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一十七年 - 吾心安处是吾乡 (2015-2-24) astina · 基金投资101 (2006年版) (2006-10-15) 黑山老妖
· 车拿到了,ford XR6 BA,初步油耗统计! (2006-2-25) ufo · 换种方法烧MUSSEL (2005-9-25) 小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6912|回复: 43

[法规和安全] 【上真图了】减速Bump为什么这样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3 14: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捷足先登 于 2016-2-4 10:37 编辑

我家附近的一条小路,还挺忙的,常常会车;(好在大家文明行车,和谐礼让)
去年安装了减速Bump,类似图片中的。

说明下,Bump是两个独立的凸起,供两个方向分别使用。

这个Bump导致会车时两车贴的挺近的。


我想请问:
为什么这样设计?
光有减速Bump不够么,还要(两侧的牌子)把车挤到靠路中间?

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3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x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x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只能单车通过吧

发表于 2016-2-3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土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土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减少超车机会?

发表于 2016-2-3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2013xnxc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2013xnxc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说明这里经常有人高速飙过采取措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LEOZHU + 6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3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13xnxcf 发表于 2016-2-3 15:12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说明这里经常有人高速飙过采取措施了。。。。。。。。 ...

赞同。我家附近也有类似的情况,主要对治飞车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2013xnxcf + 6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灭故彼灭。

发表于 2016-2-3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ampire_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ampire_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摩托车飞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3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xk 发表于 2016-2-3 15:11
这个只能单车通过吧

是双向各自车道,有线的。

发表于 2016-2-3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土豆 发表于 2016-2-3 15:12
减少超车机会?

社区内的小路,从没见过人超车的。

而且是个坡路,显然也不是什么飚车的道;
再说,应对飚车,Bump就够了,用不着两侧的“挤车牌”吧?

发表于 2016-2-3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inr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inr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反正目的就一个,让你减速,就差弄一个停车场的杠子了,开到杆子前得停下来,按一下按钮。。。。。。

发表于 2016-2-3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ainray 发表于 2016-2-3 15:40
反正目的就一个,让你减速,就差弄一个停车场的杠子了,开到杆子前得停下来,按一下按钮。。。。。。 ...

所以说嘛,路上弄成这样,不太明白。


(说明下,Bump是两个独立的凸起,供两个方向分别使用。)
其实过Bump的时候,速度降到20/30,让车轮对称通过,还是很舒服的;同时速度也下来了很安全。
弄成这样,会车时小心翼翼,速度低于20,甚至到10,还是难免为了不贴近对面车,导致轮子过Bump不对称,车身侧向掀动,很不舒服。(对面车一样)

期待正解。

发表于 2016-2-3 14: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moh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moh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减速BUMPER是标准尺寸的, 大概是和车宽有关吧。 路太窄, 按照道理就应该装一个, 可是偏偏是双向行驶, 一定要挤2个, 而且中间要留缝隙可以2车过, 就成这样了, 估计没考虑2个都会往一起挤。 按道理应该重新弄, 政府拨款又不够, 就这样了估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3 14: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el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el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捷足先登 发表于 2016-2-3 15:36
是双向各自车道,有线的。

一般设计成这样是hump上面不错车的

发表于 2016-2-3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华胥引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华胥引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仔细看图发现中间断开的地方是p的。这个bump好像是一整条的,中间没有断开,远处的bump也是一整条的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捷足先登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3 15: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b.drizz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b.drizz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捷足先登 发表于 2016-2-3 15:45
所以说嘛,路上弄成这样,不太明白。

就是为了让你减速,减速,再减速
你不彪,不代表有别的SB不彪
别的地方不知道
悉尼那些著名的黎巴嫩区们,很多小路都恨不得每50m就是一个bump,而且都是很陡的bump,就差修成只能4WD过的bump了,SB出没太多,没有办法的办法

发表于 2016-2-3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mo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mo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ncord的静街每隔100米就是类似的bump。。。以前不理解,现在懂了。。。

发表于 2016-2-3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实说,这样的Hump真不是让两车在上面同时过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3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捷足先登 于 2016-2-3 17:00 编辑
华胥引 发表于 2016-2-3 16:11
仔细看图发现中间断开的地方是p的。这个bump好像是一整条的,中间没有断开,远处的bump也是一整条的呀 ...


观察好仔细。

我手头没有那条路的照片;所以网上找到的,P了下,表达意思。
因此原帖里也说了“类似图片中”。

今晚回家抽空拍一张。

发表于 2016-2-3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9700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9700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楼主发的图来看,这个speed hump和narrow treatment都是Local Area Traffic Management (LATM)的一种方式。但是楼主发的图是非标准设计,如果你看到这个设计,你可以打电话给council投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捷足先登 + 2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PCA

发表于 2016-2-3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970022 发表于 2016-2-3 17:08
从楼主发的图来看,这个speed hump和narrow treatment都是Local Area Traffic Management (LATM)的一种方式 ...

大侠,用词专业精准

(一直以为就叫Bump)

回头上真图看看。

发表于 2016-2-3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kgkg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kgkg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也太随便了,随便找个图瞎P一下。。浪费大家的细心,还以为是设计的不好,距离不够

发表于 2016-2-3 17: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kgkgk 发表于 2016-2-3 17:59
楼主这也太随便了,随便找个图瞎P一下。。浪费大家的细心,还以为是设计的不好,距离不够 ...

抱歉,误差了哈。

明天上真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3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挺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挺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挺儿 于 2016-2-3 21:50 编辑

趕腳 有了這東東以後, 有了額外的剎車吱吱 聲音. MUFFER改裝過的車,減速后 再加速..也沒有好多少..而且UTE經過時候TRAY裡面的工具又抖一下..., 希望綜合來說應該能好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捷足先登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3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b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b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觉也可以防止路边停的车被刮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捷足先登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4 09: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主楼上真图了。(这次不是P的啊,不是P的)

发表于 2016-2-4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1_h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1_h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些车比较宽,如果牌子不挤过来的话,基本可以无视这个减速bump

发表于 2016-2-4 10: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uf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uf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bump一定要两边的轮子都压到过才行,很平稳,如果单边过的话,车会非常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2-4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eufel 发表于 2016-2-4 11:25
这种bump一定要两边的轮子都压到过才行,很平稳,如果单边过的话,车会非常晃 ...

是的,两边车轮对称的过,很平稳;
有时会车单边过,就晃得颠三倒四。

发表于 2016-2-4 10: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euf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euf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捷足先登 发表于 2016-2-4 11:33
是的,两边车轮对称的过,很平稳;
有时会车单边过,就晃得颠三倒四。
...

感觉这就是个老式的设计,新的路段很少看到了,墨尔本就是north richmond collingwood那块见过很多,而且单行道偏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捷足先登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4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捷足先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捷足先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去年装的。

发表于 2016-2-4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arlod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arlod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不装那个牌子,我就从旁边绕过去了,我车小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