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Master Dessert:Fruit Tart 水果塔 (2012-8-11) lanshan · 古典流行跨界音乐家系列 (2008-10-5) zmzhu
· 周末再战厨房 (2007-6-17) 大胃 · 《生死河》 – 蔡骏 (2014-3-2) 大成若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9901|回复: 108

[全澳] 学中文(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1-2-22 10:41 编辑

更新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1积分 +90 收起 理由
飞飞鱼 + 2
cavalier00 + 4 超级好爸爸
Lim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7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4-11-8 12:38 编辑

再一次感谢大家的鼓励。我的下一个Project 是 想谈谈 私立学校以及奖学金的话题。还没有想好怎么开头。可能要花一段时间去做 Homework. 我最担心的是我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mislead 到其他家长的行动。那样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我估计要花一点时间在做足了了功课之后才敢谈谈我的看法。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1-7 15: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i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i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来得及读完lz所有的帖。请问lz的女儿在国内上学的那几个月,是上的几年级?谢谢

发表于 2014-11-7 16: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1-4-5 11:16 编辑

呆了一小段

发表于 2014-11-7 18: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09an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09an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楼主很诚恳, 好爸爸赞一个

发表于 2014-11-7 21: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y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y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也很坦诚,就学习而言,有些是不能复制的,这个方法可能适合这个孩子,但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读了楼主的文章总会有一些体会与借鉴。支持楼主继续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8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nger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nger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严重期待下一遍关于奖学金的大作!

发表于 2014-11-8 12: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木山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木山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楼主其实是在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所谓“种族归属感”、价值观等强行引导给孩子

发表于 2014-11-8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ymonic5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ymonic5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我陪孩子看ABC的卡通片一年了,从来没见过大灰狼烫死,最多逃走。。。

发表于 2014-11-8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临水看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临水看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话说见多识广,能够让孩子从小接受多重文化熏陶是件很好的事。

发表于 2014-11-8 1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木山人 发表于 2014-11-8 12:44
觉得楼主其实是在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所谓“种族归属感”、价值观等强行引导给孩子 ...

也有可能吧。我们在海外生活将近20年来看到的周围朋友们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给第一代移民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带来的冲击是不小的。

以前看过几个报告,关于英国及欧洲的移民问题,包括美国西班牙语裔的移民,都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还有在16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到的许多日校华人孩子的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个 Identity问题,才意识到可能得让孩子首先得知道自己是谁了之后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摆正在学校,未来社会中的位置。
澳洲的所谓的多种族文化,也是在“多种族”的前提下,才有的特有的文化。我相信很多华人都有这些体会。

估计您家的孩子可能融入的比较好。希望能Share一下你们的经验。
谢谢您提出不同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加入讨论。通过讨论,使得大家对问题认识的更加清晰。
真心感谢。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8 13: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木山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木山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1-8 14:07
也有可能吧。我们在海外生活将近20年来看到的周围朋友们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给第一 ...

坦白地说,我个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糟粕多于精华。即便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要有选择地学习的。学习中文是必须的,包括现代文、古文,简体字、繁体字,但是是作为一种语言能力而学习,跟归属感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不认为要给孩子什么种族归属感。孩子出生的identity就是澳洲人,华裔血统,但不是中国人。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宝贝妮妮 + 2 我很赞同
wjb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8 14: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h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h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木山人 发表于 2014-11-8 14:20
坦白地说,我个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糟粕多于精华。即便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要有选择地学习 ...

我同意你的看法

发表于 2014-11-8 15: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h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h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的每篇文章我都粗粗看过,我看到一个勤奋努力认真的爸爸,倒是对你女儿的印象非常模糊,她的成绩我看到了,但是个性如何没有印象。我对你说的“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这种说法很奇怪。我孩子是幼儿时期就接受西方文化的,后来我们回国,这边学校也有新移民的孩子,有些事情我会告诉她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她可以选择她愿意接受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我们就是中国人的外貌是改变不了的。她现在五年级,我还没有发现她有什么身份认同问题。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1-8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mili4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mili4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aimili424 于 2014-11-8 15:59 编辑
fhjp01 发表于 2014-11-8 13:07
也有可能吧。我们在海外生活将近20年来看到的周围朋友们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这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给第一 ...


我觉得父母首要问题是,想清楚孩子在哪里发展,如果想回国的,乘早一家打道回府,早回早好,同学朋友都可以有助今后学习工作;想留在澳洲的,还是尽最大可能融入澳洲环境,中途插班读书总会有差距,最简单的例子,我孩子留学美国时,感觉大家一起聊天谈到过去就没法继续交谈下去了,他们说的你不知道,你说的他们不理解,所以我孩子说,她以后绝对不让孩子回国受教育,这种隔阂越少越好。
再说,现在澳洲小学也有外语班,想不出来回去受教育的理由。我孩子小时候读的重点学校,小孩子互相比富,各自拿着一叠人民币扔卓上,看谁的厚,我还要忙着思想教育,生怕留下阴影。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wjb + 2
xiaobaoluo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1-8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佩服楼主为孩子付出的耐心和精力,真不容易,要赞一个。再说说我自己对孩子identity的想法,可能和楼主不同,分享一下,希望楼主不介意。

我个人很赞成楼主说的孩子要有一个identity才能找到他的人生。可是一个人的identity是无法伪装的,他的成长环境就是他的identity。只要孩子在澳洲成长,他只能是澳洲人。如果我们带他回去国内生活,即使他护照是澳籍,他其实是中国人。identity不是肤色人种,是思维方式。楼主把孩子带回国短期寄读,可以在语言上给予影响,但你们回来了,很快孩子还是要融入这边的思维思考方式,等她长大了她还是澳洲人。

我看到很多abc孩子对自己的identity不清晰,从而对自己的肤色人种产生了抗拒的情感,甚至否认自己和中国有任何关联。我觉得这样的后果是最可悲的。我发现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自己也有identity confusion的问题。父母如果不能对孩子的identity释然,坚持要孩子接受父母所选择的identity,孩子就容易走极端。所以我想呢,我还是放手吧,让孩子快乐自豪地接受他是澳洲人的事实。我要坚持做的是,不断告诉孩子妈妈来自中国,告诉他中国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永远记着自己的根来自中国,那是一个美好的地方美好的民族。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 收起 理由
dondon + 1 感谢分享
Faye626 + 2 我很赞同
xiaochenjie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开心和不开心,我都喜欢写故事。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hilltopbear.com《山顶小熊的秘密花园》看我笔下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8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大家的不同观点。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进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之所以担心,因为看到太多Teenage年龄的孩子碰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发现很多家长在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多少准备和办法帮孩子从容地从内心到外表上渡过这个阶段。
以上各位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使我们大家能从不同的经历来共同来思考这个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默默地影响着ABC这一代孩子的思维和发展的问题。
关于 Identiy的这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位谈到的关于把自己当作澳洲人或者中国人,或者是回国发展或者在澳洲发展这类的问题。不是说要去强迫孩子是否去接受中国文化之类的问题,也不是说放手让孩子去接受是澳洲人的问题。
本人的理论水平比较低下, 希望有高人能进一步给于释疑。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1-8 1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ashe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ashe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1-8 17:32
谢谢大家的不同观点。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进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之所以担心,因为看到太多Teenage年龄的孩子 ...

我觉得你说的identity问题不仅ABC存在,其实所有的teenage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年纪是渐渐离开父母,思想开始独立的年龄,同伴的影响渐渐大于家庭的影响。《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说到,一个人小时候接受的是他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宗教观,但是随着长大,他要建立自己的小宇宙,这个过程也是和父母脱离的过程。做父母的如果太强势,这时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困扰,但是父母的引导还是不可少的。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xiaochenjie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11-8 1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imili4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imili4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top-bear 发表于 2014-11-8 16:12
佩服楼主为孩子付出的耐心和精力,真不容易,要赞一个。再说说我自己对孩子identity的想法,可能和楼主不同 ...

发表于 2014-11-8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bao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bao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木山人 发表于 2014-11-8 14:20
坦白地说,我个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糟粕多于精华。即便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要有选择地学习 ...

我很赞同

发表于 2014-11-8 20: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shell 发表于 2014-11-8 19:30
我觉得你说的identity问题不仅ABC存在,其实所有的teenage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年纪是渐渐离开父母,思想开 ...

您说的是对的。不过ABC的这个问题不完全是您所提到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共性问题。还有还多语言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对他们及父母来说更难些。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1-9 16: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lltop-be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lltop-be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1-8 21:26
您说的是对的。不过ABC的这个问题不完全是您所提到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共性问题。还有还多语言及文化背景等 ...

多认识abc的朋友,多和abc以及abc的父母交流,会看透很多问题
开心和不开心,我都喜欢写故事。欢迎到我的博客http://hilltopbear.com《山顶小熊的秘密花园》看我笔下五光十色的人生故事

发表于 2014-11-9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lltop-bear 发表于 2014-11-9 16:00
多认识abc的朋友,多和abc以及abc的父母交流,会看透很多问题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1-9 17: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BOBA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BOBA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11-10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ssie10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ssie10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你家宝贝几年级回去的?读国际学校吗? 我们也想回去几年 给孩子学中文

发表于 2014-11-11 07: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1-4-5 11:21 编辑
jessie102 发表于 2014-11-10 21:47
请问你家宝贝几年级回去的?读国际学校吗? 我们也想回去几年 给孩子学中文 ...

谢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rebeccamy222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1-11 0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abymonic515 发表于 2014-11-8 12:55
说句楼主不爱听的,我陪孩子看ABC的卡通片一年了,从来没见过大灰狼烫死,最多逃走。。。 ...

哈哈哈,您可真幽默。。。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1-14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rina_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rina_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佩服楼主的用心,只是不明白楼主为什么要把学中文放到如此一个高度,记得楼主好像在第一篇文章中说过先卖个关子,不知现在可否揭晓了,对这个比较好奇

发表于 2014-11-14 2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livelea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livelea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1-7 14:00
再一次感谢大家的鼓励。我的下一个Project 是 想谈谈 私立学校以及奖学金的话题。还没有想好怎么开头。可能 ...

等着拜读您的大作!感觉您的文章都很有诚意,也很有见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alchen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1-15 1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liveleaf 发表于 2014-11-14 22:59
等着拜读您的大作!感觉您的文章都很有诚意,也很有见地!

感谢鼓励。关于私立学校和奖学金考试,我正在整理我手头上的资料,同时要花些时间来证实一些不是非常肯定的信息,最后才敢写写放上来。估计要等元旦之后了。圣诞和元旦期间正好要跟十几个在墨尔本著名私立学校当数学或中文老师的朋友们聚会,到时想把我一些的想法和问题跟他(她)们沟通一下。我很怕有些家长看到我的一些不是那么正确的想法和看法,从而产生误解而耽误了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比如说很多年前,我跟周围的亲戚和朋友说,我非常不赞同国内当时非常流行的一本叫什么穷养男孩,富养女孩之类的书。当然你如果仔细阅读该书,可能会发现书中所提到的富养也不是字面上说的那样的,不过我更加相信这本书会让更多的家长从书名中去理解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被误导。我们家就有个亲戚就是因为对这本书的错误理解,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我喜欢说出我想过而且做过的关于教育方面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在这里跟大家分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其他有类似思维和状况的家长少走些弯路。
在中文教育的经历中,我唠唠叨叨地说了这么多,也只是想分享一下我们不去中文学校上课情况下如何学中文的经验,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长能加入进来分享各自成功和不那么成功的经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我知道我们足迹网站上有许多高人,而且有些家长在这方面做的非常的成功,有些经验肯定是可以复制的。只是大家都没有说出来而已。
希望我的砖头能引来更多的玉石。

谢谢你的关注和耐心。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