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怎样的一锅让我感动得差点落泪的[樱桃酒煨和牛尾]a~~~~~ (2012-12-15) chesecake · 熊猫食神·姗姗来迟的煮虾大法 (2010-6-16) remey
· 分享哈瓦那之行,欢迎拍砖,欢迎加分! (2011-8-22) haoyue · 与你分享从Melbourne到Cairns驾车游的经历,有路线及住宿参考-完整 (2006-11-24) 海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067|回复: 31

[种花种树] How to Plant Containerized Trees 盆栽树木地栽定植 粘土 树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6 1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sThere 于 2020-3-25 19:05 编辑

后院草坪挖下去,一层黑土、一层煤渣土,再下去就是棕褐色的粘土层,每每挖到比花盆大一圈时俺的耐性就恰好用尽,于是草草收场。
本以为自家土太硬,搜了一下,人家的是白色的粘土却坚持挖了一米深。。。  杀了我得了。

俺也知越大的坑越好再加钙剂腐殖质农家肥etc,但懒得挖坑总得给自己找个合适的理由吧,比如树教授刘东启说30cm土层是根系吸水和呼吸位置,树因为力学需求改变根系和形态;比如发现棕褐粘土有根穿行,泡泡水也能渗进去一点。

戴着眼镜找到一个符合期望的办法,只要不让我刨粘土就行。
链接:
https://www.arborday.org/trees/planting/containerized.cfm

里边有视频、文字和图片。
先贴图在这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8积分 +4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chuanh + 5 你太有才了
wning + 15 感谢分享
天高地厚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6 18: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sThere 于 2019-8-6 17:59 编辑

找到了youtube上的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2xjDqbr1U4



视频及文字的序号不同,综合译文如下:

1、挖,花盆2~3倍大的坑(文字说3~4倍),坑壁斜的以利根系生长,深度与花盆相同(这话太得我心了)。

2、小心把盆弄松拿树苗下来,保留上边原装的土。

3、如果根缠绕了,用小刀在底部划个“X”延及侧边。

4、把树放在树坑中间,在地平面水平,不要让树干低于地平面。

5、把土填紧,浇水。

6、不要加土壤改良成分和肥料。

7、铺上2~3英寸厚的mulch,但要避开树干位置(即不要在树干位置堆高mulch)。

8、第一年要好好浇水,干燥季节7~10天浇一次水,保持Moist但不要Soggy(别太湿)。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6 1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sThere 于 2019-8-7 01:08 编辑

他山之石、一家之言,我只取不往深里挖那瓢饮。
树坑锅底形前两天才说过 @老农夫
@chcfy @小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6 2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uwen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uwen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9年度勋章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9-8-6 20:0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vender_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vender_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排观摩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6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k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k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这么多,感觉挺专业的,先加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6 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农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农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资料太有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9 感谢交流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6 22: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y10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y10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6 23: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9-8-6 18:02
他山之石、一家之言,我只取不往深里挖那瓢饮。
树坑锅底形前两天才说过 @老农夫
@chcfy @小象

哈哈,恭喜LZ找到可你口的那一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9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何时听取蛙声一片

发表于 2019-8-6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高地厚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高地厚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很有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6 2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种一锹下去就是粘土的情况跟普通土壤又有点不同。
你家的情况适合这种,就依葫芦画瓢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chuanh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6 2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T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T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就是挖个大坑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1 浅坑~~~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7 09: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象 发表于 2019-8-6 22:41
那种一锹下去就是粘土的情况跟普通土壤又有点不同。
你家的情况适合这种,就依葫芦画瓢吧。 ...

其实只是运气不算太坏,俺家粘土是棕褐色跟你家坑底的差不多,但你的运气更好土层有50cm。

粘土层(clay soil)的问题,亲身试验,详解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xtra=page%3D1

上图,稍微挖深点就全是粘土,能种果树吗?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xtra=page%3D1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7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农夫 发表于 2019-8-6 21:50
资料太有用了!

你的图跟他是一样的观念,把你的图放在3楼了。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7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tsThere 于 2019-8-7 11:47 编辑
小象 发表于 2019-8-6 22:41
那种一锹下去就是粘土的情况跟普通土壤又有点不同。
你家的情况适合这种,就依葫芦画瓢吧。 ...


是啊即使都是粘土也不一样的土质,要区别对待,太粘的土就得挖大坑甚至设排水。

chcfy 发表于 2019-8-2 07:58
一般來說, 挖到粘土, 便不再下挖, 如果真有需要才多挖下一些少.
種樹, 會把樹頭升高10-15cm(甚至20cm, 那一顆空壓 玫瑰, 要用到綠色的ring, 並非粘土, 是大樹根, 很粗很粗很粗的). 铺回土後, 再在樹頭做一個小窩形(中間畧低, 週邊畧高) ...

感觉chcfy的主意与我一直想用在果树上但暂时没浇水条件去做的air pruning地上围栏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树要长得牢树根就会往深里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7 10: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澳洲小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澳洲小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马上回去挖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7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农夫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农夫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9-8-7 09:22
你的图跟他是一样的观念,把你的图放在3楼了。

通过交流大家都涨知识了。

发表于 2019-8-8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小肥 发表于 2019-8-7 09:41
感谢分享,马上回去挖坑

看看你挖的?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8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ter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ter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地質專家

发表于 2019-8-8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teros 发表于 2019-8-8 09:38
地質專家

13L里边两个链接也有很多信息。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8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象 发表于 2019-8-6 22:41
那种一锹下去就是粘土的情况跟普通土壤又有点不同。
你家的情况适合这种,就依葫芦画瓢吧。 ...

你用什么挖了荷花池大坑?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8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m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m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不加肥?是怕烧根吗?有的花匠是说挖深一些在回填肥料土,根放在回填土上。不知哪个对?

发表于 2019-8-8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my 发表于 2019-8-8 11:34
为什么不加肥?是怕烧根吗?有的花匠是说挖深一些在回填肥料土,根放在回填土上。不知哪个对? ...

等等看有没明白人来指点一二。

前两年买枣树的时候卖家的guide里也说不要加底肥,甚至明确说要买最便宜的没有任何附加肥料的compost和土。
中文资料恐怕99%以上都是要加底肥的。

俺家玫瑰定植加了牛粪有肥伤,这次两个树坑里加了浓度高一点的复合溶水肥和两捧颗粒干鸡粪,没什么不良反应,不过枇杷一向很皮实的。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8 15: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happine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happine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来补充一下吧。

第一,西方的园子是跟中国学的。这是大前提!只是咱自己不争气,每朝每代都搞焚书坑儒。哪些珍贵的文字流传都烧没了。和英国光荣革命后就系统完整的记录一个天、一个地。人家订的规矩是,比你先说的人写的道理都要脚注引述(自己看下维基百科),一个是尊重与鼓励发表观点,一个是索引快。Google学术上,把被引述最多的视作权威(网页都注明被quote多少次),咱们现在是山寨强国,根本不搞这套。支付宝不会承认是参考paypal的,大家都怕发表学术研究,因为马上就被抄了,犯傻啊。儿子不知道谁是老子,老子也找不到儿子,创新就是一句空话。现在不是谈创新,连早点资料都费劲,找不到。园艺上的拿中文搜,简体1、2篇,还互为抄袭,繁体就有很多。要么用英文,太多了。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些资料,基本台湾还有。园艺的书,可以去台湾金石堂找。国内的就一本园冶。给全国农科院写教材的那个,93写了,十年后出勘误,他的博客我可以发给大家参考。他说现在搞学术的都不敢认错,也不敢说自己没搞明白,很丢脸。他说他不愿意这样,十年年写错了他就要在书里更正,他还问他的学生能不能回答他没有搞清的问题。我同学是同济建筑学院景观设计毕业的,95届。现在是苏州园林大内总管,他和我亲口说,很多东西他也搞不清楚。太多东西了。他说来苏州看四大园子的,外国人习惯对着龙啊凤啊一通乱拍,中国人就爱树啊、花啊一通乱拍,只有日本人最敬业,每每都是趴在树底下拍铭牌(出处、年代、种类等资料)。人家是对中国文化的真!爱!我听了也学了学,去了墨尔本皇家植物园去找。铭牌就是树的脚注,英国人要求的学术模式,老子是谁?儿子是谁?我同学也求我去找找。大家都敢兴趣。我别的不找就找茶花。也是植物园最多的。为什么是茶花呢?一个喜欢。一个茶花是很好的标记植物。你说玫瑰是咱中国的有证据吗?没证据怎么说西方的园子是mimic我们呢?五千年文化,连自己都说不清,难道要靠火锅来传播(KFC邪恶的笑了)。茶花是开花的茶树,不开花的是Tea Plant,一家!(莴笋是茎用类Lettuce,叶用类就是生菜啦,一家!)以前中国出口大头就两样:茶、瓷器(China)。好好的茶还发酵给送过去(冷冻大闸蟹有没有?)英国人还是暖哭了、美呆了,尖叫着要high tea。这在中国人眼里是KFC的东西,摆在了英国有钱人桌上,和现在LV有一拼。能换白花花银子的能给偷出国境吗?No,脑袋搬家的呦。茶花自然谈也不要谈了,国之重器。唐朝李世民麾下十八学士对应十八学士茶花,流传到后世的基本只有红十八学士、白三学士了。没茶花,Wedgewood瓷器还叫瓷器,还叫喝high tea吗?改刷火锅得了!可唐朝对日本就缺心眼,茶花自然也给了日本。日本再于十八世纪中传入欧洲,定名Camelia (法国Kamel爵士)Japonica。自然白三学士在国际上被叫做Camelia J。大家可以自己搜 Baishanxueshi Camelia,国际茶花注册在意大利,白三的注册信息是Camelia Japonica。我很好奇外交部是否应该严正抗议 “白三学士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后呢?然后我就打电话给苏州,白三学士找到了,坐标墨尔本皇家植物园,中国植物区。所有的茶花,都在树根显眼处安放了铭牌,唯有白三,是块铁皮挂在树丫上,非常sneaky。上面文字是 Baisanxueshi 1993,没有说明来源。连PRC 或ROC都没有。很猥琐啊,有木有?至于有多美,各位可以自己去看,浅粉黛白,白中透粉,美出天际了。看过其他的花都不叫花,叫渣。我一直想的就是是不是半夜溜去压根条,总是越想心越痒,可惜没贼胆。好了,第一居然扯那么多,对不住大家。有兴趣组团一起去看白三的,可以提。我们可以约时间。

第二,茶花Camelia、杜鹃Azalia,玉兰Magnolia,木兰Michelia(白兰、黄兰、含笑、云南木兰),栀子Gardenia,这些字母ia结尾的,都是acid loving plant。其实园子里有这些就雅、就贵气、就江南。Acid loving这里的acid是腐植酸。指有机质包括腐熟农家肥、B&B、Mulch。这里对Mulch说明一下:未降解前,会与植物竞争NPK,降解后提供腐植酸。所以敷了mulch后发现叶黄、掉叶子,请立刻施肥。正确的做法是mulch敷设前,先撒NPK缓释肥(Osmocoto 红罐,每平方米90克)。我叫这些“贪官污吏”,所谓出淤泥而不染,香花无色,拿个PH计往淤泥里插下看看?没5.0赶紧去Bunnings退了换个新的来。淤泥是腐植酸etc,吃饱了喝足了下面捞够了上台演讲自然“清”啊。你不给这些营养试试?另外,这些个都肉质根,嫩的很,细皮白肉。反正钻这些腐植酸大大的泥不用费力。反而那些hardy的植物,根系是往下,再往下钻,直到water table,根也很快木质化,又硬又粗,再硬的土也能钻透,甚至钻进下水道,拱翻房屋的狠角色也是苦孩子,那么对种植的时候,挖坑大小,土壤性质就没那么挑剔。Acid loving plant的根系是沿地表长,甚至长到地面来,缺从不拱翻建筑、钻入管道,是对房屋最友好的植物。维州总督府挨着大门种的一颗百年玉兰,几乎树干紧贴建筑,我去实地看过,总督府外墙没有一丝裂缝显示地基沉降。因为是砖的,特别好认。所以看你种什么东西,碰到喜酸的植物,坑是越大越好,深翻30cm才放心。我种的五颗木兰,给的garden bed是15米长5米宽,近80平米,全部深翻。花了我整整一周。成树冠径1.5米,根系直径一般是5倍于树冠。挖土我推荐电动工具,牧田电钻+Bunnings 加长型masonry钻头10-16mm,挑便宜的买。分分秒把挖的地方打成马蜂窝,在小手挖挖浮云。

第三,录像里拿刀切十字,不适合喜酸肉质根的植物。这点缺少说明。肉质根的买回来都是拿美工刀把塑料盆小心翼翼切开再脱,唯恐伤了肉肉根。挖坑不给底肥的理由是,让小孩饿着,自己去找食,刺激根系生长发达。这是西方的园艺讲法。问题是你自己的小孩给饿几天试试,舍得不?喜酸的不给底肥,马上黄叶掉叶死给你看。我一般挖到一米见方,30cm深,底肥用腐熟有机肥(怕烧用牛粪、不怕死的用鸡粪)给1公斤,硫酸亚铁100克,NPK缓释肥(Osmocoto)300克,Peatmoss 半包(Bunnings买一包的1/2),再混入Potting Mix Mulch 25L,园土(挖出来的土)进行混合,边混合边倒入坑中,以手摸土质松软为宜,太松加园土,太实加Potting Mix。Potting Mix只要买base类型的,bunnings 4$以下,因为自己加了各种营养,一个是重复,一个是浪费钱。我一般买最便宜的Mix,只要是腐熟的就行。营养自己调配。Blood Bone也可以适当加。这么做好,这一米见方的土质就彻底提高了。从有机质加入到实质改善clay,需要时间,期间还要补下肥。但是打了以前量,等根系长到这里,这里土壤正好ready。这里说的都是针对喜酸植物。否则可以不挖大坑,不给底肥。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4 金币 +1 收起 理由
cheerrry + 2 我很赞同
weekends + 2 感谢分享
ItsThere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8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uan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uan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师是有大计划的。先前把树种的盆里,就是小树一边长大,计划一边成熟,都不耽误,哈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5 你楼上的是大师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8-8 16: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uanh 发表于 2019-8-8 15:47
大师是有大计划的。先前把树种的盆里,就是小树一边长大,计划一边成熟,都不耽误,哈哈 ...

是实在拖不下去了。。。
天一热就得隔天浇水,有点风就得去把吹倒的树们扶起来,整理缠绕根和换盆也麻烦。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8-8 20: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9-8-8 11:32
你用什么挖了荷花池大坑?

镐,锹, 还有劳动人民的一双大手

池内的圆坑是用post hole pincer 挖的,这种黄粘土太好挖了。

何时听取蛙声一片

发表于 2019-8-8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象 发表于 2019-8-8 19:17
镐,锹, 还有劳动人民的一双大手

池内的圆坑是用post hole pincer 挖的,这种黄粘土太好挖了。

Post hole pincer,算了我还是期待600mm X 75mm大号Drill bit到货,上次挖俩小树坑网球肘差点犯了。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9-8-9 0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happiness 发表于 2019-8-8 14:04
我来补充一下吧。

第一,西方的园子是跟中国学的。这是大前提!只是咱自己不争气,每朝每代都搞焚书坑儒。 ...

感谢分享!有些观点有历史,很有趣,值得学习。

关于白三学士注册信息的资讯不知道层主是从哪里得到的?附图是我在国际茶花组织I网站上下载的字母B开头的168页品种简介里的关于白三学士的简介。产地是来自中国。Camellia japonica 不是什么注册信息,是学名,是指一个物种,可以对应成千上万个俗名,但是在生物分类学是一个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 收起 理由
ItsThere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何时听取蛙声一片

发表于 2019-8-9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9-8-8 21:32
Post hole pincer,算了我还是期待600mm X 75mm大号Drill bit到货,上次挖俩小树坑网球肘差点犯了。  ...

用挖洞神器post hole pincer 比镐,铲,还有那种烧汽油的挖坑大钻省力得多。

要不我上你家帮你挖,什么都涨价的年代,足迹友情价不变,5毛一锄,如何?
何时听取蛙声一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