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 虎妞下厨] 黏住他的牙,就黏住了他的心——东北黏豆包 (2009-5-17) Tiger_Karen · 2F上海菜 - 跟我学做四喜烤麸 (2009-10-19) 朱家姆妈
· 穷人开BMW,你所要知道的一切 (2016-11-25) Simonjo · 笨鸟的中式小点心--腊萝卜糕和芋头糕 (2009-4-22) 迁移的笨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Gone

[原创作品] 少年往事(中篇小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5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何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何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明显 发表于 2014-10-5 22:25
你去饭店吃饭,都给厨子炒一桌?
你看电影都先演一遍?
如果骂人蠢之前都要演示一下什么是不蠢,那蠢人不 ...

这么说你这辈子也只有骂人的份了...而且还边骂边吃...
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0-5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很明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很明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何木 发表于 2014-10-5 23:05
这么说你这辈子也只有骂人的份了...而且还边骂边吃...

别吵,好好看小说,错过这么好的小说,上哪找几十万字的无病呻吟去

发表于 2014-10-6 0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何木 发表于 2014-10-5 23:05
这么说你这辈子也只有骂人的份了...而且还边骂边吃...

谢谢何木。。

发表于 2014-10-6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2,

曾经有很多很多个不眠之夜,我一直追问自己,为什么我的母亲是这样的?为什么我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些事情?

没有答案。

岁月慢慢流逝,我的人生渐渐丰满,再回首从前,我只懂得了一件事:接受。

接受所有迎面而来的:幸,或是不幸。



还是13岁那年,一个下午,我偶然打开茶几的抽斗,看到里面有几张折叠的信纸,便好奇拿出来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斗大的两个字:遗书。

是母亲的遗书。磕磕绊绊地看了几眼,我就大叫哥哥。那时父亲母亲上班,只有哥哥和我在家里。

比我大两岁的哥哥同样慌了神。什么都顾不得想我们就冲去母亲的单位。见人就哭着问,有没有看见我妈妈,有没有看见我妈妈……



那天母亲是怎么回来的不记得了。隐约听大人们说事情起因是母亲和单位的领导不合。母亲性格耿直,不擅处理复杂关系。

事情最后以父亲出面找人帮母亲办了提前退休为结束。

至于那封遗书,母亲始终没有跟我和哥哥解释什么,也没有任何安抚。想来她已经风平浪静了。



而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后遗症是,每次看到母亲的字就会不自觉地心颤,胃绞痛。

恐惧是一片巨大的阴影,它深藏在我的内心深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从角落里缓缓移出来,遮住我的心灵像沉重的阴霾瞬间遮住天空。

那以后我便懂得了,我会被以各种方式被母亲放弃,离婚,或者死亡,或者......



生命原来可以这样轻易就被放弃掉。

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多么悲哀的懂得,又是多么危险的懂得。

发表于 2014-10-6 0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osst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osst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尘凡无忧 发表于 2014-10-6 00:53
12,

曾经有很多很多个不眠之夜,我一直追问自己,为什么我的母亲是这样的?为什么我生在这样的家庭?为什 ...

串号了

越得不到越珍惜。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我把手掐出血来了,还是忍不住大哭,哭地撕心裂肺,后来被嘲笑很久。
没什么可说的,除了赞叹。

发表于 2014-10-6 09: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osstong 发表于 2014-10-6 09:00
串号了

越得不到越珍惜。记得小时候学校组织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我把手掐出血来了,还是忍不住大哭,哭 ...

嗯。本号。。
是不是真的啊。有人比我哭得还卖力。。去年又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动情处依然会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0-6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3,

其实往事里应当也有很多愉快的时刻。那些时候,多半是母亲心情舒畅的时候。我记得最开心的是跟父母一起玩牌。玩一种叫24点的智力游戏。我们四个人,父亲母亲哥哥和我,各出一张牌,运用加减乘除各种运算,看谁可以最先得出24。

母亲数学极好。父亲数学却极差,不知道是不是艺术家思维的缘故,两位数以上的加减父亲都会常常算错。也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懒得花费时间去算计。



那些个时候,我们在一起就很融洽,像一个真正的家。

若是母亲赢了,她便像个小孩,笑得很开心很快乐。很开心很快乐的母亲,会散发出一种女性的温柔和美丽,让我由衷地想靠近。



母亲的性格其实一直像个小孩子,简单而天真,执着而任性。

我一直认为执着的人是有魅力的人,他们会从骨子里透出一种迷人的气质,那种倔犟不容易屈服的品质像一种凌厉的光芒,从人的灵魂深处执拗地透射出来,摄人心魄。

我想年轻时的父亲就是被母亲这种美貌加执着的气质打动了吧,所以才会对母亲一见钟情。而我对一见钟情的怀疑和否定,最初的经验也是从自己的父母而来。



我曾经看过他们相识初期的往来信件。父亲的温柔缠绵可以理解,而文字里那个同样婉转甜蜜的母亲却是陌生的。

看着看着我便会惘然。那些美好圆融的当初怎么会就走到一地碎片的后来呢?

后来——一个欲语还休的词汇。它被从喉咙里挤出的时候,心情恍恍如时光仿佛已经飞越了沧海桑田。

发表于 2014-10-6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4,

母亲年轻时高傲而冷淡。高傲冷淡的人让人感觉仿佛什么都不屑,不在乎,很容易激发人的征服欲望。

而其实,那种不在乎不过是因为不关乎心,因为她还不想抓住什么。

等到父亲意识到母亲想抓住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时母亲想抓住的,只有父亲。

母亲是那么热爱父亲,以致于性格中的偏执部分被强烈地激发,命运由此被更改就是接踵而来的一步步必经之路了。



我常常想,爱,尤其是夫妻之爱,究竟需要怎样的分寸,怎样的空间?当身体融为一体的时候,是否必然意味着灵魂的融为一体?

灵魂究竟是怎样的?他需要被另一颗灵魂完全包裹住,还是彼此严密对合,还是仅仅只是一种松散的维系,有充分的自由去继续探寻自我?



我始终没有得到答案。

灵魂千差万别,每一个灵魂后面都拖着长长的往事,这些往事决定了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态度,决定了对爱的领悟,对自由的理解,对自己人生方向的把持。

爱和自由是矛盾的吗?我想这是一个事物的两端。在一个端点上它们是亲密融合的,如水乳。在另一个端点上它们则是漠然排斥,如是非。



爱,需要智慧吗?

我曾经以为爱是自然生发,由心而出,顺如流水,随心漫溢。如今却觉得,人心深壑,美好的情感在于经营,在于双方扬长抑短,张弛有度,从而达到举案齐眉,比翼齐飞。

可惜,我们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太多弊端,充斥着太多虚伪,太多华而不实的说教,远离生活本质,更远离人性需求。从这种教育环境中走出一个个充满情感残疾,心灵缺陷的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在乎是好的,而失去自己的站立位置,全力倾靠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感情,那种以爱为名的占有和操控,一定是容易让人窒息的。

我想,母亲对父亲的爱就曾是如此吧。

无论母亲对父亲做过什么,说过什么,我始终相信母亲是爱父亲的。那种传统专制的爱,类似于小孩子对自己心爱的玩具的爱,霸道而强烈。她不能容忍别人染指,更不能容忍玩具自己的出走和远离。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8 收起 理由
maylily01 + 3 写得真好
Ronny + 5 爱不需要智慧 婚姻需要
虞宅与美丽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0-6 1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爱,太需要智慧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yunzaitianya + 4 我很赞同
bosstong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0-6 13: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0-6 12:53
爱,太需要智慧了。

嗯。爱,很多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爱。。

发表于 2014-10-6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喜欢苹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喜欢苹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能写就很不错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0-6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很明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很明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也叫小说,真能搞

发表于 2014-10-6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苹果 发表于 2014-10-6 16:17
能写就很不错了。。。

谢谢鼓励。请多指教。

发表于 2014-10-6 2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明显 发表于 2014-10-6 22:40
这也叫小说,真能搞

发表于 2014-10-6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5,

不再提离婚,并且早早退休在家休养的母亲,并没有从此风和日丽。

母亲喜欢从父亲的一言一行里捕风捉影,是那种侦察兵程度的心细如发,以及城池如临大敌的草木皆兵。



很多年后我想,母亲或许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吧。母亲其实是非常在意婚姻的。她对婚姻爱情的态度十分的理想主义,理想到完全忽略了现实的诸多因素。

母亲对父亲全心全意,便也希望父亲对自己全心全意。在爱情观念上,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婚姻是另外一回事。婚姻是很多有着千丝万缕的人参与到爱情外围的社会单位,那些通过血缘或者姻亲关系涌进的外部因素分散着爱情的专注力,更考验着爱情的承受力。



说到父母的婚姻,不能不提一个人:我的祖母。

从小便失去父爱的母亲或许渴望从父亲那里得到更多更细腻更深厚的爱的补偿,而父亲在这一点上,注定无法满足母亲。

父亲是个孝子。很多年都是。我这样说,是因为后来父亲为了母亲不得不背上不孝子的罪名。



我一直也想不明白中国长期以来恶劣的婆媳关系为什么会这么经久不衰地延续下来。

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不是爱人如己吗?为什么两个爱着同一个男人的女人就不能和平共处呢?为什么就会走到彼此水火不相容,甚至视对方为仇敌的地步呢?



母亲无疑是善良的,并且很有同情心。她会很热情地帮助陌生人,很慷慨地给乞讨者食物,钱财。印象里有一次母亲邀请过一个乞讨的老人到家里吃饭,吃完饭给老人十块钱,并且让哥哥骑车送老人到车站。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十块钱不是一个小数字。

母亲也是孝顺的。她工作后一直给外婆家用,一直到外婆九十几岁去世。我记得给外婆的家用比例占到母亲工资的四分之一。母亲这样做,原因之一是她爱外婆,外婆自己辛苦一生将他们兄妹几个拉扯大。原因之二是外婆帮助母亲照顾了小时候的我和哥哥。想来母亲是知恩图报的。



只是这样善良,孝顺,看上去识大体,懂大义的母亲对自己丈夫的家人却吝啬到不肯施给一个笑容,至少我能看到的事实是这样。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不仅如此,父亲同自己的弟妹分家析产,因为母亲参与的缘故,导致父亲跟自己的弟弟关系生疏,更跟自己一手供养大的妹妹20年形同陌路,没有说过一句话,直到父亲临去世前。

并且最重要的,母亲极不喜欢祖母。即使年老的祖母在我看来像任何一个和蔼可亲的暮年老人。母亲的理由是祖母没有帮她照看过哥哥和我。



我想,或许从母亲的角度来讲,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身处婚姻里的人,是不能够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的。其实婚姻也并不需要有多大的全局观,只要考虑两个人,自己和对方。

爱屋及乌应当不难。母亲是希望父亲孝顺外婆的,父亲也的确对外婆很尊敬和孝顺。但是母亲自己却不能做到孝顺父亲的母亲,甚至母亲不能容忍父亲孝顺他自己的母亲。在这一点上,诚实地说,我是觉得母亲很有双重标准的。归根结底,婚姻中的母亲,她的爱的确是狭隘而自私的。



这是我有了自己的婚姻之后的想法。当然年少时候考虑不到这些。那时母亲和父亲为祖母吵架,我甚至是偏向着母亲的。我觉得父亲不该为了祖母让母亲不开心,从而影响自己的家庭幸福。

而这种想法的渊源自然是来自母亲的灌输。



阴暗地猜测母亲的内心,或许她是希望祖母早逝的,这样父亲就不必再分心给祖母。这是种多么自私到邪恶的想法啊。我想懂得冷暖后,每一个人都会知道,这个世上,最爱你的无条件爱着你的不可替代地爱着你的,只有父母。

一个女人,一个聪明的女人,一个想要幸福的女人,永远不要跟自己丈夫的母亲争夺爱。

那时的母亲显然不懂得这一点。

发表于 2014-10-7 0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拙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拙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0-6 10:53
爱,太需要智慧了。


可以说 爱太需要尊重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0-7 07: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拙泥 发表于 2014-10-7 01:47
可以说 爱太需要尊重么?

懂得尊重也是一种智慧。

发表于 2014-10-7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6,

很多事情父亲都妥协了。但是在对待祖母的问题上,父亲没有让步,至少没有让步到足以让母亲满意。

那时祖父已经去世。祖母一个人住在老屋,前后三套房子,并且还有厢房,十几间房屋的老屋,只住着祖母一个人。那时祖母已经年近80岁。

父亲提出冬天让祖母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方便照顾。母亲起初不同意。后来勉强答应试试看。只是很短的时间就证明,母亲绝对不能跟祖母住在一起。



母亲不能容忍父亲在她眼皮底下对祖母嘘寒问暖,不能容忍父亲对祖母的温柔体贴和细致照顾。

母亲不能容忍祖母身上的那种老年人的味道。不能容忍跟祖母在同一张桌上用餐。

母亲甚至不能容忍祖母脸上的微笑。那种笑在母亲眼里别具深意。在母亲看来,那是一种挑衅的微笑,一种胜利者的微笑,一种可以轻易打败母亲的微笑。



其实那时祖母已经是一个看上去温和宽厚斯文有礼的老人,见人憨憨地笑,有几分慈祥。当然这是我的主观感受。对于祖母,我只是觉得她没有从小把我带大的外婆那么亲密罢了。我对祖母没有太多反感。或许这只是一种本能,因为我体内的血液有一部分来自她。

祖母是大家闺秀出身,识文断字。我不能想象她会对母亲怎样飞扬跋扈。当然,我也知道凡事不能看外表。只是少年时候我真的十分好奇,母亲为什么就容不下祖母这样一个老人。

何况这位老人是自己丈夫的母亲,是自己子女的祖母。



尝试同住失败,祖母搬回自己的老屋。父亲对母亲的期望也彻底破灭。

我想父亲当初是不想调回家乡的。祖母年纪渐老是一个促成因素。父亲一定是残存着一点希望,希望可以一家人在一起欢乐融融,共享天伦。

后来知道,为了结束两地分居,父亲是降级调回来的,并且不是他喜爱擅长的工作。父亲从那时起开始在事业上一路走下坡路,再也没有心力重振辉煌。

加上母亲接二连三的事情,父亲对人生大概也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思吧。



我也尝试着从父亲的角度理解这件事。我想,一个男人想孝顺侍奉自己年老的母亲善终应当不是该受指责的事情。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一个人的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即使风光无限,活力四射,总有一天我们会失去那些风光和活力,总有一天时间会把我们带到衰老和疾病面前,总有一天我们需要别人的支持才能站立,行走,甚至有一天,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翻身,大小便。

这是自然规律。无情的自然规律。没有人可以逃脱。



当我们依靠着一双手长大,难道当这双手反过来需要我们的扶助时,你可以甩手走开吗?

我想,无论爱或不爱,这世间有比爱更沉重更不能拒绝更不可推卸的事情:那就是责任。

发表于 2014-10-7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ramewor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ramewor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看懂,楼主换号了?

发表于 2014-10-7 11: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ramework 发表于 2014-10-7 11:27
没看懂,楼主换号了?

嗯。Gone 是最初为了追看这里的小说临时注册的一个代号。发自己的作品还是用回真身好。。

发表于 2014-10-7 2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7,

没错,可以有养老院,也可以寄养父母像我们小时候被寄养在别人家里那样,或者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件事。

不过,那种想亲自照顾自己的父母亲的想法错了吗?如同我们想亲手带大自己的孩子。尤其对自己的父母有着深厚情义的人,他们想承欢老人膝下,让自己辛劳一生的父母安享晚年,这种想法错了吗?



这是我从少年时候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

父亲的要求错了吗?如果父亲没有错,错的是谁?母亲吗?母亲必然有她的委屈,她的借口和理由。她和祖母没有血缘关系。她们没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她们之间没有任何情分。她难道不可以拒绝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陌生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吗?

当然可以。

可是,她们是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吗?婚姻的意义在于什么呢?仅仅为了爱情,为了繁衍,为了解决两个人的性需求,为了自己的快活和幸福吗?



如果婚姻就是为了用一种亲情代替另一种亲情,甚至割裂那种与生俱来的亲情,我想很多人结婚后都会后悔。

因为你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你热爱的那个人。他不是一个人。他的身后站着很多人,你喜欢的,不喜欢的。有一些人你不喜欢可以不来往,而他的父母,你必须面对,无论那是怎样的人。除非他自己本身就不在乎自己的父母。



我曾经对自己的先生说,无论我的母亲是怎样的人,无论她对我怎样,也无论她对你怎样,请你尊敬她,不要嫌弃她,尽可能地爱她。

不为别的,因为你是我的丈夫,是我身心合一交付的人。我需要你做到这些。我对你的期望高于对自己父母的期望。如此而已。



我的要求过分吗?我不觉得。

荣耀,卑微,甚至耻辱,那些与生俱来的,都是我的,我只能也必须坦然对之。
当然,这是经过很多年很多事以后我才懂得的道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0-7 2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8,

那时父亲对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妈已经80岁了。她还能活几年?你就不能忍一忍吗?这样说时,父亲无可奈何的声音里透着哀求。

不能!凭什么让我忍她?!她没有积下这个德!母亲的回答干脆而决绝。



父亲是从那时起开始迷恋上酒。不过父亲也不贪杯,但是每天必喝,中午和晚上。

还记得父亲喝酒的样子,每次一杯,用酒精炉烫一下,白酒的香气就开始缭绕地发散开来。父亲喝酒不需要多好的下酒菜,一碟五香花生米就够了。

父亲总是低垂着眼睑,一口一口地抿着,到最后一饮而尽。



记忆里饭桌上的氛围总是像父亲喝酒时的脸色,阴郁沉重,让人透不过气来。

想来父亲把所有的话都放进酒里了。



我始终不知道父亲那时究竟有没有外遇。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父亲有着艺术家的特质,对于美有着不同于寻常之人的鉴别和欣赏能力。

一个对女人有着欣赏能力的男人是危险的。美丽的女人对他们来说像一枚枚炸弹,从眼睛而入,埋在血液里,随时会有被引爆的可能。



何况父亲本身英俊挺拔,有一定职位,又有着艺术的浪漫气质和才华。善解人意的男子眉梢间都是风情,更不要提已经懂得风月无边的妙处。

我看过父亲的一些照片,记得有一张他站在两个年轻美丽的女人中间。父亲笑得那么灿烂,我从没有在家中见过这么阳光的父亲。

父亲给我的感觉一直是阴郁的,沉闷而威严。我曾经以为父亲不会笑。原来父亲笑起来这么可亲。那个灿然大笑的男人和终日阴沉着脸的男人,哪一个是更真实的父亲呢?



时至今日,少年时候让我迷惑的事情,依旧让我迷惑。

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是现实,还是梦境?是灵魂,还是肉身?是泛泛的表象,还是深里的内层?



发表于 2014-10-8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9,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在父亲读书笔记的扉页上看到普希金的这首诗。

这也是我最早背下来的一首外国诗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我想,婚姻中的两个人,日日耳鬓厮磨,于时间的长河,慢慢淘洗去所有神秘美丽的装饰,在完全赤裸的精神世界里,一招一式地交手,我们才会看清彼此间真正的距离,看清原来彼此并不像以为的那样完美融合,而是参差错落,甚至毫不搭界。

还来得及吗?时间可不可以匆匆倒流回去。我们可不可以从错误里全身而退。

全身而退。对婚姻中的男女来说,尤其为人父母者,这是一个多奢侈的梦。



究竟是父亲的甜言蜜语无法一一兑现先欺骗了母亲,还是母亲外表的美貌和内在性格的偏执的极端不融洽让父亲觉得了被欺骗?

我无从得知。



只能说,每一个人都在下意识地欺骗。那种不自觉地自我遮掩和粉饰其实就是一种欺骗。这个世界上,最诚实的只有小孩子。他们哭,他们笑,他们从容不迫无所顾忌地流露自己。

而我们慢慢长大,慢慢学会了收敛起自己的情绪,慢慢地在向世俗的条条框框俯首妥协的同时失去了那个真实自然的自己。



我们很好。我们很快乐。我们很幸福。我们很坚强。人世是这么祥和一片。

有谁会把愁苦和软弱轻易放在脸上?你可以说这不是欺骗。好吧。伪装。我们把自己伪装在幸福的套子里,用表面的浮华取暖。

而事实,生活的表情很多时候是哀戚的。

发表于 2014-10-8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

我一直在想,表面看上去很般配和谐的父亲母亲,他们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母亲数理化知识很强,这是母亲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只是这些知识在我看来过于机械,僵硬,连带着人的思维也易流于简单,呆板,固化。

而人类心灵的角落需要的是柔韧绵密的抚摸,尤其充满艺术气质的父亲,更需要一个细腻体贴温柔的妻子。美貌和高傲落到生活里,是那么中看不中用的一件华丽外衣,处处透露着冷硬的格格不入。



母亲不关心政治,不爱好父亲热衷的艺术,母亲甚至不喜欢读风花雪月的文字,不喜欢读任何小资小调类的文字,在母亲看来那都是无病呻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种气质的缺失,那种委婉迂回散发着绕梁清香的女人的味道。

我一直迷恋那种柔美的女性,如果再拥有一种温润的母性光泽,在我眼里,就是极致的女人了。像洛之的母亲。

或许母亲本身也不屑于散发那种味道。母亲的性格刚性有余,韧性不足。这也是后来诸多悲剧发生的根源。



拥有自己的婚姻之后,我想当年母亲对父亲的严格到扭曲的控制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婚姻没有任何瑕疵。即使在那种性观念相对保守的年代,母亲知道,依然有诱惑存在。那时的母亲已经年过四十,而四十几岁的父亲却是男人正魅力顶峰的时候。

母亲的眼睛容不得半点沙子,甚至半点细微的灰尘。



可是,这样的完美可能存在吗?

我承认,我是一个抱残守缺的人。我从不相信人间有完美。或者有过,但是非常非常短暂。短暂到我们来不及意识到它存在,它便消逝了。



而女人总是敏感的。

尤其是缺乏爱的女人,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饥饿感会让人嗅觉极度发达,像水母,分裂出千万条触须,敏感地触摸到貌似圆润的生活表面下那些细碎欲裂的纹路。



我想那时的母亲是缺乏爱的。

3岁失父的母亲心灵里有个角落始终没有长大。母亲简单天真,从不遮掩,凡事率性而为,没有顾忌。而父亲善于遮蔽。我想,在婚姻里,一个沉默的人,看似宽宏大量,实际意味着放弃努力,意味着坚持自我,意味着不在乎结局。

相对于母亲的事事呱噪,父亲的事事沉默对婚姻则更具有杀伤力。

父亲的忽略,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母亲都不能接受。母亲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向父亲索要关注。

发表于 2014-10-8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1,

那时候母亲从不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许母亲也试图控制了,但母亲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几乎是零。稍稍不顺母亲的意,她便会立刻暴跳如雷,顷刻间浑身上下都是伤人的武器。

记忆中暴怒的母亲怒目圆睁,嘴角眉梢,脸颊的肌肉,甚至呼出的气息都是千把飞刀,刀刀致命。

我们没有人能让母亲安静下来。



那时候的我便会极端恐惧。心中有千万颗泪滴在飞坠,身下有千万只脚在飞跑。我想逃。逃得越远越好。可是我一动也不能动。站在那里,看着母亲发泄。

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呢?那时的我。

我想我应当已经学会深藏起所有的恐惧和痛苦了吧。像一个一无所惧的小孩。



母亲的怒火来得快,去得也快。她发泄完了,好了,走开休息去了。

而我还在无边无际的风暴里旋转着。



我也常常会在夜里被母亲的吵架声惊醒。即使隔着房间,也会听到母亲愤怒的声音,在寂静的深夜格外尖利刺耳:

我知道,我死了你就高兴了。你就跟你妈去过吧!

你跟这个好,跟那个好。你管过我想什么吗?!

我把心挖出来吧。我把心挖出来给你看吧!——母亲的声音歇里斯底。然后就听到捶鼓一样的捶胸声……



我钻进被子里,用力捂住耳朵,拼命不让自己哭出声。

那是些怎样的噩梦一样的夜晚啊。我开始整宿整宿的失眠。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一定是这样质问过无数次。

我不知道,噩梦才刚刚开始。

发表于 2014-10-8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2,

母亲的病态其实很早就出现了。只是我们都忽略了。

也许是因为母亲的病征或多或少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存在,只不过母亲极端的性格促使这些潜在的疾病因子得到淋漓尽致的爆发。



有人的心理是完全健康的吗?当我们从人心的漫漫泥沼爬过。

人到中年,我越来越觉得,心智的健康强壮胜过所有,包括健全的肉体,包括丰富的学识,包括所谓的成功。



其实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只野兽。我们的一生就是与它搏斗。

当它被豢养驯服的时候,我们是安静的。而当它被诱惑,被激怒的时候,它就会冲出肉身的笼子,破坏,践踏,甚至毁灭人世的森林。

有多少人一生那只野兽都被好好看管着,它安睡着,不曾跨出藩篱半步?

那一定是一个极其幸运的人。



一个没有健全心智的人是悲哀的,危险的,是真正的残疾,生活的隐患,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像炸弹一样把你的命运炸得面目全非。

可惜我们缺少对心理疾病的重视,即使现在经济发达时代,心理健康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很多心理疾病患者被家人极力掩藏,遮盖,像遮盖一桩丑闻,或者亲人心理和精神的不健康带给我们的耻辱胜过丑闻。



阳光可以晒遍裸露的一切,但是阳光晒不到心灵。

有那么多在阴暗处滋生的念头在吞噬着我们,像墨绿潮湿的苔藓,覆盖了我们最初的面目,天使的面目。

你闻到过一些心灵的味道吗?弥散着墨黑的腥臭和腐朽。

我闻过。那种来自表象被蒸腾后的真实,幻觉一样的真实。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0-8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3,


我想我已经做了太多铺陈。

是的,我叙述这么多父母的故事,无非是想为14岁那年的我自己辩解:那年中考,我落榜了。



我不是特别聪明的小孩,当然也不至于笨到哪里去。我曾经也是非常好的学生,有着非常好的成绩。不过,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关心成绩的呢?大概是从懂得父母不和开始的吧。



我想人生对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词。前途也是。

为什么要在万里无云春光大好的时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枯燥的讲解呢?如果说取得好成绩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夸奖,那么当我意识到父母并不是那么在意我的成绩,他们只是在意自己的心情,那些好成绩只是他们炫耀的资本,而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关心我是否快乐的时候,有一些表面的东西便轻易脱落。



我承认这是一种很推卸责任的说法。好吧,坦白说我不是那种很奋发,很自觉,很有荣辱观的小孩。我那时尝到的人情冷暖仅仅限于父母亲,而相对良好的生活条件注定了我不知人间还有生存疾苦。

经济上的无忧无虑造成了我精神层面的单纯浅薄,我除了不喜欢回家喜欢呆在学校之外没有任何学习的动力,我无法像那些早早懂得生活压力的农家孩子一心刻苦学习,一心要出人头地。我没有过这种念头。



其实那时我已经感到家庭条件对于小孩子前途的影响。

比如洛之,他的成绩非常好,可以上高中,进攻大学。不过因为家境贫寒洛之选择了师范学校。那时师范是很多农人孩子的选择。读书省钱,并且可以早早工作赚钱。

我还有一位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女同学,当得知她报考了技校的时候,我非常惊讶。她告诉我,她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她上高中考大学,她的家里只能供哥哥一个高中生。



我是那时开始知道,原来钱那么重要,原来人和人生而是那么不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被生活残酷地埋没了。

不过,我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洛之没有任何悬念地进了当地最好的师范学校。我在读职业学校和插班读重点高中两者间徘徊。小戈不知去向。

我那时真的不知道小戈去了哪所学校。升学考试后再没有见到他,也并没有怎样想念。

想来那时,我只是喜欢小戈。浅淡的喜欢不在乎失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0-8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个人都活在ta的童年里。

从这一点儿看我支持全职妈妈,不为别的,就希望她们能多点儿时间对小孩子多点儿关注,多点儿时间学习如何帮助幼小的心灵长大。如果做妈妈是女人天赋的责任,那么别介意有什么公平不公平,就去做好它。

发表于 2014-10-8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14-10-8 15:34
每个人都活在ta的童年里。

从这一点儿看我支持全职妈妈,不为别的,就希望她们能多点儿时间对小孩子多点儿 ...

嗯,很赞同。。小孩子的心灵尤其需要得到很好的照料,它关系到一个人漫长的一生。

发表于 2014-10-8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尘凡无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尘凡无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4,

我应当感谢母亲。在父亲希望我进职业学校,草草一生的时候,母亲坚持让我上高中。

我本来还想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呢。这是在知道我落榜后,我偷听到的母亲的谈话,母亲的语气里充满遗憾。



无论母亲出于什么心理,母亲做出的这个决定满足了我当时的虚荣心。的确是虚荣心。那时候大学生是一群头顶耀眼光环的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耀眼,即使不知道为什么想耀眼。

我想我们的教育造成的结果是人人对知识的崇拜,对光环的崇拜。我们的教育里缺少对品德的崇拜,对勇气和胆识的崇拜,以及对朴素人性之美的崇拜。

耀眼就必定是幸福的吗?现在看未必。不过,那时候在我心里它们的定义是等同的。



父亲一直希望我继承他的衣钵学习绘画,我却兴趣缺缺。我对艺术止于欣赏,完全没有自己去创造的动力。

我应当是那种很懂得自己内心需要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偏执的,只不过我用平静乖巧的外表遮盖了它。

我不喜欢的事情,必然做不好。就好象我喜欢的人,无论在别人眼里多不好,我都喜欢一样。



那时我觉得父亲是在草率地处理我。而母亲的态度让我觉得了被爱,我开始想亲近她,努力讨好她。不过我很快发现自己是一厢情愿的。

在母亲眼里,连高中都考不上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她那么聪明美丽,怎么会生出这样一个不漂亮并且愚笨的女儿。

母亲看我的眼光是鄙薄而嫌恶的。是的,就是这种眼光,鄙薄而嫌恶。它会把我逼进土里去。



很多年后,有一次跟母亲闲聊,那次我跟母亲刚刚有过一些观点的争执。

母亲淡淡地说,以前就听人说过,如果自己生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不孝顺,没有出息,还不如当初生下来就掐死他。

孩子就该听父母的话吗?不论对错。我问母亲。忍住内心里翻涌的波澜。

当然,父母的话都是对的。圣经上说了,不听话的孩子可以用石头砸死他。母亲恨恨地说。



圣经上说的。我的心飘摇着。有很多年很多年,面对母亲,我都是这样飘摇着的,仿佛母亲是一阵风,我永远无法靠近。

圣经上说过很多很多话,正面的,反面的。圣经上还说要爱一切世人,尤其要爱那些迷途的人,爱,会让他们归来。

有多少迷途的人,他们依然在被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到底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到底能从生活的表象下剥离出多少真正的爱的成分呢?

那种无论你成为什么,无论你在世人眼里是怎样的一个人,我都会爱你,真挚无私地爱你———我们承受的父母之爱能够达到这样的深度和高度吗?

我不觉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4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