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6-9-19 19:22 编辑
(注:五年前发过一个讲这个的贴子,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总结得太乱了,自己都不忍再看了,重新增加和整理了,再分享一次。)
之前总结的澳洲小学和幼儿园全记录,众多反馈说很有帮助。那就一口气把这系列写完吧。今天说playgroup。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又是多年前的事了,不知这几年有没有变化。所以仅供参考,还是那句话,别人提供的一切,都不能代替你自己的眼睛和思考,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有主见的活。
一、什么是playgroup
上网查,找不到统一的中文翻译,我曾习惯称之为“宝宝活动组”,现在觉得“亲子活动组”更贴切。因为妈妈全程一起参与,突出“亲子”二字很好。
现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服务机构,叫亲子班,或亲子活动中心。但和澳洲不太一样,中国的大多属于商业运营,因此收费不便宜。受众也是有钱有闲的一部分人。
在澳洲,这东西很大众化,不收费,或象征性收费,少得可以忽略不记。比如,我参加过的四个,两个免费,两个收费,每次才两澳元。
说白了,就是妈妈带着宝宝,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做手工、做游戏,有的有专业老师带领,有的是妈妈亲自上阵,组织方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后面我会详细讲到。
二、Playgroup的适合年龄
上小学之前的宝宝都可以参加,没有最小限制。虽然几个月的小婴儿大多在睡觉,但的确见到西人妈妈带着刚满月的婴儿来的,因为哥哥姐姐要来,小baby只能跟着啦。半岁以上的宝宝就比较多了。
对于小婴儿,还可以跟着妈妈参加mother group,这种主要是妈妈在一起分享育儿经。我没参加过这种。
三、参加playgroup的好处
对于注重精神世界的我来说,最关注的是孩子内在的健康和快乐。松子是独生女,加上性格内向,我迫切的想要带她多接触同龄孩子。想当年,我这全职妈妈当的啊,一点儿不比上班族轻松,天天往外跑。松子上小学之前,每周,幼儿园两天,亲子活动组两天,图书馆一天,周六日全家出去郊游。日子过得充实。回头来看,收获还是不小的。
1、它是幼儿园之前的良好过渡。
这一点,在松子身上特别明显。松子小时候胆小害羞。当她三岁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特别担心。但实际情况让我松了口气。第一天上幼儿园,出乎预料的顺利。只有和我分开时哭了一下。我出去后躲在门外观察,老师抱着她指这看那,帮她转移注意力,她马上就不哭了。
我是个喜欢总结的人。过后我总结,顺利适应幼儿园,固然与我对幼儿园的精心选择、充分利用三次试园日有关,还有一点很重要:松子从一岁多,就一直参加各种亲子活动组。
亲子活动组的内容和幼儿园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妈妈陪。所以当松子第一天独自在幼儿园时,还以为跟平时一样在参加活动组呢。
当然,松子的情况是三岁上幼儿园。我是全职妈妈,有条件遵从大多数专家推荐的最佳入园年龄。对更小上幼儿园的宝宝,这一条是否这么明显,我没考证。
2、宝宝学到很多,包括融入集体。
本地的儿歌和游戏,我们都是在活动组学的。因为妈妈也跟着一起唱跳,孩子会更放松更high,跟不上的话,妈妈当场可以帮助宝宝。相对的,在幼儿园,虽然老师也有教,但一个老师面对十多个孩子,不可能一一关注得到,内向、再加上英语不太灵光的宝宝,多少是有点压力的。
在活动组,孩子有机会接触不同的小朋友,不同的大人,不同的玩具,不同的环境。说起玩具,自己买毕竟有限。幼儿园的也不会成天换花样。倒是在不同的活动组,接触到许多寓教于乐的新鲜东西。
手工作品就更是数不胜数,上学以后越来越发现,澳洲重视美术和手工这些锻炼创造力的东西。松子的手工我放了几箱子,最后实在没地方,干脆拍照留念就算了,实物忍痛抛弃。
上图:在某活动组,松子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喜欢的老师,西班牙人。后来,老师要搬到澳洲中部的艾丽斯泉。和我们告别时,她忍不住哭了。我们几个跟她时间久的家长也都红了眼圈。最后,她私下里一个一个的和相熟的孩子告别。我真诚的告诉她:“松子真的很喜欢很喜欢你,我们会想你的。”然后,我叫松子和老师拥抱一个,松子竟然真的过去,小小的胳膊抱着老师的头,松子感情内敛,对她来说,这样就是很爱的表现了。
写到这儿,iPad里正好传来王菲的《天使》,脑海浮现告别时的场景,眼睛又湿了。以后去艾丽斯泉,不知会不会真的去找她,或许她已不记得我们了。但有网络的世界真好,Facebook上有她,要找,总不会丢。随缘吧。
3、它是妈妈结交新朋友的渠道。
作为全职妈妈,成天在家面对着处理不完的琐事,很容易向黄脸婆快速转化。对于初到异国他乡的我们来说,更需要有机会接触外人,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
在活动组,我结识了不少妈妈,有本地人,也有别国的移民。大家非常照顾我,让我感受到被接纳的温暖。在活动组结识的这些本地妈妈,也成为了我在Facebook的第一批联系人。
比如,唱儿歌时会有动作表演,要叫小朋友到台前配合,别的孩子都举手急着想上。松子内向害羞,从不举手。老师会好心的点名叫她上场,给她锻炼的机会。因为英语不灵光,松子上场后,常常愣着不知干啥。没有一个人会笑她,得到的都是善意的鼓励。这不正是对我们最善意的友好吗?
4、它是了解本地生活的切入点。
虽然活动组的小圈子算不上大社会,但也是了解本地风土人情的一扇窗户。特别是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比如附近哪个幼儿园好啊、学校怎么样啊……多向本地妈妈请教,简单有效。
甚至本地宝宝常吃哪些零食、用什么样的饭盒,我都很感兴趣。以前逛超市,大排大排的零售货架,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在活动组看到本地小朋友在吃,我才知道那些都是什么……
还有,拿我自己来说,英语从小学到大学,可来了澳洲,竟然发现儿歌里的词都有不懂的。澳洲本地的儿歌,我和松子一起在活动组从头学起。刚开始听不全歌词,就先熟悉调子和动作,回家上网搜歌词。
当我投入到一首儿歌中时,觉得儿歌所描述的场景那么童真而纯洁,自己好像也变小了,很快乐!是的,和孩子一起重过一遍童年,我很快乐!
四、Playgroup的种类
1、专门的机构主办:
比如我参加过的其中一个,是移民资源中心主办的,有政府资金支持。因此,组织得比较正规。主办方花钱雇商业运营的公司,给孩子们提供服务。有学过幼儿教育的专业老师带领,有的甚至有教学内容。假期还会有特别活动,去农场什么的。而且,从手工材料到吃喝,全免费。
因为和政府机构有联络,有一次还有悉尼大学的课研组来,做关于双语儿童的研究。我还趁机向专家请教了松子的语言发展问题。松子上幼儿园第一年,在幼儿园一句话也不说,我一度担心她会不会是自闭症呢。听了专家的解释我放心了,这是双语宝宝常见的“沉默期”,通常发生于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环境转换的时期,有的孩子明显,有的不明显,时间长短也有差异。 这是我最推荐的一种活动组。后面有具体联系方式。当初我是在图书馆的广告栏看到的信息。
2、教堂主办:
许多教堂提供各种服务,其中就有亲子活动组。老师和组织人员大多是义工。有的免费,有的象征性的收几块钱。具体可到家附近的教堂问。
另外,教堂的礼拜日,大人做礼拜时,孩子会集中在专门的房间玩儿玩具,有专人看着,中午有简易午餐。这种我就不纳入真正的playgroup了,只是多给大家一个信息。
3、专门机构和教堂合办:
松子参加过一个叫Mainly Music的活动组。全澳都有分点,专业提供这项服务,也有卖儿童音像产品。每次两澳元。这个组织本身不是宗教性质的,但它的活动点基本都与教堂紧密联系。场地和工作人员都是教堂的。活动内容以音乐为主,其中不少儿歌是自有版权的。大家上网搜索Mainly Music即可查找自己家附近有没有活动点。
学生假期或节日,会组织特别的活动。跟着这个活动组,我们去过动物农场、奥林匹克公园的儿童活动日、室内儿童乐园。费用都是象征性的收几块钱,和门票的差价都是教堂经费补贴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因为参加了这个活动组,两岁的松子有机会第一次上台表演。那是本区教会办的圣诞颂歌晚会(Carols)。其中有一个节目安排了Mainly Music的小朋友表演,虽然只是上去唱首儿歌、做两下动作,让人回味的是一种新鲜的经历。见下图。
4、家长自己组织的:
这种我没参加过,但经常能在论坛(中英文论坛都有)上看到召集贴,邀请附近的妈妈们定期碰头。至于地点,可以合资租场地,比如租社区活动中心。可以到家里轮流做东。或者干脆就在外面的免费公园。这种内容比较随意,一般会妈妈们轮着来当老师。自发的嘛,相对不那么专业,玩具也没那么丰富,但也算是就近交朋友的好方式。这样的活动组交到的朋友,通常会走得比较近,以后都会成为长期朋友。
五、具体活动内容
时间上,每次两小时左右,每周一次,每学期十次左右,学生假期暂停。
内容上,各有不同,大体总结如下:
1、签到。
2、由老师带领唱歌、跳舞、讲故事。
3、做手工。
4、做游戏。
5、上午茶点。有的是组织方提供,包括大人的。有的是自己吃自己的。
6、自由活动,随意玩儿玩具。
7、另,我只遇到一个活动组,针对马上要上学的孩子,安排了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孩子更好的与小学衔接。叫preschool的的环节,比如认字母等。
8、每到节日,活动组里的内容也会应景。比如,复活节会搞寻找彩蛋游戏。圣诞节前发礼物,老师假扮圣诞老人发糖。有的会组织圣诞派对,做游戏赢奖品,或者抽奖。
有一次我竟然抽中了最大的礼品篮。还记得,当时,别人都竖着耳朵听公布奖号,我却和旁边的妈妈窃窃私语,聊得停不住嘴,老师喊了很多次大奖号码,没人应,旁边的妈妈捅捅我,一看,唉呀,竟然是我!想起以前,眼巴巴的盼中奖,却总失望。当你无所求的时候,它就来了!
9、小朋友生日的时候,会安排吹蜡烛吃蛋糕,蛋糕是妈妈自己准备。活动组会送一个礼物,例如一本书。不同活动组情况不同。
10、学生假期时停开。有的就会组织假期活动,比如一起去农场、动物园、游泳馆、儿童乐园等。记得有一次假期活动,是雇了专门做party的一位主持,带来了全套音响和迪斯科灯光,教小朋友卡拉OK,跳迪斯科。
11、第二年要上学的孩子,就算要在playgroup毕业了。在最后一次参加活动组的时候,会有类似毕业典礼的环节。孩子一一上台领证书和纪念品,拍照纪念,很有意义。
六、寻找playgroup的渠道:
1、最原始的办法往往最有效。平时散步遇到附近的本地妈妈,不妨聊几句,打听一下,她们都会热心相告的。毕竟你家附近的推荐才是最适合你的。
2、图书馆的广告栏,多留意看,除了活动组的信息,还有许多其它活动信息。
4、上网搜索你家地名加上关键字playgroup,碰碰运气吧。
5、问附近的教堂,不管你是不是信徒,他们都欢迎。
6、上本地育儿论坛,包括英文和中文,寻找类似我这样的热心人,哈哈。
七、我参加过的playgroup联络信息:
1、前面提到的Mainly Music,全澳洲都有,收费每次两元。网上搜Mainly Music就出来了,查一下自己附近有没有。
2、前面提到的有政府资金支持的移民资源中心主办的,免费。信息如下:
The Hills Holroyd Parramatta MIGRANT RESOURCE CENTRE,电话:96879901,97471165,97475782。我那时候,有四个点:周二下午Auburn,周四中午Blacktown,周三上午Wentworthville,Cabramatta时间不知。
3、教会主办的这个,也很好,有专业的老师带领,免费。
叫St Anthony's Family Care Jumping Joeys Playgroup,电话:97475782。
以下是它家的活动时间和地址(学校假期期间停开):
Auburn:周二9-11am,St John'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 Auburn. East Granville:周二9-11am,Holy Family Primary School, East Granville Cambramatta:周四9:30-11:30am, Cabramatta Community Centre, Cabramatta. St Marys:周一10:30-12:30am,St Anthony's Family Care, St Marys. Wentworthville:周三10:30-12:30am,在游泳池后面的Youth Centre。
这么多年了,以上信息不知变没变,试试吧,祝各位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