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4回顾 (2015-1-2) zzoz · Audi A1 sport版 秀秀 更新夜晚灯光内饰图! (2013-4-3) jmms_smmj
· 2023 故地重游 - 魅力南澳(更新完毕) (2023-2-8) jinluo · some interview questions (2005-4-7) astin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4774|回复: 167

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及其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3 1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四轮行天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四轮行天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3-11-24 00:00 编辑

未来属于那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纳尔逊·曼德拉
人生来都有梦想,梦想可能延续一生。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的婴儿一直到暮年垂首、白发苍苍的老者,无一例外。梦想是美妙的,也是虚无缥缈的;梦想是多种多样的、它因人而异。有的人的梦想要昭示天下,有的人的梦想却羞于示人;梦想是难易不一,有的梦想唾手可得,有的梦想则终身未果;梦想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人的年龄大小、教育程度、收入高低、人生经历、生命感悟……梦想如水性杨花、朝三暮四;梦想也是忠贞不二的,它引领人们一生追寻,至死不渝……梦想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梦想之路也必然是多姿多彩的,当然也是坎坷不平的,我的梦想之路也同样如此。

(1) 我的梦想一(1959年-1972年)——当农民
历史的错误可以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马英九

生于五十年代,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关于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说法似乎都是生活在阳光和鲜花的伴随之下……1959年小学入学开始,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才是最幸福的!我们学好知识是为了解放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中受苦受难的人民……我们还知道劳动者最高贵,工人农民是最伟大的……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下,我的梦想当然是作一个最最高贵的人——农民。

公元1969年2月9号上午重庆九龙坡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队伍即将出发,送行的母亲早已是泪湿衣衫,16岁的我却是心中狂喜,因为当农民的梦想明天就会成为现实,哪怕这梦想是不请自来、唾手可得,那也是梦想的实现,不是吗。

公元1969年2月10号夜晚,我站在插队落户的茅草房外面仰望星空,虽然满天星斗璀璨夺目,我的心中却是一片茫然!巨大的城乡差别、残酷的现实生活,一夜之间把我的梦想撕得粉粹,多年的梦想转瞬即逝,我还有明天吗?我的明天又在哪里?

与一些描绘上山下乡轻松浪漫的影视剧大相径庭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苦而又漫长,一年辛苦下来,挣的工分还不能养活自己。曾经的梦想早已是灰飞烟灭,现在唯一的梦想是回到城市吃皇粮。天遂人愿,终于在1972年10月顶替母亲到教育部门工作。三年多的农村生活,练就了一身糙肉粗皮,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不论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智,统统不在话下。这也是我上山下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收获吧!

上山下乡还做过至今一想起就觉得羞愧和后悔的缺德事。那是刚到落户生产队时,一天有一个老婆婆拿了一个白菜送给我,她走后,旁边的人告诉我她是地主,我马上追出去,当着她的面把送来的菜扔到水田里。当时她的眼神满是惊恐和不解,而我心里却是洋洋自得。其实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地主,外公教私塾,家有小小的几块田土租给人耕作,当然得到一顶地主帽子。母亲虽然解放前后都是教书谋生,也因为是地主子女在若干年的历次运动中受尽屈辱,作为地主孙子辈的我也从小受人白眼。但我还是能毫不犹豫把一个老人送来的菜扔到田里,就因为她是地主,就因为在多年的阶级斗争的教育中我丧失了人性。虽然历史早已翻过这一页,我还是要为此事道歉和忏悔!

虽然我过去有过人性的丧失,那只是人生漫长岁月的的一页。智者曰:“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良心,如果到老年时还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脑筋。”岁月和生活会改变一切,当然也改变了我。各位看官请注意!我要说的只是我的经历和感受,只是我一个人的!虽然没有喜大普奔,也不那么主流,但不是异端,更不是邪说,只是一个退休老人在梦想之路上一点小小的怀旧而已。如果可能,如果有精力,我还会写过去和将来许多年的许多事,它们都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与他人和社会无关。对于一些习惯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我只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正是:纯属个人感受,请勿对号入座,唯有心灵真实,任君笑骂评说。

人老话多,说话啰嗦,抱歉!抱歉!再上酸菜!


评分

参与人数 12积分 +66 收起 理由
gongxd + 12 感谢分享
laoqiu + 3 感谢分享
rainyfriend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23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咖一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咖一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把字体调整一下吧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3-11-2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bonn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bonn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得累死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23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来属于那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                                      ——  纳尔逊·曼德拉
     人生来都有梦想,梦想可能延续一生。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的婴儿一直到暮年垂首、白发苍苍的老者,无一例外。梦想是美妙的,也是虚无缥缈的;梦想是多种多样的、它因人而异。有的人的梦想要昭示天下,有的人的梦想却羞于示人;梦想是难易不一,有的梦想唾手可得,有的梦想则终身未果;梦想是不断变化的,随着人的年龄大小、教育程度、收入高低、人生经历、生命感悟……梦想如水性杨花、朝三暮四;梦想也是忠贞不二的,它引领人们一生追寻,至死不渝……梦想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梦想之路也必然是多姿多彩的,当然也是坎坷不平的,我的梦想之路也同样如此。
                                (1)   我的梦想一(1959年-1972年)——当农民
历史的错误可以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

                                                                                                                        ——马英九


生于五十年代,就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关于一代人,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说法似乎都是生活在阳光和鲜花的伴随之下……1959年小学入学开始,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才是最幸福的!我们学好知识是为了解放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中受苦受难的人民……我们还知道劳动者最高贵,工人农民是最伟大的……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下,我的梦想当然是作一个最最高贵的人——农民。


公元1969年2月9号上午重庆九龙坡火车站: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第一批上山下乡的队伍即将出发,送行的母亲早已是泪湿衣衫,16岁的我却是心中狂喜,因为当农民的梦想明天就会成为现实,哪怕这梦想是不请自来、唾手可得,那也是梦想的实现,不是吗。


公元1969年2月10号夜晚,我站在插队落户的茅草房外面仰望星空,虽然满天星斗璀璨夺目,我的心中却是一片茫然!巨大的城乡差别、残酷的现实生活,一夜之间把我的梦想撕得粉粹,多年的梦想转瞬即逝,我还有明天吗?我的明天又在哪里?


与一些描绘上山下乡轻松浪漫的影视剧大相径庭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苦而又漫长,一年辛苦下来,挣的工分还不能养活自己。曾经的梦想早已是灰飞烟灭,现在唯一的梦想是回到城市吃皇粮。天遂人愿,终于在1972年10月顶替母亲到教育部门工作。


三年多的农村生活,练就了一身糙肉粗皮,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不论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智,统统不在话下。这也是我上山下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收获吧!


上山下乡还做过至今一想起就觉得羞愧和后悔的缺德事。那是刚到落户生产队时,一天有一个老婆婆拿了一个白菜送给我,她走后,旁边的人告诉我她是地主,我马上追出去,当着她的面把送来的菜扔到水田里。当时她的眼神满是惊恐和不解,而我心里却是洋洋自得。其实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地主,外公教私塾,家有小小的几块田土租给人耕作,当然得到一顶地主帽子。母亲虽然解放前后都是教书谋生,也因为是地主子女在若干年的历次运动中受尽屈辱,作为地主孙子辈的我也从小受人白眼。但我还是能毫不犹豫把一个老人送来的菜扔到田里,就因为她是地主,就因为在多年的阶级斗争的教育中我丧失了人性。虽然历史早已翻过这一页,我还是要为此事道歉和忏悔!


虽然我过去有过人性的丧失,那只是人生漫长岁月的的一页。智者曰:“如果一个人年轻时不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良心,如果到老年时还是左派,那他就没有脑筋。”岁月和生活会改变一切,当然也改变了我。各位看官请注意!我要说的只是我的经历和感受,只是我一个人的!虽然没有喜大普奔,也不那么主流,但不是异端,更不是邪说,只是一个退休老人在梦想之路上一点小小的怀旧而已。如果可能,如果有精力,我还会写过去和将来许多年的许多事,它们都只是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与他人和社会无关。对于一些习惯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我只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正是:纯属个人感受     请勿对号入座     唯有心灵真实     任君笑骂评说。
人老话多,说话啰嗦,抱歉!抱歉!再上酸菜!

发表于 2013-11-23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四轮行天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四轮行天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mith 发表于 2013-11-23 11:27
未来属于那些实现自己梦想的人!                                      ——  纳尔逊·曼德拉
     人生来 ...

谢谢关注!不知道为什么是乱码的字。

发表于 2013-11-23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北京琳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北京琳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23 1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还引用了名人的话,是不是跑到澳洲发现天是蓝的,空气是透明的,开始抱怨自己的前半生了?

其实在你没出生前,中国也没有多好。没有我们父辈的艰苦创业,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那两”名人“,都是些被捅了菊花还要夸洋大人好的货色,不提也罢。

楼主一把年纪,应该客观的看待一些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bee4217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23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h_03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h_03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上的:

发表于 2013-11-23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h_03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h_03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jh_0320 发表于 2013-11-23 12:39
楼上的:

不好意思,点错了应该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喜欢苹果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平平淡淡是最真!

发表于 2013-11-23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孙阿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孙阿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轮行天下 发表于 2013-11-23 11:35
谢谢关注!不知道为什么是乱码的字。

不知道为什么是乱码的字。=前半生就那些乱码字吧,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不提也罢。。。关键我们看官关心您的标题: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及其他

发表于 2013-11-23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孙阿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孙阿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孙阿姨 于 2013-11-23 21:48 编辑

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及其他=====现在开始都要积累些生活经历看看在澳洲能不能过好后半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23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灵芝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灵芝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期待阳光明媚的后半生好文

发表于 2013-11-24 00: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搬个小板凳,坐着等听故事

发表于 2013-11-24 0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TUD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TUD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顶楼主。也来听故事。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3-11-24 0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来听,是长篇吗?

发表于 2013-11-25 0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孙阿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孙阿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灵芝芝 发表于 2013-11-23 22:19
期待阳光明媚的后半生好文

好像有个帖子是说143移民酸甜苦辣。。。是这位大哥写的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25 0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cmu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cmu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看,顶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XIAOTUDOU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25 1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樱桃芝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樱桃芝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文呢

发表于 2013-11-26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四轮行天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四轮行天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tina50 于 2013-11-26 20:42 编辑


我的梦想二——吃皇粮(1972——1987)
“顶替”是一个特有的名词,可能80、90、甚至70后对这个词都不知就里,一头雾水,其实就是七十年代时,如果父母亲退休或者提前退休,子女就可以继承他们的职业。如果父母是工人,子女就进工厂做工,如果父母是公务员,子女就进机关工作,我的母亲是教师,为了我能早日跳出农村,她选择了提前退休,这样我也顺理成章的顶替她来到学校工作。

刚进中学几个月就开始文化大革命,从此中断学业。上山下乡时虽然被冠以”知识青年“的头衔,实际上斗大的字也不识几个。下乡时到是发了四本书,它们就是几乎人手一套的《毛泽东选集》,即使读得滚瓜烂熟,又能学到什么。那时的我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学文化程度,如今也当上小学老师,现在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那时的学校也不是以学习知识文化为主,学生在学校谓之”复课闹革命“,“白卷先生”张铁生、”不学ABC,照样闹革命“的黄帅之流在全国被誉为学生的榜样。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的指导思想下,教师的结构也参差不齐,既有我这样的充数滥竽,还有什么“工农兵大学生”、修铁路的民兵什么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吃着这份皇粮也心安理得,直到1976年十月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6 收起 理由
laoqiu + 3 感谢分享
remexcong + 1 毛选里可学的东西多了。
txyz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26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z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z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你码的字是要让人看得呀。咋搞成这样?想看也看不下去

发表于 2013-11-26 1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jh_03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jh_03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着眼睛好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26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轮行天下 发表于 2013-11-26 08:57
我的梦想二——吃皇粮(1972——1987)
“顶替”是一个特有的名词,可能80、90、甚至70后对这个词都不知就 ...

上山下乡,子女顶替就业,其真实的情况就是劳力过剩了。

发表于 2013-11-26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薇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薇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续集

发表于 2013-11-26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u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u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的有点累,休息了!明天看续集

发表于 2013-11-27 07: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帖子写的不错,好多久远的事情,不说的话,印象都一点一点的淡漠了。

发表于 2013-11-27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轮行天下 发表于 2013-11-26 08:57
我的梦想二——吃皇粮(1972——1987)
“顶替”是一个特有的名词,可能80、90、甚至70后对这个词都不知就 ...

兄弟:我好想听您的“ 我的后半生——酸甜苦辣的澳洲移民生活”。您受累,直奔主题吧。急死我了,我眼巴巴的候着您啊。谢谢!
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27 1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ng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ng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亲身感受,期待下文……

发表于 2013-11-27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59年小学入学开始,在老师的不断教导下,我知道了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中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才是最幸福的!

有共鸣,我也是这样长大的,改革开放后,逐渐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忽然困惑起来,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在哪儿呢???

发表于 2013-11-27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与一些描绘上山下乡轻松浪漫的影视剧大相径庭的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苦而又漫长,一年辛苦下来,挣的工分还不能养活自己。曾经的梦想早已是灰飞烟灭,现在唯一的梦想是回到城市吃皇粮。天遂人愿,终于在1972年10月顶替母亲到教育部门工作。三年多的农村生活,练就了一身糙肉粗皮,在后来漫长的岁月中,不论是劳其筋骨还是苦其心智,统统不在话下。这也是我上山下乡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收获吧!


楼主真的是很幸运,顶替回城。好多人都是在农村熬到最后收秋,上山下乡政策终止的时候,有些老高三的,熬不住,在农村结婚生子,把根扎在了那里。

那时候,下乡后好像要写表忠心的发言,“扎根农村干革命”,真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岁月。

发表于 2013-11-27 16: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na5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na5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山下乡还做过至今一想起就觉得羞愧和后悔的缺德事。那是刚到落户生产队时,一天有一个老婆婆拿了一个白菜送给我,她走后,旁边的人告诉我她是地主,我马上追出去,当着她的面把送来的菜扔到水田里。当时她的眼神满是惊恐和不解,而我心里却是洋洋自得。其实我的外公外婆也是地主,外公教私塾,家有小小的几块田土租给人耕作,当然得到一顶地主帽子。母亲虽然解放前后都是教书谋生,也因为是地主子女在若干年的历次运动中受尽屈辱,作为地主孙子辈的我也从小受人白眼。但我还是能毫不犹豫把一个老人送来的菜扔到田里,就因为她是地主,就因为在多年的阶级斗争的教育中我丧失了人性。虽然历史早已翻过这一页,我还是要为此事道歉和忏悔!


那个年代,很多人做了错事,但当时却觉得自己是革命,是正确的。当年的舆论导向,教育方针,误导了我们,我们的青春年华在那种岁月中度过,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悲哀,也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也是祖国的不幸,如果那些年用来干生产,发展经济,我们的国家现在会好很多。

虽然年代已过去久远,但不好的影响却还在,上山下乡,为了回城,开始了使尽浑身解数,挖关系走后门,送礼之风盛行,大规模的腐败是不是就从这个摇篮开始的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