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文章由 cycwong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cwong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ycwong21 于 2013-9-15 03:16 编辑
放下并不代表放棄
人活於世,面对着种种的生活挑战,要懂得获取经验、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重要、最精粹的部份。
学会放下,学会变通,是一种人生哲学,生活的智慧。
在将近八十年代末,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母亲考虑到当时香港的社会工作环境,如果不会英文和有像样的文凭,前景堪忧。于是,把心一横,在家庭经济不强的时候,送我来澳洲留学。
当时,澳洲学店遍地开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後,成为不少沿岸中国学生的试脚店。我想在当时,有不少像我一样的学生和家长被代理忽悠了。
我那时青春少艾,开始进入反叛期,根本无心向学。一听到有机会去澳洲逛逛,喜不自胜,心想终於可以逃离父母,展开自已的丰盛人生。
来到澳洲后,不久便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广东妹,共租一房,共睡一床(别误会,我们不是同性恋,纯为省钱)。广东妹人长得漂亮、可爱,并有语言天份,很快掌握了基本英语对话。但我仍然说不出像样的英文句子,听写能力超差。
人美又开朗,果然有好处的。广东妹找到两位男朋友,一脚踏两船。两位男友都是从马来西亚来的,A男友长得矮一点,又黑又丑,有”黑柴”花名,好处是有身份。另一位,是墨大毕业,读建筑拿着两年工作证,在一家建筑公司实习。B男友,高、有样貌,肤色白,当然成为广东妹的首选,缺点是还没有澳洲身份。
广东妹很有姊妹义气,上那玩都带上我。她从B男友那取得很多夜店的周末免费入场卷。就这样,每星期五至六晚起,我们都去泡夜店,分别由她的两位男友轮流请。当时,墨市皇帝街上的每间夜店, 都几乎拥有我们的脚印。
大家用膝盖都可以想像得出来,我不可能会读书成功,再加上那些学店,也不是很负责任地教。我唯一做到的事,旷课时间没超出移民局的要求。
一年后,学业无成,内疚,感觉没脸回香港见父母。同时,真的是爱上澳洲了,真心喜欢澳洲纯朴的生活环境,不以金钱、房子来衡量人的价值。於是,靠第一年打餐馆工和平时省吃俭用存下的钱,向另一学店交了一年的学费。
同年,发生了八九天安门事件,当年的中国留学生,没走的,都以难民身份留在澳洲。因此,广东妹不必再做什麽选择了,先後踢走两位男友。相反,我这位拿着香港护照的,反而没机会留下来,实在是羨慕妒忌一把。从此,我们也开始分道扬镖,各过各的生活。大家都为了自已的工作、学业而努力奋斗,友情暂且放下。偶而联络还是有的,我也常在市中心遇见她的前”黑柴”男友,有说有笑。
一年又过去了,今次用的是自已的钱读书,特別努力,完成了一年秘书课程文凭,其中不少科目还是"D"呢!
发愁的是,当年的学历不足以申请移民澳洲,甚至连申请工作签证都不够资格。一想到香港的居住环境和人,还有父母在生活上的约束,更加不想回去。心情很纠结,还差一点得了忧郁症。
一天,又很偶然地在市中心大街上,遇见那 “黑柴”。把我的近况略提了一下,说自己已有心理准备要收拾包袱回港了。将来,他有机会路过香港时,可来探望我,我一定会请吃饭的(毕竟我之前也吃了他一年免费餐饮)。
两天后,我突然收到他的电话,约我出去吃晚餐,说是帮我饯行。晚餐后,沿着中国城的小街散步去取车时,他突然对我说,如果我愿意嫁给他,那就不必回香港了,叫我好好地考虑一下,不必立刻回复。
听他说完,我很震惊,但是在回家的路上,也没有经历多少的思想挣扎,我已做出了决定。
虽然,我很爱澳洲的自由生活方式,但我更爱平等。虽不喜欢香港市侩、拥挤的环境,我相信以我的灵活,可以再适应。虽然之前爱泡夜店,但不代表我开放。用婚姻买身份,我绝对做不出来,何况我对 “黑柴”从来没感觉,何必误人呢!一切顺其自然吧,放下到咀的机会,包袱款款溜人了。
回到香港工作,很快地认识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英文不够强,就去夜校向西人学英文。私人电脑开始风行,去夜校上不同的电脑课补习。听人说,存钱不会富,但投资可致富;我便钻研起股票,把存款换银行股。唯一略花时间做的事,是追看日本电视剧。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五年後,我再次赢得家人的信任和帮助,重回澳洲。
我所得到的生活体验是, 要学会随时拿得起、放得下的能力。以退为进,不断地装备自己,把握时机向标杆奔跑。
------------------------------------------------
版主∶ 看我中文程度不高,出卖连父母都不知道的私隐,又码了那么多字,可否给多一点分数,慰劳慰劳!(monkey33)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