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PowerMao指路】墨尔本,Box Hill 区一点通 (2006-6-2) powermao · 误人子弟两三年(之一) (2008-2-21) astina
· 老陶家常菜 (二) (2010-3-20) 老陶 · 读帖随感 - 算是过来人 (2014-8-17) acok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92|回复: 2

[宝宝教育]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vs 《捕捉儿童敏感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7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ynthiabil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ynthiabil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nf.nfdaily.cn/epaper/nfds/content/20120112/ArticelB12005FM.htm

《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2年01月12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孙瑞敏著,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8月版。

  当代中国出版界,“伪书”盛行。各种各样的《执行力》,各种各样的《没有任何借口》,抄袭、拼凑,泛滥成灾。《捕捉孩子的敏感期》只是这股浊流中的一滴,但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出版乱象之一斑。

  孙瑞雪撰写的《捕捉儿童敏感期》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是育儿领域的畅销书。而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捕捉孩子的敏感期》正是抄袭、拼凑的产物,而其作者“孙瑞敏”是否真有其人,也是大可怀疑的。

  “前一天中午刚吃完饭,2岁的小男孩玮玮就把明明的手咬了。明明大哭,玮玮满脸歉意和恐惧,语无伦次地为自己辩解,说是为了一个玩具吵了起来,然后就用牙齿咬了明明。妈妈觉得有点奇怪,玮玮是一个很乖巧、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平时没发现他有侵犯性行为,为什么会咬小朋友呢?”这段引文出自《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第35页,而实际上,完全抄袭自孙瑞雪著《捕捉儿童敏感期》第51页,区别只在于孙瑞雪的书中“明明大哭”后面有个“着”字,而“妈妈”两字原文为“我”——因为这是一位母亲的自述。《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一书中类似明目张胆的抄袭有很多处,可以说不胜枚举。

  普通读者对图书的鉴别力普遍不高,尤其是涉及抄袭的案例,除非两书在手加以比勘,否则很难获知真相。这就给许多企图浑水摸鱼的出版者以可乘之机。加之,在中国出版界,循法律途径维权的成本很高、效果不大,因此,“李鬼”就格外地多。我们所能给读者的忠告就是,当获知某本书是好书时,一定要将其书名、作者、出版社一丝不差地抄录下来,以免在购买时上当。       □ 闵甘奇
2009.6.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7-17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ret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ret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aha, 孙瑞雪是有的。。。另外一个太可笑

发表于 2012-7-17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傻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傻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看来任何时候都得火眼金睛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