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roy9988363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y9988363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喜闻乐见的话题,受欢迎程度果然不一样啊。从昨晚到今天,在税务板块仔细翻帖子学习领悟各类精神。
开篇之前,在此苦口婆心,连带着自己一起骂吧,不要轻易听信cheap advice,具体什么是cheap advice,请查看我另一篇忽悠帖子《和房地产中介捣浆糊》,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page%3D1&page=5
论坛里靠谱的建议不少,胡扯八道的说法也多,说实话,带着问题来问的朋友,谁对谁错还真不容易明辨。不过想弄明白很容易,看看这些建议背后的官方(也就是ATO)解释是什么,如果有官方渠道的文件证明,那么错不了,即使错了,也有ATO背书;或者,向专业税务会计师咨询,要他们白纸黑字的解释(虽然要钱钱的说),他们的行业保险也会为他们给予的专业建议背书——其他的,比如我这样的,在这里呼啦啦,您听信了照做了然后出事了,您觉得我能给自己的言行负责么?
咱是个做事爱较真的人,老婆对我这种性格很受不了,比如,这次写帖子,要大概写什么内容,看到想到什么,我还会列个提纲;混论坛如此,可以想象工作时候咋样,更可以想象咱当个小头管两小兵的时候会是多么的得瑟
先来个科普吧,看看今天能写多远。啥是税,TAX?税嘛,就是政府这个统治者用合法的法律要求人民上的贡品,所以,在税务上,很简单很直白,没有道理没有公平,税法怎么说,就必须要怎么做。
也真是这个理由,税务其实很简单,因为它不太有太大的留给个人自由挥发的空间,特别是在收入结构相对来说及其简单的咱们,有论坛里的朋友说的对,澳洲税法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可能的漏洞,早早的都已经堵上。所以,在这个黑白其实比较分明的领域,说黑说白的,都应该真正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否真的“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千人千面,不怕死的人都多了去了,又如何会少了和ATO搞事的?我只能说,我自己,选者做一个守法的人,不惹不必要的麻烦,不是不敢,是不必要不值得。
基于这个理由,各位若有smart ass的问题,先请别问,问了我也水平不够回答不上。有啥不太明白的,我们讨论讨论,水平所限,只能提供cheap advice,尽我所能附上ATO的指南。问题复杂的,还请理解下我们这帮搞会计的不容易,还是建议您花点钱去咨询会计师,都是埋头苦读几年出来的,每周还要update,这碗饭也不好吃的说。
好了,先说税法,澳洲税法立法两部,income tax assessment act有36,97两部,相辅相承,一起工作,收割民脂民膏。澳洲税务局叫australian taxation office,简称ATO,一个不招人待见的结构,是澳洲税务的执法机构。
这时候要提及一个我们大多数中国人不太熟悉的说法“三权分立”,不说太多,不惹麻烦。具体的说,法律是法律,比如税法,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必须遵守;执法机构,比如ATO,只是法律的执行部门。怎么理解税法,当个人的理解和执法机构的理解出现偏差而无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可以选择上法庭,让法官对其作出最终决定。所以,ATO对税法的解读,在法律高度来说,不一定是对的。不过ATO能够给予的保证是,如果按照它的解读纳税,最终法庭决定其错,多退少补税款,它赔偿多付的利息,不追究欠款利息,没有罚款;但若不按照它的解读办事,法庭决定ATO对,多退少补税款,追究欠款利息,有金额不等的罚款。当然,历史上,ATO打输的关系,海了去。不过呢,不过什么,
在个人层面,大家还是洗洗睡吧。极少数情况下,ATO会在个人退税上犯错,想想值得么?个人收入,进进出出就那么点点东西,查起来方便至极也实在没什么好讨论的,削尖脑袋,又能有多少空子钻?个人层面的东西,直接拿ATO的指南当圣旨,该怎么办怎么办,省得麻烦,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也是为什么一再说,需要有官方指南做依靠,有ATO背书的原因。
下一篇,来写residents 和non residents on tax purpose, 还有permanent residents, temporary residents,这个迷糊了很多人的问题;各位,看到这里,还是多少给两分吧,我想穿皮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