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参加活动 致青春------白天不懂夜的黑 (123#124#更新完毕 131#后记) (2013-6-18) 明河素月 · 南澳阿德,袋鼠岛,蓝湖9日游(完结) (2011-10-27) kate555
· 天天故事之得奖记 (2005-10-25) sail · 上海 --- 夜太美 (2012-1-18) JerryW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933|回复: 77

科普:智商的遗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3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y2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y2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源:Wikipedia Heritability of IQ (基本是世界目前学术界的共识)
几个研究结果:
1.智商在正常条件下是多基因遗传特征,但是某个基因的严重缺陷(例如苯丙酮酸尿症的孩子),会导致弱智。
2.学术界普遍认同在正常的环境下,成年人的
IQ有75%是遗传的,注意“正常环境”和“成年人”。儿童的IQ只有45%于亲身父母相关。这说明几个个问题。第一,孩子越长大,智商与父母越接近;第二,人的智商是在变化的,不同年龄测试结果不同;第三,除非是极端环境,(例如极度虐待,狼孩),成年人的智商绝大多数是靠遗传。所谓的早教只是教的早一点,是孩子暂时聪明一点,对孩子长大后的智力没有多少帮助。这一点在对双胞胎的研究中基本已经确认。
智商相关性总结:

Same person (testedtwice) .95
Identical twins—Rearedtogether .86
Identical twins—Rearedapart .76
Fraternal twins—Rearedtogether .55
Fraternal twins—Rearedapart .35
Biologicalsiblings—Reared together .47
Biological siblings—Rearedapart .24
Unrelated children—Rearedtogether .30
Parent-child—Livingtogether .42
Parent-child—Living apart.22
Adoptiveparent–child—Living together .19

我的结论:家长不要太纠结智力,一切试图使自己孩子更聪明的举动基本都是徒劳。有这点劲,多使在孩子情商,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上更靠谱。

[ 本帖最后由 joy2joy 于 2011-10-13 22:3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29 收起 理由
annah + 2 感谢分享
weiwei + 4 我很赞同
ruby2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3 21: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童心的魔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童心的魔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太善良了,是来给足迹爸爸妈妈们减压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月亮粑粑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3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给朱爸基因论背书来的

发表于 2011-10-13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k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k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天,新的一轮又来了。

发表于 2011-10-13 22: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之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之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好,亲子版的风向是要转转了,家长们一起不焦虑了,因为木已成舟,不能改变了。让那些没有结婚生娃的年轻人去烦恼吧,基因论真好。

[ 本帖最后由 海之女 于 2011-10-13 23:2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13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怎么觉得情商更是天生的。我们家大的、小的迥然不同的情商。大的,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培养他的情商,待人处事,那个累啊。小的,就那么自然而然,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和淡然。哎,我还是比较信命的,不管智商或情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想念天空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3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oy2joy 1# 帖子

此文章由 v+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绝对赞同!

发表于 2011-10-13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放之四海皆准的调调是:
1.如果孩子天生聪明,那是遗传到妈妈的优良基因,如果孩子天资一般但是后天优秀那是因为妈妈后天教育得好。
2.如果孩子天资差,那肯定是爸爸的坏蛋基因太强势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孩子后天也表现平平,那肯定也是爸爸后期的恶劣影响,妈妈无回天之力。
总之,好就是妈妈的功劳,差就是爸爸的恶作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人民 + 3 你太有才了
缓缓 + 3 我很赞同,haha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0-14 0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ifiwoo 于 2011-10-14 00:22 发表
放之四海皆准的调调是:
1.如果孩子天生聪明,那是遗传到妈妈的优良基因,如果孩子天资一般但是后天优秀那是因为妈妈后天教育得好。
2.如果孩子天资差,那肯定是爸爸的坏蛋基因太强势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孩子后天也表现平平,那肯定也是爸爸后期的恶劣影响,妈妈无回天之力。
总之,好就是妈妈的功劳,差就是爸爸的恶作剧。

谢谢,我就这么说LG 去。

发表于 2011-10-14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雨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雨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这个相关性很感兴趣:
Parent-child—Livingtogether .42

是否说明基因变异的机会也很大?
基因的作用很强大,但每个孩子的(显性)基因可能和父母的(显性)基因已经相去甚远了。总之,我感觉上帝(或其他的力量)硬是分派给每个孩子一个基因,谁也没法改变。

[ 本帖最后由 小雨林 于 2011-10-14 09:58 编辑 ]

发表于 2011-10-14 08: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iying08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iying08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我也不用纠结太多了,反正都遗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4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智商只是一方面,教育解决的是知识的问题,相同的智商,一个一辈子在山沟里,另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我也不同意早教,早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没什么好处,还不如让孩子多玩一玩,多接触世界更刺激大脑发育。

发表于 2011-10-14 0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zt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zt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劲还不如使自己身上,逼孩子没用。

发表于 2011-10-14 0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情商更重要

这个完全需要后天培养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4 0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lick 于 2011-10-14 10:10 发表
智商只是一方面,教育解决的是知识的问题,相同的智商,一个一辈子在山沟里,另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我也不同意早教,早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没什么好处,还不如让孩子多玩一玩,多接触世界更刺激大脑发育。

谁来说说,早教到底是教些啥?
我可以肯定的是早教会小朋友会加减乘除,比如正常进度提前半年一年的,99%是无用的,到了小学高年级这样的“优势”就没有了。
还是啥。。。大家来说说?

发表于 2011-10-14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ge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ge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为早教教的应该是感性认识,而不是这些知识性的东西。让孩子多expose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事情下,多样化的刺激才是增进大脑皮层连接的主要因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4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rogerk 于 2011-10-14 11:00 发表
我认为早教教的应该是感性认识,而不是这些知识性的东西。让孩子多expose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事情下,多样化的刺激才是增进大脑皮层连接的主要因素。

Roger说的很好。。。

发表于 2011-10-14 1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10-14 10:56 发表

谁来说说,早教到底是教些啥?
我可以肯定的是早教会小朋友会加减乘除,比如正常进度提前半年一年的,99%是无用的,到了小学高年级这样的“优势”就没有了。
还是啥。。。大家来说说?

识字,被唐诗等等。
记得我4岁多的时候就认识几千汉字,会背多少诗词,长大根本没用,还是庸才一个。只是满足了一些父母的虚荣心罢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4 10: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早识字不是挺好的吗?这样可以早阅读。
背唐诗的确很无聊,和4岁会加减乘除一样没有太大的意思。

另外,你4岁就认识几千个汉字,了不起啊,神童啊。。。我敬仰下先

发表于 2011-10-14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知识储备 不如 世界观的建立 重要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4 10: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11-10-14 11:15 发表
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知识储备 不如 世界观的建立 重要

嗯,这是要点。
学习单纯的知识,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已经很小了。
这和我们小时候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已经是南辕北辙了。。。

所以我一直反对华人家长去买百科全书式神书让孩子读,这种做法已经过时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1-10-14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lick 于 2011-10-14 11:12 发表

识字,被唐诗等等。
记得我4岁多的时候就认识几千汉字,会背多少诗词,长大根本没用,还是庸才一个。只是满足了一些父母的虚荣心罢了

八卦一下,如果你现在文笔还行,那可能和你小时候读书多有相当的关系呢

发表于 2011-10-14 10: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1-10-14 11:14 发表
早识字不是挺好的吗?这样可以早阅读。
背唐诗的确很无聊,和4岁会加减乘除一样没有太大的意思。

另外,你4岁就认识几千个汉字,了不起啊,神童啊。。。我敬仰下先

记得当时觉得背唐诗更有趣些。

发表于 2011-10-14 1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enny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enny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ifiwoo 于 2011-10-14 00:22 发表
放之四海皆准的调调是:
1.如果孩子天生聪明,那是遗传到妈妈的优良基因,如果孩子天资一般但是后天优秀那是因为妈妈后天教育得好。
2.如果孩子天资差,那肯定是爸爸的坏蛋基因太强势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孩子后天也表现平平,那肯定也是爸爸后期的恶劣影响,妈妈无回天之力。
总之,好就是妈妈的功劳,差就是爸爸的恶作剧。

发表于 2011-10-14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什么时候要主动教孩子认字啊?我现在只是他有兴趣的时候就教他认一下,没有刻意。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0-14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lick 于 2011-10-14 11:12 发表

识字,被唐诗等等。
记得我4岁多的时候就认识几千汉字,会背多少诗词,长大根本没用,还是庸才一个。只是满足了一些父母的虚荣心罢了

常用汉字就1000多个。看报看书足够。

学多了是没用,除非专功中国古典文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4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arysu 于 2011-10-14 11:22 发表

八卦一下,如果你现在文笔还行,那可能和你小时候读书多有相当的关系呢

文笔是不行的,不过确实喜欢读书,现在觉得这是一个让我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所以我一直认为能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和良好的处事态度要比早期的知识教育重要一万倍。

发表于 2011-10-14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ic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ic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10-14 11:48 发表

常用汉字就1000多个。看报看书足够。

学多了是没用,除非专功中国古典文学

是啊,其实识字是可以自学的,我认识繁体字就是因为家里实在没书看了,从床底下翻出了一本繁体的西游记

发表于 2011-10-14 10: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mes的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mes的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同意让孩子多玩玩,健康快乐比博事伦强多了。只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够了。

发表于 2011-10-14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自己就会去学,根本不用逼。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偶精通 从妇科疾病 到 美容化妆,都是兴趣使然
嘎嘎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