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巴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巴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下是吴晓求讲话的实录:
吴晓求:尊敬的于董事长,非常荣幸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候参加这个论坛,就当前的市场发表一些看法。首先我声明一下,我非常不喜欢“奠基人”这个词,因为网上总这么说,如果我到80岁、90岁,说说还凑合,现在说有些过了,只不过对中国证券市场早期有一些研究。现在这个市场充满了一种喧嚣,一种噪音,噪音非常大,很多人不加思索,没有进行理性思考,望文生义,得出一些奇怪的结论,我觉得严重误导了市场,严重误导了人们的情绪,越在这个时候需要冷静的态度分析这个市场,看看这个市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特点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渲染。我觉得这些是需要非常认真思考。这段时间我之所以没有在任何场合讲,是因为我在非常认真地思考我们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放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出现这个问题也属于正常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的金融是需要转型的,在2015年7月份之前,中国的金融结构是非常落后的,我们有一系列指标,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是银行的信贷资产占GDP的比重在中国超过了250%,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据;二是在整个金融资产结构中,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的占比非常大,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重非常小。实际上这样一个金融的结构预示着我们必须要进行转型,因为如果这么下去,中国的确会出现巨大的危机,银行信贷类资产每年都以接近两倍的速度超过GDP的增长,这实际上是一个更大层面的金融杠杆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如此下去,风险一定会来临。所以我们需要转型,最重要的是改变金融结构,缓慢、循序渐进、平稳、持续地改变金融结构,就是要使得证券类的金融资产的占比提高,要缓慢而适当降低银行信贷资产和GDP的比例,同时提高证券化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这是一个基本的框架。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结构的使然,是必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一定会有很大的前途,这一点确认无疑。只不过我们把未来有很大前途的资本市场过于提前消化了,我们非常急功近利,我们把未来几年的东西试图通过一年就完成,这种心态非常着急。所以在这样一个市场化、证券化和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居然这么快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我称之为“结构性金融危机”,我没有说是全面的金融危机,所以这是悄然来之,而且非常快地到来。结构性金融危机的到来不能够阻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不能够扭转中国金融证券化的趋势,我想这是不能扭转的,只是在这个大趋势中的一个插曲。有的时候是一个坏事,但从更大层面上可能也许是好事,虽然从单个投资主体来看,可能有的人在这一场投资中由于风险控制不力,由于非常贪婪的欲望使他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的金融还没有完全开放,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化,市场不是特别大,在这种条件下,实际上我们在观察如果未来真的开放了,中国资本市场成了全球金融中心,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将是灾难性的。现在这场结构性金融危机我认为是可控的。这是一场真正的演习,我们需要认真研究这个金融危机的逻辑链条是什么,究竟是一个什么原因引起的?这需要非常理性的思考。
很多学者没有进行专业的思考,我细细想的,昨天晚上在思考,从结构层面看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估值已经泡沫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在今年3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有一个演讲,其中谈到资本市场,当时指数是4300点,大概那个时候已经每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我当时就说对这样一个成交量表示出高度的恐慌,因为我们的研究逻辑告诉我这种成交量有巨大的问题、有巨大的风险,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估值完全泡沫化了,当然这个泡沫化也是结构性的泡沫,这个结构性泡沫主要是在创业板和大多数的中小板,以及少量的主板,大概是这样一个状况。这是在3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我就已经说了,我们应该要保持一些警惕,估值泡沫已经非常严重,因为创业板平均静态市盈率200多倍,动态也160倍,我不相信全世界哪个市场能够支撑下去,所以这是必然的。
第二,杠杆暴利化。杠杆非常暴利,中国资本市场在很多制度设计上有离奇的想法,这样一种过度的杠杆化实际上应该要控制,全球的金融去杠杆化是基本趋势,不是在鼓吹杠杆,鼓吹杠杆就是在鼓吹泡沫,就是在鼓吹风险,就是在创造风险,创造如此高的杠杆,而且杠杆是一级加一级,先从股票向银行的质押贷款,这已经有杠杆了,有的进入股市,有的进入信托,信托又回来了等等,反正它是第一次初级杠杆。第二级杠杆就是场内两融,其中融资是第二级杠杆,杠杆比例已经远远超过银行股票质押贷款的杠杆,通常达到1-2倍。第三级杠杆就完全离谱了,叫场外各种形态的融资,包括P2P平台等等,这些都是以几何形态在增加,甚至发生1:4、1:5的杠杆。所以不要去看那些指标,光看这一个指标就够了,表示中国的市场已经完全泡沫化,风险很快就会来临,因为没有哪一个市场整体市场换手率超过3%还可以继续下去,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种交易量是全球市场交易量总和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而且我们这个市场市值最高峰的时候只有美国市场市值的40%,但我们的交易量是全球市场总和还要多,这样一看就有问题。所以杠杆暴利化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三,监管漠然。也许会被一些耸人听闻的词迷惑,我们国家有很多耸人听闻的词,我也非常反感这种词,国家“牛”、改革“牛”等,我们任何的资本市场都要听从市场规律,这是基本的准则,什么“牛”都必须尊重市场准则,都要符合定价规则,偏离了定价规则,任何牛都是没有用的,这些词也可能会使监管觉得这是国家“牛”,不要管,使得我们监管漠然,监管部门领导都不是来自于市场,所以对市场的风险完全默认,不知道什么是市场风险,也不知道市场风险的结构是什么,也不知道市场风险的特点是什么。实际上证监会这些部门一定要从市场产生,就像大法官就从律师里产生一样,有些时候有些人在专业队伍里面产生。这个时候要知道风险已经来了,如果换手率续超过3%,就要开始采取重视,就开始要对场外配置严加防控,而且理论上说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场外配置也应该严加防控。所以监管的漠然,有的是对市场不了解,有的是对市场误判,因为控制风险,打击内幕交易,打击证券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实际上是监管部门重要的职责,要对市场有一个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你不是投资者,不是市场涨得越高越好,不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思考、理性的判断。我们在有一段时间里缺乏理性的思考,缺乏理性的判断,也缺乏专业的精神。所以监管的漠然令人担心。
第四,媒体误导。这次结构性金融危机,媒体误导起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怎么能在重要的媒体上天天发表那些言论,4000点只是国家“牛”的开始,我真不知道这个逻辑、这个结论从哪里来的。4000点的时候,创业板平均180倍左右了,怎么还说是开始呢。我们要警惕风险了才是正常的,如果说只是开始,人们就进去了。所以我们的媒体老是喜欢去评价市场,有他的价值判断。媒体作为一个平台,各种专业人士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见解是可以的,那只是代表你个人的看法,或者代表你这个公司或你这个研究机构的看法,不能代表媒体,媒体一定要保持中立的,而且只是一个平台,不能发表重要的评价性的言论。所以媒体误导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投资者风险淡漠。当然这也和我们投资者的结构有关系,他们不知道风险为何物。有一些年轻人就觉得股票市场像捡钱一样,把风险完全淡漠了,这下傻了,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现在完全不知所措,原来市场如此猛烈。所以投资者风险淡漠也是一个特点,而且欲望非常强烈。有些人在市场大跌时出来了,过了两天又往上走,他又杀回去了,本来已经挣到百分之百了,等了两天,耐不住又进去了,而且进得还更多,这次一问他,他说一年白辛苦,现在开始亏他的本钱了。所以投资者风险淡漠没有像今天如此严重,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一地鸡毛”了,发现莫名其妙的小股票一开盘就跌停板,从商业角度来看,证券公司现在不能不平仓,所以只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我们目前的现状,也是我们原因所在。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的市场有一些特点:
第一,要判断这是不是一次全面的、严重的金融危机?我个人认为不是。主要基于中国金融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严格的制度壁垒,有严格制度的防火墙,而且这些场外融资直接从银行融资的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主体部分的银行,它的资产从目前看来还没有受到市场下跌的感染,整个中国金融体系还是相对稳健的,也就是说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没有因为这一次市场下跌出现全面的流动性危机,就不能说我们金融出现了全面金融危机。我说的意思就是不要耸人听闻,否则会把人吓住,把人吓住以后出的招就乱了。不是全面的金融危机是什么?是一种严重的结构性危机。实际上我们蓝筹市场没有太大问题,即使没有这一次救市,蓝筹市场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有非常小幅的下跌,而且蓝筹市值占比比较大。大多数创业板以及大多数中小板和少量主板市场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跌到大约2/3。
第二,这个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脆弱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三级杠杆的叠加,一定会导致这个市场严重的脆弱,涨起来非常疯狂,跌起来会以加速的方式下跌,三级杠杆每个都有临界点,一到临界点挡都挡不住。有人还说能不能让证券公司不要平仓?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到了平仓线必须平仓,我不平仓未来的损失谁来承担?有人说是客户和证券公司两个承担,我说这违背了市场规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违背市场规律、商业规则。而且还有明显风险来临了,让我不平仓,这是不可以的。最近几天到处都是建议,其中有的建议说能不能都不平仓?都不平仓,都不交易不就行了吗,这个市场就进入到一个“休眠”状态。市场的脆弱性来自于三级杠杆。二是来自于投资者的结构。我们投资者结构缺乏一个基石投资者,包括私募、公募,以及个人都不是基石投资者,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最近社保、基金以及地方养老金等等按比例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进入市场,这些资金所以基石投资者,对于稳定中国市场非常重要。
如何应对?如何走出目前的危机?这是我们当前的重点。
第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是要通过救市和政策再造一个牛市,是不是牛市由市场决定。我们当前只有让市场稳定非常重要,让市场信心稳定下来,这是当前面临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之后是不是还会走多高?跟政策没有关系,一切由市场决定。所以稳定市场、稳定情绪非常重要。这个任务解决了以后,就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上周末立即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上上个周末央行[微博]降息、降准,当然没起到任何的效果,上一周末采取了一系列救市的政策,包括暂停IPO,也包括21家券商成立120亿平整基金性质的基金,以及他们做了很多的承诺,同时中金所[微博]也对单方面开仓做了开仓的限制,这些我想都是我们近期推出一系列的政策组合。这些政策组合对市场起了某些环境上的作用,某些安抚的作用,但是这个安抚解决不了作用,因为给的“药”和这个市场的毛病不匹配。还有一个政策,央行承诺对证券系统的融资公司可以提供流动性,这些都是总量的,这个是在市场出现全面的信息危机,出现全面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这些东西是有效果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市场不是全面的危机,是结构性的危机。所以这样一个总量式的救市政策的效果会发现很差,不能说一点效果都没有。比如1200亿所谓平整基金主要用来购买一些蓝筹,当然也包括汇金公司购买自己控股银行的股票等等,这些对于蓝筹股的稳定非常重要,从而对于股指期货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起了一些作用,但是无法阻止这1000多家小公司股票的下跌,虽然指数是跌了百分之一点几,却有1000多家公司跌停板,这个指数很好看,事实是一地鸡毛,效率非常差。而且我们也知道这些投资者更多的是在那样一个疯狂的时期才不会去买工商银行(5.47, -0.27, -4.70%),也不会去买中石油,认为那个太慢了,他们都要搞快的,当时涨得快的就是现在跌的快的。
当然我也在想,有一些人是非常贪欲,那么杠杆化,说实话给他一点教训也是必要的。到了现在,我们市场进入到第二级的平仓线了,所以这几天莫名其妙的跌停板上搁了2亿股,那不是正常的交易行为,一定是平仓线,平仓的股票。所以这个问题就变得非常大,到了现在,这些东西都已经跌去了2/3,很多已经回到起步了,当时是怎么起步的,已经回来了,该惩罚的惩罚,该教训的教训,总不要让人活不下去,这个时候结构性救助,总量救助从目前看外形很美好,效果很差。怎么办?有人说你说了半天想说什么?我想说两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第一是我希望这些小股票的公司,1000多家天天跌停板的,已经跌到起股价的时候,我倒希望它的控股股东,尤其在4500点以上减持的那些控股股东的大股东,完全有道理在这个时候增持股票,4500点、5000点减持那么多,现在已经跌到8元了,现在能不能拿回15个亿再买回2亿股呢?股份还增加了1亿股,还挣了15个亿,还挽救了市场,我认为他们应该做这个事,你是大股东,很多的减持。当然这个没法律约束,只能说是道义上的,因为我们不可以拿其他的资金,原来的控股股东、原来了大股东我认为道义上是有责任的,他一回购,只要有1/10公司的大股东回购,实际上已经买了一个很便宜的价格了,把平仓的买走了,其他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第二是现金流相对充裕的公司,特别是在高位上增发的小股票公司,我希望他们要回购一些,虽然当时增发不是为了回购股票用的,但是跟证监会、监管部门说清楚在这个特殊条件下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但是你事先告诉他,当然要征求他的同意,他不同意也没办法。我们这次疯狂的上涨跟增发也有关系,只要一增发,5个涨停板,也是中国市场从未有过的现象,一增发,买一个网站就说是互联网公司了,互联网+被滥用。这些公司回购也是一个重要的措施,一定是点对点的做这些事情。总量这个东西仍然让他做。
我认为还有一个措施,如果没有融资的话,只有自己的钱,我真的希望投资者不要恐慌,天已经快亮了,你不要在天已经快亮的时候又没有融资、又没有人强行平你的仓,有人强行平你的仓没有办法,没有人强行平你的仓就要坚定信心,坚定中国的资本市场一定会有希望的。所以我们还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冷静思考,恢复市场信心,让我们共同渡过这场难关。而且我确信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渡过这个难关。
谢谢大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