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新南威尔士HSC讨论帖 欢迎提问 :D (2011-6-14) limit-2010 · 面试中巧妙的提问 (2006-9-25) poloand
· 江西诗派与黄庭坚 (2008-9-22) 着我青衣永飘零 · 【把鲤鱼进行到底】——航航手把手教你做酸菜鱼 (2012-1-17) 航迹云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311|回复: 19

[信息讨论] “股神”巴菲特:金融危机再次发生不可避免--不是废话吗?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16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巴菲特也开始跳大神了 


北京时间周六(9月15日)晚间消息,据CNBC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股神”沃伦·巴菲特发出警告称,再次发生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巴菲特在接受采访时被CNBC主持人安德鲁·罗斯·索尔金(Andrew Ross Sorkin)问及,他是否担心金融危机将再次发生。

  “未来某个时候肯定还将再发生一次(金融危机)。”巴菲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道。


  本周是雷曼兄弟破产的十周年,许多投资者都认为雷曼兄弟破产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大事件。

  被誉为“奥马哈先知”的巴菲特解释道,另一个泡沫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本性就是嫉妒和贪婪。

  “人们开始对某样东西感兴趣是因为(其价格)上升,而不是因为他们了解这样东西或是其他任何东西。但如果隔壁的某个众所周知的蠢人变富了,那么他们的配偶就会说,你为什么不行呢? ”巴菲特说道。“这是很有传染性的。而这正是整个系统中永久存在的一个部分。”

  在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15日倒闭之后的几个星期时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抓住机会,对高盛集团和通用电气进行了重大投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16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联储:半数美国家庭比金融危机前更穷


据美国媒体“QUARTZ”7日报道,所有这些好消息都掩盖了一个更大的真相:在财富方面,最贫穷的美国家庭比2007年更加糟糕,甚至低于上世纪70年代的水准。

中国大陆媒体观察者网署名为尹哲的文章报道,在2016年,收入靠后的全美半数家庭拥有的财富,仅为2007年的一半。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较贫困的家庭通常投资于房屋和其他实物资产,而几乎没有资金投入股市,这让他们与金融危机之后的财富复苏失之交臂。

大部分对长期美国家庭财富不均的研究,都把焦点放在了收入而非资产上,原因是缺乏足够完整的资产数据。

通过对数十年来美国家庭收入、储蓄、房产价值、权益资产等数据,以及相关的人口统计数据的分析,这份研究的作者首先证实了其他学者的成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收入两极分化加剧,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地位造成了特殊的伤害。并且,缩小这种差距的努力一直不见成效。

事实上,对于美国中上层家庭而言,投资组合多样化程度,决定了其财富演化的道路。

数据显示,房产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50%至90%)的主要资产,而最上层10%的家庭则拥有更大比例的权益资产(如股票等)。这种资产分布的差异解释了次贷危机前后,美国家庭财富分化的原因。

发表于 2018-9-16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霍金一样,信口开河。还有人信了。

发表于 2018-9-16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x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x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关键是何时何地?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16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5 发表于 2018-9-16 21:40
跟霍金一样,信口开河。还有人信了。

他有这个便利影响世界资金市场,为何不用

索罗斯也有,有时候就是先埋好单,然后发些言论,很大可能市场就按照他的言论走了

发表于 2018-9-16 21: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fang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fang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岳不群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16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revstar 于 2018-9-17 07:06 编辑

2013年听了索罗斯的话, (当时索罗斯下空单的时候有新闻出来)空澳元,从1.02一路空到0.82

所以我更喜欢做空

而且从此知道,澳元 / 澳洲是极其完美的做空标的

发表于 2018-9-16 21: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so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so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CNBC估算,假如你在2008年8月初投资苹果公司1,000美元,在股票增值以及不含股息的状况下,时至今年8月2日这项投资价值为9,222.5美元,是当年的9倍有余。
  巴菲特的投资策略并不完美,他承认在当年10月进场的时机有点偏差,因为股市一路跌至2009年,"以长期发展的基础来看是正确的,不过至少应该再晚个四到个月进场。"巴菲特表示,与其用情感的直觉买股票,不如遵照巴菲特建议的简单原则。
  巴菲特说:"市场一般来说很理性,偶而才会做出很疯狂的事,抓住当时的机会并不需要多高深的智慧、经济学学位或熟悉华尔街股市的术语。投资人当时需要的是忽视恐惧和热忱,并聚焦在少数几个简单的基本面,意即愿意用平淡、了无新奇的心态持续观察股市一段时间,即使这看起来很蠢,却是必要的。"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16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v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v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不来澳洲,不是长期生活在澳洲,了解澳洲的方方面面,还是会沉浸在对于西方国家包括澳洲的羡慕之中,怎么能够了解表面光鲜之下的破败呢?

又如果知道澳元是如此一个完美的做空对象呢?

发表于 2018-9-22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i5 发表于 2018-9-16 21:40
跟霍金一样,信口开河。还有人信了。

说的其实有道理的。肯定会再来一次。
就好些人人都有一死一样。

timing是关键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9-22 14: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ifox 发表于 2018-9-22 14:00
说的其实有道理的。肯定会再来一次。
就好些人人都有一死一样。


202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2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巴菲特现在40%现金

发表于 2018-9-22 1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年

发表于 2018-9-22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yow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yow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衲 发表于 2018-9-22 14:13
巴菲特现在40%现金

这么悲观?!
此号加分能力强

发表于 2018-9-22 17: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fi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fi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连投资房一起出货。

发表于 2018-9-22 18: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时光荏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时光荏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题比较傻,老巴的意思是金融危机不可避免,总会反复发生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2 18: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时光荏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时光荏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衲 发表于 2018-9-22 14:13
巴菲特现在40%现金

不对吧,我记得截止6月末,他公司的现金池是创了近几年的高点,但占总资产比例还不到20%。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3 0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evstar 发表于 2018-9-16 22:09
如果不来澳洲,不是长期生活在澳洲,了解澳洲的方方面面,还是会沉浸在对于西方国家包括澳洲的羡慕之中,怎 ...

是啊,谁会知道一个家里有无数矿的土豪国度,号称人均占有相当于两百万澳元资源的袋鼠国,居然在币值达到历史顶峰后被一波打趴???? 

发表于 2018-9-23 07: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ide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ide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是富豪太富了

发表于 2018-9-23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ltraheli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ltraheli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是很多普通人借了太多债务,想借此暴富

就像股市崩盘前没人相信会跌,他们宁愿相信中介的忽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