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第一次买房 (2010-1-7) nzwhappy · 简单的幸福 — 美猫美狗篇 (2009-12-26) 微风细雨
· Michael Jackson 超白金歌曲(87楼起有奖竞猜!10月31日截止) (2008-9-4) steveking · 我和歹徒的亲密接触(一) (2008-4-9) dv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7789|回复: 236

[人生百味] 第一代移民的归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21: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就是马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就是马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两天老婆的父母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写信把老婆骂了一通,把老婆气得不行。事情的起因很小,无非是答应给家里寄照片但是拖延了。但是信里措辞很严重,说老婆不孝顺,被宠坏了等等。老婆跟我说其实她父母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迟迟不帮他们办理移民,三年来也没邀请他们来玩等等。
说起老婆父母的心情我也能理解,老婆是他们的独女,从小尽心尽力的培养,总也希望女儿长大能经常在一起,但作为移民的我们来说,这个想法太难实现。
随着父母逐渐年高,这样的问题变得再也无法回避。我们这一代经历了独身子女政策,身边都没有兄弟姐妹,赡养父母责无旁贷,但又有什么办法?
我和老婆虽然都有工作,但要供房供车,不久的将来还要抚养自己的子女。而父母移民,排队的话要10年,如果购买债券,动辄七万多,哪里拿得出这笔钱?而且我的父母又怎么办?
即时他们能移民,两个人要负责四个老人的生活,加上孩子,房子,又怎么办?
看到周围筒子把父母接过来,那也是半年或者一年的签证,不知道将来父母的医疗费用(迟早会发生的)怎么解决。
等到父母在年老一点,长途飞机也坐不了了,又怎么办?
想到底似乎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等自己孩子18岁以后回国给父母养老送终(措辞不佳,找不到替代的)。
这难道就是第一代移民的宿命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6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i11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i11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派马甲回去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2-6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i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i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嗯,我在想同样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努力挣米,米多了,办法就多了。呵呵....

发表于 2007-12-6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父母的福利还行么?如果还行的话,只有趁他们还没有太老的时候,赶紧把自己的条件准备好,待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有更多选择。

有时候,真是大病了,每月/半月/每周一飞,也是没办法的办法。那也是需要$$,自己的身体也要好才行。

当然,如果父母愿意过来,适应这里的生活,那就只有备钱了。紧迫感啊。

是不是很想把搞计划生育的那个政客从地下刨出来鞭尸?

自己的想法比较自私,我爸妈不太老的时候,我和他们都两边多走动。等我爸妈太老了,我经常回去,把爸妈安顿在条件好看护得当的养老院,等他们走到最后阶段的时候,我能有条件不抛弃所有的事业,和老婆回中国一段时间,希望那时候小孩也大了,送走他们,然后才轮到自己自由。

而我们自己,就注定是要到养老院的了,这点no doubt.

[ 本帖最后由 qqyang 于 2007-12-6 22:46 编辑 ]
Be nice, be calm.

发表于 2007-12-6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移民,可能就是听天由命。Who knows 10年后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是在什么状态?10几亿人的国家,要乱起来是可以很乱很乱的,真到那个时候,我们还能当个救命稻草啥的。
Be nice, be calm.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2-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事也不用太悲观,每个人有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别人能过你也能过,事到临头再想吧。。。

不过多挣点肯定没错,为父母花钱没什么可犹豫的。
还有qqyang说的,我们老了肯定是自己过了,养老院什么的都行,只要经济上还保持着相对的独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6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ck老大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有个链接去统计局的,税后周薪1000余元已经算头20%的收入阶层了,但我初略算了一下,除非一家达到税后周薪2000刀,才可能供楼供车供养父母培育子女,而且还是不宽裕的。

所以,先往2000努力吧。:)
Be nice, be calm.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2-6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代移民是最辛苦的,而且常有找不到归宿的感觉,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觉不是自己的家,到了第二代就好了

发表于 2007-12-6 2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07-12-6 23:06 发表
Patrick老大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有个链接去统计局的,税后周薪1000余元已经算头20%的收入阶层了,但我初略算了一下,除非一家达到税后周薪2000刀,才可能供楼供车供养父母培育子女,而且还是不宽裕的。

所以,先往 ...


同意,我曾经很认真地问过我的同事们,自己有个house,小孩上学,日常开销,大概每月基本要花销多少,这些同事有的是Aussie,也有的是移民了10多年的台湾香港同事,也有移民的后代,他们的答复最少的5000+/月,最多的在8000+/月。所以我相信大概这里比较有质量的生活,基本家庭收入要税后1500/周。这个只是你在这里的生活费用,还没有其他的,好比旅游,父母买位等等。再加上华人基本都要留些余量,大家先向税后2000/week努力把。

发表于 2007-12-6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jun7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jun7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月亮 于 2007-12-6 23:13 发表
第一代移民是最辛苦的,而且常有找不到归宿的感觉,不管在国外还是国内都觉不是自己的家,到了第二代就好了


看来最近大家这方面的讨论不少。你看还是我的那个观点,总要牺牲一代人的,其实这个根本原因是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了。你移民来了,当然社会转型了。留在国内呢?其实也在转型,可能慢一些,所以牺牲一代人,这代人需要养老养小,而他们自己没有人养。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12-6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月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月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linjun70 于 2007-12-6 23:16 发表


看来最近大家这方面的讨论不少。你看还是我的那个观点,总要牺牲一代人的,其实这个根本原因是现在我们所处的社会转型了。你移民来了,当然社会转型了。留在国内呢?其实也在转型,可能慢一些,所以牺牲一代人, ...


因为第一代移民刚好经历了两种文化,所以不尴不尬,即使转型也只是部分转,文化差异和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转不过来的了。
下一代就好了,完全受一种教育,即使学中文也不影响主流教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2-6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07-12-6 23:06 发表
Patrick老大另外一个帖子里面,有个链接去统计局的,税后周薪1000余元已经算头20%的收入阶层了,但我初略算了一下,除非一家达到税后周薪2000刀,才可能供楼供车供养父母培育子女,而且还是不宽裕的。

所以,先往 ...

嗯,我看了那个链接,谢谢提醒。

我同意你的分析,三口之家在悉尼过有quality的生活(当然这是一虚词,每个人标准不一样),再加房贷,5000刀是不够的。
我觉得七八千也很平常。
家庭达到税后周薪2000刀,税前年收入在13万5左右。这个就是你指的目标。
也就是夫妻两人的年薪应各自有6万5以上才行。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7-12-6 23:34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7 0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y84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y84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达到这个标准的小夫妻,我相信网上应该也蛮多的,但是作为第一代移民白手起家,贷款买房买车,生小孩,移父母,一开始的几年也是不可能达到的的,如果双方父母都卖了国内的房子,自己付买位的那部分,作为子女,只负责父母衣食住行和供养自己的小孩,这点钱大概还差不多.

发表于 2007-12-7 0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闷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闷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他们愿意过来,就接过来
他们不愿意过来,你就回去

发表于 2007-12-7 0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

昨天我三岁半的宝宝对我说,他不想去上幼儿园了,因为“那里的小朋友们都跟我长得不一样”。种族的意识,原来是这么的原始和强烈!第二代移民就能没问题了吗?就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了吗?

我现在的公司里有很多的第二代或者很小年纪来的第一代,他们语言上没问题,学历上没问题,但没有一个进入高层的 - 不是说都要当经理啥的,但一个都没有,那正不正常?我相信我们公司的人事制度是公平和非歧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是这样的现实,我的宝宝将来如何能避免种族上和文化上的差异或者冲突?

不如归去。。。

[ 本帖最后由 bulaohu 于 2007-12-7 02:03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7 0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热带雨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热带雨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就发发牢骚吧,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苦不苦自己知道。很想帮父母办移民,可是钱不够,要卖掉老房子才行,卖了以后,老人回中国住哪儿?不回来,不可能。再说10年没有任何福利,父母不会英文,靠我一个人?还不知道将来的老公在哪里?看着坛子里筒子的婚姻家庭问题,吃穿住行,样样都很难,我也就这么大本事,也不会比坛子里高到哪儿去,甚至更差。有时真的很郁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7 07: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07-12-7 02:02 发表
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

昨天我三岁半的宝宝对我说,他不想去上幼儿园了,因为“那里的小朋友们都跟我长得不一样”。种族的意识,原来是这么的原始和强烈!第二代移民就能没问题了吗?就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了 ...


回到国内的话,孩子回来说的是,我不去上幼儿园了,A说他爸爸开的是奔驰,B说他爸爸开的是宝马,C说他爸爸很多很多钱,他们都说我是XXX。从小就攀比,畸形的价值观。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宁愿尝试引导孩子怎么思考种族问题。

可能还有个因素就是,我总是assume中国在未来20年内一定有危机,不想再去趟这个火坑,也不去想回去的问题。
Be nice, be calm.

发表于 2007-12-7 08: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il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il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07-12-7 02:02 发表
陶渊明说,田园将芜胡不归!

昨天我三岁半的宝宝对我说,他不想去上幼儿园了,因为“那里的小朋友们都跟我长得不一样”。种族的意识,原来是这么的原始和强烈!第二代移民就能没问题了吗?就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了 ...



是不是该向新加坡一样,找个合适的时候,咱们分一块出去。

发表于 2007-12-7 0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我就是马甲 于 2007-12-6 22:25 发表
前两天老婆的父母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写信把老婆骂了一通,把老婆气得不行。事情的起因很小,无非是答应给家里寄照片但是拖延了。但是信里措辞很严重,说老婆不孝顺,被宠坏了等等。老婆跟我说其实她父母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迟迟不帮他们办理移民,三年来也没邀请他们来玩等等。 ...


感觉这个是有点不妥。
Be nice, be calm.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7-12-7 0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07-12-7 02:02 发表
我现在的公司里有很多的第二代或者很小年纪来的第一代,他们语言上没问题,学历上没问题,但没有一个进入高层的 - 不是说都要当经理啥的,但一个都没有,那正不正常?我相信我们公司的人事制度是公平和非歧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是这样的现实,我的宝宝将来如何能避免种族上和文化上的差异或者冲突?

老虎,虽然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了,但是我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差别在于culture和connection。
你的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老外的孩子不同。是一个culture difference。你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小和老外的孩子一起玩,那么他也失去了和当地人的connection,虽然他也实在是在澳洲长大的。

不如归去?你还可以归去吗?你的孩子能够归去吗?你归去了还能适应吗?你的孩子跟你回去了对他来说是归去了吗?
Happy Wife = Happy Life

发表于 2007-12-7 08: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07-12-7 09:10 发表

老虎,虽然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了,但是我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差别在于culture和connection。
你的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老外的孩子不同。是一个culture difference。你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小和老外的孩子一 ...


那就是说,基本上要第三代才能有connection咯。
Be nice, be cal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7 08: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fie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fie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类问题,不是移民所特有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试想一个大学毕业生留在外地大城市工作,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甚至,父母小孩分开住的比较远,即使是同一座城市。
只是到了移民身上,加上了文化,语言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许多时候,我们必须为某一个时期的政策买单了。
穷人玩相机:变焦基本靠走,对焦基本靠扭!遮光基本靠手,虚化基本靠抖!测光基本靠瞅,除尘基本靠口!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2-7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07-12-7 02:02 发表
昨天我三岁半的宝宝对我说,他不想去上幼儿园了,因为“那里的小朋友们都跟我长得不一样”。种族的意识,原来是这么的原始和强烈!

我女儿跟着我们是四岁半来澳的,倒是反应没这么强烈,挺高兴地去child care。
不过那是经常把“他们澳大利亚小朋友”这样的词语挂在嘴上。不过现在没有了,整一个banana。

我现在的公司里有很多的第二代或者很小年纪来的第一代,他们语言上没问题,学历上没问题,但没有一个进入高层的 - 不是说都要当经理啥的,但一个都没有,那正不正常?我相信我们公司的人事制度是公平和非歧视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是这样的现实,我的宝宝将来如何能避免种族上和文化上的差异或者冲突?

如果说只是当个经理啥的,我看也有很多华人(不管是第一代很小年纪来的第一代),这个和你服务的公司有关系。
我来了四年,做过三个公司,每个公司我都是技术经理或质控经理,只不过我服务的公司都很小(本地的),现在做的人数最多了,也只不过三十几个人。
布老虎服务的公司是global的大公司吧,我相信很多筒子服务的是大公司,从讲话的口气和调子可以感觉到(因为我老婆就是,:))。
如果在大公司里要做到进入决策高层,是不太可能的事,这个倒是是事实。不过只是想要做到director级别不是很难的(老婆讲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这个全世界都一样。你想想我们在中国,鬼子来做中国公司的高层,那个能善终的?种族上和文化上的差异或者冲突就在那里,我们除了接受还能做什么呢。不过对我这样没什么远大理想抱负的人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我们的下一代有他们的活法,我们不用太担心。

发表于 2007-12-7 08: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fie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fie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07-12-7 09:10 发表

老虎,虽然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为什么了,但是我还是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差别在于culture和connection。
你的孩子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老外的孩子不同。是一个culture difference。你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小和老外的孩子一 ...

归去的问题可是个哲学上的大问题,不如从心里寻找。
穷人玩相机:变焦基本靠走,对焦基本靠扭!遮光基本靠手,虚化基本靠抖!测光基本靠瞅,除尘基本靠口!

发表于 2007-12-7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TF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TF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07-12-7 09:13 发表


那就是说,基本上要第三代才能有connection咯。

抑或是如kevin rudd 的女婿,和aussie通婚?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o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

发表于 2007-12-7 0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q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q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07-12-7 09:14 发表

我女儿跟着我们是四岁半来澳的,倒是反应没这么强烈,挺高兴地去child care。
不过那是经常把“他们澳大利亚小朋友”这样的词语挂在嘴上。不过现在没有了,整一个banana。


如果说只是当个经理啥的,我看也有 ...


Patrick很超脱,Patrick的话也很受用。
Be nice, be cal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12-7 0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边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边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可以先给岳父母排队移民,等经济条件好转了在付钱插队~~

发表于 2007-12-7 08: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TF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TF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我就是马甲 于 2007-12-6 22:25 发表
老婆跟我说其实她父母不开心的原因是因为迟迟不帮他们办理移民,三年来也没邀请他们来玩等等。

你们都买房买车了,都没有邀请你们父母过来玩一次? 这个有点过了。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o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

发表于 2007-12-7 0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TFAU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TFAU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qyang 于 2007-12-7 09:17 发表


Patrick很超脱,Patrick的话也很受用。

嗯。到底是过来人阿。 学习学习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love is not envious or boastful or arrogant or rude.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7-12-7 0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忘记和大家说了,早上好!
离开一会,去外场看箱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