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十年驴踪--我的旅途影像记录 (2011-11-6) autrant · 谢谢曾经的朋友,无内容,勿进 (2008-7-14) toolaa
· 闯红灯上法庭了 今天法庭经历(填完坑) (2008-1-22) applenet · 参加中秋美食小活动-- 中秋家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0-9-22) charmai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316|回复: 4

[人文传统] 万圣节夜话——在百鬼夜行的喧嚣中亲近死亡 [复制链接]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1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5-11-1 11:54 编辑

昨天看到这篇文章,发在万圣节正应景。非常赞同一句话:所有人和鬼地话题其实都掺杂着对生与死的思考。正如文中所说:而如何看待死亡也就映照了如何看待生命。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9d0#wechat_redirect


写在前面:人与鬼的话题往往纠缠着对生与死的思考。究竟万圣节是什么?它在全球的流行代表了什么意义?应当如何向孩子们诠解这个现象?在万圣节读一读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多地理解这个百鬼喧嚣的夜晚。




最亲近死亡的日子

万圣节可以上溯自欧洲古老传统的拜火庆典(注1)。这种围绕着火堆进行的活动通常在夏至举行,也就是一年当中最长的一天,以祈求作物丰收六畜兴旺。然而古塞尔提克民族(“Celtic”,对,就是NBA Boston球队队名“Celtics”所指涉的民族,目前大约在英国爱尔兰及苏格兰区域)却有点不同,他们一年二次的拜火庆典分别在5/1及11/1,也就是在春分/夏至及秋分/冬至的中间。这主要依据放牧历法而非阳历,5/1代表已适合外出放牧,而11/1则代表凛冬将至、该返回固定居所了。前者有活人献祭的仪式,后者则与亡者有关。


11/1等于是新年节庆,在这一天感谢太阳神让谷物丰收,但传说就在新旧交替的混沌,10/31晚上是黑暗力量最强大也最危险的时刻。死亡之神Samhain会和亡者重返人间找寻替身,所有时空的法则都失效,阴阳两界合而为一。为了躲避亡灵的搜索,塞尔提克人刻意用动物的头或皮毛做成服饰打扮自己成鬼怪的模样、口中发出可怕的声音,企图吓走亡灵或让亡灵分不清谁是活人,而这正是化妆舞会的滥觞。

Halloween名词的由来则与基督宗教有关。为了纪念圣人和被罗马政府压迫的殉道者,纪念日"All Hallows"(或"All Saints' Day",「诸圣节」或「万圣节」)在西元一世纪时被改为11/1,另外11/2则后来被称为"All Souls' Day"(「诸灵节」)用以纪念亡者。而10/31则成为"All Hallows' Eve"(「诸圣节的前夜」)转化为后来的Halloween。



也就是说,万圣节是不同文化揉和的产物,或有人认为是基督宗教有系统地吸纳(或代换)了塞克提克文明的元素。固然有基督宗教论者认为万圣节是异端或撒旦崇拜,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与死亡最亲近的日子,差别在于如何看待「死亡」(生理或哲学意义上)的这件事,而如何看待死亡也就映照了如何看待生命。

哈利波特轧一角?

这个节日随着爱尔兰及苏格兰移民带到了美国及英属殖民地,并跟着全球化的浪潮拍打其他区域。如果回头思考为什么万圣节得以在台湾生根发展,或许跟畅销小说《哈利波特》有所关联。奇幻文学本就有一定的巿场,而哈利波特以小孩为主角,展开关于生命常态、压迫、生存、克服难以逾越的困境、学会与恐惧共生等的旅程。虽然以正义和邪恶对抗为主轴,但不局限于二元对立而同时呈现人性的阴暗面及无奈,增加了故事内涵而成为老少咸宜的读物。因此该书一付梓便掀起风潮,撩动全球读者对于西方魔法元素的好奇,当然全球化与巿场经济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或者说,《哈利波特》拟真构筑了原本东方文明无法理解的场景、补足脉络的缺口,甚至诱使读者认同并主动参与建构神秘世界,以暗示的方式完整了想像。既种下文化认同的种子,滋养成长与万圣节接合倒也就理所当然了。也因此虽然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现代的万圣节的通俗化及趣味化导致《哈利波特》等书的热销,但在台湾或许恰恰相反,是先有了《哈利波特》的铺垫才成就了万圣节的著床。

另外,在现实世界中「神秘主义」一直是很有吸引力的主题,最近更有报导指出挪威人宁信鬼不信上帝的现象,呈现现代化的矛盾:当代表理性的科学文明不断发展的时候,对于未知世界的索求并没有减少,而这些问题看来也未必是现世宗教所能满足的。


《哈利波特》作者JK Rowling表示:「我的书与死亡密切相关。整个系列的开始是哈利父母的死,贯穿其中的是佛地魔沉迷于征服死亡,并不惜一切代价来达成这个目标。我非常能够理解佛地魔对于死亡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是我们所有人所共有的。」换言之,《哈利波特》与万圣节真正的共通关键字是「死亡」,而不仅止于魔幻的表象。

仪式与关系

著名的人类学及民族学家李维史陀在〈被处决的耶诞老人〉(注2)文中提到,入秋正是夜暮威胁白日、亡者纠缠生者的开始。而从初秋到冬至,宗教仪式伴随着一个辩证的进程:死者复返,带着威胁和迫害的行为,与生者达成共识,用服务和礼物交换,最后生命获得胜利。例如在万圣夜孩子扮演亡者,对大人敲诈;到了耶诞节,成人满足儿童,以激发他们的活力。因此以仪式本身而言,万圣节只是这个进程的开始。

倘若试着复制李维史陀的观点,万圣节的仪式所代表的是人类得以逃离死亡的周期,以及与死亡关系的转变。生者假扮为亡者便得以脱逃,虽然仍代表对亡者的敬畏,当中隐含的愚弄亡者的倨傲意味在后来才出现的「trick-or-treat」仪式被放大。原本生者假扮亡者只是为了达到欺骗的目的,生者在仪式中仍然是生者;但trick-or-treat仪式中,儿童所扮演的是真正的亡者,与真正的生者产生互动。


从假扮到真扮,代表的是对于死亡的观看视角从客体转变为主体,以及渐增的安全感。儿童由于尚未被社会认可为成熟个体,其「异质性」得以演绎死亡的「他者」,但所带来的死亡威胁,却是只要有几颗糖果便可以安抚或交换。更进一步看,「trick-or-treat」无法由具有同质性的成人扮演,折射出的仍是深层的不安,以及与死亡的关系仍建立在交易为主的手段而非共存。

成人则由扮演亡者逐渐变为娱乐性质更高的变装派对,代表了与死亡的对话逐渐淡出、弱化了亡者与生者的关系,回到藉由面具解放身份和想像的面向。不管是表面上耽于变装游戏,或是深层的心理退缩,生者与亡者的对立矛盾更难消解-只是从传统对于鬼魂和幽灵的恐惧,转变为对于死亡本身及它在生活中代表的贫乏、冷酷和剥夺感的恐惧。

也就是说,现代的万圣节仪式表象看来是嘲弄亡者,实质上却将我们和死亡的关系推得更远;对死亡的理解贫乏而单薄,与科学文明发展所产生的落差恰恰成为对生者的嘲讽。


颠覆与回归

「只是个放松的借口」,大多数现代人对万圣节的认知或许如此。然而当我们试图理解它的源起,或是透视其仪式的意涵,不难看出这个节日希望处理的议题是「死亡」-人类从出生后唯一确定会发生、却很少准备的事。它没有给答案,只是提供机会让参与者更接近这个议题,将精神层面的思考转化为规律的行为仪式。然而我们却不应该只聚焦在仪式,如同佛陀说的,当手指着月亮的时候,应当看着月亮而不是手指。

万圣节活动近年在台湾的盛行,除了异文化嫁接所产生的排斥感、对原生脉络的消解逼迫,还有全球化及商业化令人窒息的无奈。人类的想像和创造得到解放了吗?还是只是在更巨大的框架里,失去更细致的偶然和诗意?关于生与死,我们懂得更多了吗?还是只是假装坦然,接受便利愉悦的答案以彻底遁逃?


不是每个人都对万圣节这么严格,且让我引用李维史陀的话:

「要对这些以我们自己社会为舞台、发生在我们眼下的事进行理性思考,却是最简单也最困难的。最简单,是因为经验的传承是无时无刻且巨细靡遗的;但也是最困难的,因为只有在极为罕见的机会下,我们才能察觉社会转变的极端复杂性,就算是最受限制的转变。同时,也因为我们置身其中,我们很容易给予显而易见的理由,但却与真实原因极为不同。因此,我们有厘清事实的责任。」(注3)


我只是找不到认为合适的论述,而必须自己做功课的父亲。女儿们或许还要几十年、经历生命无数难熬的时刻,才能理解我想表达的这些。今年能做的,是在万圣夜再读一次《晴子的黄色爸爸》,从生命教育的观点予以呼应。而这或许是对其现况最彻底的颠覆和对其隐喻的回归,如果我们必须如同对待死亡般地与万圣节继续共存下去的话。


附注
1.此处关于万圣节起源的资料主要引自美国史丹福大学的报导:“Halloween encourages imagination, re-enchantment with the world, Stanford anthropologist says”, Standford University, 2014/10/30。
2.「被处决的耶诞老人」收录于《我们都是食人族》,行人文化实验室出版,2014/11/5。
3.《我们都是食人族》,p. 2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absent11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1 1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微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微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学习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11-2 1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万圣节要用南瓜

发表于 2015-11-2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sy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sy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5-11-2 11:51
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万圣节要用南瓜

查了下,貌似就是南瓜比萝卜什么的更大更好挖。

http://www.pumpkinnook.com/facts/jack.htm

The Tale of Stingy Jack and the Jack O' Lantern

Jack O'Lantern legend goes back hundreds of years in Irish History. Many of the stories, center round Stingy Jack. Here's the most popular story:

Stingy Jack was a miserable, old drunk who took pleasure in playing tricks on just about everyone: family, friends, his mother and even the Devil himself. One day, he tricked the Devil into climbing up an apple tree. After the Devil climbed up the tree, Stingy Jack hurriedly placed crosses around the trunk of the tree. Unable to touch a cross, the Devil was stuck in the tree. Stingy Jack made the Devil promise him not to take his soul when he died. Once the devil promised not to take his soul, Stingy Jack removed the crosses, and the Devil climbed down out of the apple tree.

Many years later, Jack died, he went to the pearly gates of Heaven and was told by Saint Peter that he was mean and cruel, and had led a miserable, worthless life on earth. Stingy Jack was not allowed to enter heaven. He then went down to Hell and the Devil. The Devil kept his promise and would not allow him to enter Hell. Now Jack was scared . He had nowhere to go, but to wander about forever in the dark Netherworld between heaven and hell. He asked the Devil how he could leave, as there was no light. The Devil tossed him an ember from the flames of Hell, to help Stingy Jack light his way. Jack had a Turnip with him. It was one of his favorite foods, and he always carried one with him. Jack hollowed out the Turnip, and placed the ember the Devil had given him, inside the turnip. From that day onward, Stingy Jack roamed the earth without a resting place, lighting his way as he went with his "Jack O'Lantern".

On all Hallow's eve, the Irish hollowed out Turnips, rutabagas, gourds, potatoes and beets. They placed a light in them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and keep Stingy Jack away. These were the original Jack O'Lanterns. In the 1800's a couple of waves of Irish immigrants came to America. The Irish immigrants quickly discovered that Pumpkins were bigger and easier to carve out. So they used pumpkins for Jack O'Lanterns.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4 1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倒是没想到哈利波特也在这里推波助澜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