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XC90 T6 R-design 满月作业 (2018-3-1) HXG · 请告诉我,真的有天堂 (2013-11-26) 美食杰
· [虎妞家的双人饭桌@ 零玖] 1月29日:糖醋爽口西瓜片+米饭沙拉+金枪鱼虾仁鸡蛋篮 (2009-1-29) Tiger_Karen · 我秀我家 - 完整版 (2005-1-4) leeshin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422|回复: 48

读《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9 0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IY2013 于 2018-2-11 17:44 编辑

很多人喜欢郎朗,爱郎朗,当然,还有很多人讨厌他。撇开个人喜好不说,这本书牢牢地围绕着父子之情去描写朗朗艰难的成名之路,读后让我不得不感慨万千。虽然我们都不是抱着让孩子成名成家的态度去学钢琴的,但是这本书里还是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值得一看,郎爸的精神也值得学习。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坚实的后盾,最有力的精神支柱。一个孩子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有好的父母。所谓的好,并不一定要家财万贯,亦师亦友,脾气温柔,但是必须要有朗爸那种执着的信念。不得不佩服,朗国任的心气是高人一等的。这种人的高傲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种高人一等的心气实在是难能可贵。一路上郎爸得罪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相信郎朗都看在眼里的,知道他爸脸皮薄,自尊心强,处处要给郎爸长脸。父子两个永远是劲儿往一处使。郎朗对于父亲的信任,在钢琴专业上的判断,胜过他央音附中的教授老师。

郎妈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慈母。常年过着丧偶丧子般的变态不正常生活,却一直委屈自己,支持先生和孩子。绝对的好女人,这种老婆娶回家就是赚了。郎朗之所以没有被他爸爸逼坏,就是因为阳光如妈妈。他妈妈就是个红太阳,孩子心中永远的安全港。父母齐心合力,孩子才能有出息。

如郎朗这般聪慧的小孩,不服父母的管教是很多的。要能让郎朗心服口服,郎国任的本事绝不是一点点。郎爸的过人之处在于不肯守旧,不肯向权威低头,坚决要挑战高难度,而且能脚踏实地地陪儿子反复再反复地练习。学钢琴是很孤独的,孩子不习惯的时候,家长的陪练尤其重要。家长能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听孩子练习,就实属难得了,何况还要给出专业意见。到最后,郎爸的教学水平也不在专业钢琴老师之下。可见这得花多少功夫啊!

http://www.shuku.net/novels/zhuanji/bbdxjzmg/bbdxjzmg.html

附上网址,供大家参考。最后,我本人是不赞同郎爸的某些可怕的做法的,比如打骂和逼娃自杀。
-----------------------------------------------------------------------------------------------------------------------------------------------------------
读本书没有这么难!耐心,不带有成见的去评价事物是一种美德和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清墨水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9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rl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rl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分析得很到位

发表于 2018-2-9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这些传记是否有夸大成分呢

发表于 2018-2-9 12: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墨水 发表于 2018-2-9 12:58
不知道这些传记是否有夸大成分呢

作者是他们很近的友人,而且是职业作家。从文笔上来看,对于艺术审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我个人感觉是,朗朗的成功,尤其是在国内那段苦不堪言的岁月,是非常实在的,没有去夸大的必要。他爸爸那种不可一世的傲气,不但不是夸大,我觉得作者为了怕得罪央音的教授,还故意客气了。
毕竟郎朗的成绩摆在那里,虽然比不上莫扎特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等弹作俱佳的大人物,比比现代的几个钢琴大师,也实在难分高下,更何况他那么年轻,潜力巨大啊!

发表于 2018-2-9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匆匆看了一眼原著,觉得辛亏朗朗这孩子命硬,运气好,活到今天。

朗朗这孩子可怜,从小就被定了性,一条路带着心酸和泪水坎坷的走过来,又必须走下去。希望他自己永远都不要跳出朗国任给他限制的视野,因为这样他就不会过于悲伤。

不过也替他捏把汗,万一以后有人超越他,能接受吗?他爸能接受吗?

朗国任这样的父亲在中国绝不是一小撮,多少国人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也有极少数甚至让孩子做摇钱树为自己还债。朗国任就压根不懂教育,因为他没有给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朗朗的头脑用在其他地方或者更成功呢?他或许会成为一名科学家,为人类造福呢?朗国任考虑的只有孩子成名自己得利,估计从没想过什么社会贡献。
人只能活一次,童年也只有一次,在恐惧压抑中度过要用一生的时间来修正和承受。作为一个家长不研究儿童心理学就盲目上马,鄙视他。不过算了,那个年代选择也很少,自己也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不懂教育,也不管什么人权。

朗朗是成功了,但不知道有多少和朗国任一样自命不凡的家长已经,正在用同样的方式逼死,逼疯所谓天才儿童,他们默默倒在血泊里,做了分母。

文中可见,朗国任的每一个决定都透着草率和鲁莽,还夹杂着不能自控的疯狂情绪。

他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就具备别人不具备的所谓的天才?

他头脑冲动不计后果的辞职不像是深谋远虑,后来气都往孩子身上撒,孩子招你了?

他凭什么逼孩子自杀?这个在有些国家完全可以进监狱了

算了,.越说越生气..........

记得二战的时候,美国飞机性能方面远超苏联飞机,但是空战却基本胜负对半,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明白了,美军飞机都带自动弹出逃生系统,遇到危险,飞行员可以弹出跳伞逃跑,而苏军飞机没有,人在飞机在,机毁人亡。

有时候成功真的不是你比人家更天才,是因为你放弃了,而人家没放弃,过着正常的生活,享有着正常的权利。
这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朗国任显然是为了名利放弃了孩子应有的权利。他认为孩子是附属, 必须完全服从家长,典型的三从四德。

朗朗能说什么?都已经这样了,运气还不错,活着,没疯。

我希望每位家长都引以为戒,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要高高在上,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为孩子制定的计划天衣无缝,能不能蹲下身,从孩子的视角看看孩子的眼里什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放弃了眼前的小幸福,会得到以后的大幸福。那你问问自己工作以后能买得起10年前想要的玩具,然而玩具在手还有儿时的兴奋和乐趣吗?人的心理成长是阶段性的,过了就过了, 没有从来也没法弥补,不是钱的事。

说了半天别人,说说自己。
我教育孩子随他兴趣,兴趣的力量无穷。
他四岁的时候喜欢恐龙,我就想办法尽量把这个主题做的有趣,后来他以小古生物学家的姿态得到了美国和中国著名古生物学家的肯定,登上本地9NEWS,Dailytelegraph等本地主流媒体,英美媒体也有报道,国内上了CCTV4,各地方台各种媒体都有转载。后来不喜欢了,放弃就放弃了,不可惜。这要是朗国任式的家长还不逼着孩子必须长大当恐龙学家?路都铺好了,国内顶级古生物学家也写了邀请涵,希望孩子回国去他的实验室看看,有兴趣长大以后可以去工作。
五岁了,恐龙丢在一边。开始感兴趣国际象棋,我还是尽可能把这个活动变得有趣,孩子在得到乐趣的同时也得到了州级别年龄组6次冠军,还有5块奖牌。
现在六岁。兴趣转向摇滚乐,外太空和原子弹,氢弹,我会一如既往把这些知识变得有趣。
我相信,放弃的东西并不是放弃,当有一天孩子回头捡起来的时候,力道将加倍迅猛,而家长就是尽可能的给孩子创造最多的选择目标。
我的孩子无论谁见到都说他乐的很开心,最为家长我希望他一直开心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31 收起 理由
bhua9 + 3 感谢分享
虞宅与美丽 + 12 感谢分享
northwind79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10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18-2-10 00:50
匆匆看了一眼原著,觉得辛亏朗朗这孩子命硬,运气好,活到今天。

朗朗这孩子可怜,从小就被定了性,一条路 ...

哎,让人不得不感叹啊!郎国任的一意孤行和几近变态式的教育和他自己所经历的那个特殊年代有100%的关系。今天,当我们这一代谈起那个敏感词的时候,都会觉得那段疯狂的残忍的令人泯灭人性的岁月不过只是短短十年的历史,再说都已经过去了,对我们仿佛没有什么影响。其实呢,我们和郎朗是同一代,他的父亲和我们的父母也是同龄的。作为独身子女第一代,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经历过完整的教育,那么势必我们就要去承受更多的期望和苛责,而且苛责我们的,却是本身没多大文化又不懂教育的人。郎朗的父亲不过是其中的极端个例里的一个。我倒是觉得郎朗爸爸自己也是真够可怜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片段: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tbqaB4fQ
中国人的成功都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无私忘我奉献的父母亲。这个父子合作的片段,让人不能不动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10 2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不是只有成功才会感觉幸福?我们能不能接受孩子是普通人这个事实?楼主和另外一位楼主,我记得家里都有牛蛙/神童,可能不理解我们这些普通孩子的家长其实只有一个简单的希望:即使他是不出众的平凡,我也希望你幸福,仅此而已 对于天才级别的孩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给了你这样的天赋,就容不得你糟蹋好东西 所以,一字概之曰 - 命

发表于 2018-2-11 0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bail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bail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书我没看,正常的家长也不用看,当反面教材还差不多。
自己有什么梦想就自己实现好了,寄托在别人身上实现自我价值都挺可悲的,即使是对孩子。
陈美也是被逼出来的,18岁一独立就和母亲断绝关系了,从此再也不见。后来连小提琴都不拉了,改专业滑雪了。
不知道她妈妈有没有后悔,如果再选择一次,是要这样一个风光无限,却恨她入骨的女儿,还是一个平凡如次,却能在她难过的时候为她拉一首曲子的女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dondon + 2 我很赞同
Hs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11 0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爸爸这么高的心气,那就卯足了劲自己弹呗,没准也能出名,为什么朗朗最后成为了他爸爸这个高心气的工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ondo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11 0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楼上所说,朗朗只是有幸成功了,出名了。在郎爸这样的教育下,其实还有千千万万的无名朗朗,他们却不幸倒下了。

发表于 2018-2-11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baili 发表于 2018-2-11 01:20
这书我没看,正常的家长也不用看,当反面教材还差不多。
自己有什么梦想就自己实现好了,寄托在别人身上实 ...

正常的家长不用看?你是在骂看过的人或者想看的人都不正常吗?看书而已,又没有人真的会去拷贝郎国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11 0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天 发表于 2018-2-11 01:26
他爸爸这么高的心气,那就卯足了劲自己弹呗,没准也能出名,为什么朗朗最后成为了他爸爸这个高心气的工具。 ...

看过书吗?看过你就知道他自己也是二胡高手。特殊年代才使得他郁郁不得志。再说,钢琴大师全是自幼训练,年少时就已经显露才华,没有哪个中年人是能够后来猛练成为大师级人物的。心高气傲是遗传和每天的耳闻目染,郎朗其实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这样的人。

发表于 2018-2-11 0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18-2-11 08:44
如楼上所说,朗朗只是有幸成功了,出名了。在郎爸这样的教育下,其实还有千千万万的无名朗朗,他们却不幸倒 ...

你说的没错。
看完书后,我才发现郎爸除了严苛之外的另一个厉害之处。他很会看人,他懂得在郎朗需要什么样的新挑战和新老师。他很会为了郎朗的前程去早日规划,而不是傻傻地等在原地,等别人来告诉他,等现有体制去安排儿子的未来。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适时的调整规划,郎朗的大师路线才走得格外成功。从沈阳到北京再到德国日本美国,这些路不是郎朗一个孩子能自己走的。爸妈不去帮着争取,自费创造机会,郎朗走不到今天。所以,千千万万倒下的琴童里也包括了爸妈不如郎爸郎妈的。这也是种拼爹妈的玩法。

发表于 2018-2-11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2-11 00:53
是不是只有成功才会感觉幸福?我们能不能接受孩子是普通人这个事实?楼主和另外一位楼主,我记得家里都有牛 ...

没有成就感又哪来的幸福可言?每个家庭的条件不同,在不缺吃穿,有房有车,身体健康,吃嘛嘛香的前提之下,不就是要追求一些存在感和自我价值体现吗?孩子通过努力,得到回报,他自己的幸福感不是靠钱能买来的。吃饱等死,碌碌无为,难道就算是幸福?
最后得申明一下,我家孩子很普通,绝非天赋异禀的神童。我自己也是普通人,讲究得不过是一些基本好习惯罢了。自认根本没有本事和能耐去学郎爸。嘲笑他的人,绝大多数都没好好读过这本书。和没有读完书的人,无法讨论读后感。目前为止,也没见谁真正读完了再谈感想的,甚至有人抱着不愿意读就要给人家下判断,未免太武断了。

发表于 2018-2-11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wang 发表于 2018-2-10 00:50
匆匆看了一眼原著,觉得辛亏朗朗这孩子命硬,运气好,活到今天。

朗朗这孩子可怜,从小就被定了性,一条路 ...

其实,你倒是颇具郎爸的风姿。娃才6岁,学的东西也真不少。其实,我和你也蛮像的,跟着娃的兴趣点转。今年我们已经开始第三乐器的私教了。我自己陪琴的时候,也会很烦,但是娃喜欢,咱就得陪着。所以,郎爸的精神鼓励我要坚持下去,我很怕自己坚持不下去。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2-11 10: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仔细看了题目,叫爸爸心气就这么高?自己心气高自己弹拜,干嘛逼自己儿子。其实朗朗这种孩子到底有没有心理问题,他们也不会说出来,背后自己的感受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11 1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18-2-11 11:59
刚刚仔细看了题目,叫爸爸心气就这么高?自己心气高自己弹拜,干嘛逼自己儿子。其实朗朗这种孩子到底有没有 ...

人家题目这么起,是为了引人注目,想让读者去看看他爸爸到底怎么个心高气傲法。
我当时也是和你一样的想法,带着问题去看书,一看就停不下来了。最后我还是能看出来,他的所谓心气高,不是单单指对郎朗的严加管教,更多的是对当时的体制和环境的一种文人式的抗争。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比起很多不知所谓的小说和散文都实在。
看完后,也是提醒自己在哪些地方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

发表于 2018-2-11 1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8-2-11 11:29
没有成就感又哪来的幸福可言?每个家庭的条件不同,在不缺吃穿,有房有车,身体健康,吃嘛嘛香的前提之下 ...

我不认为幸福感和成就是必然挂钩的。世界上能活出自我价值的方式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s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2-11 12: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神探狄仁杰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神探狄仁杰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朗朗和他爸各自都写了一本书,可以对比着看。朗朗的千里之行里也有那段跳楼还是吃药的描写。朗朗自己说当时从极度害怕一瞬间变成极度愤怒,想在墙上要把自己的手砸了,这样就不用弹琴了。他后来有几个月都没有弹琴,虽然他心里后来想弹了,但是他不愿意在过这种日子,妈妈没来北京他也没有倾诉的对象,所以父子俩就这么僵着。直到他偶然在菜场碰到“二叔”,二叔给了两个人台阶,于是他的钢琴生涯就又开始了。

一开始看朗朗弹琴的时候,我觉得当时他的演绎方式不是我的菜,我更喜欢李云迪。但是这两年,个人感觉他的演绎方式沉稳了很多,越来越棒了,有时候觉得是不是他的那股不平之气消散了许多。

不知道等朗朗有了孩子以后,会怎么教育孩子。当初是哪个有名的乒乓球员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爸也是职业乒乓的,他是被他爸高压强制训出来的,说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儿子玩乒乓了,太苦。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2-11 12: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ondon 于 2018-2-11 13:40 编辑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18-2-11 13:31
朗朗和他爸各自都写了一本书,可以对比着看。朗朗的千里之行里也有那段跳楼还是吃药的描写。朗朗自己说当时 ...


朗朗还没结婚呢b'g

发表于 2018-2-11 13: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哪个家长的教育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包括那些不停的出版育儿经的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谁能真正做到知子莫若父,如果不能像朗父那样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孩子的潜力,就用同样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会出问题的。但是不管如何教育,打着还孩子快乐童年的幌子,彻底放养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打着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的旗帜,不对孩子有所要求,这种愿望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请大家定义一下哪种普通人是快乐的?普通到什么地步是快乐的?在哪些地方普通是快乐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11 13: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6号咨询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6号咨询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郎朗的傲气和自负显得咄咄逼人,不知道这孩子有没有心理疾病,对于弹钢琴有着一定要赢的状态就知道他活的累。我宁愿我的儿子是个平和宽容的人,不要说什么孤独求败,我压根不稀罕

发表于 2018-2-11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先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先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讨厌他。

发表于 2018-2-11 15: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2-11 12:54
我不认为幸福感和成就是必然挂钩的。世界上能活出自我价值的方式很多

正所谓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要说一点都没有sense of achievement,就会觉得幸福的话,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本身日子太苦了,一点点好过起来就会觉得很感恩,这种倒是真会觉得很快乐。所谓的活出自我价值,恐怕不是这种人吧。
要活出点自我价值,没有任何的肯定,又如何能证明价值的存在呢?单单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活出了真我的风采,自己肯定自己,自己给自己颁奖的意义何在。

发表于 2018-2-11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神探狄仁杰 发表于 2018-2-11 13:31
朗朗和他爸各自都写了一本书,可以对比着看。朗朗的千里之行里也有那段跳楼还是吃药的描写。朗朗自己说当时 ...

这两本书我都看了,当中你提到的场景,完全没有任何出入,十分吻合,可见比较客观。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很吓人,所以开这个帖子时,也早就表明了立场:坚决反对打骂和威逼自杀。
我本来不想拿郎朗去和李云迪比较。本来嘛,艺术家都是个性的,不能比。但是不得不说,郎爸在郎朗成名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做了正确的事情,是他处处提醒着孩子必须每日练琴,时刻保持警惕。这种别人看来最基本的事情,恰恰是其他人做不到的。太多人被名利冲昏头脑,忘记初心了。

发表于 2018-2-11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18-2-11 14:34
没有哪个家长的教育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包括那些不停的出版育儿经的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谁能真正做到知子莫 ...

非常同意这个。最了解朗朗的是郎爸,他在他能控制的范围内,培养出了孩子,把孩子的潜力发挥到最大,而且孩子成年后事业有成,身心健康(当然很多怀着各种心理的人说朗朗没他们孩子健康快乐)。很多人说不会去逼孩子,也有他们的道理,不是每个孩子都值得去逼的,很多事是逼不出来的。家长的职责是,发现并发挥出孩子的最大潜力,推动他们向前走。从这一点上,朗爸非常成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2-11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shuyz 发表于 2018-2-11 14:34
没有哪个家长的教育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包括那些不停的出版育儿经的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谁能真正做到知子莫 ...

完全赞同你的说法。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还是很好奇:凭什么在娃小小年纪时,就一口认定他能成为钢琴大师呢?谁知道娃的手是不是足够大呢。到底是郎国任的自说自话的一意孤行,还是他真是充分了解了郎朗的潜力呢。我想至少一点,他肯定是花了许多功夫在研究孩子身上的。
孩子的任何成绩,不论大小,都是父母在背后努力地托举着的。读完书,就分外感恩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在做认为对自己子女有益的事情,谁都不能说到底哪些是真正做对了,只能说自己尽力了。

发表于 2018-2-11 16: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Y2013 发表于 2018-2-11 16:50
正所谓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要说一点都没有sense of achievement,就会觉得幸福的话,还有一种可 ...

我发现国人喜欢把sense of achievement 等同于个人成就,不少人更是限制在社会地位、财富、天赋的比较当中。我来澳洲学到最珍贵的一课就是,人的活法很多,即使是最平凡普通的人也有很多途径找到自己sense of achievement 的方式。就如朗朗,不做钢琴家,没有拿到大奖冠军,同样可以有其他方式去造福社会并感觉幸福。也可能我是你说的那种命太苦的人,还没档次体会那种金光闪闪的sense of achievement 吧。

发表于 2018-2-11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6号咨询员 发表于 2018-2-11 14:48
郎朗的傲气和自负显得咄咄逼人,不知道这孩子有没有心理疾病,对于弹钢琴有着一定要赢的状态就知道他活的累 ...

一定要赢的想法是小时候在中国的初级阶段。他早就在格赖夫曼的影响下,不参加任何比赛,专心研修曲目了。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曲目量都数一数二的人物。要不然,那些著名指挥和乐团干嘛找个中国人合作呢?
再说,他哪里有什么傲气和自负?你从哪场演出或者大师课可以看出来他咄咄逼人?他在《中国新声音》上担任嘉宾评委的表现,证明他是个非常敢说真话的人,怎么想就怎么说的个性,会得罪不少人,但是这不就是一个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吗?他始终都表现的十分谦和得体,很符合钢琴家的气质。

发表于 2018-2-11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18-2-11 17:11
我发现国人喜欢把sense of achievement 等同于个人成就,不少人更是限制在社会地位、财富、天赋的比较当 ...

你有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过自己:我长这么大,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什么是我真正擅长的?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最近特别开心或是不开心?
当你如实能回答自己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自我的肯定,比如你会唱一首新歌,完成了一幅画,会让你开心一会儿。但是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听到别人的赞美,又会是另外一种高兴?你打开微信的时候,朋友们都在晒什么呢?除了分享吃喝玩乐之外,都在晒个人经历。我的一个朋友常年晒他做的公益,他为什么要晒呢?难道这不是个人成就吗?
生活最怕的一种就是白开水,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我们永远在追求新的刺激,因为这会让我们感到满足感。你把成就说得太高大了,我故意把它放低说,就是小小的一种sense of achievement, 并没有任何的限制。但是关键是自己要真正感觉到,不是别人觉得怎样。同样说公益,我也尝试做过,但是坦白告诉你,我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自己还是体会不到这种满足感或者是成就感,这和别人如何褒奖我无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