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S今天去了明年PREP的入学数学考试 (2011-12-21) mittag · 征文:我曾经的一份工作---校园摇滚乐队主唱(30日更新在55楼) (2009-9-17) Gelen
· 我这十年 (2005-12-15) luxixi · 我的Country Living 体验 --- NSW Regional Area--Queanbeyan (2012-2-24) dand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904|回复: 8

[评书论文] 转载 无名寒士 之 《怀悼集》 ------ (史无前例之《红楼梦》解读)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3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6-8-17 14:36 编辑


怀悼集——序
原创 2016-05-14 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寒士月下偶遇一跛足道人,褴衣敝屣,行止癫怪。遂上前问叙,知悉正是昔年怀风月鉴而去之怪道。道人叹此鉴以红楼梦之名传世久矣,憾真身终未尽露,遂命寒士拂拭风月鉴观此鉴反面情状,嘱托将其示之世人,以还风月鉴之本来面目。

感怀金悼玉之意,依鉴中所见,遵仙人所嘱,撰此怀悼之文,释傅山先生《石头记》中悲愤旧意,录下成集,故题作《怀悼集》。

——————————


傅山,字青主,自谓浊翁,号石头,人称石道人。法号蘖禅。世人称之为学海、医圣、山右义士。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傅山先生喜爱青竹,敬重松柏,擅解诸子百家,精通释道儒学,在书法、绘画、诗文、医药、姓名、衣饰、饮食、戏曲、哲学等方面都有精深造诣,如同一部超级百科全书。

傅山先生撰写的石头记,文齐老庄,赋比离骚,三教九流,栩栩如真,可谓古今第一奇文妙书。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3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之前有网友分享过的天涯原帖链接: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439941-1.shtml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3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怀悼集01
原创 2016-06-05 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注: 所有红字都是书中原文。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意思就是作者说自己不肯作伪雕饰,都是照着真实情况来写。书中所涉人物皆为真实还原,并不存在丑化篡改与美化修饰。正如原文所说的“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 石头记是一本“真传”。

既然作者明言此书为真传,那就要先用简单逻辑来辨清原文在写哪个年代。

女娲氏炼石补天是因为出现了天塌地陷的灭世之灾。“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因他生于末世”、“凡鸟偏从末世来”、“生于末世运偏消”,众多不同地域的人氏都经历此末世,即知末世为国家之末世。

书中所涉历史人物较多。“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 “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正文出现的历史人物范围为从上古到明末,即知此末世为明朝之末世。

唐伯虎与仇十洲为明代名人。如果写唐宋末世的真事,定不会出现明朝人物。

书中男子发式梳理和顶冠佩戴皆是汉人形象描绘,“兵备道”是明朝独有官职。

宝玉曾说自己是“大舜之正裔”,应当“作践”那些“为中华之患”的外国“犬戎”。宝玉这个说法的意思其实类似于孙中山先生的反清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孙中山等仁人志士眼中,满清政权从来不是中华,而是欺凌汉人的“中华之患”。在阅读石头记时,这个基础的思想感情是要首先明白的。

既知时代为明末,且接着看此书第一回。

    石上所记小说的第一句是“当日地陷东南”,正常小说第一句都是介绍年代或时间背景,石头记也不例外,这个当日地陷东南就是小说第一回的时间。
女娲补天的神话里发生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灭世灾难。
当日地陷东南,意思就是天塌了的那会。

此前已从原文逻辑上已知晓是明朝末世!而1644年甲申国难崇祯上吊明朝灭亡,对于天下汉人,就像是天塌了!
于是这个“当日地陷东南”,就是交代了第一回故事的时间是1644年崇祯皇帝死亡之后。

先不急着看石上所记小说,先看看书名来历,再看看第一回提到的此石来历。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道人是道家,僧人是佛家,原文里描述了空空道人本是道家却又参悟佛家的事情。明清历史上符合这样条件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傅山。山西傅山,取石坚贞之意,自号石头。友人多称之为石道人、石兄。傅山被当时世人称作“学海”、“医圣”。傅山在明亡后出家为道人,读遍道家典籍,后又读遍佛家典籍,起法号蘖禅,学究天人,道兼仙释,将释道儒各家学说互相转化尽皆贯通。最早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论的反清志士大思想家顾炎武一生尊傅山先生为师长,称其“萧然物外,自得天机”。
石头记,就是傅山记。情僧录,就是蘖禅录。

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
吴玉峰,是江苏吴伟业,号梅村,世居昆山,昆山的地理标志和独有景点为玉峰山,所以叫吴玉峰。
因吴伟业好友抗清名将陈子龙诗里曾说“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故吴伟业题此书为红楼梦,这个题目是朱楼梦、朱明梦的意思。

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东鲁孔梅溪,是山东孔尚任。
自古在中国只有一个地方是正宗东鲁,那就是孔子故乡——山东曲阜!
山东有个孔尚任,曾写桃花扇的孔尚任,他是孔子后代,世居东鲁曲阜。孔尚任自号东鲁狂生。
有一天孔尚任在红桥下的溪边玩耍,去寻找梅花,观赏“红白绿蕚”的梅花!孔尚任特意写了一篇游记——《傍花村寻梅记》,记下这次溪边寻梅的事情,所以叫孔梅溪。
因清风明月国宝史鉴之隐喻,故题此书为风月宝鉴,这个题目是清明国史的意思。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曹雪芹,是江苏严绳孙,是江南三布衣之一。曹为朱姓最大的起源姓氏,其字有庶人、布衣百姓之意,以霜雪喻清,以书生赋芹,心向朱明的清朝布衣书生,故自号曹雪芹。其挚友尤侗以“自向彤编传左芬” 来怀念严绳孙的一生,这句话指出严绳孙一生最值得颂扬的事情就是编撰一本红色的书籍去传播奇女子的故事。以此告诉世人严绳孙增删编撰红楼故事的事情。严绳孙死于1702年1月27日,壬午除夕。
严绳孙题此书为金陵十二钗,金陵省是以小见大手法写出的明末中国,这个题目是明末十二雄的意思。

至脂砚斋甲戌钞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脂砚斋,江苏尤侗,号西堂,擅文学与戏曲,是傅山与严绳孙的挚友。此处甲戌为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最终仍用最初的书名石头记,即傅山记。



    此刻再看看这块石头的来历。认识下这位数百年来被公认为山西第一名人的傅山先生。

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个石头就是傅山!傅山自幼苦读,炼就学海之名。1644年大学士李建泰代崇祯帝率军出征,招山西傅山为军前赞画,傅山投军路上,其军已溃,崇祯也死了,天塌了,但傅山没能起到作用。傅山无奈返回,日夜痛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没有挽救民族危亡的能力,傅山在世上空活这许多载。不知有谁会抄下这些故事,让世人看到傅山以梦笔述出的这个时代。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纸上写满了看似荒唐的文字,故事里蕴藏着作者辛酸血泪!都说作者傅山先生是个情痴,又有谁人能理解他笔下的真意?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1644年甲申国难明朝灭亡后,在地处东南的姑苏,有一座皇城,是世间最金银富贵歌舞风流的所在。姑苏是书中提到的第一个地名,是很有重要意义的,以后会渐渐讲明。

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甄,这个姓是舜的后代,大舜之正裔。此人姓朱,名由崧。万历所封福王朱常洵的后人。
甄士隐名费是指朱由崧是史上最有名的“废物皇帝”。妻子封氏是指朱由崧受封福王。
明朝一灭亡,虽然朱由崧并无才干,很多官员士绅还是出于各种动机决定扶他上位,这个推他为望族,实际是拥立朱由崧当皇帝。作者这样开玩笑的写法,嘲讽之余,记载的确实是真事。
  朱由崧在崇祯死后不久的五月十五,在南京正式登基!这是在“地陷东南”后的事情。
  甄士隐在姑苏,并没提到金陵或南京。这个南京拥立自然不能直白写出,作者目的是让读者根据文字内容去感受事件。
朱由崧南京即位时,清人势力范围尚且窄狭,还在北方到处追击农民起义军,但中国北方官军群龙无首准备望清而降,清军势力不断扩大,距离南京政权可谓极度危险的一步之遥。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者,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先讲下什么是通灵宝玉。后文曾有提到“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宝是至贵者,就只能是最尊贵崇高的皇权象征,玉为至坚者,就只能是最坚固强大的国家权力系统。通灵宝玉象征着皇权与国权,如同世间的传国玉玺。
朱由崧的弘光政权在成立后仅存一年便因清军攻来而覆灭,朱由崧与传国玉玺,恍如一面之缘,转瞬身死缘散。
所以说甄士隐和通灵宝玉有一面之缘,是说朱由崧和皇位缘分短暂。


只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到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这朱由崧只图富贵安逸,并不以统一国家复兴明室为目标,每天只是享受帝权,醉生梦死地行乐逍遥。由朱由崧开启的南明政治继任者匮乏。书中人以女为尊,色以红为尊。书中甄姓者实皆为朱姓也。这里提到的英莲就是南明最后一任帝王朱由榔。



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江苏阎尔梅,号古古。其人癞头白面,以僧人身份遍行天下奔走国事。诗才若海,茫无涯诶。文中以癞头僧人和茫茫大士身份出现,游离于此书之外。
浙江周容,号躄翁。尝受海盗刑梏致跛一足。其人睿智博学,文才浩渺,笔下蕴尽警世哲理。文中以跛足道人和渺渺真人身份出现,亦游离于此书之外。

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那僧是阎尔梅。阎尔梅曾满腔报国热忱去参加弘光政权,无奈朱由崧偏安南京只求帝位稳固,对攻打北方收复失地之事全无规划,还抱有联清军平流寇的天真想法。阎尔梅劝说不成,只得无奈离开。
诗中第一句嘲讽朱由崧目光短浅。第二句借朱由榔政权被满清政权追杀至四处逃亡的无奈,感叹弘光政权错失复兴朱明统治的绝佳时机,导致弘光政权溃亡后其它南明政权衰微难聚无法对清军再形成有力的抗衡之势。后二句则嘲讽朱由崧的弘光政权覆灭之速,当年五月十五南京称帝,次年五月十五清军就入南京了,以江南经济之富庶人材之众多,竟全无防备与抗衡之力,终落得烟消火灭的败亡下场。


第一回甄姓的人只有两个,全书除了暗藏的甄宝玉以外,也就只有这两个甄姓人显露了名字,甄士隐和甄英莲。
把士隐颠倒一下,然后反复念。
甄隐士,甄英莲。甄隐士,甄英莲。甄隐士,甄英莲。
朱由崧,朱由榔。朱由崧,朱由榔。朱由崧,朱由榔。
音韵相切,且做意会,可堪一笑。此类暗合间或有之,但并非阅读石头记所需。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书中甄真贾假,若有若无,写法为他书所不能,须去除陈腐之念,方识得此中妙处。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
绛珠草是一种中药,也叫红珠草,果实如同一滴绛红色的泪珠,故有此名。绛为红色,珠为王朱,指朱明王朝。绛珠草转世人间后是林黛玉。
赤瑕宫神瑛侍者,赤为红色,瑕为玉斑,瑛为玉石。神瑛侍者转世人间后是贾宝玉。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贾雨村,贾化之名道出雨村惯说假话,隔壁葫芦庙内寄居道出雨村与胡虏政权存在依附关系。胡州人氏为籍贯的隐写,傅山先生惯用胡字来形容各种对汉人政权有图谋异心的外族,此处胡州指清人政权所占据的东北。再整基业则道出贾雨村不甘恬淡的野心。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那位曾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著名将领吴三桂。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还没有成就宏图大业得偿人生夙愿,选择与清人结盟后给自身势力扩张带来很多烦恼。
  被处处防范让我心情苦闷地皱起眉头,以子为质受人差遣,纵不情愿也只能暂作接受。
  审视清人势力下我尴尬的处境,也不知谁会是我驰骋河山追逐霸业的知音。
末世后的各路纷乱势力如能被我掌控与我合作,我就聚拢至坚的权力成就一番奸雄霸业。
这首诗抒发了吴三桂的霸业愿望。也流露着对陈圆圆的爱慕。
嗯,陈圆圆,就是甄家那个丫鬟娇杏。
姑苏娇杏,苏州陈圆圆。那个令吴三桂始终不忘记,无论自身际遇如何都念念不忘想要带走的女子。吴陈之事,也算是一段末世风流佳话。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玉在椟中求善價,钗于奁内待时飞。
原文里宝钗和贾时飞面都没见过,这两句怪诗看似千古之谜,但它其实很简单。
古有买椟还珠之典,其中椟为盛放宝珠的盒子。比喻朱明皇帝所居的皇城皇宫。
皇太极曾评价吴三桂: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曾致书吴三桂云:而将军之亲戚,俱在朕处。惟将军相时度势,早为之计可也。
那么钗等到时飞了么?并没有。皇太极和崇祯先后死去,而吴三桂在崇祯死去后才选择投靠满清。
故此二句实为忆旧之语。两句里提到的人物都是“地陷东南”时刻已然逝去的旧人。

身在末世争立霸业的吴三桂,想到平生所历的戎马生涯兴衰际遇,念及业已不在人世的两位帝王之尊级人物,不由生出这样一番感慨:
居于封闭皇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被众臣言论蒙蔽操纵,面对各种危机忧心忡忡地希望国家政权能够稳定繁荣;
纵横在东北关外的野心家皇太极,多次想要拉拢吴三桂,邀他投靠归附后金,参与皇太极灭明代之的霸业图谋。

然而岁月匆匆两位帝王都已故去,只剩吴三桂仰天长叹作此番感慨。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1645年,在这一年的五月十五,清军进入南京,历时一年的南京政权宣告终结,满人接手江南的南明国家权力。天上一轮才捧出,即天上一个圆,此画面正是一个吴字,吴三桂意图在南明覆灭后,一面周旋清人,一面图谋扩张自己的霸业,盼能身居帝位万人仰望。
这才是贾雨村吟咏这首诗的真实含意。

乃亲斟一斗为贺。……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朱由崧即位后曾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吴三桂正是希图霸业之际,虽受封赏,但自有打算,只作言语敷衍,并未因此而为南明效力。朱由崧政权对其实在是无可奈何。
表面写甄士隐帮助贾雨村,只是为了随手带出一段朱由崧与吴三桂的交集。
朱由崧即位后曾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吴三桂正是希图霸业之际,虽受封赏,但自有打算,只作言语敷衍,并未因此而为南明效力。朱由崧政权对这个结果也实在是无可奈何。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祸事因胡虏政权而生,非是不加小心,而是有意为之。
非关和尚,而是剃发之令。
竹篱木壁者正是不愿剃发之汉人军民。
清军肆虐,屠戮江南,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不从者尽死。朱由崧政权就此灰飞烟灭,应了前文烟消火灭之谶。各处水旱不收盗贼四起,汉人百姓的生活景况亦是苦不堪言。竹、木,皆是良善之辈。鼠、蜂,皆是作恶之辈。

忽见那边来了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落脱,麻屣鹑衣,口内念着几句言词……
周容,最擅以平凡故事发人深省,闻者常有醍醐灌顶之顿悟。这首好了歌,正是傅山先生仿周容之风以平实语言嘲讽欲望中挣扎的世人。后面甄士隐对此歌的解注即为全文各人物的一生评价。
为混作风月小说,书中避写刀兵,出家而去者,实为离世灭亡。甄士隐名为出家,实为朱由崧的灭亡。

作者傅山是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书中很多人物的真实性情为史家颠倒扭曲,在此书中可谓尽还其本真。
傅山先生学识渊博好用典故,且向来耻于吟咏风月,文句多有典故借喻,诗词皆含纲目深意。随着后文的讲解,大家会渐渐明白傅山先生写作石头记的奇妙文学手法。
感谢每一位朋友的阅读与传播。


         
         
                                                                                                      
                 
满江红
                 
罗文 - 射雕英雄传 电视剧原声带
                              
         
     
        


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赞赏
55人赞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mqhouse07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3 1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看原贴最精彩。。。

http://bbs.tianya.cn/m/post-free-5439941-1.shtml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3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创 2016-06-07 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本回先讲两个字,薛和林,两个主角的姓。

  贾宝玉的两个表姐妹。两姨表姐薛宝钗,姑舅表妹林黛玉。

  林家设为九流中的上三流,钟鼎之家。
  薛家设为九流中的下三流,九流最末是商,薛家是商家。
  
  林是木,左右意思都是木,松柏之木,极其尊贵。宝玉自称【不敢比松柏,只是株老杨树】。
薛是草,上下意思都是草,野杂之草,极其贬低。正如商排在九流最末。园林景观主要是木石花草,草亦排最末。

这里的木是指傲霜雪的松柏。朱,赤心木,松柏属。
这里的草说的是没用的小草。

  林家是姑苏人氏,同姑苏甄家,大舜之正裔,是汉族。
  薛家是夷族人氏,薛蟠入京【一为送妹待选,……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上国是指比自己国家先进发达的国家,在国内旅游会说去游览上国么?并不会。这里点出了薛家去京城是从自己国家去外国!

  在古代,汉人自称上国都是对四海番邦表示狂妄的说辞。四海称中国为上国是尊奉中国的说法。
  
  明初四杰高青丘有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傅山妙用此句,令前后对立。前者第二字为满,后者第二字为明!

原文中曾在钟山怀古里以北山移文讽刺山中高士虚伪势利,假作隐士真求名利。

简介完薛与林这两个字的意义,此刻开始讲述第二章的正文。

  第一回以甄家故事讲述朱家弘光政权的覆灭,真事历历,后文如继续以甄姓人物的刻画来讲述朱家皇族人物生平,便极易被读者识破。为保此书安全,甄家就此告一段落。
    第二回内容不再像第一回那样简单清晰了,迷雾重了起来。
  因为甄士隐去了,贾雨村留着!
  因为真事隐去了,假语存留着!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未来天下群雄逐鹿争霸的最终结局有谁能够预料呢,
  纵到残局也很难说就不会再有变数。
  想要知道此刻的天下兴衰大势,
  就来听听冷子兴的讲述吧。

  冷子兴是书中一个关键人物,他是个古董商,与薛家都是商人。
  冷子兴,古董商,自古商者多是重利无情之人,属九流最末。
  冷子兴,清嗣旺,寒冷地方的清人势力渐渐兴盛了起来。
  无情者最擅趋炎附势,对兴亡时局通常更有清醒之见。
  冷子兴旧日交结贾雨村,如今又在扬州“巧遇”贾雨村。

  冷子兴是什么样人?这是个很长的伏笔,要到他惹了官司,老婆去求情,才把他和他丈人暴露给读者。
  书中第七回说冷子兴和人起了冲突,对方“说他来历不明,告到衙门里,要递解还乡。”原来冷子兴做了京都中周瑞的女婿。
  周瑞感觉上是忠信之人,但却曾在买地时受王狗儿帮助(刘姥姥的女婿),牟取的是私利,回报却用贾府公中财物(凤姐赠刘姥银),这样的人,自然是最适合被古董商冷子兴收买的人物。于是,冷子兴成了周瑞的女婿。
  
  那别人要告冷子兴来历不明,可见他的来历是很有些蹊跷!
书中的冷子兴在京城交结吴三桂,又去扬州巧遇吴三桂,又对贾府内外消息灵通,又是古董商身份。
可见冷子兴是满人或归附满人势力的汉人,以古董商身份在各处做些间谍活动,收买情报,这也是宝钗皇太极对贾府近乎无所不知的重要原因。后文里同是古董行商人的程日兴有筹重礼去礼讨好薛蟠,程日兴如此谄媚薛家,冷子兴自然和薛家也少不了瓜葛。领会便好。

甄家之真事此刻已交代完毕,从此开始引出贾家之假事来继续讲述明室朱家。
文中紧随姑苏甄家引出了姑苏林家。从甄到林,引出林黛玉。
  1,傅山钟爱木石,以松柏为尊,有“石顽木不材,冷劲两相得”之自喻。
  朱,在说文中解释为赤心木,松柏属。取赤心木之木,得林姓。
  林字两边都是木,两个木都是赤心木之木,两个木都是松柏属之木。
  林家为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在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这九流之中,属上三流。
  林黛玉假充养子自然是隐去真事的假语,实际就是男子。

  2,因林家为姑苏人氏,与第一回中甄家来历相同。同为姑苏的小姐,身份是相类的,这样的人都姓朱。
黛这一字中蕴着傅山无限深情,不亚于秦观旧句“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之浓意。
  傅山曾说“粉黛山泽精”。文中宝玉亦说“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林黛玉的黛,就是山泽之精,山川日月之精秀。


3,玉为坚固无比的国权。傅山先生曾说“物之文理缜密精微者,莫过于玉。”
因此姑苏林黛玉名字的含义就是朱家、山泽之精、国家权力。
  此为叙说明朝末世之书,这样的第一主角林黛玉,自然就是明朝末世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人常常受野心与贪欲所控制而不知满足,直到步入绝境才会悔恨未早日回头。
  
第二回写贾雨村去见冷子兴前,先令他来到智通寺见到一位聋哑老僧。
  茂林深竹处的破旧寺庙,龙钟老僧煮一锅当归粥,警醒雨村作龙钟之声,召其心归煮当归米粥。

吴三桂文武双全,惜过于自负,与筋斗智慧无缘,入智通寺而未能通,终与满清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最后事败身死,留下不义之名。

冷子兴的话语里提到了“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这段话描绘出了冷子兴眼中的末世明朝景象,指出了明朝末世存在的两大隐患。
第一就是官僚恣意享乐,全无远见卓识,财政捉襟见肘,缺乏实用对策。
第二就是统治者执政能力和施政水平出现了大幅退步。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书中核心是荣国府贾家,以荣府中事写末世之明朝,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文章写法,这种写法玄妙异常,以后会结合原文带大家体验感受。
  第一回中的甄家仅为朱家,而荣国府贾家的范围则扩大到了整个明朝中国。
  甄家贾家的含义,似有相同,但又不尽相同。
  贾家各房人都有特殊身份意义,后文会陆续介绍。这里重点介绍了贾政王夫人这对夫妻和衔玉而生的贾政之子宝玉。提及一病死了的贾珠是为道出末世的朱明王朝顽疾不消沉疴难愈最终走向灭亡的现实结局。
  
  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美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宝玉所衔之玉,正是上回中与弘光朱由崧曾有一面之缘的传国玉玺,象征着尊贵崇高的皇权和坚不可破的国权。

  国权体现在政事上,皇权体现在王事上。取诗经中“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之意。
  所以宝玉定要安排为政老与王夫人所生。盖因国家大事,无非天下之政事与皇家之王事。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本书是情文,作者傅山写来很自然,笔下数百人物都有血有肉状,一言一行皆满是真实感。正是傅山说的情到偶成文。
  记实述真之余,也饱含对汉人政权的无限深情。
  世人常谓痴情女子薄情男,故书中大旨谈情,以女子为尊,令风云雄杰尽作女子。
  嗯,这些奇女子是风云雄杰,一路细细看到此处的朋友们估计早从黛玉和宝钗身份揭晓时就明白了。
  
  可能会有人不理解一点,姑苏娇杏也是女子,她怎么就是个女人,是苏州陈圆圆呢?
  因为娇杏的戏份仅存于甄家,她并不会进入层层迷雾的贾家。所以她真的是女子。甄家事一完结,娇杏就不再出场了。
  而甄英莲主要的戏份要跳转到荣国府甚至大观园,那里面都是迷雾重重,所以她虽为女子,但实际是男子。

  “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亦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
  这一段话是傅山借贾雨村之口道出的正邪二赋。实际当然是傅山的观点。
  贾雨村,吴三桂,也是文武双全聪明过人之辈。
  这段话讲了什么呢?其实是很重要的书中纲目。
  第一层意思指明了这种正邪激荡后的气会赋人。“气则能酝酿凝聚生物也”,这种气产生的人,既聪俊灵秀,又乖僻邪谬不近人情。
  第二层意思指明同一种气赋人,根据这人的家世身份,会有情痴情种、逸士高人、奇优名娼三种可能,他们都是秉同一种气所生,也就是他们本质上一样,是同一类人。曾读过全书的朋友可能看出来了,宝玉就是情痴情种,秦钟就是逸士高人,蒋玉函就是奇优名娼。他们都是本质一样的同一类人。
  第三层意思就是写出一大堆历史风流人物,从上古到明朝都有,但没有清朝人物。在清朝生活过哪怕仅一天的历史人物也没有。最晚的就是“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也是元明人物。既然是近日,那贾雨村这段话就如同揭示此书里的真事是在明朝中期以后,结合书中总提到的末世,这最后一大堆人物就是明确说出了时间,此书是写明朝的末世时期。
  
  “你看,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只可惜他家几个姊妹都是少有的。”
  这是贾雨村对南京甄家的评语。当然就是吴三桂对老朱家的评语。因为甄等于朱。
  贾雨村分析后认为甄家根基必不能守,这正是吴三桂的人生抉择,放弃了混乱衰落不易挽救的朱明,投奔渐渐强大的满族政权。
  虽放弃了这个没落帝国,但吴三桂对末世朱家帝王们的德行人品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嗯,最末句的甄家几个姊妹,指的就是朱家几位帝王。几位帝王在书中性情究竟如何?且慢慢看来。
  
  “可伤其母竟上月亡故了。”
  贾雨村口中说出林黛玉母亲亡故。
  文中黛玉出场时年方五岁,就是刚刚满五岁,随雨村读书,读书未及一年,黛玉不足六岁时,母亲便亡故。
  道出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五岁时母亲离世的不幸过往。
  
  冷子兴的话里提到,“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作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
  冷子兴的情报无疑很准确。不过这里主要点出的是年龄,王熙凤此刻已经嫁来两年了,黛玉此刻才六岁。
  管王熙凤叫表妹的薛蟠此刻也已十六岁了,比薛蟠小两岁的宝钗也已十四岁了。
  薛家一行人打死人已近一年了,此刻正在边集体“游览上国风光”边来京城的路上。
  而贾雨村下个月就坐船和黛玉直奔京城了,京城待不了俩月就骑马直奔金陵了,到金陵立刻就遇到一年前的薛蟠旧案,高效结案后派人送信到贾府,贾府收信后,薛家人终于边游玩边赶路地磨蹭到了京城,距离打死人后上路,已经超过一年了。
  
  坐船也好骑马也好,目的地明确的话,就是几天的事,再慢也不会一个月。
  像那个一骑红尘妃子笑那般,带着送荔枝精神赶路的话,一路驿道官路换好马狂奔,那更是快得连水果都可以保鲜。
  只有目的地不明确,一路游览上国风光的薛家才会奇葩到一年前旧案都已了结完毕后,这才慢慢赶到京城。
  
  冷子兴还说了王熙凤,“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琏爷本来帮着贾政料理荣国府家务,娶妻后就退了一射之地,王熙凤来管理荣国府家务了。
  荣国府前面已说,是以小见大,实际是末世之中国。那管理荣府家务,实际就是管理治理国家各类事务的意思。
  这个权力当然是非常的大。当权人凤姐言谈爽利心机深细男人万不及一,那当然就是夸奖王熙凤是个办事能力极其优秀的管理者,一位极有才干的治国者。

  “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
  在明朝,政务官员大多来自科举考试被选拔出来的读书人,
  此外更有读书人组成的东林党与复社这些民间组织,评议时政遍传国内,对国家政事有强大的干涉操纵能力。
  道出历朝历代,天下政事都是读书人中选拔出的官员来负责。继续呼应贾政实为天下政事的身份。
  很多人也许奇怪,为什么宝玉、贾政、贾琏、薛蟠等都不是真人。
  因书中以女为尊,大多值得一书的人都会有女子身份。所以男人中假人多真人少。
作者在第一回之前也说了“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强调的是闺阁中的人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那些小姐和丫鬟,都是史上真有其人。所以傅山先生特意写下此书,把那些风云雄杰人物被隐去的真实性情重现于石头记中。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mqhouse07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发表于 2016-8-14 2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b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b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6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怀悼集03
原创 2016-06-16 无名寒士 无名寒士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冷子兴得闻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
商人最是重利无情,此处借冷子兴画出商人攀结权贵趋炎附势之本色。

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遂同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此处叙出黛玉离家投亲,引出贾府。避母亲之名,感父亲之情,都展现了林黛玉对家人的真情。在家读书时,有两个伴读丫鬟,出门投亲长住时,亦会有随行奶娘,正是旧时名门闺阁礼所必需。

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
在明朝,政务官员大多来自科举考试被选拔出来的读书人,此外更有读书人组成的东林党与复社这些民间组织,评议时政遍传国内,对国家政事有强大的干涉操纵能力。

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
安排贾雨村很快离京去做应天府知府,牵扯出一年前的甄英莲案,用来继续展现贾雨村所隐去的吴三桂的人品性情。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生母死亡带来的恐惧和宫廷规矩的束缚,令他在少年时期就变得敏感谨慎,不敢任性逾矩,生怕招来非议难以辩白。
在这样生动的文字里,我们感受到了年幼丧母的朱由检的真实无力的那一面。

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黛玉也哭个不住。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贾母不在薄命司十二金钗之列,贾母这个人很复杂,是贾府一个虚拟的最高领导人。
书中以明朝末世的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性格行事来刻画贾母,后文对贾母的多处描写都与天启帝实际性情相呼应。朱由检是天启帝朱由校同父异母的弟弟。对这个惟一仅存的弟弟,朱由校很是关心疼爱,封为信王留在京城一直没有送走。看到贾母对黛玉之疼爱,恍如看到深宫大院之中天启帝朱由校对朱由检的兄长呵护之情。

那一年我才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
这里要注意一点,贾府中人并没见到过癞头和尚,只是此刻从黛玉口中听到这桩奇事。癞头和尚要到第二十五回里才首次出现在荣国府内。

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作者傅山是一位中医大家,人称医圣,自然医术很是高明,书中他对不同人物的药方都有不同药性的设定,病理诊断与药方内容都有特殊含义,这些并不是隐语,而是作者从医学角度设定的一个文学框架。
在医药与饮食上展现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属性,对加深理解书中人物有着特殊意义。
人参养荣丸,特点就是热性补气,黛玉有不足之症,热性对她有益,寒性对她有害,所以黛玉需要吃热性药物,寒性药物寒性食品对黛玉是有害无益的。
这个冷热的问题,其实蛮容易明白,热性的药物和饮食是为了让人对抗寒冷。寒性的药物和饮食自然是对抗温热。后文在讲宝钗冷香丸时会进一步对比介绍。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
荣国府就是末世明朝统治下的中国,王熙凤料理家务经营荣国府,实际就是处理国家政务。
贾母是天启皇帝朱由校,最讨贾母欢心的王熙凤则是天启帝朱由校前最得宠的魏忠贤。
魏忠贤曾任司礼秉笔太监,负责处理国家政务,执掌东厂与锦衣卫。
书中假充男儿养者实际都真的是男子,魏忠贤入宫之前确实是个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市井无赖男子,这确实称得上是泼皮破落户儿出身。
魏忠贤能言善辩办事利落,对天启皇帝也是忠诚尽职,得到了天启帝的赏识重用,行内相之权,负责监督官员与处理国家政务。
以后会在后文凤姐协理宁国府时深入讲解魏忠贤理政。

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
这段话出自黛玉口中。小名唤作宝玉,大名历来是一桩悬案,讲解到三十回后将准确指明。大名被藏了起来,藏在一些看似不重要仿佛全无意义的话里。

宝玉在荣府有俩嫂子,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李纨。
王熙凤是魏忠贤,那李纨能是什么人呢?
大家都感觉到李纨远远没有王熙凤重要,李纨基本啥事都不做。
但都是宝玉在荣府里的嫂子,是同一类人。这个是书中很重要的一条规则。
黛玉宝钗都是宝玉的表姐妹,所以她俩身份差不多。
李纨和凤姐都是宝玉嫂子,她俩身份也差不多的。
李纨其实是钱谦益,东林党领袖。东林党,就是那个能量最大的民间党派。

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李、凤二人去了。
这里刻画宝玉的两个嫂子,一个嫂子是王熙凤,对应阉党领袖魏忠贤,象征着东厂势力,主要负责监督官员和政令下发。另一个嫂子是李纨,对应东林党领袖钱谦益,象征着天下仕宦。
两个嫂子对应两党领袖,分别为末世两大势力之魁首。服侍王夫人吃饭,正是象征内外携手共同辅佐王事的景象。魏忠贤内,钱谦益外。
在荣国府中,与宝玉亲戚关系相同的人具备相近特征,如李纨和王熙凤都是宝玉的嫂子,贾元春和贾探春都是宝玉的姐妹,贾迎春和贾惜春都是宝玉的堂姐妹,林黛玉与薛宝钗都是宝玉的表姐妹。这些人物以后会随着情节推进渐渐讲出。

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五岁时随雨村读书,后母亲去世,黛玉继续随雨村守制读书,共计读书一年,便随雨村入京,此时六岁。此事本极其简单,但历来关于黛玉来荣国府的年龄存在多种逻辑混淆的说法,故特意在此说明。

一个是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
这里先讲一些正面情节的铺垫,十四岁以前的丫鬟都是小丫头,通常情况下丫鬟超过二十五岁时会结束丫鬟生涯,或嫁到府外,或配府内小厮,或成为府内主子的妾室。
为什么要说这个呢?因为第六回中有这样一句话,“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谈到袭人的年龄,很多人都被作者这句话里的云山雾罩文法蒙骗了过去,认为旁白里说袭人比宝玉大两岁是实指,真的是两岁之差。这是一种明显错误的认识。此刻黛玉进府第一天,黛玉六岁,宝玉七岁,小丫头雪雁十岁,大丫鬟袭人自然不是主流文学界所认为的九岁,而是很准确的十四岁。
十四岁以下的丫头,无论如何受重用,都只是小丫头而不能被称作大丫鬟。而袭人,是石头记全书中最重要的大丫鬟。
这些年龄的问题其实只是一道数学逻辑题,后面章回里会详细分析指明。

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内。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有奶母有丫鬟是标配,黛玉与贾家众小姐每人还另有四个教引嬷嬷。这些看似琐碎的正面情节,一来很好地写出了旧时社会的真实生活,二来是作伏为了和日后宝钗情形做个对比。因为,宝钗没有奶母嬷嬷。
以后在正面情节里每次宝钗藏奸和薛姨妈说谎时,寒士都会道出原文中冲突相悖的情节。大家一看自然明白。
袭人本姓花。花自然是比喻中华汉人。
袭人本名珍珠。这个珍珠,如同明珠,象征朱明。
所改名字袭人这两个字的更深含义,将于后文云雨事一处再作讲解。

六岁的黛玉问起了那块玉,袭人要去取给她看。但林黛玉说,“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
这个情节看似无聊,其实是有对比成文的深意。因为后文里,宝钗也看玉了。
书中玉为至坚至强之国权,与周鼎含义相同,看玉犹如古时之问鼎,通常用来比喻篡位称帝的图谋。
黛玉问玉,只是出于童稚的好奇心,紧接着立刻收了好奇心不看,正说明黛玉全无野心图谋和怕人误会的谨慎习性。而大黛玉八岁的宝钗,在后来看玉,就不再是好奇心三个字可以解释了。
宝钗看玉那一回,正面故事上其实写出了薛姨妈薛宝钗和黄莺儿三人的行径。
什么样的行径呢,那就是几十回后贾母掰谎时说的“前言不答后语”!
在后文宝钗看玉时,会详细讲解薛家人的各种言辞漏洞。

这回书中,凤姐所穿的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荣禧堂所挂的赤金九龙青地大匾,王夫人所在耳房内临床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银红撒花椅搭,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穿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的宝玉,宝玉红丝结束的小辫,宝玉的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这些衣物和用品都含有显露在外的红色,这是作者行文的一种简单设定,穿在外面的红衣裳,铺在表面的红色毯子,各种外露的红色都是尊奉朱明的象征,这使得大家能轻松看出书中一些人物的派系状况。

         
         
                                                                                                      
                 
匆匆那年
                 
王菲 - 匆匆那年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赞赏
46人赞赏

阅读 161166 投诉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XQ66 + 4 感谢分享
mqhouse07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自由的灵魂,懂得自由的珍贵。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6-8-17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看原贴最精彩。。。

http://bbs.tianya.cn/m/post-free-5439941-1.shtml

发表于 2016-9-7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bo_h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bo_h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有想象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