金球奖。

  36 "Strong Poison", Dorothy L. Sayers.
  《剧毒》 【英】桃乐丝•赛儿丝
  桃乐丝•赛儿丝第三部入选作品,温西爵爷破的毒杀案。

  37 "Dance Hall of the Dead", Tony Hillerman.
  《亡灵的舞厅》 【美】东尼•希勒曼
  本书曾获1974年爱伦•坡最佳侦探小说大奖。希勒曼作品本格硬汉风格杂陈,兼具警察程序推理特色,在最受欢迎的男作家评选中,他甚至力压阿瑟•柯南•道尔,在达希尔•哈米特之后排名次席。他擅长描写以美国土生印地安人生活区域为背景的侦探小说,作品充满异域色彩,正是由于希勒曼在作品中流露出同情印地安人的倾向,又把印地安人的生活描绘成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美国印地安原住民就视希勒曼为“自己人”,并将一块刻着“吾族之友”的匾额馈赠给他。此次希勒曼计有二部作品入围,另一部是《时间小偷》(53)。

  38 "The Hot Rock", Donald E. Westlake.
  《神偷盗宝》 【美】 唐纳德•E•威斯莱克
  二战之后,美国诞生了一类“滑稽剧式”的反英雄犯罪小说(Comic Caper),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以幽默、同情的笔触塑造罪犯。这个罪犯虽为反英雄主人公,但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以及爱与恨,而且他的犯罪动机常常令人同情,犯罪行为又常常令人捧腹。这类小说的代表作就是唐纳德•E•威斯莱克的十六本以“帕克”(Parker)为主人公的系列,其中三部入选百大榜:《神偷盗宝》、《神偷盗宝续集》(47)和《God Save the Mark》(94)。本书讲叙一群窃贼聚集多特蒙德窥视博物馆一颗从非洲流传到这的宝石,详细的计划、周密的行动都挡不住奇差无比的运气,他们最终能偷到那颗价值连城的宝石吗?电影版由罗伯特•雷德福主演。

  39 "Red Harvest", Dashiell Hammett.
  《血腥的收获》 【美】达希尔•哈米特
  硬汉派大家达希尔•哈米特的第三部上榜作品。这是一部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侦探小说。主人公“我”是美国一个侦探事务所的侦探,受小城帕森威里一个名叫唐纳德•威尔逊的人雇佣来到城里,第二天发现威尔逊被人谋样。“我”花了三天时间侦破了这个案子,同时却也触动了这个小城的罪恶势力。“我”面对以小城独裁者为首,包括流氓、赌徒、黑良心的律师以现任警察局长和警察队伍中的败类等形形色色的坏蛋纠集而成的强大恶势力,凭着一身正气和过人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清理猪圈”的任务,用离间计摧毁了盘根错节的犯罪组织,取得最后胜利。

  40 "The Circular Staircase", Mary Roberts Rinehart.
  《螺旋楼梯》 【英】玛丽•罗伯茨.莱茵哈特
  早期侦探小说,“巨宅、黑影、弱女、秘密,这些本是哥特式小说(Gothic Tales)的造型元素,在本世纪初被兰哈特成功地转为另一个类型的财产,也连起了哥特小说与推理小说间的血统关系……兰哈特这些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大众小说,一下子就掌握了这群新读者,创造了日后的畅销书模式,小说创作的阅读者,终于来到大众时代了。一个象征(旋转楼梯)与一个时代紧紧相连,这是这本小说永垂不朽的理由……”——詹宏志(台湾)。

  41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Agatha Christie.
  《东方快车谋杀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第四部入选作品。本书是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到难以置信的小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凶手设计范式。钱德勒曾在随笔《谋杀的简单艺术》中评论此作结局“只有傻瓜才猜得出”,虽是讥讽之言,倒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本书结局之出人意料。单单为了体验被作家吓得大吃一惊的感受,本书就值得一看。

  42 "The Firm", John Grisham.
  《陷阱》 【英】约翰•格里森姆
  约翰•格里森姆是美国最当红的惊险小说家,几乎每本著作都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此次他有两部作品跻身百大:《陷阱》(42)和《杀戮时刻》(73)。《陷阱》是格里森姆本人最畅销的一部作品,一个典型的格里森姆式惊险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与一个庞大不义的邪恶机构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本书文笔流畅,悬念丛生,是一部优秀的悬念惊险小说。小说曾改编为电影《法律事务所》,由巨星汤姆•克鲁斯出演主角米奇。

  43 "The Ipcress File", Len Deighton.
  《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 【英】连•戴顿
  连•戴顿步约翰•勒•卡雷后尘,以极其逼真的细节描绘了冷战双方间谍机构的日常生活复杂,他尤其善于用反派人物的奸诈特征来刻画正面人物,从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他的处女作——《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这是一部类似于007的惊险间谍小说,但是故事却不是拯救地球或者一个国家那样的丰功伟绩。主角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伦敦那些不起眼的小公寓里面。电影由迈克凯恩主演,获第1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奖项。

  44 "Laura", Vera Caspary.
  《罗娜秘记》 【美】维拉•卡斯帕
  从一名美丽的广告模特儿罗娜的神秘死亡调查展开,负责这个案件的警探麦克在调查有关人等时,从专栏作家华度的口中知悉罗娜过去的很多事情,因而对罗娜家中悬挂着的一幅画像产生了很多幻想。没想到罗娜根本没死,他们发现的尸体是另有其人……电影由奥图•普雷明杰导演,是一部非常出名的侦探悬疑片经典之作和黑色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45 "I, the Jury", Mickey Spillane.
  《审判者》 【美】米奇•斯皮兰
  米基•史毕兰是史上最饱受争议的美国硬汉派作家。评论家常指责史毕兰笔下的私探麦克•汉默(Mike Hammer),是个残忍野蛮的恐怖份子;最糟糕的是,史毕兰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性与暴力。在各界交相攻讦的情形下,史毕兰和汉默双双成为政治层面上最佳的负面图腾。事实上,汉默虽是暴徒,但他崇尚以暴制暴;和马洛一样,汉默当然也是行侠仗义的武士,只不过他的手段较为蛮横。此外,作者本人的好色难驯,也被媒体过分渲染夸大。

  46 "The Laughing Policeman", Maj Sjwall and Per Wahloo.
  《微笑的警察》 【瑞典】玛姬•史华菊和皮•华卢
  玛玛姬•史华菊和皮•华卢是著名的瑞典藉夫妇作家,欧美警察程序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这对夫妻档的侦探小说平白简炼,如报告文学般朴实。情节舒缓,人物形象丰满,并且具有瑞典社会悠闲却契而不舍的风格。讲述贝克侦探长破案过程的系列小说似于《梅格雷探长》,书中贝克侦探抽丝剥茧的分析线索的能力和百折不回的办案决心,令人钦佩。

  47 "Bank Shot", Donald E. Westlake.
  《神偷盗宝续集》 【美】 唐纳德•E•威斯莱克
  "The Hot Rock"之续集,威斯莱克第二部上榜作品。在电影版中,男主角神偷由罗伯特•雷德福换成乔治•C•斯科特饰演。他在片中先是被人救出监狱,然后帮忙策划一宗惊天动地的银行劫案——把整幢房子大搬家。在事迹败露之后,他企图逃出警察的重重包围,过程惊险刺激,具有神偷片斗智斗力的趣味性。

  48 "The Third Man", Graham Greene.
  《第三个人》 【英】格雷厄姆•格林
  电影《第三个人》曾获第三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其中影坛奇才奥逊威尔斯扮演了恶棍哈里一角。格雷厄姆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后来电影大获成功后他将剧本改编为小说出版。全书忧伤中蕴涵超脱,幽默里寄托浓情,写得冷风萧萧又缠绵悱恻。在百大榜单上,英国文学大师格雷厄姆•格林共有三部作品入选,除本书外,还有《我们在哈瓦那的人》(61)和《布莱顿硬糖》(69)。

  49 "The Killer Inside Me", Jim Thompson.
  《心中的杀手》 【美】 吉姆•汤普森
  社会派犯罪小说。吉姆•汤普森最初只是文艺界一位并不成功的作家,上世纪40年代末期转向犯罪小说。他一生写了三十本小说,但并未得以重视,后转型成为成功的电影编剧,曾四度获奥斯卡奖提名。直至八十年代后,他的小说再版才再度引发世人的兴趣,重新发现这位险些被历史忽略的推理小说大师。

  50 "Where Are the Children?", Mary Higgins Clark.
  《孩子们到哪里去了》 玛丽•希金斯•克拉克
  玛丽•希金斯•克拉克被称为“美国悬疑小说之后”。克拉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美国总统华盛顿的传记,但销路甚差。她于是改变写作方向,运用自己的亲身特殊经验、加上无穷的想象力,改写悬疑推理小说;第二本小说《孩子们到哪里去了》一举成名,使她从此确立了悬疑推理小说的发展之路。克拉克至今已经出版27本小说,作品总销售量在美国已达7千万册。她在2000年获得了美国悬疑推理小说最高荣誉爱伦•坡奖的“推理大师赏”奖项,颁布此奖项的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并于2001年发起了以克拉克为名、由赛门舒斯特出版社赞助的奖项,用以鼓励作品风格最近似于“克拉克传统”的作家。2004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厨房的特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