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mitta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tta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不能免俗的参加了KUMON的测试,英语和数学。归来结合今年小S第一年开始上学,作为一个PREP小学生的妈妈,有很多想法,思路比较奔放,大家凑合着看,也许能引起一些共鸣。
一.家长的责任VS妈妈的直觉
从中国移民到澳大利亚,从孩子嗷嗷待哺到现在背着大大地书包消失在上学的人群里,不得不说心态一直是在变化和挣扎的。和上不上足迹关系其实不大,这种焦虑有人的地方总是会有,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人,都不能免俗。
看完亲子版教育类的话题,基本分成2种,牛娃和非牛蛙的。其中牛蛙又分家长培养出来的,和文曲星附身的。非牛蛙也分2种,家长主张行行出状元放养的,和看到那部分被培养出来的牛蛙从而不死心希望多锤几下能把自己家娃儿锤进牛棚的。
还有一部分垫底的,由于基本不发帖,这里先不讨论。
作为学龄儿童的家长,搜集各种有利于孩子学习的情报,例如补习班,兴趣班,哪里有好学校,哪里有好老师,是责任的表现,毕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娃儿“跟不上形势”。我个人很赞同家长做这些“工作”,一来在打听资讯的同时你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二来关心孩子的将来,把握孩子的现在是作为家长责无旁贷的事情,你不做,孩子也可以长大,你做了,至少你无悔咯。
我这里主要要讲的是妈妈的直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历数足迹牛蛙家长的帖子,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是牛蛙们的家里,至少父母有一方是特别了解孩子的。那这个直觉很重要吗?答案是很重要。
跟风其实不可怕,跟风说明与时俱进。但是盲目跟风就很可怕,导致盲目跟风的原因在我看来就出在家长的直觉出了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作为孩子的爸爸或者妈妈,你是和孩子最亲近的人,也可以说是有最多机会了解她性格,个性,好恶的人。大家都弹钢琴,你生怕你孩子万一有点音乐天分被你忽略了,也给她报一个,求不求结果我这里先不讲,大家一开始口号肯定都不同,但是有一点:比如你孩子是天性创造性很强,思维比较跳跃的,太早学这种修身养性的东西,你把她本来有的天分就扼杀掉一部分了,在她聚精会神学琴的时候,她失去了一部分天马行空的时间。
大家先不要着急反驳我,我说的是小小孩的情况,咱的孩子还小,也不够资格没有经验去评论过来人,只是举这个例子,大家可以和平探讨:)
昨天我们去了KUMON,因为我在游泳池看到了他们的广告,打电话给他们希望参观参观,足迹包括谷歌可以搜出来很多关于这个的帖子和视频,LZ大部分都看过,但是还是希望亲自去体验一下。LZ的儿子属于不爱学习型的,但是注意力比较集中也坐得住,前提是他喜欢的东西。关注这个公文是因为LZ希望孩子能养成一个比较好的自觉学习的习惯,看了一些介绍小小孩一天只有10分钟的作业,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个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意义还是非同一般的。
然后昨天晚上就如约前往了,我的孩子进去,是当天测试最小的一个,他坐在远处的桌子那里,下巴刚刚够到桌面。LZ其实很担心,不担心他不会做题,担心他哭着跑回来,认为妈妈骗他去写字算数。
令我惊讶的是他在那里坐了足足有40分钟多,期间出现过玩笔,玩卷笔刀,玩计时器的状况,但是那个负责他的高中生过来点他的桌子,他只好又开始做努力状。
我们从进门的时候,就看到大概不到20个各种年龄的小孩在里面灰头土脸的做题,一个书呆状的大男生负责收卷发卷,后来知道是老板加老师的儿子,还是工程师。一众学童放眼看过去,除了个别黑皮肤的看不出来以外,各个脸色惨白,眼神空洞,KUMON的老板兼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举例她如何让你的孩子听从管教,多少孩子在短时间里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比如YEAR1的女孩子已经在做YEAR5的阅读。她讲到KUMON覆盖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占65%,到了YEAR7开始占到85%。
底下坐在我们旁边的家长个别感觉很“虎妈”,举手不断提犀利的问题,比如学这个对VCE考试究竟有多大帮助,还有探讨精英中学的。坐我后面2位越南的家长还安慰我说他们朋友的孩子4岁就已经在苦闷学习了。
我其实听到一半的时候就开始胃痉挛,不知道是太担心小S还是怎么的,结果其中一个虎妈指着她不远处的儿子说了一句惊到了我:她说她这个儿子从来不让她检查作业,那么KUMON回去怎么检查作业呢。这个男孩大概YEAR6的样子,然后老板就说你放心我会和他说的,你会看到他的作业的,这个在我这里不是问题。
我感到不妥的是:这个男生不肯让妈妈看哪怕一眼他的任何作业,他的妈妈有没有想过是为什么呢?是信任关系出了问题还是沟通方式需要改善?当着她儿子的面告诉补习班的老师这件事情,那男孩会不会觉得被出卖和有压力?
另外这个老板加老师又给大家讲了另外一个她如何“治理”不听话的学生的例子:她说有个女孩子每次上课不听话,让做什么都不做,她就和这个女孩子说:你不做,我的老板就会生我的气,我就会哭,你希望看到我哭吗?她喜形于色的告诉大家这个女孩子果然就听话了,因为不想看到她害的老师被罚和哭泣。
这个又是我的大忌了。
我个人非常反对“利于”孩子对你的感情来要挟她做你想要她做的事情。比如对孩子讲:你不如何如何我就伤心得要哭了,你不听话妈妈就哭了,你不如何妈妈就会死了之类的。
小的孩子,遇到这种感情的要挟都是很不知所措的,他们一定会想哇妈妈哭了都是因为我错了或者不听话,那么她听你的话,或者按照你的意愿去做她明明不想或者不懂为什么要做的事情,只是她不愿意让你难过,觉得除了按你说的做之外他没有别的选择而已。不是她立刻就明白了,哦,妈妈或者老师说的这个是对我好的,是有道理的,我这样做才是对的。而只是她不想变成“坏孩子”变成把大人弄哭令妈妈失望的那个孩子而已。这样做的确可以让妈妈每次都赢了,但是孩子最后还是违心的,不情愿的,比你鼓励她你这样做妈妈一定会非常非常开心的,真的呢!要差劲很多倍。
因此这个老师这一个例子,让我胃痛加剧倒恨不得马上离开才好。
测试完毕,孩子回来坐在我身上,一个女士举手问上课的地址,正好在我儿子学校旁边,我儿子很努力的举着手想帮忙告诉她,不过被忽略了。挺好的,妈妈看到的是孩子乐于助人,知无不言。至于各位可能想知道到底测的结果如何,很负责的告诉大家我周五才拿结果,不过从小孩出来以后表述的状况来看,应该很差 ,难怪我看到那个看着他的小老师一脸无可奈何的摊开他的卷子给另外一个肖老师看。呵呵。本人很反感哈,但是小老师这样做也没办法,毕竟不是专业从事教育的,但是老板说那些就让我很接受无能了。
关于KUMON的教学,我认同其中一部分比如可以给孩子培养比较规律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的做练习这2点。但是KUMON基本上不讲题,孩子凭自己能力做,做得了就做,做不了或者做错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解题的方法在哪里,我就很不敢苟同。老板举例谈到的比如孩子掰手指数数是不要的,要做到看到数字就第一眼反应出来答案,类似心算。我认为幼童对数字的认知一定要经过一个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你跳过这个过程,可以训练出来,但除了部分有天分的孩子,剩下的那些和动物园训练鹦鹉猴子做算数有啥本质上的区别?答案都是对的不能表明她知道这个解题的思路是如何的这个答案是怎么出来的。还有老板多次反复提到哪个哪个小孩,几页纸的200多道题做错了6道就哭得如何稀里哗啦的,担心妈妈或者老师会生气会失望,OMG~~我希望我孩子知道他做什么学什么不是为了让我开心满意,他学什么是他自己的兴趣,他做什么是他自己给自己的任务和目标,他可以气馁但不是担心害怕和哭,这简直让学习变了性质。
我知道KUMON是一套很好很有用的系统,我提到以上的这些我自己回去想了很多,包括再次参见之前的同志们的相关文章,我觉得问题出在教育者本身,一套好的系统就像好的工具,会用它的人才能用好它,不会用的就是毁了。我可不想小S变成昨天那些面如死灰眼神空洞的孩子的一员,这就是妈妈的直觉起了作用。
当妈妈的没有被搞搞悬挂的利益蒙蔽眼睛,抛掉那些功利的让孩子多么超前的诱惑,实实在在打量一下自己的孩子有没有READY,合适不合适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妈妈的直觉”。因为你是要和你的孩子心连着心的,他是无可奈何没有说NO的权利而服从的,还是能从中得到自信和乐趣,他所有的感觉当妈妈的细心一点一定就能感受到。
二.虎妈和鸡妈妈
我看到鸡妈妈养小鸡的时候,一开始会用丰满的羽翼保护着小小鸡,亲身示范如何从土里刨出虫子,如何啄米,如何保持警惕。在小小鸡还没有学会捉虫的时候,鸡妈妈会刨出小虫然后给小鸡试着啄,会把跑掉的小虫捡回来给小鸡练习。等小鸡长大了,她会和小鸡保持一定的距离,即给孩子们自己锻炼的空间和机会,又一直作为保护者在安全距离内守在小鸡们的周围。
很喜欢这种方法,小孩小的时候,我认为就是要多介绍给他们不同的东西让他们有机会认识世界,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作为父母就有不同的任务和使命。像虎妈那种一直守在身边严加管教的,不是我的茶。作为家长我认为更需要做的是在成长的道路上呵护而不是管教。合格的呵护会让孩子尽早地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用取决于他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他读书的成就有多高。而像鸡妈妈那样身体力行,从自己开始做榜样做示范,孩子会得到最好的学习途径,因为THEY WILL NOT LEARN FROM WHAT YOU SAID,THEY LEARN WHAT YOU DID.
因为这篇我是打算散讲,所以现在打算游走到兴趣学习。
我再来反对一个事情就是家长去问孩子:你要学XX吗?
请问一个你没吃过的菜人家问你你要吃吗?你心里怎么想呢?你当然想我怎么知道好吃不好吃。
很多家长把孩子培养成从小很会看脸色,知道哪些事情会取悦家长,因为小孩子都很聪明,但这很可怕,就是她已经开始言不由衷,不敢说出她自己真实的想法。当你问她或者根本不问她就给他学一个东西,结果就是要么很好,她很喜欢,就一直保持兴趣学下去,要么回半途而废,因为不是她真心喜欢的,这个过程家长孩子都很痛苦。
我认为好的办法是,依照孩子的性格爱好,或者针对他的缺点来有计划的介绍给他。
我知道有些家长是上马立刻是开始学游泳,但是也许你能先带她去玩水上乐园,先去多次的游泳池感受感受,先带着你的小孩去观看朋友的孩子学游泳是怎么一回事。你们马上是不是要觉得我很墨迹很费事?NONONO,等你这样做了你再回顾一下,你会觉得确实有不同的。当然这只针对孩子本身可能没多大兴趣,但是有希望介绍新活动给孩子的家长,不适用那种和爸妈嚷着我非要学啊的孩子。
讲个小S的事情,他是那种很宅的孩子,加上从前在农村白区住,一直很胆小自卑,对成年人的信任感很欠缺,比如有什么活动老师一定全班点到就不点他,那么他自然是对所有活动都抱着反正不是我要做的态度。在家里,他也是喜欢抱着电视和游戏,顶多格调高点抱着书,他都很少去院子里玩。当然作为不爱运动的妈妈也有责任,可能在小S的眼里他的妈妈在家不是在厨房就是在洗衣房就是在做卫生。
那么现在搬到墨尔本来了,活动很多可以选择啊,哪种适合他呢?我认为我的儿子首先要培养好的性格,包括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包括培养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可这里我人生地不熟,咋办?先给小S报名学校的KIDS GYM,这个有点好处是各个年级的都有,而且有同班的同学,这样孩子多了在课外和同学打交道的机会,在PROGRAM里也么有冷场的机会,他这样开始了他的第一步。然后我带着他去学游泳,在这之前我已经花了好几年时间培养他对游泳池的感情,还带着去参观了游泳学校2次,小S一开始表示不愿意学,我鼓励他试一试,我知道他是很要面子的小孩,他不想他自己看上去很差劲。所以我告诉他你试过2次,还不喜欢,我们就停。结果是第一次小S就觉得老师不错,有信心继续回来学。
网球,我从第一个学期就问过小S要不要试试,因为这个对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就是拿着拍子玩玩,我的宗旨始终是你不用学得多好,学到你可以看懂电视里比赛规则的程度就可以了,其他要不要坚持下去都凭你自己兴趣。他一开始不出所料也拒绝了,即便我们去参观过他同学打球。于是我在那之后就只是偶尔提到,再没有多说。这个网球场就在小S学校停车场旁边,后来每次放学只要我车停在那边,他都要跑过去扒着铁丝网看里面的人学打球。我忍着还是没有催他,一直到这个学期开学了2周之后,我问他要不要周五去试试,他蛮不以为然的说去就去呗,我知道他是想学了。这样我们开始学网球。我知道只有孩子感兴趣,自己意愿要学的东西才会认真去学,而不是应付。
KUMON这个,我觉得不符合我本人的育儿理念,加上妈妈的直觉觉得孩子并不适合,所以打算就此放弃。一天10分钟坚持陪孩子一起读书,能坚持下来一定也能看到效果。KUMON的学费是一门一个月110,我打算拿来给孩子看电影,找个机会让他试试弹琴(不是很正儿八经的弹,我希望他有懂的欣赏的心,也不要为了枯燥的练琴丧失了现在对音乐的兴趣,他现在很爱唱歌和吹口琴,自己没有学过却能吹出很好听的调子,一有机会去有钢琴的朋友家就找机会偷偷去弹。我对音乐以及其他艺术种类的理解是能滋养和愉悦人的心灵,小S现在很小,如果很八股让他失去了那份热情和创作力,我花的钱就变成凶器了。 )
墨尔本今天的天气很冷诶,小S今天要去AFTER SCHOOL CARE,有没有人要跳出来骂我,你天天在家还送孩子去那种地方?其实诶小S独生子女,我们刚刚搬过来也不久没有什么认识的人家可以串门,他最喜欢的就是放学后在AFTER SCHOOL CARE里认识朋友,和别的年纪的哥哥们一起玩。每次我去接,都要埋怨我为什么不晚点再来。所以一个月总有几次我会满足他让他放学后去玩2个小时,他在那里认识了侯赛因,默罕默德.......
他告诉我妈妈呀我在AFTER SCHOOL CARE认识了一个朋友我们有时候说MANDARIN,你妈我非常诧异啊,啥时候你会说MANDARIN了?你不是一口地道的武汉话??(小S的心里只知道说中文都是MANDARIN,不知道只有普通话才是,方言都不是,我也很纳闷对方家是说的啥腔调中文咧?难道对ABC们而言中文的腔调不是POINT吗?)
从一开始我们默默地上学默默地放学,到现在一放学去接,沿路不同年级或者同年级不同班级各种男生女生和他打招呼喊他名字,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隆重介绍小S,而且部分人他连姓啥都不知道。我们花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BUILD UP了小S的NET WORK,他由一个腼腆自卑敏感的小男生变成了现在自信快乐满足的小学生,我感到作为父母没有一份力气是会白花在孩子身上的,今天你做的,明天孩子就会回报给你看你想不到的惊喜。
[ 本帖最后由 mittag 于 2012-5-3 19:47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