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大众高尔夫6小改,非性能改装。 (2013-9-8) qdtom · E&E -- 果-肉恋曲 (三) -- 蜜桃红酒炖牛肉 (2010-3-14) 闲夏采薇
· 栗子水果夹心蛋糕和杏仁蛋白糖(marzipan),附送海鲜扯面(15楼) (2010-4-18) kitcat · [Karen 标准烘培] 零失败 · 10分钟出炉 · 香橙黑巧克力· 海绵Kiss (2008-8-18) Tiger_Kare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河水洋洋

[全澳] 家有牛蛙初长成:说说3岁儿子是怎么自学成才的(7岁马驹进军创意动画界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 0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18-1-11 08:41 编辑

楼主有点苦中作乐的感觉。希望小朋友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是对“condition”的理解有偏差,condition在英文里的运用翻译到中文里是可以被理解为“疾病”的。英文里的chronic condition即可翻作慢性病,disorder这个词贬义色彩严重,才被替换掉。
如果对一个专家的建议不确定,可以多找一些比较。但是google来或者知乎的信息准确性很难把握,还是尽量以此为辅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1 08: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懒懒lanl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懒懒lanl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种比喻吧,自闭症的孩子仿佛外星宝宝,错误的落在地球上,无法理解地球的语言,好像与人沟通带了一个巨大的壳子,无法冲出,被困在这个壳子中。如果坚信自闭不是一种病症,也许在他本来所在的星球 那确实不是,但现在要在地球上生存啊

目前自闭的谱系确实宽泛了很多,但我不觉得宽泛到牛顿盖茨小扎这些名人都是自闭,自闭这个词在中文里确实有性格封闭 不喜社交的含义,跟自闭症完全两回事。就算目前自闭的谱系在宽泛,确诊的自闭都是有严格的综合打分体系。确实是有不少取得杰出成就的自闭症人士,绝大多数名人名士绝不是自闭症,不擅社交,绝不是社交能力缺失。

不是我想打击楼主,孩子真有自闭的话,更要考虑的不是他将来能取得多大成就,而是他能否自理自立。对那些自闭尤其是低功能的家长来说,孩子能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远比他能一秒钟解答出一个长长的方程式有意义。你说的硅谷那50%的自闭 恐怕没几个是真正确诊的自闭症。能在成长过程中自我学习社交的自闭孩子,很多都是在谱系边缘的高功能,或者说很多是误诊。真正的自闭孩子在社交交流上,难度就像套了一个壳,完全无法理解壳外部人的语言。

你家小孩估计就是在谱系的边缘,也许再大点会被确诊并不是自闭。但是曾经在边缘徘徊的孩子,在社交沟通这些方面确实存在短板。社交语言沟通才是更需要给他加强提高的部分,一味强调干预没效果是调查了解了澳洲的治疗体系后得出的结论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msj + 2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08: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18-1-11 23:57 编辑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10 23:20
谢谢你的分享。

关于“自闭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精神疾病”,不妨听听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Simon Ba ...


最后再多回一次贴吧,我完全没有恶意,也没有什么居高临下的意思,只是分享我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和见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what + 4 专业,另开一贴多讲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08: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f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f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11 00:02
呵呵,声嘶力竭地喊“无知”并不能证明什么哦!

还“恶化”呢,呵呵,您真的对自闭症有一点点,一丝丝的 ...

呵呵,
我真心觉得我知道“侧目”的意思,你觉得我不知道。
你真心觉得你自己的认知、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正确,我觉得你错了。

我们至少有一个傻,或许都是傻瓜。

但我无所谓啊,不懂得侧目的意思不会让别人侧目,是小傻。你带孩子的方法真错了那可是大傻。

就这个楼里面就有两三位别的家长提到他们的孩子在比你孩子更小的时候能做的事,我觉得比你的孩子更厉害。说这个不是要比个高低,那一点意思都没有。是说像你孩子这么“聪明”的很多,家长当然也都很自豪,但绝大多数家长都不会真觉得因为自己的孩子和牛顿爱因斯坦在晚说话、内向上有些相似就认为自己的孩子真是同样的天才。

我们这样的傻,有自知之明,要是孩子真有了自闭症不会逃避,不会吝惜花钱找最合适的方法。

就怕你那样的傻,貌似聪明,实际闭塞至极。最后,你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让你现在惊艳的聪明表现会慢慢消失的。

发表于 2018-1-11 0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orthwind7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orthwind7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半天,楼主到底是看过医生确诊了没?只凭两个PhD加大龄,这我觉得根本不对。

发表于 2018-1-11 1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i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i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orthwind79 发表于 2018-1-11 09:26
看了半天,楼主到底是看过医生确诊了没?只凭两个PhD加大龄,这我觉得根本不对。 ...

看11 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1 10: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i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i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楼主也有楼主的道理。也有一些自闭症学校是用类似理念来办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10: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rrieshowsh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rrieshowsh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理解是楼主只是在分享自己对自闭症的看法感受及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作用。她认为的方法适用自己的孩子。不像要炫耀,沾沾自喜的意思,大家是不是有些偏激了。。。 这个病的治疗方法这么有争议性,说明人类对其的认知和解决方案还不能达到理想。楼主另辟蹊径找到自己孩子的优势,帮孩子建立自信,我觉得对自闭这个“病”还是有帮助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妈妈的真的很担心孩子行走的每一步,尤其是需要格外照顾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2 收起 理由
zlzq + 3 我很赞同
河水洋洋 + 3 谢谢你!
chlily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1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_guo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_guo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闭症目前就没有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各种说法都有, 感觉这里有些人把楼主看似"苦中作乐"的态度理解为自封数学天才的炫耀, 我倒是不希望看到一个因为孩子"与众不同"就变成祥林嫂那样的妈妈, 大家都宽容一点吧, 换成你不一定做的有多好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17 收起 理由
catlittle + 4 我很赞同
渔妇 + 2 我很赞同
zlzq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2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1-11 01:14
楼主有点苦中作乐的感觉。希望小朋友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但是对“condition”的理解有偏差,condition在 ...

谢谢你的祝福。

医学领域中英文翻译其实是蛮困难的事情,很多词都不能在对方语言里找到简单准确的对应词,Autism翻译成自闭症本身就不太准确,因为这“闭”字完全是硬生生加进去的,导致许多中文文化圈对Autism产生不少误解,望文生义以为自闭症孩子都是整天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也不能跟别人交流,其实很大一部分自闭症孩子是很外向的,他们只是在理解Social Clues要更加吃力一些而已。至于Chronic Condition总不能翻译成“慢性状况”吧,这会让中文读者感到莫名其妙。

我从来不看只言片语的节选(因为这些节选总是免不了断章取义),碰到感兴趣的问题,我一般会去查原始的文献,或者干脆把书买回来细读。坦率的说自闭症领域的中文信息的价值基本等于零,甚至比零还要糟糕,因为各种刻意误导父母的信息充斥着各个角落,太多的人把自闭症当成一座金矿,利用父母们desperate的心理赚钱,真的为那些父母们感到揪心。

发表于 2018-1-11 2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懒懒lanlan 发表于 2018-1-11 09:11
有种比喻吧,自闭症的孩子仿佛外星宝宝,错误的落在地球上,无法理解地球的语言,好像与人沟通带了一个巨大 ...

谢谢你。

这个比喻其实很不恰当,至少对于绝大多数自闭症孩子不恰当,他们没有被困在一个壳里面,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周围的世界而已:就想同样一座房子,在有些孩子眼里是各种颜色的组合,在有些孩子眼里是各种纹理的组合,在有些孩子(比如我儿子)眼里是各种形状的组合。一方面我们要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别人眼里的世界,另外一方面其他的人也要学会理解自闭症孩子眼中的世界。

许多干预手段的目的就是让自闭症孩子假装成一个普通的孩子,首先,这些干预未必奏效,其次,就算经过巨大的努力好像奏效了,那又怎样?看到过一些自闭症人士写的文章,可以感到这些干预让他们心中其实更加痛苦,反复的训练,反复的诱导,各种奖惩,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相信自己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人连“自我”都要失去,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kici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1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8-1-12 23:20 编辑
飞飞鱼 发表于 2018-1-11 09:22
最后再多回一次贴吧,我完全没有恶意,也没有什么居高临下的意思,只是分享我在这个领域的知识和见闻。

...


谢谢你的再次分享!

首先我没有感觉到任何居高临下的意思,您真的是多虑了。

语言发育迟缓是自闭症最直接的特征之一,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如果没有器质性问题,排除掉GDD,基本只能落进自闭症的筐子了。当然语言发育正常,甚至超前一样也可能是自闭症(这些孩子的诊断也更加困难一些,诊断的年龄可能会晚一些)。但是,还是那句老话,自闭症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值化世界,只要发现孩子身上有些自闭症的特质就要多多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和他们沟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没必要拘泥于一纸诊断。

从我怀孕的时候起,我和老公就开始阅读了大量自闭症方面的文献,我们都是尽量找到原始文献,从不依赖任何二手的文摘。至于中文信息,就像我前面说过的,价值基本等于零,甚至比零还不如。

关于所谓干预,先不要说手段,它们本身的目标就是站不住脚的,都是想把自闭症孩子装扮成普通的孩子(Behavior Engineer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随便什么动听的名字)。哪怕你再掩盖,他们的内心还是一样的,只不过因此而丧失了更多的自尊和自信而已。提高社交能力,呵呵,不要说自闭症孩子,正常的成人你有办法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吗?大多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潜力,他们只是在社交和语言上发育节奏慢一拍而已,经过自我学习,他们一样可以读懂各种Social Clues,虽然速度比不上普通人(因为他们需要额外的思考时间,不像别人依靠本能就可以了),没办法,谁让他们在数学逻辑方面要大大超前呢。罔顾自闭症孩子独特的发展路径,非要用某个固定的模式去改造他们结果如何恐怕不言自明了。

至于食疗,呵呵,不说也罢!

欢迎再次莅临指导!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ifts 发表于 2018-1-11 09:25
呵呵,
我真心觉得我知道“侧目”的意思,你觉得我不知道。
你真心觉得你自己的认知、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正 ...

呵呵,您这话说得太太太太露骨了吧,咱们尽量委婉一点好嘛?

话说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了洛阳。当时的司隶校尉李膺名气很火,访客很多,所以必须通报姓名和关系才能进门。孔融到了门口被看门人拦住啦,问:“你是谁呀,这里虽然不是盘丝洞,但是也不能乱闯的!”,孔融答:“我呀,跟你家老爷是亲戚!”看门人只好让他进去。李膺见到孔融说:”我咋不记得有你这个亲戚哩!“。孔融答道:“我的祖先孔夫子拜你的祖先老子为师,你看咱们不是世交嘛!”。李膺一下子无言以对。这时候中大夫陈韪赶到,李膺给他说了这事儿,陈韪一脸不屑:“切!小时候聪明有啥用,长大肯定是笨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白了陈韪一眼,说:“看来您老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喽!(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发表于 2018-1-11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suss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suss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楼主是一个有文化也有自己想法的主意的人。素质很高,有些回复,如果是我自己的帖子,我估计做不到这么心平气和。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就是孩子的爸爸妈妈,尤其是如此用心去关心孩子成长的父母。轻松地字里行间里可以看到楼主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不知道楼主是否还上班,如果还上班,真的是在用生命去抚养自己的孩子。必须点赞。我相信,在这么有爱心有耐心有文化的父母的培养下,小家伙未来一定会发展的很好(在他可以去到的高度)。不过我有点好奇,lz是否还打算要老二?还是就打算全心全意的好好培养老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23: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梅花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梅花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11 22:45
谢谢你的再次分享!

首先我没有感觉到任何居高临下的意思,您真的是多虑了。

“大多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潜力,他们只是在社交和语言上发育节奏慢一拍而已,经过自我学习,他们一样可以读懂各种Social Clues,虽然速度比不上普通人“

---------------------

楼主我很同意你说的这段话。

可是,这个社交经验从哪里学呢? 家长是不是需要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社交机会,家长或者老师反复多次的作出示范,聪明的孩子才能从中自学?

孩子从上学那天开始就独立地进入一个小社会了,他是自己一个人的。孩子们的世界其实比大人的还残酷,因为他们不会掩饰。作为家长就必须在孩子上学之前,尽可能的让他在social方面不要落下的太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1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梅花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梅花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BA早就不是主流了。很多年前就有许多其它以游戏为中心的干预 项目。另外OT,Speech therapy,体操,游泳,音乐,各种playgroup,都很有帮助。楼主应该多做些市场研究,找找对小朋友有帮助又不压制他的天赋的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1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8-1-12 00:14 编辑

看过一些研究,说自闭症的基因和天才(Gifted)基因高度重合,这也就是有些自闭症人士一不小心就成了天才,而有些天才一不小心又踩到了自闭症的地盘上的原因。自闭症和天才在有件事上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非凡的专注力。我不知道儿子的智商究竟怎样,但是他专心致志的能力实在让我和老公是望洋兴叹: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看书,拼单词,算算术题(要么是自己给自己出题算,要缠着我给他出题),中间最多就是跟着电视里唱唱儿歌,跳跳自编的舞蹈,算是一种休息。

小家伙开始的时候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单词,今天,他突然意识到单词里很多字母其实是组合在一起的,比如Q后面总是跟着一个U,T跟H是好朋友,S和H是亲密搭档,O和A就经常喜欢勾勾搭搭。于是他又多了一个新玩法:手里拿着Q和U两个字母,嘴里对我说“阔!“,我心说”乖儿子,真懂爸爸妈妈心思,将来赚大钱变“阔”的时候别忘了跟俺们买辆新车哦!”,然后他就在QU后面加上其他的字母,就是拼出了“QUESTION” ,“QUILT” ,“QUACK”这些单词。拼其他单词的时候,他总是先把“TH” “SH” “OA”之类的拼在一起,读出他们的发音,然后再加上其它的字母,现在还不清楚是他在什么的地方看到这种字母组合,还是他自己领悟出来的。

算题的时候他最喜欢让我陪着他玩,他最喜欢的就是Double Addition, 1+1=2, 2+2=4, 3+3=6等等,我报出题目,他重复一遍,然后说出答案。几个月以前他可以轻松做到10+10。后来,小家伙发飙,一口气加到60+60,他很快就能给出答案,好像想也不想。我觉得他可能不是真的做了计算,更像是根据前面一道题推导出了后面的答案,比如1+1到2+2,每道题都是加数增加1,答案增加2,他就这样不停地加2加2就可以了。

对于复杂一点的加法,小家伙还得依靠玩具算盘,算盘上有10排珠子,每排有10个。你问他45+12等于几,他就先拨出45个珠子,接着再拨5个珠子和7个珠子(他把12分解成5和7),然后看一眼,就报出最后的答案。如果答案超出100,比如上次我特意问题98+6等于几,他居然也能报出104,我觉得他想象出了另外4个珠子,看来真的就像古人说的那样“善算者不用筹也”(”筹“指的是算筹,是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的前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chlily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 07: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my_guo200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my_guo200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my_guo2003 于 2018-1-12 08:53 编辑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12 00:12
看过一些研究,说自闭症的基因和天才(Gifted)基因高度重合,这也就是有些自闭症人士一不小心就成了天才, ...


ADHD/Autism同时合并高IQ的小孩叫做two exceptional kids, 教育这种小孩很challenging, 在学校容易被bully, 还有因为ADHD/Autism的症状, 也不太容易被老师发现其高IQ, 往往由于行为问题被叫去看医生, 然后做IQ测试才被发现同时还是gifted

至于楼主说的高学历(特别是理科)的父母, 所生的男孩, 发生自闭的概率比一般人高, 这是有剑桥大学的统计数据support的, 所以没有什么好太多质疑的, 另外就是家族遗传的因素也会使一些小孩自闭的risk更高

你家孩子有社交欲望, 只是技巧不够, 其实应该庆幸, 多给点机会和其他小孩接触, 诱导他别呆老在家里做题, 高功能自闭最怕的是岁数大了突然发生退化, 还有就是青春期出现暴力倾向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88wor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88wor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lcg 发表于 2017-12-17 20:21
哦,明白了,你家孩子是自闭症,但是是天才型自闭症儿童,这个好好培养,以后能有大作为。 ...

其实相比什么大的作为,父母还是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健健康康的成长吧。有时候做一个普通人更幸福。

发表于 2018-1-12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f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f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ifts 于 2018-1-12 16:53 编辑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11 23:08
呵呵,您这话说得太太太太露骨了吧,咱们尽量委婉一点好嘛?

话说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了洛阳。当 ...


掉书包奚落人没用,孔融长大了就是平庸。

两三岁的孩子有各种聪明惊艳表现的,我听到、见到的多了。家长逐渐也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泯然众人矣。我之前说你孩子随着年龄长大那些聪明惊艳会消失不是看低你的孩子,只是陈述儿童发育的事实。很多家长都说过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小时候那么聪明。这个其实是因为家长自己的眼界成熟了。

但是象你这样自己生活在虚幻世界里的,确实少见。不少网友因为你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同情你。我怎么真同情你的孩子。从怀孕的时候就往自闭症上计划,好像自闭症是中了奖,就因为你觉得你的孩子有自闭症就证明了他是天才。

常年把孩子限制在你自己的闭塞世界里,练算术,练智力游戏。什么病没有都能被你带出心理疾病。

我要是能告诉你老公,赶快消除你对孩子的负面影响,马上每天送去最好的托儿所,和别的小孩一起玩。该看什么therapy就去看。

发表于 2018-1-12 11: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ifts 发表于 2018-1-12 11:26
说你眼界闭塞你还就自证。敢问孔融除了小时候耍小聪明掉书包嘲讽别人,大了不是恰恰就是平平庸庸?拿这个 ...

希望层主平静。其实大家只是观点不同,但是您这样说很伤人心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yi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yi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面对一个有特质但又与众不同的孩子,心态还是很好的,在这一点上不一定有很多家长能比LZ做的更好。家长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 希望LZ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小孩的路,既不磨灭小孩的特长, 也能够加强小孩和社会以及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有些层主觉得LZ认为自闭症和天才很靠近,引起观点上的碰撞,可以讨论。但总体觉得LZ做的应该不错啦,这种情况实在不能苛求。多年前认得一个孩子自闭症的家长, 家长真的非常之辛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 15: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f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f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18-1-12 12:53
希望层主平静。其实大家只是观点不同,但是您这样说很伤人心的。

她掉书包奚落我,我也应该冷静点,怼回去的话我删了。

但和她的孩子比起来,她是成人。一旦她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伤害,这个影响可不是短期能消除的。你们应该把同情心和出发点多往孩子上考虑。

发表于 2018-1-12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爬了这么多楼,看了大家的不同意见。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LZ希望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来发展,并且更主要的是,她认为强迫性的学习融入是无效甚至有有害的。而另一位层主的意见正好相反,她认为提前干预能有利于孩子将来更好的融入社会甚至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既然都是为了孩子好,而且两方真的似乎各有道理,而且谁也不想在这方面走错路。那是否有个更好的方式,一边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一边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出门接触社会?
但有一点我认为是最基本的,不管是顺其自然还是强迫,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基本的自理能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12 1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ggy987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ggy987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22 发表于 2018-1-12 17:47
爬了这么多楼,看了大家的不同意见。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LZ希望能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尊重孩 ...

同感!

发表于 2018-1-12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梅花香 发表于 2018-1-12 00:01
“大多自闭症孩子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潜力,他们只是在社交和语言上发育节奏慢一拍而已,经过自我学习,他们 ...

看过许多自闭症人士现身说法的书和视频,感觉他们早年在学校的生活都相当的艰难(或者说悲惨),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早点接触社会,但是这种接触的作用究竟是怎样却永远是个未知数。这恐怕就是很多父母最后不得不选择Home Schooling的原因,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还是能够在学校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把这个问题换个背景:打算几时让自己的孩子自己走路(或者乘公交车)去学校?相信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12 22: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梅花香 发表于 2018-1-12 00:12
ABA早就不是主流了。很多年前就有许多其它以游戏为中心的干预 项目。另外OT,Speech therapy,体操,游泳, ...

谢谢你的分享,就像我在前面提到的,自闭症研究的先驱Lorna Wing认为,所有的干预都必须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这些干预也必须围绕他们所擅长的技能来进行,我现在做的就是根据这两个原则来帮助他。

发表于 2018-1-12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my_guo2003 发表于 2018-1-12 08:46
ADHD/Autism同时合并高IQ的小孩叫做two exceptional kids, 教育这种小孩很challenging, 在学校容易被bull ...

谢谢你的分享。

这些孩子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Strong Will,以我儿子为例子,在3岁3个月之前完全拒绝我们教给他任何东西,他宁可从Youtube和iPad自学,绝不容许我们指手画脚。现在已经好一些了,他感觉有些做不来的时候,会跑到我们面前来求助,这时候他看上去还是很虚心的,当然,如果想得寸进尺,打算额外再教他点什么,对不起,拜拜啦!比如今天,他用磁性数字拼了一个“4>9” (这个大于号是用两个1摆出来的),跑到我面前征求意见,我摇摇头说“No”,他就把大于号换成了小于号,成了“4<9”,我点头说“Yes”,然后他接着摆了一个“9>4”,我知道如果我想趁机给他啰嗦一下大于号和小于号的含义,他肯定不会听的。小家伙接着又换了几对不同的数字,大于号小于号都用对了,看来他自己已经琢磨出这两个符号的意思了。

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学校的教学方法跟他的学习方法会冲突,我们不可能指望老师也能像我们这样细心的观察他,很可能认为他不听指令。

跟同龄的孩子之间,我也比较担心他很难跟别人找到共同语言,人家喜欢的他未必有兴趣,他现在疯狂着迷的东西恰恰又是许多小朋友最最痛恨的东西,只能祈祷到时候小家伙能够找到一个半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发表于 2018-1-12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n77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n77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学习完全没兴趣的孩子,有什么办法吗

发表于 2018-1-12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ifts 发表于 2018-1-12 11:26
掉书包奚落人没用,孔融长大了就是平庸。

两三岁的孩子有各种聪明惊艳表现的,我听到、见到的多了。家长 ...

哇,哇,哇,请容许洋洋惊叹三声,能够遇到您这样的奇才是洋洋三生有幸。就连成年后位列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都入不了您的法眼,让我对您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永不断绝。。。

而且,而且,像您这样眼高于顶的高人都认为我儿子现在还算聪明,他长大之后就算如您所愿变成笨蛋也心满意足了,毕竟这辈子也聪明过,不像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尝过聪明是啥滋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 安慰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