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虎妞下厨 · 蛋糕西点] 日式清乳酪的两种经典吃法 (2009-3-29) Tiger_Karen · 年底税务知识分享-FBT,Salary Packaging or Salary Sacrifice-(3)雇主及项目分类篇 (2008-6-13) simonwang
· 啦啦啦,水了丫~~ (2011-6-28) benlomond · 我十多年的战痘心得,曾经长痘痘的姑娘们都说说你们是用什么战痘的. (2012-7-13) Goof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337|回复: 65

[信息讨论] 中国人真正搞得懂的还是中国(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住了二十多年,还是不怎么了解澳洲,就说投资股市,除了ASX 50里的前二十间大公司,比如CBA NAB ANZ WBC TLS WOW WES,其他都不敢碰,认识的一些炒小市值股票的(前几年至今就是炒小矿股),全部输的欲哭无泪,自然更加没有兴趣。问了不少人:汽车厂关了,飞机公司没戏了,炼油厂也搬走了。。澳洲今后到底靠什么发展?问了不少人(包括白人),没人答得出来。所以澳洲人只知道炒房子和挖矿,没多少前途。


--中国下面十年的投资逻辑似乎很清晰:


第一个大的故事是是中产阶级崛起。


低端制造业是二十世纪的故事,那些行业今天还在做,要跟越南人缅甸人拼价钱,利润有限。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中国发展重化工业,解决基本的交通设施的问题、自身的原材料供应问题以及自身的装备制造的问题。那10年,中国大力发展电力、钢铁、水泥、铜、铝、港口码头,不但建设搞完了,还形成了产能过剩。那个阶段,投资聚焦在基础原材料供应,比如钢铁、矿业,还有房地产,有钱赚。


这些年中国的工资水平大幅上升,初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且到了2010年左右,供应短缺的年代过去了,消费者开始讲究品牌,有品牌的消费和奢侈品消费起来了,再到2012年和2013年,体验式的消费爆炸性增长,比如电影、医疗、教育、旅游,还有健康、养老、美容、俱乐部、文化消费都起来了,还有什么出国留学、定居移民,这些行业都很赚钱。

中产阶级另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个人金融需求快速增长,因而银行理财产品大行其道,金融保险业大发展。

未来如果13亿中国人中有8亿人的中产阶级,将达到美国、日本、欧洲的总和,这一个市场全世界都不可忽视,谈论什么对中国制裁那是痴人说梦、自寻灭亡。


目前中美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还有7~8倍,但两者的劳动生产效率已经差不多,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归没有基本的劳动力基础。

中国的孩子读书拼命,很少晚上十一二点之前睡觉,西方人养尊处优,几十年下来,竞争力不在,长期而言中国劳动生产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依然有空间,关注到目前的出口50%以上都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反过来证明了劳动生产效率在不断的提升。


第二个大故事是混合所有制。。
此处略去三千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猎梦人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6 17: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nd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nd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4-6 1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八億中產?不會有的

发表于 2014-4-6 1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应该叫中国人逐步了解世界,可世界依然不了解中国!

发表于 2014-4-6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forev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forev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膜拜,感同深受啊。成也small cap,败也small cap.空欢喜一场。

发表于 2014-4-6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兔兔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兔兔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印度有全世界最高数量的中产 又怎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6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scus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scus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discus2013 于 2014-4-6 21:11 编辑

楼主二十多年住在澳洲,对中国的事情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如今中国的90后会和你我的的想法一样吗?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做红旗下的蛋吗?他们的自我意识不要太强喔。等他们都走入社会,乃至于到了30岁40岁成为社会中坚的时候,你我觉得司空见惯的事情,他们会一样轻易忍受吗?

还有8亿农民工的二代。你去过内地的村庄你就知道,十室九空,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农民们都到城市去打工了。中国的城市接纳他们吗?拿着低收入住破屋,子女没法在当地接受教育,没有社会福利?现在的农民工就是忍耐,他们的子女呢?这些年轻人已经回不去农村了,可城市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了吗?如果这些人以后大量在城市的午夜徘徊,你睡得着吗?

更可怕的是几代中国人接受的都是“非黑即白”的唯物主义洗脑教育而且自己还浑然不知。他们仇富,仇日本,仇美国,动辄叫喊剥夺另外一些群体的财富、自由乃至生命。我最怕的是:任何最求社会进步的诉求,在中国引起较大范围的注意力后,最终都会被左的激进的势力引导。因为在中国最具深厚基础的,就是这些被灌输了错误的社会观历史观的人群。
波西来在重庆所为广受好评。之前西安的砸车事件,被砸到脑浆迸裂的李姓车主,无非只是开了个丰田Corolla而已,就属于楼主口中的中产吧?他自己做梦也想不到会成为暴民的袭击对象吧?

个人观点,中国必有大便。不是小便,是大便。唯一不确定的,是大便的时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早晚得大便,不然会便秘。

我不象轮子们那样期望大便,相反的我相当害怕。因为当风暴来临时,无人可以轻易幸免。只能祈祷风暴晚些来,至少等90后、00后们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多和海关外接轨后再来。否则就会再次重演清末民初的剧烈动荡。因为13亿人民,仍和当年一样,甚至接受了洗脑教育后,比当年还要偏激。有清醒的,也会被砸的脑浆迸裂。

或许楼主是乐观者,我是悲观者。
乐观者发明了飞机,悲观者发明了降落伞。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31 收起 理由
Freetiger + 3 我很赞同, 虽然不合中国强大论者的胃口。.
osky + 2 恨不得多加点分
冬迹之樱 + 1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6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scus2013 发表于 2014-4-6 19:55
楼主二十多年住在澳洲,对中国的事情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如今中国的90后会和你我的的想法一样吗?他们会心 ...

1.中国已经大到不能倒
2.这几个月以来关于中国的坏消息已经铺天盖地,你所说的一切网上早有报道,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悲观的这些没有任何新意
3.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股市暴跌;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全球股市再度暴跌;2013-2014年,中国政治、经济方面全是坏消息,SMH今天还在报道说,当前全球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中国,云云。
但是于此期间,美国股市屡创历史新高


美国人、欧洲人比你我更加关心中国的形势,也有资源和能力比你我更了解中国的内情,人家一点不担心,只是媒体瞎嚷嚷,但金融市场没有任何反应,肯定是你看走眼了!

发表于 2014-4-6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兔兔狗 发表于 2014-4-6 19:34
印度有全世界最高数量的中产 又怎样》。。。。。

印度怎么可以跟中国比?中国GDP是印度的4.3倍。你怎么是个外国人就崇拜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erserkyjc + 3 他要是看看印度的中产阶级是如何定义的。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6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forever 发表于 2014-4-6 19:33
膜拜,感同深受啊。成也small cap,败也small cap.空欢喜一场。

只要是钱,在中国、在美国、在澳洲是一样的,所以回报率要拉平,现在的澳洲股市干货实在太少

发表于 2014-4-6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ney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ney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话说大家都在关心马航,怎么没人出来分析下rmb的走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6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XY08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XY08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scus2013 发表于 2014-4-6 19:55
楼主二十多年住在澳洲,对中国的事情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如今中国的90后会和你我的的想法一样吗?他们会心 ...

同意

发表于 2014-4-6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neyes 发表于 2014-4-6 23:45
话说大家都在关心马航,怎么没人出来分析下rmb的走势

人民币中长期升值趋势未改:

国家外汇局前日公布2013年国际收支数据,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262亿美元,上年为逆差318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509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7倍。国际储备资产增加4327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4327亿美元。

短期没人知道,因为炒外汇使用杠杆太高,时间和幅度因此受到极大限制,超级主力为了抢钱无所不用其极,做多做空都可以赚钱,不可能让你预先知道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4-4-6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见这文科生贴,
中国出口中机电产品占70%,可这些产品初了华为的以外哪有升么技术含量?富士康是最大的电子出口公司,800W员工95%都是农民工。

发表于 2014-4-7 07: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兔兔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兔兔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ffxia 发表于 2014-4-6 22:37
印度怎么可以跟中国比?中国GDP是印度的4.3倍。你怎么是个外国人就崇拜啊 ...

针对你的所谓8亿中产而言  中产不是多就行的  我也从来没说印度好  你怎么连基本逻辑理解都没有  未来发展的很大程度 在于政府对某些产业的开放程度, 要是不开放 中产的资产也同样要外流

发表于 2014-4-7 07: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j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j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7 0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软件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软件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面这段话摘自网络,楼主看完之后应该不会再觉得“中美劳动生产效率差不多”。实际上目前的趋势是,低端制造业转向东南亚,高端制造业回归美国。

“2010年,中国的制造业以总规模占世界19.8%的总规模超过了美国的19.4%。不过,清醒和谦虚的中国人都没有庆祝。的确,我们用了大约十倍于美国的制造业劳动力获得了与美国差不多的产出,还不要提我们的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6倍,工人工资只是他们的六分之一。”

另外8亿中产阶级的畅想不知有何根据?目前中国的收入结构并非纺锤形,而是金字塔形,贫富差距日趋变大,虽然表面上工资增加了很多,但是其增幅远远赶不上物价尤其是房价的增长,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非但没有增加,还有减少的趋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主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利益集团全面把持了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这一问题几乎无解。没有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哪来的8亿中产阶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kirontor + 1 在澳洲已经能感受到了。

查看全部评分

论坛发帖对事不对人,得罪之处请见谅!

发表于 2014-4-7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cxz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cxz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对中国一向太过乐观。我是悲观主义者。

发表于 2014-4-7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yujun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yujun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好了就买张机票回家呗,很简单的。

发表于 2014-4-7 2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in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in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知道为啥看了lz的文章又想起蒋中正先生的名言了
不要对gcd太乐观哦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Freetiger + 2 我对天朝城管很乐观,不容忽视的准军事部队.
kirontor + 1 不看老蒋,看胡适咋说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4-7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dand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dand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scus2013 发表于 2014-4-6 18:55
楼主二十多年住在澳洲,对中国的事情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如今中国的90后会和你我的的想法一样吗?他们会心 ...

很赞同。

这几年就有可能。。。。

看人民币汇率和房价吧。
扯蛋专业术士研究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14-4-8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是FQ的YY贴吧?

发表于 2014-4-8 0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l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l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4-8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ffxi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ffxi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软件工人 发表于 2014-4-7 08:21
下面这段话摘自网络,楼主看完之后应该不会再觉得“中美劳动生产效率差不多”。实际上目前的趋势是,低端制 ...

中国商品出口额1978年是美国商品出口额的7.8%、2000年为31.9%,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139.0%。

今后仍然趋势未改,证明中国商品相对于美国商品更具竟争力。

发表于 2014-4-9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dou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dou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scus2013 发表于 2014-4-6 18:55
楼主二十多年住在澳洲,对中国的事情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如今中国的90后会和你我的的想法一样吗?他们会心 ...

说的对。

发表于 2014-4-9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ladw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ladw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0后,00后会怎样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4-9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dou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dou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要对gcd太乐观哦

发表于 2014-4-9 14: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nc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nc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effxia 发表于 2014-4-8 19:07
中国商品出口额1978年是美国商品出口额的7.8%、2000年为31.9%,2013年超过美国成为139.0%。

今后仍然趋 ...

这个辩证的方法就不对。  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所以中国就是最强大的国家。 这是不成立的

中国的出口红利,完全是基于高效且廉价的劳动力基础上的 再plus对环境的负成本。

竞争优势只限于价格上的。   但是科技含量上处于劣势。    问题就来了,那如果人口红利也就是劳动力不再廉价且效率也不在高了怎么办?(人口老龄化的结果)   
没办法,死定了。  所以只有改革一条路。  可喜的是目前的领导人上台一些列的改革是很有远见的。  首先是整顿知识产权保护法。  这个是中国提高科技含量的最大阻碍。  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apple microsoft等,每年花在研发上的费用超过40% revenue,申请的专利不计其数。  你侵权,没关系 赔钱。 三星在美国吃了多少亏了。   所以企业就愿意花钱去保持innovative,这样可以一直keep ahead of the pack. 这就是人家可以一直处于科技含量上的领先。
那中国怎么就不能创造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呢? 不是不能是政策不允许。  你投个10%去做研发,那你死定了。 因为你研发结果申请专利,产品投入市场马上就有一万个企业做出来跟你一模一样 比你还漂亮还便宜的同类产品。  所以政策倒毙企业放弃研发,就只能低端竞争价格。  然后再牺牲环境内部掠夺农民工和普通老百姓的剩余价值,形成所谓的“优势”产品。 再出口退税(平均退税17%),创汇美元再去买美国国债,同时美国拿着中国的钱去大量投入研发跟高等教育,吸引你的人才去华尔街为美国贡献才智,想办法怎么利用金融手段,无成本赚你的钱。  你没有那么多金融高手,摆明玩儿不过他们。 所以就不断的损失损失损失。 要知道,损失的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剩余价值。(掠夺远远不只这些,房地产就是其中之一)

总结一句话,改革如果成功,社会平稳转型,中国早晚会成为No. 1的。  In contrast,如果改革阻力太大失败了,楼上几位说的暴风雨是inevitable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iscus2013 + 2

查看全部评分

—————

发表于 2014-4-9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k2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k2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长远看好中国,特别是人民币资产。
中国房市过去10年,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投资,贩毒可能都赶不上。
股市可能有大机会,特别是银行股,未来10年,希望是如房子一样。
发工资了,换点去买银行股。

发表于 2014-4-9 1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糖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糖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希望祖国越来越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