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葱花鸡蛋软饼 (2006-3-7) 上山下乡 · 今天的午饭-酸辣肥肠粉 (2008-4-1) bluesummer
· 送给各位母亲--绿茶香芋酥 (2009-5-10) cctang · 南澳袋鼠岛及阿德雷德行摄 (2009-1-29) sinka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223|回复: 63

<夕阳移民>观后感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妈妈 于 2014-9-12 10:52 编辑

因为一个贴里有网友提到这个纪录片,昨晚特地去搜出来看了一下。

纪录片拍摄至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片中讲述的是89前后来的子女和他们的父母的矛盾(主要和钱有关)和老年父母的生活状态。

大多数父母在当时是60-80岁年龄段,也就是20 - 40 年代出生的老人家。也就是说,他们和本论坛大多数父母基本属于两代人了。虽然片子在今天来看也有普遍意义,但不得不说,时代不同了,很多事情都在变化中。

今天来谈谈看片感受,也请老爸老妈们分享下你们的观感

* 我慢慢写,大家可以随时插队发言哈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49 收起 理由
yang5637 + 2 感谢分享
IASKU + 3 感谢分享
阿姨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前后来的?

发表于 2014-9-12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ss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ss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m thinking six four.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妈妈 于 2014-9-12 11:03 编辑

先谈钱吧

片中提到,老人大多都是倾尽所有给子女留学,所以他们移民的时候几乎身无分文,一定要依靠子女,否则要饿死街头。

我没有具体调查过那一代移民的经济状况,但从道听途说的信息来看,89前后的移民,当初留学的费用确实是借债的,因为80-90年代,先富起来的人并不多,更别说接近退休年龄的老人。但子女来了以后,真的是拼命挣钱还债。 经过十年奋斗,有些还了债也小有积蓄,有些也就是维持稳饱而已。所以那个时候,子女和父母都没啥钱,在父母移民初期有矛盾是肯定的。

但好在,那时候有个好政府,老人家两年后可以申请公屋可以拿福利,熬过前两年,后面的日子可以过。

片子里还提到一位80岁的广东老人家,靠送广告来获取一些微薄收入,我个人不是很理解。或许有些细节我也没注意。个人觉得,有房住有福利,就算子女不补贴,也不需要这么苦哈哈劳动。

现在的老爸老妈,大多数在经济方面都没这么凄惨。90年代后做股票,买房产,下海等等,发财机会比上一代老人多,就算退休工资折成人民币也OK的,农村老人是少数对吧。

但是,钱的矛盾,也还是有。主要原因就是政府收紧福利。两两相抵,所以大家的经济状况并无改善。

另外,10年前,独生子女问题还没显现,所以片子里也没提,而现在,这变成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无疑在经济方面雪上加霜.

再过十年,再拍类似纪录片,我看子女讲述的血泪故事也不会少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谈孝道

片中有位为子女说话的中年男提到:子女在澳工作纳税,税款部分就是提供了老人的福利医疗保障,从这意义上说,纳税人都是孝子。

言下之意,就是,赡养老人的义务应该更多地由国家承担,而不是子女。西方国家有体制保障养老,中国老人用道德保障养老。

虽然我比较接受西方的养老体制,但落到自己父母头上,是肯定行不通的。可以说,我们这代子女,将永远纠结于中西方的差异中无出路可走。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5 收起 理由
格美 + 5 我很赞同
thinkbig + 6 我很赞同
ZJXZZN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妈妈 于 2014-9-12 11:23 编辑

关于"老废物"和贡献

片子里某位老人家对某些子女称老人为"老废物"表示气愤,并例举了老人们对澳洲的贡献,比如带孩子,让子女出去工作纳税,比如参加老人歌舞团为社区表演,比如义诊,比如写文章为华人文化事业做了贡献。

我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这样正气场的老人。但根据我目测,老人移民后,大部分时间确实对社会没啥贡献。以我家情况,老人移民时,孙子女早就不用老人家奉献。老人来了以后各种疾病,花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老爸老妈看到这段不要生气。我本人肯定会赡养老人,但从社会大局来看,老年移民确实给社会给子女带来负担。我们中国子女愿意扛而已。

这大概也是为啥这个国家对父母移民和福利方面越来越紧的原因。

如果老人真的对社区做出巨大贡献,那国家应该象发457签证一样给老爸老妈P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9-12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过这个视频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14-9-12 11:19
看过这个视频

TINA姐你怎么看?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4-9-12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l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l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的社会,无论中西何种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和钱有关。
这真不是父母废物、子女不孝等传统文化概括的事情。

因为现代社会,之前农耕和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各种文化,都让位于契约精神和分工社会,契约和分工,通俗的说,就是法律与钱,不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很少接触法律,就只剩下钱了。

这一点,西人和我们一样的,我们只会更甚,看看周围,两代人和睦的,一定是父母对金钱和责任都把控的好的家庭,绝不是传统上的孝顺家庭。

发表于 2014-9-12 1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2:25
TINA姐你怎么看?

那一代人比较幸运,两年拿下福利,从此扬眉吐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大海之韵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华人社会养儿(子女)防老是靠谱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lcat 发表于 2014-9-12 11:26
现在的社会,无论中西何种文化,归根结底,就是和钱有关。
这真不是父母废物、子女不孝等传统文化概括的事 ...

这一点,西人和我们一样的,我们只会更甚,看看周围,两代人和睦的,一定是父母对金钱和责任都把控的好的家庭,绝不是传统上的孝顺家庭。

说的挺好,还真是这样。
不过华人社会的道德观是不会变的,除非华人孩子不用筷子吃饭完全听不懂中文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于带孩子

片子里说,老人来大多都是帮带孩子,这我信,但居然有老人家一带带到10岁,还有的老人家支起黑板正规地教孙子女中文,我是很惊讶的。不知道这个"带"是个什么行情。

如果老人全权负责,那只能说子女是不合格的父母。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人夸大自己的贡献以找存在感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zhu 发表于 2014-9-12 11:45
华人社会养儿(子女)防老是靠谱的。

我看不靠谱,总有一天粗大4

发表于 2014-9-12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没有教育片讲89那批的子女长大以后的矛盾啊。

现在那批人的子女都上大学或者毕业了。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14-9-12 11:41
那一代人比较幸运,两年拿下福利,从此扬眉吐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央视应该问问他们 - 你幸福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lyssa 发表于 2014-9-12 12:02
有没有教育片讲89那批的子女长大以后的矛盾啊。

现在那批人的子女都上大学或者毕业了。很想知道他们是怎 ...

good topic

发表于 2014-9-12 1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是想知道澳洲多生孩子,孩子会领情吗?

发表于 2014-9-12 1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bbie201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bbie201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1:57
关于带孩子

片子里说,老人来大多都是帮带孩子,这我信,但居然有老人家一带带到10岁,还有的老人家支起 ...

在新足迹上找存在感的就不少。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1:58
我看不靠谱,总有一天粗大4

我觉得吧,我们和我们的上一代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还是用筷子能说中文的话,和我们这一代也不会有多少差别。
好比是,这种事情,不是说“上一代要和子女一起住,我们要单独住,所以我们就比我们的父母一代高级了“ 这么简单。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nykelly 发表于 2014-9-12 12:06
在新足迹上找存在感的就不少。

这版块的老爸老妈大体挺好,忙着学英语,学车,找工,种花,养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zhu 发表于 2014-9-12 12:08
我觉得吧,我们和我们的上一代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还是用筷子能说中文的话,和我 ...

进步一点是一点了。革命不能一促而就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子女,也要悠着点

父母爱孩子,出钱,出力,最好都悠着点。如果父母你真能做到无私,那我没话讲。但大家都是俗人,大多数正常人付出了都想要回报的。承认自己正常不丢人。既然是正常人,就给孩子正常的爱,千万不要把老本抖干净奉献给子女,也不必要拼了老命帮孩子看生意带孩子做家务,自己弄出一身病。如果你在某个历史时期比孩子富裕,那么抽出财产一部分资助一下子女无妨,如果你自我感觉体力还可以,那么帮子女看看孩子做点家务。可千万别过头了,你付出110%,不可能子女回报你120%。大家都留点余地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SWAN叔叔2013 + 2 我很赞同
luckynumber + 2 我很赞同
孙阿姨 + 5 你太有才了!想给您加100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9-12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na50 发表于 2014-9-12 11:41
那一代人比较幸运,两年拿下福利,从此扬眉吐气,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发表于 2014-9-12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1:57
关于带孩子

片子里说,老人来大多都是帮带孩子,这我信,但居然有老人家一带带到10岁,还有的老人家支起 ...

这个还真不要惊讶,不少老辈还真是把孙辈一直带到了上大学去了外地,这才真正歇了下来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发表于 2014-9-12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1:57
关于带孩子

片子里说,老人来大多都是帮带孩子,这我信,但居然有老人家一带带到10岁,还有的老人家支起 ...

无论国内国外,现在子女工作一天也是相当辛苦哦,作为老人能帮一把是一把,也当夕阳乐不是?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9-12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2:43
这版块的老爸老妈大体挺好,忙着学英语,学车,找工,种花,养草。

嗯哪,还出了俺这个study English不争气滴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海之韵 发表于 2014-9-12 15:03
这个还真不要惊讶,不少老辈还真是把孙辈一直带到了上大学去了外地,这才真正歇了下来  ...

难以想象。

祖父母怎么"带"那些ABC一直到大学,每天都做什么?

发表于 2014-9-12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海之韵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海之韵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 发表于 2014-9-12 15:11
难以想象。

祖父母怎么"带"那些ABC一直到大学,每天都做什么?

啊啊,俺说滴国内,俺身边就有一个,孙女今年刚刚去了北京
俺要败种子阿败种子
热切期盼走过路过滴TX踊跃给俺加分分阿加分分,千万别手软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9-12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海之韵 发表于 2014-9-12 15:16
啊啊,俺说滴国内,俺身边就有一个,孙女今年刚刚去了北京

亲爹妈撒手不管让祖父母带到大学,够可以的。孩子还会和父母亲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