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tint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t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足迹处女贴,先来个自我介绍吧。本人在墨尔本,现在是维州的注册教师。我来澳洲才7年的时间,自己也刚刚走出大学校园不久,还没有孩子。所以如果大家觉得我写的东西不符合实际情况或者纯粹纸上谈兵的话,请轻拍。写这个帖子,是因为看到身边很多新移民的家长常常会很迷茫,他们很多都是为了子女的教育选择出国,可是到了澳洲却不知道去哪里获得更多的信息。
孩子的教育是大部分年轻父母选择移民海外的首要原因。华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为孩子牺牲的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这些70后80后的家长,在国内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令人羡慕的事业及收入。对他们来说,移民,不仅仅是对舒适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放弃,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慢慢丧失。
而出了国才发现,我们把家移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却始终移不出华人的圈子,更移不出华人骨子里从来不缺少的攀比与虚荣。我们以为把孩子带离了国内的应试教育,他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健康快乐地成长,谁知道,地球另一边,课余时间仍然是无止境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家长们的话题仍然是私校和公校。特别是当这些年轻父母发现自己曾经获得的教育和学识,根本无法让自己在另一个国度里达到和国内同样的社会地位,于是,我们把更大的期望和心血倾注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可以改变现状。于是,我们看到家长们成了“柴可夫司机”,奔波于学校和各个补习班;看到妈妈们整天因为“私校奖学金考试”和“精英中学考试”成了焦虑症......
公校还是私校,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的家长,可是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公校和私校各有利弊,我们需要根据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去冷静地选择。
首先,无论选择什么学校,家长们必须要意识到的一点是,学校能做的其实并不多,很多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家庭教育,特别是母亲的作用,母亲的学识、性格和人生态度,对孩子的发展是至关重要并且无可替代的。所以,即使你的孩子进入了名校,也不要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
我们不可否认,私校,特别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名校,代表着更完善的师资力量和配套设施,更注重音乐、体育的熏陶。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优秀的私校有其独特并且强大的价值体系,从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例如一些学校重视培养孩子的领导才能,独立生存能力,绅士淑女气质等等。
而与此同时,私校代表着高昂的学费和无止境的社交支出。很多父母送孩子去私校,除了看重其对学业上的重视,更希望借此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建立更广更高的人脉,因为很多著名私校的家长都是赫赫有名的商人、政治家、医生、律师等等。虽然在澳洲没有国内“走后门”一说,可是拥有人脉却极其重要,特别是当踏入职场后,会让你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举个我身边的例子,在一次教师活动上认识了一位Scotch College的年轻老师,他几年前以一名graduate teacher的身份进入Scotch, 其实我们都知道Scotch几乎是不招毕业生的,可是因为他父母和现在VCE化学课本的编者是多年好友,他成为唯一的面试者,并顺利地被录取。
当然,在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你必须要去适应他们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这常常会令人迷茫甚至疲惫不堪。从小到大不断的party和出国旅行就不多说了,有时候也有令人无奈的时候。我的一个澳人朋友在墨尔本某著名的私校工作,她曾经就抱怨过,学校里的一个小男孩非常的出格,却没有老师敢管他,原因就是他的父亲是一名“大人物”。
相反地,公校的师资层次不齐,加上老师的工资也没有私校高,所以很多家长会觉得公校老师并不是很负责。这个情况的确存在,也是导致很多家长选择私校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另一角度讲,公校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各种背景的同伴,让他们更“接地气”。所谓的“接地气”,指的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情商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当踏入社会后,分数和成绩会慢慢被人淡忘,而情商决定了一个人能到达的高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医生和牙医是很多华人家长替孩子“梦寐以求”的职业,在澳洲和新西兰,医学院除了有入学考试,更重要的是面试。以悉尼大学和墨尔本大学为例,学生需要通过多达八关的面试。面试考察的是学生的communication skills, decision making skills和motivation (沟通能力,做决定的能力,动机)。比如说,面试官会问,假如你是一名医生,现在你要去通知你的病人他得了癌症,你会怎么做?这道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是在考察学生的情商,其中包括了沟通技巧、肢体语言的运用和他的同情心。而这些面试的考官除了有校方代表,还有一些社会上的普通老百姓,他可能是一位清洁工,一位打字员,一位家庭主妇或者一位收银员。他们之所以可以坐在这些顶尖名校的面试考场里,是因为选拔出来的人以后是要为这个社会里各种阶层的人服务的,所以这些普通老百姓一定会去选择一位最能使他们感到信任的人,而不是分数最高的那位。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