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正义必胜 浩气长存 - 黄灯罚款318刀豁免记 (2008-7-31) T-shirt · 海边练习几张......请多指教... (2010-4-20) 星星星星
· 100分先生的秘密 - 叶老师补习班 (2010-3-7) patrickzhu · 一些买车的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用。 (2009-3-11) KPM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27|回复: 39

还记得当年榕树下的四大网络作家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宅男提醒,我想起宁财神来。
人家现在是当红的编剧,还娶了另一位网络红人。
《武林外传》里面的刑育森,应该是当年另外一个作家。
还有一个应该是红得发紫的安妮宝贝。
最后一个我记不得了。。谁给补充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jasonliu234 + 4 上海的嘛?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25 2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adol8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adol8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李寻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lyssa + 1 谢谢奉献,明天补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李寻欢现在做书商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lyssa + 1 谢谢奉献,明天补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09-10-25 2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宁财神和老婆程姣娥
宁财神和老婆程姣娥


  把老婆的名字署上了


  从前,有个小年轻叫陈万宁。为了上网写文章,他要给自己取个网名。一开始,他写鬼故事,于是他给自己取了一个ID叫"宁采臣"。很不幸,这个和女鬼小倩恋爱的著名书生的ID早就被人抢注了,于是他只好给自己取了另一个名字:宁财神。


  宁财神做过期货,很不幸,他没做下去;做过广告公司,很不幸,公司倒闭了,他只好搬到狭小的房间里,开始吃方便面;后来他和几个朋友,龟缩在京城某个宾馆里,开始写电视剧本:《网虫日记》。"才写了点,王朔看完后,都懒得批评,因为水平实在太差了。"他中途逃跑了。


  那是2000年,他还没有成为一名红编剧,还在BBS上发帖子,写鬼故事,写爱情小说。"我没有什么社会责任感,一直幻想着能用稿费把我家那台双缸洗衣机换成小天鹅全自动",可是梦想彻底幻灭了,"因为洗衣机价格变动得实在厉害,寄来的稿费,只够买一台微波炉"。


  那时候,宁财神绝对没想到,在写了5年情景喜剧后,他独自操刀的80集《武林外传》会在央视8套晚间黄金档独当一面,以恶搞、讽喻的形式,成为8套史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之一。编剧宁财神变得万人瞩目,媒体蜂拥而上,他在镁光灯下,在鲁豫煞有介事的盘问下,频频微笑点头。


  5年前,他还要更瘦些,经常写累了,趴在网上与人瞎贫、打趣、骂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今天,他恋爱了,他爱上了一个漂亮的姑娘,他又要给她亲手制作小礼物了。过几天,他会垂头丧气地说,他失恋了。过几天,他又恋爱了。总而言之,他是个浪漫、多情的小年轻,每一场爱情他都是那么专注、投入,那么真心实意!比方说,为了爱慕一个女孩子,他要给她设计出一本书来!书里的图案都设计好了,但是文字怎么办呢?那当然自己写喽。他写诗(他认真地说那只是看起来很像诗),还写小说。必须承认,这样的方式是很独特,很符合一个15岁就上大学的学习金融专业的天才少年的通常行径!就这样,宁财神俘获了第一颗芳心,从此不可收拾地走上了写作之路。在此之前,宁财神通过在学校里倒卖牛仔裤换得的金钱来约女同学吃饭,看电影。


  "然后呢?""然后我就不要她了。""始乱终弃了?""是啊!"宁财神居然咧开嘴得意地笑了,像一个超级大儿童。回首往事时他遭到了妻子斜飞过去的白眼,他虽然小小害怕了一下,却还眉飞色舞地说,都是他不要那些姑娘的,而惟一一个抛弃他的,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来得及抛弃她。而他分析自己的动机,并不是因为爱上了姑娘本身,而是爱上了那种"浪漫的感觉"。


  宁财神"外表上看起来比较粗鲁一点,那是没有保养好"--其实和蔼可亲,很爱自己的老婆。由于他是个很争气的小青年,堂而皇之地,公开承认自己是"妻管严",所以老婆过得基本上还舒心,住在大房子里,只要跟公公学几个老公爱吃的菜,偶尔做做,这小日子就美满了。当我很八卦地问,你能讲讲你老公吗?她有些脸红,憋了几个字,还是不讲了吧。宁财神就替她解了围:她口头表达能力不好。


  老婆是在武汉认识的,是朋友的朋友,自然是要在饭桌上认识的。"我看到她就想勾搭一下。"粉白粉白的她说,喜欢看《都市男女》,宁财神就很应景地附和,哎呀,那是我写的。于是姑娘就开心地笑了。15岁就上大学,在大学里就"钓马子"的宁财神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我就跟她说,我要开始做《武林外传》的策划了,人物怎么回事,故事怎么回事。"她笑得更厉害了。于是第二天姑娘就给他打了电话,开始约会了。


  上海青年才俊宁财神,在尝遍了各种好玩的新鲜事物之后,在27岁那年,决心回归传统。他最终娶了亲,结束了单身生涯,开始了柴米油盐。他娶了一个从来不读名著,只读他的剧本的老婆。他媳妇读起他写的剧本"吭哧吭哧"地笑了,他就觉得这本子差不多了。他相信自己的媳妇代表了大众的眼光。他笃定地信赖她。结果他是对的。在每集电视剧前,都写着,编剧:宁财神、程姣娥。这位程姣娥女士,就是宁财神之妻。"她小的时候也很顽皮,不好好念书,考试都靠作弊。我就喜欢她趣味单纯,与众不同。"基本上作家、编剧们都不会署上自己老婆的名字,但宁财神认为每一集程姣娥同志都参与了,提了许多宝贵意见,并且贡献了宝贵的笑声,于是他把她的名字署上了。他是用这样的,其实也挺独特的方法,来告诉她,他重视她,并以她为荣。


  他认为自己媳妇有"审美畸形"。"我可从来不觉得她有多好看,可是我媳妇一看见我,就觉得我那个样子'好帅',一直到现在还觉得我'好帅'。"他这么嘲讽着媳妇的品位,媳妇却不好意思地笑了,推了他一把。


  我认识宁财神的时候,他是一名骨灰级的网络写手,还没有写出著名的《武林外传》,小伙子长得那个精神,喝!一双浓眉,一双金鱼眼,一看让人吓一跳。


  作为一个朋友,宁财神是很可爱的,很负责的;作为一个谈恋爱的人,宁财神是很浪漫,甚至很纯情的;而作为一个编剧,宁财神是很敬业的;作为一个丈夫,宁财神会尽量避免单独和姑娘相处的时候,他,是很有牺牲精神的。


  纯情得连接吻都看不到


  《武林外传》开机前一天,宁财神眼见着剧中的"同福客栈"就这么被一砖一瓦搭成了实景,他心中的千万个感慨只汇成了一句:我操!


  每个男孩都有武侠情结,宁财神也不例外。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爱看武侠片的职业编剧"。"我就特别喜欢那种打打杀杀的场面,好看哪!"宁财神身着一身黑色小马褂,窝在沙发一角,耳朵上的小耳环若隐若现。"老了,没有那个机缘,要不是韧带拉不开了,我也很想去练。"他比划了一下招式,笑了。


  1970年代的男孩,鲜有不受录像厅影响的。"1983年版的射雕,都是在录像厅看的。等到1990年代家里有点小钱,可以从广东买录像机看录像带了,先看毛片,后来看武打片,慢慢变VCD,DVD,都是看香港电视长大的。"


  他的严重的武侠情结在和导演尚敬的一次酒后失言中落实下来。2002年5月,上海安远路上的小酒馆,导演尚敬说,喜剧必须得有个新玩艺儿,弄个张牙舞爪、眉开眼笑、浑身上下充满精气神的漂亮玩意儿!宁财神说:那就弄一古装武侠呗。


  其实这样的玩意儿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已经用了个滚瓜烂熟,许多搞笑方式香港在上世纪80、90年代都已经不用了,这一次,只是把大概的玩意儿搬到电视上来,在具体的细节、元素上加以歪曲和更新。"就好比郭德纲说相声,用的是传统相声的大段,里面的细包袱就是翻新。"


  区别的办法是本土化。"《武林外传》搞笑的方式、趣味都是大陆的,拿到香港去,也不会觉得搞笑。就像香港人的喜剧我们虽然觉得好笑,但是我敢肯定是打过折扣的。看好莱坞的影片觉得好笑,是因为文化侵略已经超过10年了,我们已经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面了。所以喜剧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 宁财神认为喜剧一直伟大不起来就是受时代和地域的限制,像莎士比亚那么强的编剧,过了几百年,我们也不觉得太好笑。


  "写剧本是越快越好。很多剧本都是三四个小时就写完了,然后往那一扔,放上一个礼拜,都忘了故事说什么了,再回去细改。"


  "要不是这一个礼拜后的忘记和修改,出来的活会很糙。"宁财神不是巴尔扎克,虽然他也写人间的喜剧,写小人物,写七情六欲,写恋爱中的男女。"剧组100多号人等着米下锅呢,我必须每天写一集。"宁财神咬着牙紧赶,"尤其是最后20集,脑力明显不济,每次电话响,都觉得是剧组催稿,都快崩溃了,给朋友俞白眉打电话,说'你帮我写两集吧',他说,'别逗了,你就快写吧。'"


  他只好一个人把80集都写完了。演员和导演的疲劳是感觉不出来的,但编剧的疲劳马上就能看出来。喜剧有硬指标,就是必须能把人逗笑。"要是过了5分钟不笑,过了10分钟还不笑,就会有人说,唉,这集怎么这么没劲?"


  5年的情景剧写作是他的经验源泉,宁财神把自己所知道的手法、段子几乎都耍出来了。"有时候是演出来好笑,写出来不好笑,有时候是写出来好笑,演出来不好笑。" 编剧如同编程,需要大量的规则和计算。小噱头是不值钱的,扎实的细节与情感才能真正站住脚。他已经小有心得。


  于是,知己知彼,他写情景喜剧,少有收到修改意见,少有受到委屈。


  然而中央电视台的尺度是严格的,宁财神的《武林外传》里,纯情得连接吻都看不到,男女之间顶多拥抱一下。"每个人的性格里,肯定都有特别邪恶的一面,但被我用经验和技术慢慢洗刷干净了。"


  上海男人、模范丈夫强调他的主旋律:我相信央视能够播这个戏,也是因为剧中的主旋律的特征,大量的说教,每一集都在讲道理,都在宣扬真善美,人性的力量、温情,等等,不一而足。


  这让他想起了《健康快车》,每一集几乎都要和一种病有关联,他几乎要抓狂。


  "主旋律是导演的要求。刚开始会觉得不舒服,但这是代价嘛,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由自己的性子。" 他紧锁浓眉,"要是尺度宽松些,《武林外传》会比现在搞笑2-3倍。郭德纲在剧场里讲相声,尺度要比我宽松得多,郭德纲的段子里,有性、死亡,政治其实也有,全是最好使的包袱。如果有人觉得电视上的郭德纲不好笑,那就是尺度的问题。"


  写喜剧,勤奋固然必须,但心态也非常重要。写喜剧总要和周遭环境开玩笑,需要用怀疑的眼光,放大日常生活中的瑕疵。


  "如果有人慷慨激昂地发表言论,我会问:是这样吗?""如果是写杂文,大部分人会变得富于攻击性,写字变成了投枪。写喜剧就必须用挠痒痒的方式。就算玩笑开得过分了,出发点也不是为了攻击,这很重要。"他认为,网络上没有尺度是允许的,但在电视上肯定不行。"所以我被逼得不得不善良起来。"


  "其实我更愿意做更恶毒、更黑色的东西,可以张牙舞爪的--我相信在几年之内不会有这种机会。"

  

  男人该有的,我全有了


  关中小镇上的同福客栈里,老板娘以及寡妇佟湘玉善良、多情,但是极度抠门,她喜欢跑堂白展堂,后者号称"盗圣",却胆小如鼠,只偷过一些小东西,却都还给了人家,理由是"你丢东西你不着急呀?"大侠的千金郭芙蓉是典型"野蛮女友",算账的吕秀才整日与她吵吵闹闹,是全然不会武功的"关中大侠",厨子李大嘴做饭并不好吃却幻想拥有绝世武功,衡山派掌门莫小贝实际上是狂爱糖葫芦……大家都是打工而已,为了一份工钱,苦恼,为了一份感情,辗转,为了惹不起的麻烦,担惊受怕。搞怪的台词、段子、包袱漫天飞,宁财神从来滥用他的天分和过剩精力。


  "喜剧是要细磨的,真是特别精细的活。"他觉得《武林外传》的后十几集,如果再给他一两个月,会在结构上胜出许多。


  对于别人对《武林外传》的质疑,斥责之"无聊,做作","拿肉麻当有趣","动不动说点现代名词,说点外语,唱点现代歌曲,一部《武林外传》就是靠这个来堆砌笑料",宁财神也是态度坦然:你觉得无聊就不要看嘛。我把我该干的事情都干了,你要说无聊,就告诉我说哪里无聊,我看有没有可以改的地方。


  他喜欢看美国的肥皂剧《六人行》,"六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对它的致敬。而墙上挂的字,写着"看上去很美",则是对王朔的致敬。他对王朔推崇备至,"我觉得王朔善良,心胸开阔,对我的影响倒不光是小说的问题,他整个人生观、文学观,他的深度和角度,来自直觉,来自下意识。那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那个就叫文曲星下凡,什么都不用学,人家自成一派。"而自己的搞笑剧本,宁财神并不奢望"在中国喜剧史上能够产生深远影响",他很谦逊地认为自己"不配"。只要能把自己老婆逗笑,能赚点钱,他心满意足。


  虽然说,宁财神是写搞笑剧本的,但他不认为自己很搞笑。和许多的1970年代生人一样,他觉得自己比较闷,见到熟人还行,"耍耍贱",当然喝了酒就会大不一样。


  --你曾经说1970年代的人身上都有一股热血,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在搞笑背后是不是有深层次的东西?


  宁财神想了一下,其实有肯定有,但是这么说有点矫情了。我只是写自己熟悉的人,把不食人间烟火的,骇世惊俗的侠客还原成了普通人。比如我从小喜欢啃指甲,而《武林外传》的白展堂一着急也啃自己手指甲。我写了自己对社会、对爱情、友情的看法,如此而已。


  宁财神把自己小时候、长大后谈的恋爱全都总结出来,放到了戏里的两段感情戏中,白展堂与佟湘玉,吕秀才和郭芙蓉。这是他最得意之处。最后他们都终成眷属了,他给了他们温暖的亮色。这就是宁财神,他恶搞,他蔫坏,但他从来不边缘,他善良,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相辅相成。30岁生日那天,他忍不住感恩:"男人该有的东西,我全有了。感谢上天,赐我媳妇,还有一份我热爱的工作,还有乱七八糟一大堆东西,其中包括我的超级豪宅。""让诗人们挨饿去吧。"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上海男人吗?


  "90%是吧,上海人胆小,务实,负责任,信守承诺。除了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把父母老婆照顾好,我没有其他的想法。也不想玩,最多就是对数码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我们家大事我管,小事她管,但基本上没什么大事。"


  在他的真情演绎之下,宁财神变成了一个酷似"模范丈夫"的"极品"男人。他连烟都戒了。


  --你最向往的生活?


  宁财神又凝神想了一下,脸上露出了神往的表情:就是呢,外面下雨、下雪了,我们在屋里暖暖地看影碟,玩游戏,吃东西,24寸的大电视超爽。然后,躺在床上,像猪一样地生活。


  所有人都会心地笑了。看来,不止他一个人是这么想的。(

[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09-10-25 20: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MingDeng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今的“李寻欢”是一名成功的出版人,韩寒、安妮宝贝等人都是他旗下的写手,他们之间的私交非常好。

  “李寻欢”的作品《粉墨谢场》、《边缘游戏》。1998年代表事件

  榕树下崛起开启文学网络化时代

  网络文学1998年之回顾:

  关于榕树下的记忆,应该是从那一片浓郁青葱的绿色开始的。 1997年12月25日,美籍华人朱威廉将他的个人主页命名为“榕树下”,不久之后,朱威廉和一群文学爱好者在上海创立了上海榕树下计算机有限公司,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正式开始运作。

  榕树下是网络文学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纯原创文学网站,曾经成功举办三次网络文学原创大赛,参赛作品数量过百万,有不少优秀的写手从榕树下脱颖而出。宁财神、安妮宝贝等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6年,榕树下因为经营不善而被迫易主,“榕树下”的文学神话就此画上句点。

  十年前,路金波是网络文学第一代写手当中的代表人物“李寻欢”,十年后,他成为了一名出版人,韩寒、安妮宝贝、孙睿等人都是他旗下的写手。 2000年9月11日,路金波南下上海,加入榕树下,在这里,他成功转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路金波再度回忆起了在榕树下工作的日子,他还戏称,当时的工作环境很轻松,其实有点像“过家家”。
最红时连着一周上报纸

  2009年,路金波34岁,现在的他被媒体奉为“第一代网络写手”,这个身份让他觉得有点触目惊心,他以为自己还很年轻,结果却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界的老前辈。

  路金波第一次认识互联网是在13年前,1996年,西安当地出现了第一间网吧,还在读大四的他怀着满满的好奇心欣然前往,当时上网一小时的费用是20元,在这一小时里,他浏览了白宫的网页,看了时政新闻。“当时的中文网页本来就很少,也没什么好看的,一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13年后,回忆起第一次接触互联网的经历,路金波这样说。

  一开始,路金波热衷于上网写时评,他替自己起了个网名叫做“李寻欢”,因为够响亮,知名度也高。之后的5年,路金波一直在打着“李寻欢”的名号混迹于网络,写评论,写小说,后来因为写了小说《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而火得一塌糊涂。甚至一度到报摊买报纸,都会被报摊的老板认出来他是李寻欢,“那段时间我基本上是天天上报纸,曾连着一周被 采 访,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来”,路金波开玩笑说,自己那时候,比现在的韩寒还要红。

  月薪一万六吓他一跳

  1999年年底,他离开西安到北京闯天下,那时,“李寻欢”这个名字在西安网络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但是路金波却依旧默默无闻。路金波说,当时朋友对他说,现在做网络很火,于是他也决定去做网络。在进入“榕树下”工作之前,路金波就是北漂族中的一员。

  当“李寻欢”在北京找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一家叫做“人人网”的网络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我在西安的工资是两千块钱,去公司面试时人家说你要工资多少?我就想了一个高数,一万块钱。对方问税前还是税后?我当然说税后。他说可以。 ”

  路金波于是找到了一份月薪一万元的工作,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路金波这才意识到,原来“李寻欢”这个名字是值些钱的。后来,他受邀加盟“榕树下”,当时“榕树下”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加上北京的工作人员,全公司一共有一百多号人,普通的编辑月薪基本上等同于正常白领,四五千元,然而,老板朱威廉给出的月薪结结实实地吓了路金波一跳,因为这是个让白领们望尘莫及的数字:月薪一万六。

  “榕树下”真的有棵大榕树

  2000年9月11日,路金波对这天记得格外清楚,因为就是在那天,他结束了北漂生涯,动身前往上海。路金波被榕树下的创始人朱威廉聘为内容总监,他开始和一群“文学青年”一起,在一个一百多平方米的工作大厅里办公,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帖子、回帖子和编辑帖子。“‘榕树下’里确实有棵大榕树,不过是假的,我们所有人都围着这棵大榕树工作。办公桌都是放在树根中间的,树枝上挂着吊灯,树上还有小鸟,当然也是假的”,路金波将“榕树下”描述成了一个“原始森林”,而他、宁财神、安妮宝贝等人,每天就在这个原始森林里工作,“就是一群文学青年聚在一起,每天早上九点来上班,下班时间很随意,到了晚上大家也都不回家,在榕树底下坐着,面对面地聊天”,现在回想起来,路金波觉得当时的生活真的有点像“过家家”,很轻松,也很快乐。

  封笔转型不想“混日子”

  但是在2002年,名气如日中天的“李寻欢”却突然宣布封笔,他出版了最后一本书《粉墨谢场》,在书里,宣告和文学告别。路金波说,顶着“李寻欢”的名号在网上混了五年,他终于发现自己写的不好,而且也没有兴趣再写下去了,于是,“李寻欢”恢复了他的本名路金波,在“榕树下”开始他的转型。

  于是,“李寻欢”的传奇告一段落,属于路金波的传奇却就此开始。

  2009年,路金波和他的万榕书业几乎“垄断”了网络文学圈里三分之一的当红作家,韩寒、安妮宝贝、蔡骏、安意如、孙睿……韩寒是路金波的圈内好友,安妮宝贝和宁财神是他在“榕树下”的同事,路金波虽然已经不写文章,但是却成为了网络文学的幕后推手。“十年前我们写的,大多数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生活,大部分都以搞笑和言情为主,写个人生活的小文章很多,而现在的写手动不动就写几百万字,而且大部分内容都是虚构的”,路金波说,“李寻欢”以前每天最多写五千字,而现在的职业写手每天一写就是一两万字,这让他更觉得自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09-10-25 20:4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MingDeng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25 2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说明,偶对小李的作品映像不深。

发表于 2009-10-25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网络文学十年“三驾马车”今安在

2009-09-07 来源:新商报




左起:宁财神、李寻欢、邢育森


   十年前,他们被誉为“中国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他们见证了中国第一代原创网络作家的时髦和荣光。2000年之后,他们相继淡出网络写作,找到更加富裕的生活方式。李寻欢、宁财神和邢育森,新一代网民已经对他们的名字陌生,三个当年互联网世界熠熠生辉的名字,今天已是有房有车的“成功中年”。



  李寻欢:

  昔日人气赛韩寒,今朝堪称“资本家”

   1996年,西北大学大四学生路金波第一次触网。在西安钟楼的一个网吧,路金波申请了一个邮箱,上美国白宫网站看了几眼。上网费一小时20块,他得攒几个星期才能去一次。

  今天的路金波是前途无量的成功书商,他的出现总伴随着韩寒、安妮宝贝、王朔、饶雪漫等超级畅销书作家的消息。每年运作30本畅销书,在上海的某个金贵地区住着一套豪华别墅,开着宝马。用宁财神的话说,好友路金波已经是一个“资本家”。

  但很多人不知道,十年前他曾是互联网上大红大紫的李寻欢。一个著名的段子是这样的:1999年西安组织过一次700人的网友聚会。主持人以为李寻欢在场,对台下说,“你们最想见的人也来了”,结果700人在台下欢呼了30秒:“李寻欢!李寻欢!李寻欢!”实际上那天李寻欢没去。李寻欢的成名是从1998年的一篇小说《迷失在网络中的爱情》开始的。

  1997年大学毕业,学经济专业的路金波进入西安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总经理。公司可以24小时上网,速度也很快,于是他变成了一个网虫。每天工作之余用“李寻欢”的名字,在古城热线写足球、杂文,号称“古城热线男一号”。

  路金波真正发现“李寻欢”三个字值钱是在他淡出江湖之后。1999年他到北京新东方学外语,准备出国留学。李寻欢做了北漂,消息不胫而走,书商、制片人纷纷找上门来,掏出订金请他编书、写剧本。当时的“人人网”也找到他,开出税后一万的高月薪。李寻欢在人人网上了22天班,拿了5万多块钱。这22天里他有15天都是配合公司公关部,接受电视台、报纸的采访。直到2000年榕树下老板朱威廉邀请他到上海去做主编,才算是“有了正当职业”,与宁财神、安妮宝贝成了同事。

  2002年,李寻欢出版《粉墨谢场》,宣告和文学告别。他恢复本名路金波,在榕树下开始转型。2005年路金波彻底变成书商,买下了韩寒和安妮宝贝的版权。路金波拉拢作者的秘诀,首先是大方。他创造了分别给韩寒和安妮宝贝一书200万的高价,王朔的《我的千岁寒》更开到一字三美金。做李寻欢的日子大大帮了他,因为“总体上还是个文艺青年”,跟作者气质相投,且懂得大众心理。

  已为人父的路金波是个好父亲。博客上占据最多版面的是两岁的女儿路琏城。除了想让自己更为强大之外,路金波,当年的李寻欢仍认为,自己并没有放弃文学梦想。“也许过五年,我又开始写了。会的。”



  宁财神:

  天涯社区男一号,变身金牌编剧

  被李寻欢称为“天才儿童”的宁财神本名陈万宁。与人初次相识略有些结巴,一旦熟了就滔滔不绝。1991年少年大学生陈万宁到上海某大学读国际金融,之后到北京做期货。1997年开始用一根电话线拨号上网。鬼使神差的,小时候作文很少及格的陈万宁开始在网上写作。

  最早动笔跟爱情有关。1997年宁财神遇到一女孩,身上没什么钱,唯一的礼物就是写文章、诗歌。本来陈万宁想用《小倩》里的倒霉书生宁采臣的名字做网名,但被别人先注册了。想到粤语“宁采臣”的发音刚好是“宁财神”,就用了。

  他写了一组鬼故事,被广泛转载,给他打上了“鬼故事高手”的标签。“第一次写出东西别人大声叫好,我特别不习惯。这些吹捧成了我最大的写作动力。”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出来以后,宁财神写了《无数次亲密接触》。当时他是天涯社区文学版的“男一号”。2002年前后,宁财神开过广告公司,做过榕树下的 C O O,却离网络文学越来越远,终于觉得“没什么想写了”,于是投身编剧事业。宁财神先在英达的公司跟一个老编剧学写剧本。第一集让俞白眉帮忙改了前半集,老编剧看后说,前半集很好,后半集不行。

  在《武林外传》之前情景喜剧市场已被做烂,宁财神起了责任心,想做个不太一样的情景剧出来“救市”。于是写了剧本大纲找导演,一拍即合。

  《武林外传》不仅给宁财神带来了名声、房子,也带来了夫人。宁财神构思《武林外传》的时候认识了现夫人程娇娥。两人从聊剧本开始,渐渐难分难舍。宁财神每写完一集就拿给程娇娥看,统计她笑的次数,如果程娇娥觉得不好笑就马上重写。电视剧未拍完,两人已经成了一家子。

  现在经济对宁财神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在博客上,他列了自己2008到2009年的一部分工作:电视剧《新水浒客栈》,话剧《罗密欧与祝英台》,连续剧《防火墙5788》……“今年我已经推掉好几个片子了,实在写不过来”。

  片约应接不暇,宁财神现在每天在家中写作,成了标准“宅男”。除了写剧本,他会上长时间的网,看各种资讯,但不发帖,有时写写博客。“搞笑的本质就是讽刺,你只有先看不惯,才有讽刺的欲望和能力。估计再过很多年,我的心放得很宽,很多事不会那么看不惯了,可能就不写喜剧了。”

  至于写作,暂时顾不上。但“再过几年不那么忙了,可能还会写。”



  邢育森:

  原是工科博士,如今转成资深编剧

   “新一代网民已经不认识我了,或者认识我也是因为邢捕头”。在网上搜索“邢育森”的资料,出现最多的是《武林外传》里的“邢捕头”。

  现实的邢育森与邢捕头一点也不像。路金波曾评论“三驾马车”:宁财神幽默,李寻欢言情,邢育森偏严肃写作。工科博士出身的邢育森“像一个工程师”。邢育森自己也说,“我这个人比较严肃。毕竟是学工科的,思考问题比较严谨。”

  1997年,在北邮读信息工程博士的邢育森是北邮 B B S“鸿雁传情” L O V E版的版主,网名 L O V E R。他在 B B S上发的一系列散文、诗歌,小说处女作《网上自有颜如玉》等被到处转载,每写一篇都引来无数跟帖。

  在北邮的日子,邢育森渐渐成为网络圈的核心人物。晚上十点多,北邮的一帮网友会到小卖部门口开“报告会”,每个人买点饮料,来自各个系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聚在一起欢声笑语,邢育森是中心。

  回顾当年,邢育森认为那时网上内容贫乏是网络文学兴起的一个重要促因。拨号上网速度很慢,看不了图片,玩不了游戏。“1990年代很多人已经不看文学作品了,但上网以后没有东西可看,只好搞文学。网络这个能自由创作和发表的天地,激励了我本已熄灭的热情”。

  每晚做完实验室的工作,戴上耳机听着枪·花或 U2的摇滚乐,邢育森文思泉源奋笔疾书。小说最后一行总是标注“邢育森作于北京,2点55分,在……音乐中。”多年后做编剧不能听摇滚乐,太刺激。

  1997年,邢育森的小说《活得像个人样》在网上一炮打响,迅速被所有中文网站转载,流传极广。1999年,《天涯》杂志刊登了它,有人甚至从当时压缩着《红楼梦》和《西游记》等名著的光盘里也看到这部小说。2000年《活得像个人样》在台湾出版,台湾一家公司以500美金版权费买下改编权拍成电视剧。

  1999年,湖北作家吴过在网上发现了这批创作力旺盛的年轻人,颇为赞赏,便为他们摇旗呐喊,发表了一系列采访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等网络作家的文章。吴过将当时影响最大、作品转载最多的三个———李寻欢、宁财神和邢育森总结为“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通过媒体,这个概念被广泛传播。2001年邢育森应出版社约稿,写了长篇小说《极乐世界下水道》,这个作品是他写作的顶峰,也成了告别之作。喜欢足球、摇滚乐和推理小说的邢育森此后转向了编剧界。回顾当年,他说网络文学在2001年后有点变味,开始拼点击量。“不是真正创作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而是想怎么创作出能吸引点击量的东西。我的东西畅销元素很少,奔这条路会很痛苦。”

  邢育森停了下来,没想到一歇就是很多年。他转身成了“英达式”情景剧的资深编剧。编写了《东北一家人》、《家有儿女》、《闲人马大姐》等一系列情景剧。

  尽管在编剧行业已经做得颇有成就,但邢育森始终认为将来最想做的还是写小说。“当年出名就像无意中名声砸到我脑袋上。但我还是沿着原来的生活轨迹走。我没有把邢育森作为品牌去经营。那段出名的时光让我发现它并不能真正带来快乐。真正的快乐还是把你想表达的完整表达出来。”邢育森就像个传统文人,他在等待自己,有一天拿出一部有价值的小说。

[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09-10-25 20: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MingDeng + 5 感谢分享
applenet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完不得不佩服,牛人还是牛人。
朱威廉啊,真可惜,当年没搞成功上市。

发表于 2009-10-25 2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细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细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李寻欢挺帅的呀

发表于 2009-10-25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安妮宝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25 2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学时,喜欢听收音机里 传来陆月浓播读的榕树下 宁财神的小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yssa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5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10-25 21:02 发表
大学时,喜欢听收音机里 传来陆月浓播读的榕树下 宁财神的小说

握手。握手,我还是最喜欢《不见不散》。

发表于 2009-10-25 2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ublesev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ublesev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哈哈,陆先生现在在开心网上混的欢着呢

发表于 2009-10-25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blog.sina.com.cn/pic/45456f8065740924a8966
安妮宝贝我一直很喜欢,可惜觉得这本莲花有点退步了,没有什么新意。。

发表于 2009-10-25 2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流光对照(2008-12-04 20:05:10)标签:杂谈   分类:关于作者




1994年,故乡。黑白胶卷拍摄。白棉衫,蓝布裙,太阳帽。未曾写作,也没有预料自己能够去写作。

喜欢阅读,旅行,在田野里漫游。知道远方在前面。







2008年。数码相机拍摄。第八本书《素年锦时》已出版。女儿已出生。旅途中。



将近15年倏忽而过。



时间是一条缓慢而不更改的长河,

心是坐在渡船上的孩童。

唱歌,睡眠。欢笑,掉泪。

看望风景。

相见和告别。

这样,就天真地忘却了,吹到脸上的风与霜。



时间对孩童来说,

真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 本帖最后由 alyssa 于 2009-10-25 21:1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25 21: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nlb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nlb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记得榕树下的都是70后吧,好象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是红极一时,市场定位和转型没有做好,这种社区网站没有明确的赢利模式很难上市的.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0-25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qunlbao 于 2009-10-25 20:20 发表
记得榕树下的都是70后吧,好象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是红极一时,市场定位和转型没有做好,这种社区网站没有明确的赢利模式很难上市的.


乱讲, 俺们那会打网游, N多人带我们去逛榕树下,有个北京80年地姐姐,当时也小有名气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0-25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魔头暴露了

原来是85后的小妹妹

发表于 2009-10-25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水灵

此文章由 houg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oug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文学女青年啊。。。
偶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仅停留在大四时读痞子蔡的水平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0-25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第一名 于 2009-10-25 21:02 发表
魔头暴露了

原来是85后的小妹妹




明明他说地是70后嘛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0-25 2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ouge 于 2009-10-25 22:19 发表
是文学女青年啊。。。
偶对网络文学的认识,仅停留在大四时读痞子蔡的水平

应该说对网络文学接触较早。
痞子蔡红了之后,不就有了无数的轻舞飞扬了吗?不就有了榕树下了吗?
现在看这些人还是很牛的。
后来红的,象慕容等人,看过忘过。
记忆这个东西,确实是有选择性的。。

发表于 2009-10-25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reneji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reneji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ubleseven 于 2009-10-25 21:06 发表
哈哈,陆先生现在在开心网上混的欢着呢


我好像在他的好友里见过你的id

发表于 2009-10-25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双7,上去问问他,还有当时的录音不?
拿来放放,过瘾头。。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0-25 23: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l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l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敢和大家聊了,这些人,除了痞子蔡听说过,宁财神听说过,其他的都八鸡道

玩飞刀的李寻欢倒是鸡道

发表于 2009-10-25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kitt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kitt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曾经很迷李寻欢,他有本书写的很有意思,后来很喜欢看都市男女,那时候觉得剧里tom jerry很逗,英雄很帅,演青青的也很好,接着他们就因为武林外传大红大紫了,说明我没看走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9-10-25 2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ple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ple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扫盲了!感谢水灵分享喔!

很倾慕那些文字写的好的人!

发表于 2009-10-25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itaga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itaga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照片,最帅的是李寻欢。
朱威廉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看他的照片就像个厚道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yssa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0-26 09: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sonliu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sonliu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yssa 于 2009-10-25 22:38 发表
双7,上去问问他,还有当时的录音不?
拿来放放,过瘾头。。


http://www.verycd.com/topics/198196/
电台录音 安妮宝贝文章播读以及一些访谈 陆悦农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lyssa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恢复人体的秩序,让免疫力自己去治病。

发表于 2009-10-26 09: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花匠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花匠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喜欢宁财神。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