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堆栈摄影实践 (2015-8-17) wangbo1118 · 我家孩子学钢琴 (2008-7-22) nitecat
· 被文化差异冲昏了一次。 (2009-1-5) chinara · 自制简易松糕 (2006-8-8) 小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9337|回复: 151

印度妈妈才是真正的虎妈 - 雄心勃勃还是愚昧之极?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
看看印度家长的所作所为,你是不是很熟悉呢?
====================================

Tiger Mums: fierce or foolish?
Lakshmi Singh
May 3, 2012 - 1:26PM
http://www.smh.com.au/lifestyle/ ... 20120501-1xw9j.html

有一件事【虎妈的战歌】作者Amy Chua说对了,那就是“虎妈”式的养育观不仅仅是华人的专利。

在世界的其他的地方到处都有“虎妈”。

要求孩子学业优秀的压力,考入顶尖中学或者大学的压力,追逐一个体面钱途好的职业的压力。。。这些在南亚国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中也比比皆是。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5:2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33 收起 理由
fztt + 4 感谢分享
edith921 + 16 感谢分享
eurekana + 3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墨尔本大学教育系里的环球教育研究方面的教授Fazal Rizvi说,虽然当代的南亚国家的父母们对于为他们孩子选择职业发展道路时的态度越来越开明和折中,但是仍然有很高比例的家长会(强行)要求他们的孩子选择一个体面高级的专业比如医学、工程或者法律。

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是如此的竭尽全力,所以Amy Chua最近评价说印度的虎妈数量要多过于中国。

印度家长们平均花费他们月收入的33%在他们孩子的教育身上,这些花销通常包括私人补习或者上补习学校。

Rizvi教授说,这是因为原本在国家内部范围内的竞争现在已经扩大成为了全球性的竞争。同时这也是因为这些家长们有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学校没有很好地提供学生们将来在全球化经济体系中成功所需要的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缓缓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澳洲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观念 - 上大学可以有很多条路 - 不同,在南亚国家,考入一流顶尖的大学就如同一种宗教信仰一般。Jawahar Surisetti博士是印度的一位教育专家和心理学家,他对媒体Merinews说:“(进入一流大学)这在学生心里是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他们的一个终极目标,除此之外,他们心无旁蒂。”

Rizvi教授说,进入名牌大学和研究院能够为他们的家族带来荣耀。然而,那些没有成功的学生通常会陷入深深的沮丧,在极端情况下,自杀的方式也不偶见。

印度时报报道说,2006年到2011年之间学生的自杀率上升了26%,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们逼迫孩子们对高目标的追求而带来的巨大压力有关。

而当学生们开始读大学本科之后,这样的压力仍然在持续着。巴基斯坦的衣服对于医学院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3%的学生对于来自于家长的高期望值非常紧张和焦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weiwei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zvi教授说,那些去海外留学的学生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压力。这是因为,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对于孩子教育上的投资成为了期望孩子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

来自于印度的移民Navjot Dhaliwal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希望她的两个女儿能够在大学里取得三个学位,因为在印度社区里大学双学位的孩子太“稀松平常”了。

而Dhaliwal太太对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实践是从大量的私人补习开始的。她希望她大女儿今年年中前就能够学完9年级数学教纲的内容,这样她女儿就能够开始学习10年级的教材而领先他人一头。

和虎妈Amy Chua的方式不同的是,Dhaliwal太太并没有Amy Chua那样严格,她还是允许她的女儿们有适当的休息,只要她们愿意就可以躲入卫生间放松,看看电视,对于女儿们选择什么样的乐器学习她也并不干涉。然而,她也不允许她的女儿们去朋友家Sleepover,并且她说体育活动是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这样耗时间的活动会让她的女儿们在学业上落后的。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逼迫自己孩子(Pushing children)在南亚国家文化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于很多来澳的南亚移民家庭也在这样做着。

Rossbell Singh是斐济印度人,她是在一个极端强调纪律的严格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她因此也很迫切地希望把这样的教育观在他儿子身上实施,她希望帮他儿子建立起日常学习的好习惯,当她儿子才刚刚Kindy的时候,她就花钱请了私人补习老师来家里上课。

她说;“帮助我的孩子给他一个人生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开始,这是我的责任。”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5:1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yxzh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未完待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atrickzhu 2# 帖子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3%. crazy

发表于 2012-5-7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来打我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来打我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穷人不也只能靠这个出头么

发表于 2012-5-7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shing children的家长,在澳洲的华人里的百分比是多少?60%?

发表于 2012-5-7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hit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hit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移民往往更加注重子女教育

发表于 2012-5-7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jToS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jToS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和印度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无关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5-7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yi3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yi3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年我女儿的学校有个11年级的印度或者巴基斯坦学生自杀,不知道什么原因.是不是压力太大?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也不说.

发表于 2012-5-7 14: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口太多,竞争就激励,所以要出人头地,就必须起跑早,超前学。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之女 于 2012-5-7 14:06 发表
Pushing children的家长,在澳洲的华人里的百分比是多少?60%?

push academic的华人家长我认为比例为零,因为我在这个论坛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谁承认过?(paopaobing(32))

发表于 2012-5-7 1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印度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印度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之女 于 2012-5-7 14:06 发表
Pushing children的家长,在澳洲的华人里的百分比是多少?60%?

99%

[ 本帖最后由 印度洋 于 2012-5-7 15:18 编辑 ]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3:04 发表
逼迫自己孩子(Pushing children)在南亚国家文化中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于很多来澳的南亚移民家庭也在这样做着。

Rossbell Singh是斐济印度人,她是在一个极端强调纪律的严格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她因此也很迫切地希望把这 ...


这个最基本的开始包括了每周三次的补习,补习作业和一年级的学校回家作业,再加上一些额外的教纲外课程,像练习写作和进行拼写测验。

Dhaliwal太太和Singh太太都坚持说她们不是虎妈式的家长,她们没有像Amy Chua那样严格。相反,她们认为她们已经采纳了虎妈Amy Chua所描述的中国式的养育观念,那就是通过为孩子们的未来做准备,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能力,用各种技能、学习习惯和内心的强大自信来完善自己。。。等等方式来保护他们的孩子。

但是精神病专家和澳洲印度医学毕业生协会的主席Shailja Chaturvedi博士则警告说,她们太过于逼迫孩子了。她敦促家长们要采取适当平衡的做法来抚养“全面发展型“的下一代,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适应将来人生中不可预知的各种挑战,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培养一个在情感上和社交能力上无能的所谓“科学家”。

-EN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5: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精神病专家有没有给"平衡"定义一下?每周补习1次,一次2小时算平衡,还是一次3小时算平衡?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5-7 15:25 发表
精神病专家有没有给"平衡"定义一下?每周补习1次,一次2小时算平衡,还是一次3小时算平衡?

depending,
只要家长够牛孩子够牛,怎么说都行。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5: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等于没说

发表于 2012-5-7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mine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mine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4:49 发表

push academic的华人家长我认为比例为零,因为我在这个论坛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谁承认过?(paopaobing(32))

我承认,我有罪。

不过我觉得push去补习学校是明显的,有迹可寻的push,但觉得还可以measure。在家受家长push的,还不知道有多严重,多厉害。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7 15: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帖有分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2-5-7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kspee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kspee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通常人口众多竞争大的地方,肯定对孩子的push要恨一点。生活压力。
现在国内日子好过了,大家有钱了,所以开始各种想法都出来。
如果回到工资按级别发的时候,考大学不考大学,根本没有这种问题。

发表于 2012-5-7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4:49 发表

push academic的华人家长我认为比例为零,因为我在这个论坛上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谁承认过?(paopaobing(32))


什么程度的push才叫push,有定义吗?(paopaobing(3))

发表于 2012-5-7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ockt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ockt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潮流中的亚洲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准确来说,题目应该是"南亚"妈妈。。。,而不仅指印度妈妈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粉猪妈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粉猪妈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见过和华人有得一拼的印度妈妈,都没有印度口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5-7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5-7 16:32 发表
准确来说,题目应该是"南亚"妈妈。。。,而不仅指印度妈妈

用印度妈妈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6 收起 理由
limit-2010 + 2 你太有才了
缓缓 + 2 haha, i c
fztt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5-7 16: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雅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雅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适当的push是为孩子的将来负责。

发表于 2012-5-7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C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C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很同意, 印度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事里白人同事的小孩送私校的比例远远比印度人的低很多。 好几个认识的印度人是有请私人老师到家里给小孩补课的, 小孩子也不过才一二年级。 这还是在MEL.

发表于 2012-5-7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mit-2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mit-2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2-5-7 16:49 发表

用印度妈妈更为群众喜闻乐见


'OMG, this is racially motivated..'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