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jianwang19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nwang19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和经验,可能对你的情况有帮助,也可能于事无补。。。
首先,我要恭喜你有一个争强好胜,契而不舍,屡败屡战的好儿子!输了球,就哭;有什么不对吗?难道你希望他输了以后,还要笑不成?或者无动于衷?对于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你的要求太高了吧?孩子哭是他不高兴,说明他有求胜的欲望,这是正常的,正确的!反倒是,输了以后无动于衷,你才应该考虑考虑呢。。。
输了仍然要打球,更是值得表扬!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所以,Churchill said, "sucess is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 "only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really counts ..." 可见,在任何主流文化中,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次,参加竞技体育,像打乒乓,比的就是输赢,争得就是胜负!就象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我们都有选择不去当兵;可是,当了,就得当好兵!让一个小朋友去理解“胜负不重要”,恐怕有失偏颇。我自己打过乒乓,场下想的再多,可站在桌前,看着对手,就一股气,一个字,“打”。如果想的太多了,反倒是分神,必输无疑。总之,我个人认为,既然孩子想继续,就得告诉他,上场就得拼!比赛就得争胜!
再次,孩子想赢怕输;为什么?是不是家长更在意输赢呢?要不然,为什么要教孩子战术呢?别忘了,他是个九岁的孩子。能拿起球拍打两板,已经比别的孩子强了!你让孩子非得在0.1-0.3秒之内牢记你的高招,现实吗?有本事,你自己上去打。。。你的孩子个性非常好,听大人的话。要是搁别人,早就撂挑子,摔给你一句,“老子不伺候了,有本事自己干!”
最后,老输怎么办?Go back to the basic;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only practice makes you better! 有的孩子天赋高,一点就通;有的孩子理解慢,要慢工出细活。表面上是孩子的个人努力,其实都是家长的长时间的不懈的支持!
耐下心来,和孩子一起磨练意志;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对我们父母何尝不是一种修练?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女儿的小case.
她今年八岁,开始练习击剑六个月了。有明显的进步,也有明显的弱点。亚洲女孩,瘦弱,力量差。击剑又是面对面的打斗,可以想象,力量小的总是吃亏。另一个问题,一起练剑的孩子都年龄大一些;所以手重,打的时候有时会很疼。
今年四月,她参加了一个在Canberra 的比赛,有纽省,维州和当地的不少小朋友参加。按年龄,她应该参加U9,但是,U9只有她一个人,所以,她只好参加U11. 然后,又被鼓励参加了U13.
以小打大,结果可想而知。在两天的比赛中,她连续输了20多场。有的比赛碰上男生(男女混合),被打的挺疼。中间流了几次眼泪,但是她带着头盔,我们只当没看见。
在最后的比赛结束之前,她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地上看着别人比赛。从早上九点到中午了,连比了十几场,连输了十几场;人也累了,心也疲惫了。我把她叫到我身边,脱了头盔,她一下就哭了。我很理解她的心情,但是我又能说什么呢?还有最后一场比赛,这也是整个赛会的最后一场。我抱了抱她,然后告诉她,哭完了,去比最后一场吧。
孩子点了点头,利索地带上了头盔又上场了。面对一个已经输了三次的大男孩。我根本没指望她能有什么还手之力。但是,她竟然赢了这最后一场比赛!!!看起来对手比她还要累,显得很迟钝。有很多家长围观了比赛,因为其他的比赛都已经结束了。对方的家长有点儿恼怒,连续向裁判提抗议。但比赛就是比赛。。。
这一次,我被自己的孩子感动了;他们的毅力,求胜的欲望,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
最后,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很多家长都在网上讨论孩子的问题。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我们可否让孩子知道这件事呢?我都会把我的帖子念给他们听,因为他们看不懂中文。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没有人愿意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的好和坏,得与失。我的一贯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