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由 Chloewn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oewn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需要说明几点
1. 1927-1937这个十年是民国经济发展的十年,物价低, 经济发展快, 在上海的工人收入是可以养活一家人了
2. 抗日战争, 物价高, 东西缺, 日子不好过
3. 46-49年, 抗战刚胜利还行, 但后来的金圆券导致的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 物价飞涨
4. 我奶奶也是解放前就在纺织厂的工人, 解放后, 这些老工人的工资很高, 解放后的新工人基本也就35元时, 这些解放前的老工人的工资都是80多年, 在工厂的地位也高
这里讲一下我奶奶的故事
我奶奶是解放前就在纺织厂的老工人, 原来工资很高, 80多。 但到了60年代初, 她们的纺织厂被国家规划,整个厂搬迁到新疆去支援西北建设。。。。 厂里的人带着家属也要去新疆。 当时我爸已经工作了, 可以留在上海, 但我奶奶和我爸下面几个正读书的妹妹都要去新疆。 我奶奶是当年的钉子户, 就是不去。 这样, 这个厂大概有七家人都没去。 但他们都失业了, 工龄啥都没有了。
后来, 文化大革命, 造反派上来了, (当年的王洪文就是上海纺织系统起家的, 王好像是上海国棉X厂的保卫干事), 把当权派打倒。 又把这事拿出来说事, 这样,我奶奶又被从新安排在纺织系统厂里工作, 但算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 拿30多的工资。 但已经很好了, 当年有工作, 退休后都是全劳保, 医药费都全报。。。 从这件事, 我家从文革中还得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