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三刀厨侠争霸赛】买菜便宜的好处 (2008-9-29) big_beast · 周五拿到Full Licence,开贴庆祝,分享经验。 (2006-3-26) JohnnyWang
· 80年代经典电视译制片之三 (2008-11-4) zmzhu · 菜鸟 打造一个经济简约的花园--- 第五季---重新打造花园 (2012-1-26) hellomotorol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899|回复: 91

[VIC] 我家足二代的困惑(关于身份认同),你们的孩子也有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5 1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wwgjhxx.w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wwgjhxx.w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wwgjhxx.w5 于 2015-8-17 09:09 编辑

今天看到孩子的一份写作作业(估计是读后感?!),读了后,发现一直在眼中的小屁孩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小孩,开始在思考更多的问题了。
她谈到的一些东西,有些我还真的没有去想过,也更没有想到她有时候会去思考和困惑。。。
我把其中2个片段贴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下,作为第一代移民而且愿意称自己是澳洲人,同时也很自豪自己也是中国人的咱们,平时都怎么跟孩子交流这些问题呢? 向大家学习学习。

How does the period of history help determine our ident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Nanberry drew closer to the fire around him.’
‘The girls’ and the women sang as they hung today’s fish up on the lines to dry in the smoke’
These quotes are common examples of Aboriginal ways passed on by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I was told, when I was born that I was Chinese, but as I grew older and moved to AUS, I was Australian. I had to change my understanding of where I belong and who I am, believe me, it’s not easy. Nanberry had a perfect understanding of who he was, an Aboriginal boy, training to be a warrior like the men around him. But then, as a white-ghost adopts him, his past was history.
‘His world had changed.’
Later on, in a different period of history, Nanberry had changed his idea of belonging as have I when I went to a different country. He now been acknowledged to believe that he was English. He wore clothes, ate at tables and did not need to hunt. What he had believed before, vanished.


How does our connection with family help create our sense of identity and belonging?
Whenever we hear the word 'family' we immediately think of loved ones, memories and home. Nanberry had everything, a loving family and a strong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Often Nanberry mentions his understanding of his belonging as dur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book he was from the tribe of Cadigal and throughout the novel, he is sure that he is an Englishman. The exact thing happened to Rachel, who thought that she was a convict and slave but later gets married and becomes a rich lady with a respected status. This is what a carriage driver said about her to her son.
“There ain’t a couple o’better people in the colony, nor back in England either, I’m thinkin’.”
“You must be proud”
Throughout my life, I have been very confused about what nationality I am, since I am born Chinese but have an Australian passport. I now have realised that I belong to both nationalities and belong as a Chinese and Australian person. I have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my family which I think is essential to a happy and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where we belong. Andrew is Rachel’s only son and he had a great connection of brotherhood with Nanberry but later on, he finds the memory of being a brother to a native very unique in society as he says
‘What would my fellow sailors think if I had a native as a brother?’ in a jokingly way.
Andrew appeared to honour and respect his native brother even though he finds it very unique in that time of society. I find it very important to honour and respect your parents as they gave you life and they always respect and honour you as you should to them.

补充几个连接,供大家参考。
华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E%E4%BA%BA
中国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4%BA%BA
澳大利亚华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A%E5%8D%8E%E4%BA%BA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4 收起 理由
冬迹之樱 + 11 感谢分享
VroomVroom + 2 感谢分享
清咖一杯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Wherever your treasure is, there the desires of your heart will also b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5 1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年级?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8-15 17: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家儿子坚信自己不是中国人,是澳洲人,教诲多次无效,最后让步说,那好吧,我是英国人好了,因为我说英语。

发表于 2015-8-15 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wwgjhxx.w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wwgjhxx.w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idnee 发表于 2015-8-15 17:44
几年级?

7年纪
Wherever your treasure is, there the desires of your heart will also be.

发表于 2015-8-15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ocares20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ocares20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像写得有些乱,主题是不错的。但是引用原文内容多了些,没有充分发挥自己同为移民,融入文化完全不同社会的经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wwwgjhxx.w5 + 4 谢谢。我没有能力帮助我孩子的英文,写作全.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5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zz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zz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从小灌输的就是:I am an Australian-Chinese,所以对身份认同没问题,很清晰,即热爱/尊重澳洲,又热爱/尊重中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5 1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别想那么多。

发表于 2015-8-15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7Pw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7Pw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蛮难的还好没入籍,我跟女儿讲过一次 We are Chinese and now live in Australia. 不知道她以后去学校了会不会碰到类似的困惑……

发表于 2015-8-15 1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garcat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garcat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将来应该怎么教孩子 。。。

发表于 2015-8-15 1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t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t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需要告诉孩子,我们拿着澳洲国籍,因为我们选择在这个国家生活,所以你需要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及文化。然而我们来自中国,中国的文化在我们这个家庭和你的个体身上会一直传递下去,无论我们在这里生活多久,历经多少代,我们身上“中国”的部分和标志是不会消失的。你的肤色、你面前的中国菜、爸爸妈妈对你的教导等等等等都是带着中国人的文化的,不管你接不接受、喜不喜欢,这是一个事实,无法改变。因为无论你的英语说得多好、你的思想多西方,在其他种族人眼里你就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人。你不需要强装成一个“白人”,更不需要避讳谈论自己的文化和背景。

而作为父母,我觉得真的应该要好好教导孩子中文和中国文化,让他们为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骄傲。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3 收起 理由
紫菱儿 + 4 我很赞同
Q是q + 3 我很赞同
fenic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15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kz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kz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孩子是澳州生的,从来就没把自己当中国人,但是说父母是中国人(不管入不入籍)。现在如果要问其身份,就说自己是Chinese background Australian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waterjuice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5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coo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coo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女儿也是自称澳洲人,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虽然一抓住机会就会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收效甚微,不知道怎么被洗脑的。

发表于 2015-8-15 2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诸位在中国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哪里人,是父母的老家的那个省份/城市,还是自己生长的那个地方?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5-8-15 20: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eke 发表于 2015-8-15 20:08
楼上诸位在中国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哪里人,是父母的老家的那个省份/城市,还是自己生长的那个地方? ...

good question。

我觉得身份认同这事儿挺奇妙的。我从小搬了几次家,先在A市出生,后来在B市长到12岁,然后父母工作调动又到了C市,直到17岁到北京上大学。但是我现在跟人都说自己是B市的人,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发表于 2015-8-15 20: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irb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irb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正常了吧。人家这生这长,aussie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5 2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zz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zz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多半是父母的原因。学校没有义务帮助你的孩子对中国身份的认同(学校的义务是帮助孩子对澳洲身份的认同),如果孩子不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就是父母教育的问题。

当然,对于那些连自己都不认同自己中国人身份的父母,自然不会将中国的认同感传递下去。这就不存在教育问题了,是三观不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5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epnorth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epnorth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5-8-15 20:13
good question。

我觉得身份认同这事儿挺奇妙的。我从小搬了几次家,先在A市出生,后来在B市长到12岁, ...

我儿子美国出生的,但是写作文,跟别人都说是中国出生的是中国人,即我们使告诉他是美国出生的,在他眼里觉得中国很牛。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5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h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h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很久以前去看GP,前台接待的是个大学生年龄的长的很欧化的女孩子,说中文倍溜,好奇问她是哪里人,女孩子很自然的答:“我是中国人”,原来里面的女GP就是她妈妈,香港人,爸爸是德国人,进去和GP聊起,女医生说从小她家两个孩子(混血)就认同自己中国人身份,当时很是感概。

尊重自己的血统,尊重自己的文化,如果自己都轻视自己,怎么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inting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15 2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ga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ga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地球村的。

发表于 2015-8-15 2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yhm 发表于 2015-8-15 20:35
记得很久以前去看GP,前台接待的是个大学生年龄的长的很欧化的女孩子,说中文倍溜,好奇问她是哪里人,女孩 ...

冒味地问一句,那女孩子认同她自己的德国人身份吗?

发表于 2015-8-15 23: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jsmel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jsmel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裔澳洲人或澳籍华人。nationality-wise Australian, but ethnic Chines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5 2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s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s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不认同中国,以后就很难尊重父母亲--我的朋友的经验。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gwi + 2 我很赞同
madeofwood + 2 我很赞同
keepdancing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8-15 23: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小朋友5,6年级的时候,因为单位的活动,碰到一群我澳洲同事,不知怎么就有些委屈地跟我西人(加拿大人)同事诉说:为什么别人都认为我是Chinese?然后西人同事就哈哈大笑:你确实是Chinese啊,bla,bla,,,,那以后过了大约一两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自己是Chinese这个事实。。。

所以说,你自己是不是Chinese不是靠你自己认同的,是要看别人怎么看你的。。。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怎么也变不成西人的脸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6 00: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说自己是澳洲人也太可笑了

发表于 2015-8-16 0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家的5岁,已经开始问这些问题,比如为什么他和同学长得不一样,为什么他要说中文,现在他接受自己是'澳洲人,所以要说英文,是华人,黄皮肤,所以要说中文。 妈妈是中国人,所以跟妈妈要说中文' 。我不会让孩子说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事实上他不是。但是要让他为自己会说中文自豪。希望再长大些能对华人文化保持认同。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发表于 2015-8-16 0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fe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fe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几岁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6 08: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说自己是 Chinese,在澳洲生。可能我们从小在华人圈里长大的原因,他好像没有这方面的困惑。后来上学的时候同学之中华人虽然少,但是大多数同学都是移民背景或者家长是移民背景,而且基本上大家在家里都好几种语言的,觉得在澳洲的人出生在有移民背景的家庭太普遍了,就算自认澳洲人,也得承认移民背景和多语言是澳洲人的特征。

发表于 2015-8-16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99 发表于 2015-8-16 00:03
长了一张中国人的脸说自己是澳洲人也太可笑了

美国人可以是任何肤色和长相的,为什么澳洲人不可以?同样是移民国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waterjuice + 6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6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h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h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sbb 发表于 2015-8-15 23:49
孩子不认同中国,以后就很难尊重父母亲--我的朋友的经验。

按照中国的老话讲:这就是报应。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5-8-16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h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h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印度移民的第二代大多仍然是印度名字,印度孩子对自己heritage文化的认同比较强,因为他们的名字时时刻刻提醒他们是Australian-Indian.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