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时令果蔬总动员——干锅肚条 (2011-8-15) 航迹云 · E&E -- 一个普通周日的美食 16/08/2009 (2009-8-16) 闲夏采薇
· 【眼线产品 -- EYE LINER】 -- 试色 及 能力测试 -- Kate smashbox, NYX, UD 24/7, PRESTIGE , Li (2011-4-25) 魔头 · 肌肤补水之源 -----------【美肌之志--Beauty mate】 ------魔头的面膜REVIEW (一)====全文完 (2012-5-6) 魔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889|回复: 27

[原创作品] 谈谈文学作品所描述的‘生老病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 19: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2 20:49 编辑

最近看了或正在看《金瓶梅》《鲁迅全集》等书。
《金瓶梅》不用多说,大家都有耳闻。我自己出于好奇。我禁不住要拿这本书和《红楼梦》相比。觉得贾宝玉在很多方面似乎到处和西门庆相反。
鲁迅并不陌生,但从高中毕业后再也没看过。一是,觉得中学语文被老师们教得枯燥无味,二则鲁迅的文章一时半会可能还是难以理解。随着年纪增长,人过四十,最近几日,越读越有味。

本贴主要看看作家笔下的生老病死,尤其是‘病’和‘死’,在现代社会是什么病。如果作家是观察细致的,那他写出来的东西就有现实基础,或许他们并不懂医药,但细致的观察产生的描述的细节仍旧很可信。据说契诃夫就随时拿个笔纸记录所看所想。

注:看待这些人物肯定有多种视角。故,我的论述和判断肯定不周全。


或许有意义或许没意义,但很有意思。如果搁在现在,很多病都有有效的治疗,有些人物就不会死。如果他们能穿越,可能会感到十分幸福。而如今的人,烦恼与痛苦并不见得过往的人少。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鲁迅的作品:
1 《明天》里的宝儿:明天
看看鲁迅先生的描述(按照先后次序):
——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的明白
——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
——‘日清夜重,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单四嫂子想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那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去过一年.....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宝儿突然擎起手来用力拔他散乱着的一咎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孩子又不住的挣扎,单四嫂子抱着孩子,带着药包,越走觉得越重。
——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忽然睁开眼睛,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胶水般地粘着手。
——(呼吸)平稳到没有
评:宝儿三岁,单四嫂子唯一的儿子,她很疼爱他。起病特征:急,发热,绯红里带着一点青。我猜测宝儿是患了某种严重细菌感染比如脑膜炎。现在的话,马上抗生素。或许有生还机会。

2 《药》:人血馒头和小栓的病
小栓的病是结核。鲁迅先生在数篇文章中描写结核。结核在50年代以前就是绝症,鲁迅先生也不能幸免。
人血馒头指人血浸泡的馒头。旧时民间迷信,认为人血可以医治肺痨(肺结核病),又说出自唐陈藏器所编《本草拾遗》一书;处决犯人时,便有人向刽子手买蘸过人血的馒头治病。现在结核的四药联合长期治疗很有效。但一些人坚持不了长效治疗,产生耐药菌,如果事态扩大,对人类影响也会很大。
3 《狂人日记》:狂人到底害得什么病?
偏执性神经症。
A 最典型的就是被害妄想。狂人总是想着别人会怎么害他。‘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
B 失眠:难以入睡。穷思竭虑。‘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C 牵连妄想:就是别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连鱼也是如此。‘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4 《阿Q正传》:
阿Q的两价性。即:凡是同时有两种相反的评价、态度、情感或动机,都称之谓两价性。例如:伸手出来似乎要和人握手但随即又缩回去。阿Q被人欺负,他也欺负人。他害怕被打,但打了以后却感到轻松,这是受虐狂的表现。
5 《祝福》的祥林嫂:PTSD,创伤后遗症。祥林嫂在经过丧夫失子后,根本没有地方倾诉,社会是那么地毒恶。“我”在河边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祥林嫂是“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时的祥林嫂也不过40岁,已经花白头发。仿佛木刻一样,说明肌肉很紧张,只有眼珠偶尔转一下。说明生活中的stress已经抑制了大脑皮层,就像中风的人一样,大脑皮层影响,肌肉紧张。
鲁迅先生的作品,暂时看了这些,先写到这里。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35 收起 理由
qingtian + 5 感谢分享
linegar + 5 感谢分享
MINTOMAX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管理人员评分

缓缓  在2018-9-3 10:10  +50分  并说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 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2 20:26 编辑

《金瓶梅》人物的’死亡‘和’病‘

1 西门庆的死亡:
在第七十九回:
病史(按照原文):
——到次日起来,头沉
——靠在床上,叫王经替他打腿
——道:‘不知怎的,心中只是不耐烦,害腿疼
——见房内无人,与妇人......三更时分方起
____喝醉酒,被潘金莲下药后行房
——头晕,身子虚飘飘
——眼便黑了,身子要到
过了一夜:
——内边虚阳肿胀,不便处发出红螺来,连肾囊都肿得明滴滴如茄子大
——溺尿,尿管中犹如刀子犁的一般。溺一遭,疼一遭。
——头晕,起来身子软。面容发红色。
——肾囊越发肿痛,溺尿甚难
——阳虚举法,潘不管好歹,骑在身上。
过了一天:
——遍身疼痛
——五更时分,那不便处肾囊胀破了,流了一滩鲜血,不便处又生出疳疮来,流黄水不已。不觉昏迷过去。
过了两日:
——五更时分,相火烧身,变出风来,声如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爱到巳牌时分,呜呼哀哉,断气身亡。
评:开始时只是头痛,头晕,身子轻不典型症状。然后泌尿系生殖器感染,面容发红说明有发热。被马颠了一下,可能导致外伤。疳疮与黄水,支持淋菌性感染。最后死亡原因是继发性败血症。

2 李瓶儿:血崩症。就是非月经期间出血。有几种可能。可能是炎症,可能是癌症比如宫颈癌。李瓶儿病史长,这个癌症初期是非经期出血。发展可达十年。现在社会妇女定期做宫颈涂片或细胞学检查,极大地预防了此病。“这李瓶儿一者思念孩儿,二者着了重气,把旧病症又发起来,照旧下边经水淋漓不止。西门庆请任医官来看一遍,讨将药来吃下去,如水浇石一般,越吃药越旺。那消半月之间,渐渐容颜顿减,肌肤消瘦,而精彩丰标无复昔时之态矣。”半个月之内就容颜顿减,肌肤消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egar + 5 Pay attention to your signature

查看全部评分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2 2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2 20:35 编辑

《红楼梦》

1 贾母:死于中风。爱吃甜咸食品,到哪里都前拥后簇,不做锻炼。李鸿章去英国访问,看踢球。说,这些绅士不觉得累吗?让下人踢就好了。对体力劳动者的不尊重也导致了权贵阶层普遍不注意锻炼身体。
2 王熙凤的病:也是血崩,小产后淋漓不尽。我猜测是不全流产。古代没有刮宫术,有胎盘残留。
3 贾宝玉的最后的痴:急性应激障碍。家族变故,心爱的人死亡,没有心理准备。情感解离、麻木、性格大变、逃避、失忆等。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2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g56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g56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善待自己,颐养天年。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9-2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su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su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厉害

发表于 2018-9-3 09: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3 10:09 编辑

台湾作家张大春在《文章自在》谈到一例‘应声虫’,具体描述见下:
唐代刘餗的《隋唐嘉话》、张鷟的《朝野佥载》,宋代范正敏的《遯斋闲览》、庞元英的《文昌杂录》、彭乘的《续墨客挥犀》等等笔记之作,容或行文繁简有别,但是都记载了一则大致雷同的故事。笔记作者多声称:他有一个叫刘伯时的朋友,曾经亲眼见过一位淮西地方的读书人,名叫杨勔。根据杨勔自己的说法,人过中年,忽然罹患一种怪病,每当发言应答,肚子里就会发出仿效那言答的声音,而且那样随声以应的话语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响亮,令杨勔困扰极了。

评:这里描述的是一种功能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这种幻听内容一般较单调和固定,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因性精神病。这个人说话时,‘每当发言应答’,肚子里就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3 10: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一下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9-3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缓缓 于 2018-9-3 09:10 编辑

这个有意思。楼主有才。正好切合心理专题,算活动贴吧

发表于 2018-9-3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3 09:46 编辑

李白的酒精依赖


酒精依赖的基本特征是强烈 的饮酒愿望,甚至压倒一切其他愿望。
根据最新ICD-10(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酒精依赖的特征如下:
具有下列表现的三项或三项以上,至少出现1个月以上,或如果持续不足1个月,应在既往12个月中反复出现:

------有饮酒的强烈愿望;非饮不可
-------对酒精的控制力下降
-------为缓解戒断症状而饮酒
-------出现戒断症状
-------越喝越多,酒量见增
-------饮酒固定化,比如早上起床必须来一杯
-------除饮酒外,没有其他享乐和兴趣
-------即使知道饮酒有害(比如伤害肝脏,丢了工作,经济困难,家庭失和),仍继续饮酒


李白一生写过上千首诗,其中两百多首都与酒有关,比如《将进酒》,李白得意时喝酒,失意时喝酒,一个人时喝酒,赴宴会时喝酒,怀念人时喝酒,重逢时也喝酒,他拜访别人要喝酒,别人拜访他就买酒,在酒楼喝酒,在家里喝酒,在宫廷里也喝酒。

-----非饮酒不可,每天读必须喝,饮酒固定化:
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有一首《襄阳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醉意朦胧的李白朝四方看,远远看见襄阳城外碧绿的汉水,幻觉中就好象刚酿好的葡萄酒一样。啊,这汉江若能变作春酒,那么单是用来酿酒的酒曲,便能垒成一座糟丘台了......忘情于清风之中,放浪于明月之下,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痛快。
-----为了饮酒,不惜代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说李白的),李白一生漂泊不定,应该没有家庭拖累或者对家庭不负责任,只要有酒,在哪都是故乡。‘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饮酒成为唯一乐趣:和神仙一样,酒中的乐趣,千万别给不喝酒的人说。‘不知有无身,此乐最为甚。’酒酐心自开。‘

附:《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3 1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王熙凤和尤二姐------一个是自恋性人格和一个是依赖性人格


先说自恋性人格,英文其对应的词是narcissistic,来源于希腊神话,说某人觉得自己太漂亮了,看着水中的自己,竟然爱上了自己,然后栽到水里淹死了。这类人对他人没有任何共情之心,残酷剥削,唯我独尊,比如《笑傲江湖》里的岳不群,开国领袖毛太祖,希特勒等。觉得自己特别重要,利用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行为和态度傲慢。《穿Prada的女魔头》可谓形象刻画了这一类人。
王熙凤带有这种特征。

而依赖性人格的人,主要特征:难以单独做决定,允许别人为自己代做决定,怕被人遗弃明知别人错了也表示赞同,做一件事情时拿不定主意,经常产生无助感等。
尤二姐就带有这种特征。本来贾琏在外面包养着她,王熙凤叫她搬进去,她就搬进去。受了丫鬟的欺负也不敢声张,就连死时,死法都要犹豫半天。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3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nali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nali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3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9-3 1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nqingshuix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nqingshuix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8-9-6 1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nah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nah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V5,今天的分全给你了。

发表于 2018-9-7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7 10:35 编辑

鲁迅作品
《弟兄》:详见弟兄
猩红热 VS 麻疹
症状:
------满脸通红
------又热得炙手
------脸更觉得通红了,的确还现出更红的点子,眼睑也浮肿起来
就诊:
1 同寓的白问山虽然是中医,或者于病名倒还能断定的,但是他曾经对他说过好几回攻击中医的话:况且追请普大夫的电话,他也许已经听到了……。然而他终于去请白问山。白问山却毫不介意,立刻戴起玳瑁边墨晶眼镜,同到靖甫的房里来。他诊过脉,在脸上端详一回,又翻开衣服看了胸部,便从从容容地告辞。沛君跟在后面,一直到他的房里。白问山“问山兄,舍弟究竟是……?”他忍不住发问了。
  “红斑痧。你看他已经‘见点’了。
  “那么,不是猩红热?”沛君有些高兴起来。
  “他们西医叫猩红热,我们中医叫红斑痧。”
  这立刻使他手脚觉得发冷。
  “可以医么?”他愁苦地问。
  “可以。不过这也要看你们府上的家运。”
        诊断为红斑砂(猩红热)
2 他接着又看见伙计提着风雨灯,灯光中照出后面跟着的皮鞋,上面的微明里是一个高大的人,白脸孔,黑的络腮胡子。这正是普悌思。他像是得了宝贝一般,飞跑上去,将他领入病人的房中。两人都站在床面前,他擎了洋灯,照着。
  “先生,他发烧……。”沛君喘着说。
  “什么时候,起的?”普悌思两手插在裤侧的袋子里,凝视着病人的脸,慢慢地问。
  “前天。不,大……大大前天。”
  普大夫不作声,略略按一按脉,又叫沛君擎高了洋灯,照着他在病人的脸上端详一回;又叫揭去被卧,解开衣服来给他看。看过之后,就伸出手指在肚子上去一摩。
  “Measles……”普悌思低声自言自语似的说。
  “疹子么?”他惊喜得声音也似乎发抖了。
  “疹子。”
  “就是疹子?……”
  “疹子。”
  “你原来没有出过疹子?……”
  他高兴地刚在问靖甫时,普大夫已经走向书桌那边去了,于是也只得跟过去。只见他将一只脚踏在椅子上,拉过桌上的一张信笺,从衣袋里掏出一段很短的铅笔,就桌上飕飕地写了几个难以看清的字,这就是药方。

诊断:猩红热VS 麻疹
评:猩红热是链球菌感染,麻疹是病毒。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本文写于1926年),抗生素还没有。麻疹是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物,康复快。现在免疫接种,很少见了。
猩红热的皮疹摸起来像打磨用的砂纸(sandpaper),麻疹就是一般的疹子。文中病人的哥哥惧怕弟弟患了猩红热因为猩红热病死率高,并发症多。而麻疹相对来说恢复较快预后比较好。
鲁迅的关于疾病的描述很细致。通常猩红热没有眼部症状和流鼻涕但有嗓子疼,而麻疹有眼部症状和流鼻涕。  另外,文中将哥哥的焦急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与鲁迅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在1917年,他照顾过周作人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7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7 10:26 编辑

鲁迅作品
《铸剑》原文请阅读:铸剑

1 原文描写‘王’的无聊:
游山并不能使国王觉得有趣;加上了路上将有刺客的密报,更使他扫兴而还。那夜他很生气,说是连第九个妃子的头发,也没有昨天那样的黑得好看了。幸而她撒娇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这才使龙眉之间的皱纹渐渐地舒展
午后,国王一起身,就又有些不高兴,待到用过午膳,简直现出怒容来
“唉唉!无聊!”他打一个大呵欠之后,高声说。上自王后,下至弄臣,看见这情形,都不觉手足无措。白须老臣的讲道,矮胖侏儒〔12〕的打诨,王是早已听厌的了;近来便是走索,缘竿,抛丸,倒立,吞刀,吐火等等奇妙的把戏,也都看得毫无意味。他常常要发怒;一发怒,便按着青剑,总想寻点小错处,杀掉几个人。
显然,他有无聊综合征。假定这个王祥李后主一样爱诗歌,或者宋徽宗爱画画,或许不那么无聊,能少杀几个人。表现的冲动、易激惹。

2 DNA鉴定就可解决哪个是王的头:(王的头被砍)
阿呀,天哪!咱们大王的头还在里面哪,唉唉唉!”第六个妃子忽然发狂似的哭嚷起来。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也都恍然大悟,仓皇散开,急得手足无措,各自转了四五个圈子。一个最有谋略的老臣独又上前,伸手向鼎边一摸,然而浑身一抖,立刻缩了回来,伸出两个指头,放在口边吹个不住。
大家定了定神,便在殿门外商议打捞办法。约略费去了煮熟三锅小米的工夫,总算得到一种结果,是:到大厨房去调集了铁丝勺子,命武士协力捞起来。
器具不久就调集了,铁丝勺,漏勺,金盘,擦桌布,都放在鼎旁边。武士们便揎起衣袖,有用铁丝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齐恭行打捞。有勺子相触的声音,有勺子刮着金鼎的声音;水是随着勺子的搅动而旋绕着。好一会,一个武士的脸色忽而很端庄了,极小心地两手慢慢举起了勺子,水滴从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里面便显出雪白的头骨来。大家惊叫了一声;他便将头骨倒在金盘里
“阿呀!我的大王呀!”王后,妃子,老臣,以至太监之类,都放声哭起来。但不久就陆续停止了,因为武士又捞起了一个同样的头骨
他们泪眼模胡地四顾,只见武士们满脸油汗,还在打捞。此后捞出来的是一团糟的白头发和黑头发;还有几勺很短的东西,随乎是白胡须和黑胡须。此后又是一个头骨。此后是三枝簪。
直到鼎里面只剩下清汤,才始住手;将捞出的物件分盛了三金盘:一盘头骨,一盘须发,一盘簪。
咱们大王只有一个头。那一个是咱们大王的呢?”第九个妃子焦急地问。
“是呵……。”老臣们都面面相觑。
“如果皮肉没有煮烂,那就容易辨别了。”一个侏儒跪着说。
大家只得平心静气,去细看那头骨,但是黑白大小,都差不多,连那孩子的头,也无从分辨。王后说王的右额上有一个疤,是做太子时候跌伤的,怕骨上也有痕迹。果然,侏儒在一个头骨上发见了:大家正在欢喜的时候,另外的一个侏儒却又在较黄的头骨的右额上看出相仿的瘢痕来。
“我有法子。”第三个王妃得意地说,“咱们大王的龙准是很高的。”
太监们即刻动手研究鼻准骨,有一个确也似乎比较地高,但究竟相差无几;最可惜的是右额上却并无跌伤的瘢痕。
“况且,”老臣们向太监说,“大王的后枕骨是这么尖的么?”
“奴才们向来就没有留心看过大王的后枕骨……。”
王后和妃子们也各自回想起来,有的说是尖的,有的说是平的。叫梳头太监来问的时候,却一句话也不说。
当夜便开了一个王公大臣会议,想决定那一个是王的头,但结果还同白天一样。并且连须发也发生了问题。白的自然是王的,然而因为花白,所以黑的也很难处置。讨论了小半夜,只将几根红色的胡子选出;接着因为第九个王妃抗议,说她确曾看见王有几根通黄的胡子,现在怎么能知道决没有一根红的呢。于是也只好重行归并,作为疑案了。
到后半夜,还是毫无结果。大家却居然一面打呵欠,一面继续讨论,直到第二次鸡鸣,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是:只能将三个头骨都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
DNA的发现和鉴定: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在以后的近50年里,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奥秘从分子角度得到了更清晰的阐明,DNA重组技术更是为利用生物工程手段的研究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egar + 5 impressive

查看全部评分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13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15 10:57 编辑


这本鲁迅的全集看了85%。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此集中有很多地方写得非常幽默,有的又非常深刻值得咀嚼。
言归正传。
鲁迅多次提到父亲的病。详见https://baike.baidu.com/item/%E7 ... %97%85]父亲的病[/url]是一篇专门讲他父亲最后两年的光景。还在其他文章里也提到过。寥寥数语。

文中描述:
1 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慢性)
2 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
3 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
4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
5 大吐血:食道静脉曲张
6 最后状态:昏迷。‘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
可以看出,主要症状是水肿。水肿的原因有全身和局部来两种水肿。
全身的见于心、肝、肾、营养不良比如胃肠道吸收、饥饿(比如文革大饥荒很多人因为蛋白质缺乏身体浮肿而死。局部的比如淋巴炎、软组织炎、丝虫病等。
以鲁迅的描述,水肿在先,气喘在后,所以心脏性的可能性小。鲁迅家境殷实,蛋白质应该摄入比较足。
鲁迅在《从胡须到牙齿》说道,自己继承了父亲的牙病,经常出血。说明他父亲的血小板可能减少,原因是肝衰所致的脾功能亢进。
所以,可能是肝硬化腹水。
这个病在现在也没有有效的治疗,只能对症治疗(主要利用利尿剂/放腹水等)。

刚才发现这部全集并不全,仔细看是经典全集。不得不又找了些资料。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luxun/index.htm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14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eg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eg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9-13 15:01
这本鲁迅的全集看了85%。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此集中有很多地方写得非常幽默,有的又非常深刻值 ...

鲁迅享年55岁,其父享年37岁.
鲁迅原本是学医的,想必是从他父亲的治病经历里激发萌生出了自己掌握医术的强烈愿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springwel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Put all my soul into it, play the way I feel

发表于 2018-9-15 0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鲁迅作品:
详细请点击:《从胡须到牙齿》
关于他牙病的叙述:
这也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的一例,如果牙齿健全,决不会知道牙痛的人的苦楚,只见他歪着嘴角吸风模样着实可笑。自从盘古开辟天地以来,中国就未曾发明过一种止牙痛的好方法,现在虽然很有些什么“西法镶牙补眼”的了,但大概不过学了一点皮毛,连消毒去腐的粗浅道理也不明白。以北京而论,以中国自家的牙医而论,只有几个留美出身的博士是好的,但是,yes,贵不可言。至于穷乡僻壤,却连皮毛家也没有,倘使不幸而牙痛,又不安本分而想医好,怕只好去即求城隍土地爷爷罢。
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并非故意和牙齿不痛的正人君子们立异,实在是“欲罢不能”。听说牙齿的性质的好坏,也有遗传的,那么,这就是我的父亲赏给我的一份遗产,因为他牙齿也很坏。于是或蛀,或破,……终于牙龈上出血了,无法收拾;住的又是小城,并无牙医。那时也想不到天下有所谓“西法……”也者,惟有《验方新编》是唯一的救星;然而试尽“验方”都不验。后来,一个善士传给我一个秘方:择日将栗子风干,日日食之,神效。应择那一日,现在已经忘却了,好在这秘方的结果不过是吃栗子,随时可以风干的,我们也无须再费神去查考。自此之后,我才正式看中医服汤药,可惜中医仿佛也束手了,据说这是叫“牙损”,难治得很呢。还记得有一天一个长辈斥责我,说,因为不自爱,所以会生这病的;医生能有什么法?我不解,但从此不再向人提起牙齿的事了,似乎这病是我的一件耻辱。如此者久而久之,直至我到日本的长崎,再去寻牙医,他给我刮去了牙后面的所谓“齿袱”,这才不再出血了,化去的医费是两元,时间是约一小时以内
我后来也看看中国的医药书,忽而发见触目惊心的学说了。它说,齿是属于肾的,“牙损”的原因是“阴亏”。我这才顿然悟出先前的所以得到申斥的原因来,原来是它们在这里这样诬陷我。到现在,即使有人说中医怎样可靠,单方怎样灵,我还都不信。自然,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事情还很多哩,假使我有Victor Hugo先生的文才,也许因此可以写出一部《Les Misérables》的续集。然而岂但没有而已么,遭难的又是自家的牙齿,向人分送自己的冤单,是不大合式的,虽然所有文章,几乎十之九是自身的暗中的辩护。

在这短短的关于自己的牙齿,鲁迅谈到了下列几个问题:
1 他的牙齿问题及就诊经过:蛀,破,牙龈上出血,有家族史。吃栗子、服汤药均无效。后来刮去了牙垢,就不再出血了。花费两元,用时一小时。
2 耻感:牙痛本来是很常见的,但这让鲁迅感到羞耻。因为一位长辈说他不自爱。这不自爱背后的原因是:齿属于肾,牙损是肾阴亏的表现,暗示他性事不检。中医可以说,充满了这种滑稽假想。比如得了肝病,就说因为肝气郁积,心情不好导致的。一个人的情绪背后,有很多时候是思想被灌输了某种概念。至于这概念正确与否,还得被灌输者在以后的生活中自己去学习、重新装入正确的观念。很多人因为小时候被灌输了这些错误的概念,小时候并没有分辨能力,以为这些都是正确的,长大以后就不得不生活在这种错误观念所带的痛苦中。就像鲁迅,以至于牙痛都不敢给人诉说了,其实用两元/小时就解决问题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linegar + 5 Meticulous research, well done

查看全部评分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15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egar 发表于 2018-9-14 21:24
鲁迅享年55岁,其父享年37岁.
鲁迅原本是学医的,想必是从他父亲的治病经历里激发萌生出了自己掌握医术的 ...

鲁迅在《父亲的病》及其他文章中,多次提到中医,一则没有疗效,二则治疗起来很麻烦比如各种药引(比如蟋蟀那个),三是诊金很贵。于是去仙台学西医。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9-15 1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个帖子真是包罗万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15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eg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eg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9-15 08:47
鲁迅在《父亲的病》及其他文章中,多次提到中医,一则没有疗效,二则治疗起来很麻烦比如各种药引(比如蟋 ...

哈哈...就是听了这个故事才去读此文. 那两个名医单从其开的药方看就知道不同凡响,
一个据说只要在寻常药方里多加一片梧桐叶做药引,就能使得患者药到病除;
另一个开的药方是要蟋蟀一对,原配的. 西医是科学,严谨精确,中医何尝输过?
蟋蟀一对必须是原配的,丧偶续弦的不行;生活作风不正派,喜欢沾花惹草包养情妇的蟋蟀想必也不行;
就是童男童女的小蟋蟀也是不够资格的 ——让我不可思议和佩服不已的是那名医居然有本事辨别蟋蟀是否原配的.
钱倒是花花地流走了许多,家里值钱的家当也都抵进了当铺,老爷子还是撒手人寰了...
名医陈莲河,就是清末民初名医何廉臣. 但是何廉臣并没有能够治好鲁迅父亲的病.
文中鲁迅用谐音将他的姓名颠倒写了,是幽默还是耿耿于怀
Put all my soul into it, play the way I feel

发表于 2018-9-16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鲁迅作品:详见“这也是生活”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高中毕了业,却只好到袜厂里去做学徒,心情已经很不快活的了,而工作又很繁重,几乎一年到头,并无休息。他是好高的,不肯偷懒,支持了一年多。有一天,忽然坐倒了,对他的哥哥道:“我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他从此就站不起来,送回家里,躺着不想饮食,不想动弹,不想言语,请了耶稣教堂的医生来看,说是全体什么病也没有,然而全体都疲乏了。也没有什么法子治。自然,连接而来的是静静的死。

听起来像转换障碍(conversion disorder),就是不愉悦的心情转换为躯体障碍。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27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图瓦》中的主人公“图瓦老爹”就是一个后来突患中风的小店主,莫泊桑先是把他描绘成一个饕餮之徒,一个“臃肿、肥胖、红润、气急”的大胖子:“有这么一些异乎寻常的大胖子,死神在他们身上仿佛是在寻开心,它利用诡计、恶作剧和滑稽性的阴谋,使它的慢性的工作具有极强烈的戏剧性质。图瓦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大胖子。这个混蛋的死神在别人身上是在白发、瘦削、皱纹之中,是在令人打着寒噤说‘好家伙,他变得多厉害!’的那种不断增长的衰弱之中显示出自己的威力;可对图瓦就不一样了,好像从把他养得又肥又胖中间得到快乐,把他变成了一个怪物奇人,给他抹上蓝的红的色彩,吹气球似的吹他,给他一种超人的健康的表象。”他的老婆却看出这是一个假象。泊桑写道:“果然出事了,图瓦中风,瘫痪了。”到他病情稍微好转时,“一想到红焖鸡块,图瓦的脸上泛起光彩”

评:图瓦最后中风了。他有如下几个风险因子:痛风(gout),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过去认为吃了含嘌呤多的食物,比如罐装鱼、带壳的。后来发现是人体自己产生的嘌呤。而非外源性的。体内嘌呤水平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加上图瓦超重、爱吃肥腻。更是一种风险。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莫泊桑那个时代,正是“消瘦、苍白”流行的时候,而且这被看作是一种贵族气质,尽管这同时又是贵族开始没落的时代。正因为如此,所以被剥夺了政治特权又丧失了经济优势的贵族阶层急欲以自己所剩的惟一的优势—文化修养、高雅趣味、高贵礼仪等等—来争夺资产阶级所忽视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方面的领导权,以此来贬低资产阶级的物质性优势,这样,越少显示物质性的东西,似乎就越能显示精神性,追求一种高度的贫瘠(消瘦、苍白),与资产阶级的富裕形成对比。哥尔德斯密斯时代的伦敦时髦世界(所谓时髦世界,就是贵族上流社会)显然是一个贬低痛风病和中风而抬举结核病的世界,它使结核病成了一种精神资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安妮的漂流瓶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发表于 2018-9-27 11: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妮的漂流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妮的漂流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9-27 09:28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图瓦》中的主人公“图瓦老爹”就是一个后来突患中风的小店主,莫泊桑先是把他描绘成一个 ...

咳,有点意思。咳咳..

貌似如当今土豪和新旧'贵'族一律抬举被预防针压制的结核病(至少在澳洲不容易得着)。平常百姓都过上了莫迫桑时代新兴资本家的好日子。

能请楼主简单介绍一下Susan Sontag的来历么?楼主这篇论文标新立异,颇有价值。所以严格要求一下。

发表于 2018-9-27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ringw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ringw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ringwel 于 2018-9-27 10:51 编辑
安妮的漂流瓶 发表于 2018-9-27 10:29
咳,有点意思。咳咳..

貌似如当今土豪和新旧'贵'族一律抬举被预防针压制的结核病(至少在澳洲不容易得着) ...


详细点击: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英文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 [1]  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论摄影》等。
桑塔格的写作领域广泛,在文学界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
除了创作小说,她还创作了大量的评论性作品,涉及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 [2]  在文化界,桑塔格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 [3]

童年

1933年1月16日,苏珊·桑塔格出生于美国纽约曼哈顿。 [4-5]  桑塔格出生后一直由祖父母抚养。她的父母常年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5岁那年,父亲在中国患肺结核逝世。
整个童年,苏珊.桑塔格都在对文学书籍的陶醉中度过,她迷上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维克多·雨果、叔本华等人的作品。6岁时,她读到居里的女儿依娃·居里(Eve Curie)写的《居里夫人》,曾立志成为一个化学家,后来又希望成为物理学家。最后,她决定从事文学,成为一个作家。 [6]

青年
苏珊·桑塔格很聪明,因为能读写,一开始上学就上了三年级。从北好莱坞高中毕业时,她才15岁。之后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7岁时,遇到了28岁的社会学家菲利普·里夫(Philip Rieff),10天后,两人闪电结婚。两年后,她随丈夫移居波士顿,诞下儿子戴维,同时考获芝加哥大学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英语及哲学双硕士学位。 [6]

1957年,她拿到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博士,但四个月后转赴巴黎大学,深受到法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的熏陶,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的欧洲哲学著作,并结识了一批先锋艺术家,他们组成了一个由摇滚乐、新浪潮电影、新小说写作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新兴欧洲文化圈,苏珊·桑塔格深深被其吸引,并从此爱上了电影。 [6]
桑塔格26岁,她回到美国,回国之后便要求与丈夫离婚,并提出不要资助独自抚养儿子戴维。离婚后,她携带了“70美元、两只皮箱以及7岁的儿子”来到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宗教学。这时的苏珊·桑塔格依然混迹在纽约的先锋艺术家和反文化的圈子中,对当时美国的小说不屑一顾。 [6]
1966年,桑塔格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论文集《反对阐释》。这是桑塔格最广为人知的一部作品,也是她成为美国“ 现有的目光最敏锐的论文家” 的奠基之作,评论的锋芒涉及先锋派文学、戏剧、电影,集中体现了“ 新知识分子”、“ 反对阐释”,并以“ 新感受力” 重估整个文学、艺术的革命性姿态和实绩。 [7]
晚年
20世纪70年代中期,桑塔格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她做了乳房切除手术。从她那痛苦的治疗经历中,她写出了《疾病的隐喻》一书。
得病是苏珊·桑塔格的思想的一个转折点。生病前的苏珊·桑塔格沉浸在文学艺术当中,在艺术思想中体现独特的趣味和智慧。但生病后,为了治疗,她穿梭于美国和法国的数家肿瘤医院,见到很多和她一样的病友,她开始认识到这个世界有很多隐喻和被遮蔽的真相。比如,人人都可能患的疾病和生病的人,却在健康人的社会处于尴尬位置。患者沉浸在对疾病的幻觉中和他人的歧视中,自觉有罪。但苏珊·桑塔格却不认这种罪。她认为这是一个自古就有的疾病的隐喻,在隐喻中,患者和疾病都被妖魔化。 [6]
苏珊·桑塔格从不为自己的疾病感到羞愧,更不妥协这种命运——最初诊断她患了癌症的医生认为她逃不过这一劫。她接受切除手术,请求医生让她进行2年半的电疗。两年半后,她战胜了癌症,同时发表了作品《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从文学作品和现实背景分析疾病的文化寓意及其深刻影响,探讨“仅仅是身体的病”为何会变成道德批判,又为何会转换成一种社会压迫和歧视。
生病以后,苏珊·桑塔格更关心眼前的世界。
1982年,她在曼哈顿市政厅发表的演讲里对进步人士进行了抨击。在那次支持波兰团结工会运动的集会上,她公然指责东欧的共产主义是“带着人面的法西斯”。
1989年,她根据艾滋病的盛行,又写下《艾滋病及其隐喻》。1992年, 桑塔格出版了《火山情人》,这是她二十五年来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书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两个月。
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 [8]  4月,苏珊·桑塔格在儿子的邀请下,来到萨拉热窝。7月她决定再次回到萨拉热窝,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一位萨拉热窝戏剧界的朋友邀请她导演一部戏剧。就这样,她导演了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她在萨拉热窝生活了将近3年。 [4]
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9·11事件以及之后的美伊反恐战争,更让年近七十的苏珊·桑塔格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4]
2000年,桑塔格出版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该作基本上以十九世纪波兰女演员海伦娜·莫杰斯卡为原形创作的。她移民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公社。尽管《在美国》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但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后来该书涉嫌剽窃,受到指责。 [9]
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逝世。 [4]
写下了《真正的战斗与空洞的隐喻》一文,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 [4]
2000年,桑塔格出版最后一部小说《在美国》,该作基本上以十九世纪波兰女演员海伦娜·莫杰斯卡为原形创作的。她移民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乌托邦公社。尽管《在美国》获得了国家图书奖,但评论界对其毁誉参半。后来该书涉嫌剽窃,受到指责。 [9]
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逝世。 [4]

个人生活

1950年,桑塔格离开伯克利去芝加哥大学念书后,她和认识不到一个月的老师菲利普结婚,但是婚后的夫妻俩并不幸福。在她1947到1963年的日记里面充满了她对夫妻争吵的彻底厌倦以及对婚姻的极度失望。按照桑塔格自己的说法,和菲利普之间既没有通过隐私和孤独才能获得的自我提高,也没有伴随着激情而来的辉煌和英勇的自我失去。这样的纽带终究会被自己扯破。两人终于在1957年9月离婚,桑塔格也一直没有再婚。离婚后的两人还曾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闹的很不愉快。
在2000年接受《卫报》的采访中,桑塔格承认说自己爱过9个人,其中5位是同性伴侣,4位是异性伴侣。 [10]

创作特点编辑


桑塔格许多的所谓的论文集可以称为散文集或者随笔集,因为桑塔格写作风格较为奇特,她以一种散文形式来写论述性质的东西,风格上不受论文的局限,还可以传达出她的女性敏感细腻的感受来。她行文很少有注释,书写完后也没有参考文献,只管放笔而谈.桑塔格酷爱格言式的表达方式,这与她推崇尼采、本雅明以及罗兰·巴特写作风格有很大关系,或者说,她对格言式的喜欢使得她偏爱本雅明以及尼采等人的行文风格。
“反对阐释”是桑塔格的基本立场,提倡艺术色情学其目的是要达到拓展“新感受力”,而感受力是对形式的感受力。接下来形式就自然而然成为桑塔格选择通向此目的的道路。在桑塔格的论述中,她通常把形式与风格等同视之。 [11]

她的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


我目前在读她的《疾病的隐喻》

豆瓣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64734/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安妮的漂流瓶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Your time is valuable. Before taking the time to critically evaluate an issue, ask the question, "Who car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9-27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妮的漂流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妮的漂流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9-27 10:47
详细点击: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英文原名: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美 ...

严格要求的价值回报充分体现出来了。非常感谢楼主。

晚上仔细拜读。

发表于 2018-9-29 23: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ling7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ling7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pringwel 发表于 2018-9-13 15:01
这本鲁迅的全集看了85%。让我对鲁迅先生有了全新的认识。此集中有很多地方写得非常幽默,有的又非常深刻值 ...

水肿气喘,典型右心脏的问题。right heart failure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