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大头怀念的北京小吃(四) --煎灌肠 (2006-12-3) datou2z · 樱桃果冻蛋糕和巧克力樱桃蛋糕(附做法) (2007-7-30) 思思妈妈
· 胡砍摄影 (2008-11-4) dickson · 分辨率画廊今夜开张 (2007-8-23) 分辨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306|回复: 12

[原创作品] 了解亚裔在澳洲的成长经历---读Unpolished gem by Alice Pun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9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daph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daph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
  
  而这移民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难民。在各国战乱,饥荒挣扎下不得不辗转飘零的难民,澳大利亚是他们的一个落脚点,一个从零开始的出发点,对于他们的后代来说,是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成长和生活。
  
  作者Alice Pung,应该算是我的同龄人(1980?),正好我也有两个亚裔的朋友,与她的经历非常相似。一位是学校的学妹,祖籍中国,家人流亡过柬埔寨,泰国,后来到了澳大利亚,她不会说中文,但一次我在电话里听她和她父母说话,断定她肯定说的是中国南部沿海的某方言,还请了福建籍的朋友去判断,果然她说的是闽南语~~她的家庭经历与Alice就很相似了。另有一个同龄的越南朋友,她7岁之前在难民营呆过,去年生日的时候一起吃饭,她讲到自己家庭的遭遇都快流眼泪了:很小的时候在难民营的小岛上没什么吃的,他们一般都是自己种菜,自己捕鱼,妈妈要学英文,学好了英文才有机会离开难民营,她要带着妹妹;她还有亲人坐偷渡船,小女孩被海盗侮辱后杀害扔下船。。。这都是以前在电视上才会看到的情节,原来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人的亲人身上~~~
  
  扯远了,还是回来说书,Alice Pung的家人也是从广东潮州(?)到了柬埔寨,后来因为战争离开,辗转好几个国家后以难民身份到了澳大利亚,这是一本相当澳洲“本地化”的书,一个小女孩在两种文化环境下成长的经历,很有趣的一点是,也许与移民美国的亚裔不同,移民美国的亚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社会的中上层,受过比较好的教育,在 40,50,60年代留在了美国(?并不排除大量在美国的亚裔劳工,这也只是我的主观感受),而大部分在澳洲的亚裔可能往往来自中国的中下层,教育程度不高,保留的是最“古朴”的风俗和习惯,子女所受的来自中国深层的文化的影响比较少,这是我的主观感受阿,没有理论依据。话说回来,即使在中国大陆长大,文革后成长的一代也没有古典文化的熏陶了。
  
  推荐给想了解澳洲亚裔族群文化的读者阅读!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9 收起 理由
big_beast + 18 感谢分享
aying0122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9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ngp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ngp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她还有亲人坐偷渡船,小女孩被海盗侮辱后杀害扔下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0-8-9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分享,对这类题材感兴趣,不知道图书馆有借吗

退役斑竹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8-9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ffodi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ffodi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曾听我女儿同学的妈妈讲她小时候从越南逃出来的痛苦经历, 太悲惨了.

发表于 2010-8-9 15: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nshan056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nshan056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有同事原来父母爷爷奶奶从越南逃难过来,他给我们描述过一次,无法想像。

他说起他的爸妈一片感激之情。

发表于 2010-8-9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rjoan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rjoan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曾经有香港的同事姓pung,就是潘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8-9 15: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的亚州移民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越棉寮,这些移民的祖先和中国都有渊源。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整个西方国家陷入二战后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中,学潮,工潮不断,共产主义思想在这期间得到极大的增长,是整个共产主义极左阵营向全世界广泛输出革命的年代,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颜色革命的另一个版本,赤色革命,整个亚洲是赤色革命的最大的输出与输入国,在现今基本被淡忘的名字,在当年却是响当当的名号,有种枭雄年末的唏嘘,日本的赤军,意大利红色旅,爱尔兰共和军,越共,红色高棉,这些赤色革命中,越棉寮成功地打胜了第二次支那战争,建立了以共产党专政的国家。
       作为南越的主要支持者,美国,接受了大部分越南,寮国难民,包括前南越官员及富商们,以及亲美的苗族。(苗族在美国大约有二十万人口)。
       取得政权的红色高棉在建立纯无产者国家的理想下,开始有组织的消灭有产者,这些富人大多都是早年闯南洋的华人,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的财富,一朝消烟灭,很多人逃离到周围国家,成为难民,不久,中越交恶,越共在苏联支持开始入侵高棉,更多的平民成为难民,79年,中越战争即第三次支那战争打响,越南开始清洗内部的华裔,如果说南越的败退,使国家财富出逃至美国,那这一次的难民,却是刚经过战争,一贫如洗的平民,他们逃离的原因纯粹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华人。
         历史就是这样造化弄人,成功取得政权的社会主义阵营出现极大的分化,陷于兄弟间无休止的内斗时,西方阵营却渡过经济危机,经济第二次的腾飞,二战后最大的城市重建开始,美国西海岸城市,象洛山基城市圈,日本东京城市圈,香港,澳门,经济高速发展COVER了贫富矛盾,似乎天平又开始倾斜了。
       澳洲在七十年代前并不是一个开放的移民国家,这是一个白人为绝大多数的大英帝国的直属殖民国,以英国传统为荣,却远离欧洲大陆,不受战火打扰,在二战后,英国影响力减弱,新兴地缘政治的兴起,出现了二战重建后的新建城市与国家,虽然澳洲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与矿产,及语言的优势,却在整个白人世界中显得落后,没有人口支持的大工业,因为人口缺少,劳动力价格高,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被称之为白人国家中的垃圾。而象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等一大批亚洲城市的产生,澳洲在亚洲的位置被取代似乎指日可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澳洲以白人国家自负,却也为澳洲的将来担心,过少的人口,过低的生育率,移民成为最有效的提高本国人口的道路,澳洲在二战后,也认识到被国际边缘化的痛苦,积极促进人文主义发展,加入了大多数国际公约,包括难民保护计划,作为人口吸纳国,澳洲有天然的吸收人口的优势,而亚洲局势中的难民却是澳洲政府两难的决策,吸收难民,大幅增加国家预算,使国家不堪重负,另一方面,澳洲急需劳动力来缓解高昂的开发成本,政治家的眼光还是相对长远,虽然面临国内政治与资金的极大压力,却为澳洲赢得极佳的国际名声和地位,(大概国际社会急需这样闷声不响帮人擦PP的)。
此人已消号

发表于 2010-8-9 16: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daph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daph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取得政权的红色高棉在建立纯无产者国家的理想下,开始有组织的消灭有产者,这些富人大多都是早年闯南洋的华人,在几代人的努力下的财富,一朝消烟灭,很多人逃离到周围国家,成为难民,不久,中越交恶,越共在苏联支持开始入侵高棉,更多的平民成为难民,79年,中越战争即第三次支那战争打响,越南开始清洗内部的华裔,如果说南越的败退,使国家财富出逃至美国,那这一次的难民,却是刚经过战争,一贫如洗的平民,他们逃离的原因纯粹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是华人。”

原来越棉寮指的是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书中有些背景历史我确实没搞明白,比如说她的奶奶在柬埔寨开了一个工厂,她爸爸本来应该也是个少爷,可是柬埔寨国内发生了动乱,听上去很像中国的文革,打倒资产阶级,她家里从此就衰落了,看来这段历史还可以再去研究研究。

回阿丝,图书馆应该有,我是自己买的。这本书好像是07年australia book of the year.

发表于 2010-8-9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_maom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_maom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我也是瞎说的。

发表于 2010-8-9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daph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daph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iki上有关资料:http://zh.wikipedia.org/zh-cn/%E ... 2%E9%AB%98%E6%A3%89

红色高棉即赤柬(高棉语:Khmaey Krahom,法语:Khmer Rouge),1950年成立时为印度支那共产党的分支名为柬埔寨共产党,1970年后改名为柬埔寨民主党(Party of Democratic Kampuchea)。该党是一共产主义组织,但奉行极左政策。于1975年至1979年间,先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泰国的不同程度支持下,成为柬埔寨的执政党,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权。

在柬埔寨共产党的“三年零八个月”管治期间,处于战乱的柬埔寨估计可能有200万人死于饥荒、劳役、疾病或迫害等各种原因,占当时柬国人口五分之一,是20世纪中最血腥暴力的人为大灾难之一。目前在柬埔寨发现的埋人坑超过20000个。

部分柬埔寨人在红高棉管治之前已逃到邻近国家的难民营,而未能逃亡的则一直在农地工作直至越军的到来,他们后来也被送到难民营。不少人越境进入泰国寻求庇护,及后也准许前往美国、法国、加拿大、澳洲等国家定居。

发表于 2010-8-10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ying01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ying01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

找个时间去图书馆搜搜~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18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噢, 我家也有两本她的书, 其中一本就是这本, 我当时是为支持华裔后代作家买的, 不过买了后觉得还是挺好看的.

柬埔寨的华人那时候实在太惨了, 那位在中国被称为波尔布特同志的Pol Pot对他的人民真是罪孽深重, 死的人太多, 这些有幸逃到澳洲的华侨对澳洲政府非常感激, 书里很看得出.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9-18 23: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J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J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书里她奶奶的某语录好象是这样, "澳洲政府每两周给我们老人发钱, 澳洲政府比儿子还孝顺!"

好象很早以前从中国父母那里也听过类似的, 现在付费父母移民要等十年才有福利后, 这种话就没怎么再听说过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