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浅谈角质层的重要性+晒个小包裹+完整产品心得推荐 (2009-11-14) yanyan111 · 忆我 高原之行 (2005-1-29) albertzhou
· 如果爱情,甚至婚姻都可以被拿来当作筹码(54楼更新/58楼完结) (2007-6-26) jyy_jessie · 两个人的韩国脚步 -- (全文完) (2016-8-3) Ausiewolf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7809|回复: 109

[VIC] 并没有觉得从小学读私校更容易融入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8-20 17: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云天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云天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足迹感觉很多家长都在说从小都私校更容易融入、和同学以及同学家长之间关系更紧密,然而我觉得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某男校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都是小学部升上来的,和谁交朋友、哪几个人混成一个圈子,和你几年级来读的关系并不大,几个华人男孩从prep读起,到yr12中学毕业了,和年级三分之二的同学都不熟,连Facebook好友都没有加那种,当然不止是华人如此,鬼佬也有这样的,但比例似乎比Asian小一点,家长之间的交流亦是如此。
我觉得进私校交朋友,尤其是男校,主要看兴趣爱好,还有气场合不合的来,以及家庭条件(还有不少人觉得从prep开始读的家境一定很好,其实也不是,只能说家长很看重这所学校(这在顶尖的私立种尤其明显),这部分学生中有的家庭条件十分一般),三个因素的排列分先后,我甚至感觉和学习成绩没多大关系(当然不知道为什么,science学科好的人更容易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圈子,而arts学科好的人可以和无论成绩好坏的人都形成一个圈子,即使science好的学生和arts好的学生取得同样高的ATAR)
最好我发现华人真是很喜欢考奖学金,无论家庭条件都要考奖学金,而鬼佬家庭条件好的,即使本身孩子成绩很好(最后99.90 / 99.95),也鲜有尝试奖学金的,可能是风气的不同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au31415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0 18: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眼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眼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家孩子几年级进私校的?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0-8-20 18: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孩子性格有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XQ66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20 18: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水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水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理论上同意,没有实际经验。

发表于 2020-8-20 19: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314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314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

发表于 2020-8-20 19: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水牛 发表于 2020-8-20 18:56
理论上同意,没有实际经验。

楼主有问你意见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0 19: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aw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aw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孩子性格与父母的社交能力有关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8-20 1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生煎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生煎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生煎包 于 2020-8-20 19:41 编辑

小孩子的交际圈主要还是看性格和兴趣爱好。我家2小孩一个是小学插班,一个是中学插班进私校。老大性格偏外向一些,一个年级大多都称得上是他的朋友。最要好的朋友是天天和他一起坐校车的。但是再要好,他觉得还是小学时期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更开心。
老二性格内向,原本以为换学校后交友会困难一些,结果出乎我意料。安静沉稳的性格加上兴趣广泛,自然吸引了好几个性格相似的孩子为友。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8-20 19: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生煎包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生煎包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awj 发表于 2020-8-20 19:26
和孩子性格与父母的社交能力有关

孩子的性格和交际能力遗传父母。但是孩子朋友圈的建立和同学间的交往跟父母的交际能力没有关系。

发表于 2020-8-20 1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胖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胖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感觉,许多华人小孩子忙于补习加练习两门乐器,就不剩啥时间疯玩和社交了,所以不融入的概率大些

发表于 2020-8-20 20: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水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水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0-8-20 19:26
楼主有问你意见吗?


没有意见,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感觉孩子的朋友圈,个人性格是主导因素,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比较小。作家长的除了尊重,和一点点的选择权(择校)之外,都感觉无能为力。我家里就有性格非常不同的2个孩子,同一所学校和一个家庭长大,80%不相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0 2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谓容易不容易都是跟自己比,而不是绝对的。对于性格好的孩子,在哪都容易融入,但是对于性格不好的孩子,就算上了13年也不一定融入得很好。但是反过来让性格不好的孩子经常转校并且转到人家都已经形成圈子的学校,再看看TA最后会怎么样。

发表于 2020-8-20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马.自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马.自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女儿七年级进的私校,小学是在著名的华人区小学,九成以上是亚裔。因她性格开朗,学习不错,学校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交友无障碍,从七年级以华裔为主逐渐变成白人为主,而且大多是都是从小学就在该校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孩子的交友主要和性格及爱好关系较大,那些只知道死读书,性格内向的孩子的朋友圈不会很广,也很难融入到新的圈子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chlily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20 21:3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m_che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m_che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私校孩子们住的分散,面对面交流相对少,公校都住附近,家长走动频繁,约着一起玩互相接送。而且公校家长更接地气一些。

发表于 2020-8-20 2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cekev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cekev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和孩子性格有关系。

发表于 2020-8-20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首要是性格,爱好,知识面,讨论的话题,气场。

其次才是家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0-8-20 21: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考奖学金作为一种荣誉,特别对于家长来说。西人把这作为贫困生改变命运的助学金。出发点不同。

如果更多有资源不差钱的华人家庭让出奖学金给真正需要的孩子,或者联系学校资助个奖学金名额,也是善举。

发表于 2020-8-20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水牛 发表于 2020-8-20 20:27
没有意见,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不过感觉孩子的朋友圈,个人性格是主导因素,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比较小。 ...

我对孩子交友是完全放手,也感觉无能为力。我自己的体会是,人跟人之间的缘分妙不可言。大人有意引导的那些往往淡然无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天天开心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20 22: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_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_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是没见过有钱的西人拿奖学金的,有的不仅不拿奖学金,而且还每年捐几万刀给学校,两个女儿都是99.95
华人圈里很有名的陈静的孩子居然也去考奖学金,真是让我大跌眼镜

发表于 2020-8-20 22:2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20-8-20 21:52
华人考奖学金作为一种荣誉,特别对于家长来说。西人把这作为贫困生改变命运的助学金。出发点不同。

如果更 ...

私校有专门颁发给经济贫困生的奖学金跟学习类才艺类奖学金无关。申请者当然成绩不能很差。

发表于 2020-8-20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l_ 发表于 2020-8-20 22:22
我是没见过有钱的西人拿奖学金的,有的不仅不拿奖学金,而且还每年捐几万刀给学校,两个女儿都是99.95
华人 ...

她家孩子考了但没接受奖学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0 22: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l_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l_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2010 发表于 2020-8-20 23:30
她家孩子考了但没接受奖学金。

其实这就更说明了#18的观点:
“华人考奖学金作为一种荣誉,特别对于家长来说”

发表于 2020-8-20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好意思 家里条件好不好跟考不考奖学金有什么关系?

发表于 2020-8-20 23: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aw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aw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煎包 发表于 2020-8-20 19:39
孩子的性格和交际能力遗传父母。但是孩子朋友圈的建立和同学间的交往跟父母的交际能力没有关系。 ...

呵呵哒

发表于 2020-8-20 2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澳洲海 于 2020-8-20 23:57 编辑

有钱没钱也没个标准,相对而言,既然都上了私校,没在那个私校的区或附近同类区住个house都算那个私校里的没钱人。私校有些助学金基本标准也是不在本区的或住套房的,但还是要成绩好,或者看中某个特点。其实很多奖学金助学金家境都很好的。但不及土豪罢了。我朋友也有愤愤不平的,两家同样收入,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一路私校,他朋友孩子考了个助学金,然后同校。两家都是精英打工高薪的。我觉得问题出在,太把自己当“有钱人”。出国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心态好,才能把孩子教的心态好。
今年火灾,我家孩子学校给了住校生几个名额叫住宿助学金,只要住宿生都可以考,这些住宿生其实多数比我们有钱。其实都在一个学校了,不会去成天对比各家各户的经济。孩子自己在学校开心最重要。自己孩子在学校获得进步最要紧。学校有捐款项目自己衡量,也无需去看别人捐多少我就捐多少,多累!

当然要跨区比的话是另外一回事。那可能有的私校区还不如公校区房子贵。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20-8-20 2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lily 发表于 2020-8-20 22:27
私校有专门颁发给经济贫困生的奖学金跟学习类才艺类奖学金无关。申请者当然成绩不能很差。 ...

可能各个私校不同吧,我了解的几个私校只有对原住民有助学金,没有特别的对弱势家庭有补助。有一部分奖学金的孩子家里的确很困难,孩子也争气。但也看到过家里做房产开发、全身爱马仕的妈妈从小就逼孩子补习为了考奖学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1 08: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d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d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awj 发表于 2020-8-20 19:26
和孩子性格与父母的社交能力有关

可能真是这样的。
还有父母的社交圈子。
话说时代在变化,现在的年轻的父母见过世面的多,等他们的孩子上学了,私校一路到毕业,情况肯定是不一样了。

发表于 2020-8-21 09: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ingkongfei 发表于 2020-8-20 23:39
可能各个私校不同吧,我了解的几个私校只有对原住民有助学金,没有特别的对弱势家庭有补助。有一部分奖学 ...

既然学校奖学金的申请对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任何限制,奖学金的授予是以成绩说话,那么全身爱仕码,开名车,住豪宅的人去申请也是合情合理。
有能力获奖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申请或者放弃。这种行为值得赞赏,但这不是道德评判唯一标准我们更不能限制别人的权利不是吗。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8-21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tt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tt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关注的是社交吧。 但你忽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礼貌,态度,独立思考等之类的软教育,从小还是很重要的。

发表于 2020-8-21 1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不懂,啥叫融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