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6-10-17 12:10 编辑
二、咳嗽
咳嗽是人体排除废物的反应,咳嗽开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能盲目止咳。感冒过后的咳嗽,如果还有感冒的情况,那就先治感冒,感冒好了,咳嗽才可能消失,因为咳嗽只是感冒带来一个症状而已。
可是,感冒好了,就剩咳嗽,怎么办?
分清寒热。中医把小儿咳嗽大致分为:寒咳、热咳、寒热交杂、积食咳嗽。
积食咳嗽:
现在生活好了,零食多,家长怕营养不良又爱逼孩子吃大鱼大肉,所以积食咳嗽十分常见,肺和大肠相表里,大肠积热会向上影响到肺。
积食咳嗽的特点:在咳嗽同时,有手心发热的现象,痰多,夜里咳嗽为多。舌苔很厚,口中有味,大便不爽、臭,肚子胀。
积食咳嗽,首先控制饮食,忌大鱼大肉,清淡饮食,以蔬菜瓜果为主,吃点稀粥清清肠胃。
可用焦三仙各九克熬水,熬二十分钟即可。也可以用中成药: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寒咳、寒热交杂咳嗽:
(以下有关寒咳的内容,选摘自中医博士罗大伦的博客。)
外感咳嗽。和感冒一样,开始的时候受了寒,身上冷,流清鼻涕,痰是白色的,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了这些症状,其实此时处理是很简单的。
用苏叶,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可以了,再小的孩子三克即可,然后放入一点橘子皮,就是水果摊上卖的橘子,很多朋友问,到底是桔子还是橙子?回答是都可以,橘子类植物的药用相似。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煮出来温热的时候喝。
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兑入温水中,泡脚,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可以抵抗回去的。
但是,如果这个阶段过去了,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此时外邪开始和身体斗争,身体内出现了热证,这叫外寒里热的阶段,此时鼻涕开始黄了,或者黄白相间,一会儿是清的,一会儿是黄的,这是寒热错杂了,痰也是黄色或黄白相间,很多孩子不会咳痰,但是可以听到声音大起来了,痰声很大。
第二阶段适用的治咳嗽的中成药:
我选的这三种,在制方的时候,都考虑到了外寒里热的情况,都用麻黄来散外寒,宣肺,这是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思路,然后用一些清热的药物来清里热,一般的孩子的咳嗽,只要服用这些药物,基本都可以逐步恢复,不至于发展。
1)儿童清肺口服液(同仁堂) 2)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3)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特别提示:孩子的咳嗽,如果进入外寒里热阶段(就是我说的第二阶段),服用中成药,两三天没有任何好转,而且有加重的趋势,说明此次外邪来势凶猛,并非口服成药可以解决,需要好中医来处理,这是一个原则,家长切记。
当这个外寒里热的阶段过去后,往往会回到外寒阶段,此时余邪未尽,孩子的鼻涕又清了,痰是白色的,没有大的症状了,可能鼻音还有点重,这是邪气又重新回到外表了,这是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适用的治咳嗽的中成药:
可用著名方子止嗽散: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可以加入款冬花,一般每味药的用量都是三克,这是五六岁的孩子的用量,最好让附近的中医给加减一下,更安全。熬药的时候,先泡药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七八分钟即可熬。这样的药物不要多服,一般二三天即可,千万别一下子服用一个月。这个方子是清代医学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创立的方子,他自己说的“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感冒之后剩余的寒证咳嗽:
此时剩余一点寒邪,残留体内,身体没有办法自己清除,多半是自己体内阳气不足,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无法清除残余寒邪。此时,可用泡脚的方法,也可以吃烤橘子。
具体的做法是:用橘子一个,颜色微微发红一点的好,然后把炉灶的煤气打开,放中火,然后用筷子,把橘子放在炉灶上烤,很快,接触火的地方,就会变黑,然后,要用筷子反转橘子,让其他地方接触火苗,等橘子全部黑的时候,就可以闭火了。橘子皮的颜色变黑就可以了,不要烧成炭了。把橘子拿下来,放温,然后剥开橘子,让孩子吃里面的橘子肉。每次吃一个,一天吃两个,或者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胃口来决定。
热咳:
(以下有关热咳的内容,选摘自中医博士罗大伦的博客。)
有热邪残余该怎么办?此时,如果有黄痰、黄鼻涕,则要继续清外邪,这是邪气还较盛的表现。这个时候就要请中医开方子或者服用一些中成药。
如果,此时没有什么痰了,或者痰很少,但是很黏稠,往往是干咳,而孩子的舌质是红的,大便容易干,手脚容易发热,尿容易黄等的情况如果出现了,则可以判断剩下了一点残余的热,此时往往是燥热为患。
这时可用流传很广的川贝炖梨。具体的做法是:用川贝粉三克左右,同时把一个白梨上端切开,挖去梨核,把川贝粉放入,然后再盖上,把梨放入一个碗里面,碗里面添些水,然后放入蒸锅内开始隔水蒸三十分钟左右。吃梨喝汤。
但是,记住,感冒后一般寒邪残留的居多,有热邪残留的,往往是这个人的体质偏热,或者最近上火了,或者夏秋天气燥热,或者是冬天北方暖气燥热等等,一定是有原因的,要分辨一下。
(本段摘自博客“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系列”)咳嗽若是热感引起,特别是病毒型感冒引起,最好用香蕉蒸冰糖来服,方法是将香蕉中加入适量的冰糖,然后放入碗内,再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吃,夜晚睡觉前吃效果更佳,几次就好。当然,微波炉里也是可以蒸的。这些都是食品,一般吃不坏人。当然糖尿病人就不要用了。再就是老方子秋梨膏,这是老北京人的最爱,有些超市有卖,可惜知道这个的人现在不多了,可惜。
三、腹泻
松子出生不到两个月时有过一次严重腹泻。一两岁时也常拉肚子,腹泻这事儿,我还算有经验。我的经验是:平时注意调养脾胃是重中之重,而不是等闹病了再忙活。调养之后,松子三岁以后,再没拉过肚子,也没便秘过。
腹泻的原因:
1、积食:对小婴儿来说,接触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机会不多,特别是半岁之内,腹泻一般是因为肠胃功能未健全,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积食。通常发生在连续超量喝奶之后。大孩子也一样会因积食闹肚子。此时的大便:不臭、黄色、有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孩子会厌食、舌苔白厚。
2、风寒腹泻:松子不到两个月时的腹泻就属这种。带她楼下放风,吹了点儿风,回来不久就拉肚子了。这种孩子一般本身脾胃就偏弱。对策也很简单,后面会讲。
3、脾虚型腹泻:这种会是慢性的,不会集中很突然很严重。这种孩子需要格外用心健脾养胃。
4、细菌感染腹泻:其实腹泻的只要去医院验大便,肯定能验出几个白细胞甚至潜血。就算不是因为细菌引发的腹泻,拉了那么久肚子,肠道粘膜多少有损伤,所以出现白细胞真的不奇怪。并不意味着必须要用抗生素。用不用,看孩子具体情况。只要孩子精神好、可正常进食流质,我认为就可以先试食疗办法,不行再考虑抗生素。
5、病毒感染腹泻:比如俗称的秋季腹泻就是。对于病毒,人类还没有特效药,只有依靠自身抵抗力恢复。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做有利于提高抵抗力的事情。
腹泻的对策:
1、首要减食,不吃生冷蔬果,更不可吃冰品。吃奶的婴儿奶粉要冲得稀点儿。大孩子以白粥或汤面为主,特别是粥上层的米油,最养脾胃。现在的孩子几乎天天鱼肉虾不断,时间长了就积食,积食就会厌食或者生各种病。中医书里讲鱼虾一周两次足够,常吃牛肉鸡肉,不一定非得每天都有肉,偶尔素食一天是很健康的,让脾胃得到休息。
2、天然食物止泻:胡萝卜煮水喝,是我的首推法宝,不仅止泻,还能补充水份和营养,胡萝卜是健脾的好东西。把胡萝卜切片或丝,煮水,浓淡看孩子接受度定,当水时不时喝。松子每次腹泻都是胡萝卜水起大作用。西药的思密达是物理止泻的药,试过的就知道那有多难下咽了,就像往下吃石膏粉,而且不能久用,有副作用。还有一种天然止泻食物:苹果煮水。煮完,喝水吃苹果。这个法子我没用过,因为女儿喜欢胡萝卜煮水。
3、风寒腹泻:用白胡椒碾碎沾酒贴在肚脐,驱风寒。国内有卖治小儿腹泻的肚脐药贴,我想原理大致相同。松子婴儿时风寒腹泻了半个月,就是贴肚脐加喝胡萝卜水好的。
4、严重腹泻的容易脱水,注意补充水份。也可以补充生理盐水,药店有卖的,口服。自己用盐兑水也行,比例自己上网查。我没用过盐水,少喝点粥,加点小菜,足够了。 5、关于细菌感染:其实腹泻的只要去医院验大便,肯定能验出几个白细胞甚至潜血。就算不是因为细菌引发的腹泻,拉了那么久肚子,肠道粘膜多少有损伤,所以出现白细胞真的不奇怪。并不意味着必须要用抗生素。用不用,看孩子具体情况。只要孩子精神好、可正常进食流质,我认为就可以先试食疗办法,不行再考虑抗生素。
6、虽说抗生素尽量不用,但严重腹泻持续时间太长,甚至脱水,则需要上抗生素,但一定要先化验大便,做大便细菌培养后,选用相应抗生素,不能上来就用广谱抗生素,不得已使用后一定要补充益生菌。
7、病好后,一定要调养脾胃。办法是:常吃淮山薏米粥。比例不用特别精确,也要看孩子接受度。我是把淮山干和薏米打成粉,煮大米粥时放进去。消化不良可以放一两片山楂干,久病、虚弱的可以放点黄芪。薏米性偏凉,有寒证时不放或少放。这些一定是病好后才吃的。生病时绝不可乱补。
8、所以病后要注意补充益生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一岁前直接服用益生菌制品。一岁后可吃酸奶等含益生菌的食物。
9、有健脾的中成药,但我没给孩子用过,通过食疗已经很有效了。这里也介绍一下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健兴),可以健脾、养血、安神,对于脾虚、贫血、夜啼、哭闹的宝宝效果不错。
(怕篇幅太长,我对小儿中医按摩一字没提,其实这是我推荐的法宝,我将专门开一篇详说。敬请期待《最安全自然的治本之法 -- 小儿中医按摩详解: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日常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