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stray in sydney (2005-1-25) 风风 · 以sgh为例,我们的女儿在公立精英中学学什么 (2016-1-25) chatchat
· [日光小菜馆之双皮奶] (2006-1-10) 太阳 · 悉尼郊区Kangaroo Valley Farm Stay 周末记, 发呆, 拍照, 狂吃 (2016-10-17) woodywu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589|回复: 10

[其他讨论] 本輪緊縮周期的目的就是消滅債務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3-6-26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keeatcandi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keeatcandi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Jokeeatcandies 于 2023-6-26 10:42 编辑

    其實就是消滅貨幣,信用貨幣的年代,債務=貨幣,現在所有國家都是債台高築,就是因為貨幣超發太多,但民主國家,有些債務只會越來越多,比如與福利有關的一切開銷,給山姆老大哥送的紅包,基建的開銷,等等。這種都是一分都不能少的。而且政府搞出來的債務是遠遠比不上民間創造出來的債務,因為市場上97%的流通貨幣是由商業銀行創造出來的,而這大部分的錢就是流向房地產。
    蛋糕就那麼大就看怎麼切,看來看去,只有逼著有著大量房屋貸款的房東賣房這一條路,不管自住還是投資,hold不住的就是要你賣,把債還掉,消費超發的貨幣,不要覺得現在一些大房子賣的還不錯覺得市場很好,趨勢已經定好了,現在的房市就像2016川普當選後的天朝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26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mo162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mo162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意思 新买房的就不用贷款买了?

发表于 2023-6-26 12: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omo1627 发表于 2023-6-26 10:54
意思 新买房的就不用贷款买了?


房价跌掉8成 就全款 不用贷款这个时候也没毛病

发表于 2023-6-26 12: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nfang 于 2023-6-26 14:53 编辑

其实现在很多接盘的就是用现金买的 或者无法达到8成贷款的 换个角度已经在消耗现金中 看新闻 不是现金消耗得 大家都只能消费降级了
如果房价按通胀 6% 那房价三年不涨就是 跌了18% 只是奈何 很多人直接就不贷满现金入场去接盘了 这些人傻钱多 只懂得享受 盲目接盘的行为 其实也是在消耗过发的现金
所以最好的是 鼓励大家把所有现金来买投资房 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房 降低租金 另一方面也是减少了整体的债务 为社会缓解通胀压力 而且房价还能企稳 国家也能获得 稳定的stamp duty 和 地税 毕竟自住房不交地税
同时接盘了投机者 的风险贷款 降低了银行爆雷的风险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房产 现金的蓄水池 消耗过度发放的现金 以牺牲自己 来稳定其他生活必须品的物价
记得那时候 当你吃不起面包的时候 房价便宜  但是 超发现金后 当面包降到你吃得起的时候 其实 经济已经被房产绑架了

举个例子 甲10年买了100w房 80w贷款 去年房价250w 可是现在下跌20% 50w 甩卖200w套现出来 那市场去接盘的乙 贷款8成去接盘 债务从80w变成160w 那么 最终的结果 反而是甲获利了结 让市场多了的现金流120w 多的现金消费不是给市场更大通胀压力 同时市场贷款额度更是加大 这个例子 说明如果钱都困在房事 那通胀反而下来 因为房子价格本来就不计算在 cpi里面
所以想要打压通胀 最急功近利的做法 是学中国 把澳洲house变成一般民众打工一辈子才勉强买得起的东西 只是政治不正确

发表于 2023-6-26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123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123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债务都被通胀给稀释了,10年前100万可以买一个house,现在只能买半个house。债务不是问题,只是怎么用好这个债务。使钱不贬值。

发表于 2023-6-26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bb88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bb88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bb88888 于 2023-6-26 21:24 编辑
maxinfang 发表于 2023-6-26 11:18
其实现在很多接盘的就是用现金买的 或者无法达到8成贷款的 换个角度已经在消耗现金中 看新闻 不是现金消耗 ...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房价过高,地价必然会高。地价高,租金也会高,租金高,人工也会高,这样企业的成本就会升高,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只能搬离。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外企离开中国和政治有一定关系,但是主要关系是成本的升高。澳洲消失了的工业和企业的成本有很大关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26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jcxy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jcxy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政府债务都在无限膨胀,丝毫没有减少的意思

发表于 2023-6-26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泡沫越来越大,债务越积越多,这种事情历史上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重复老的循环罢了。


发表于 2023-6-26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木木山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木木山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债务可能会缩减,但是无法被消灭。

发表于 2023-6-26 23: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nfang 于 2023-6-26 23:16 编辑
bbb88888 发表于 2023-6-26 21:22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房价过高,地价必然会高。地价高,租金也会高,租金高,人工也会高,这样企业的成本就 ...


拿房子蓄水只能是短期饮鸩止渴的做法
但是控制物价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同意 这也是中国 现在面临的问题
上海是把企业搬到隔壁 昆山之类的地方
然后希望以时间来慢慢稀释这个负面影响
澳洲的好处是 企业本来就不多 更多的是偏向服务业 旅游 教育 之类的 所以至少澳洲的企业阵痛不会那么恐怖 那些资源型企业 也本身是地处偏僻挖矿之类的
另外你所说的企业成本 租金是成本 但是人力成本也是成本 挤压企业 会倒逼企业 进行人事整合 或者说裁员 进而提高失业率 从而降低顽固通胀 既然大家已经认为通胀是由于经济过热 那调整企业结构也是势在必行的 比如共享办公室 wfh online vr office 以这种方式来稀释租金升高的副作用
大家一直怪移民来了 拉高房价
移民带来现金 不买房 你让他去买其他的 不是更拉高通胀 去租房 推高租金 去旅游带动消费 不是让企业加大订单 唯有房子才能承接住这笔现金流



发表于 2023-6-27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牧羊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牧羊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nfang 发表于 2023-6-26 23:51
拿房子蓄水只能是短期饮鸩止渴的做法
但是控制物价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同意 这也是中国 现在面临的问题

都同意了
澳政府垃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