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春·流韵(中篇) (2021-10-10) wasserbogen · 【PowerMao指路】墨尔本,Box Hill 区一点通 (2006-6-2) powermao
· 超级无敌Sydney和Melbourne大对比(3)---Banking and Tax(updated:19Mar@2:43pm) (2005-3-18) richstudio · 扫街的练习 (2013-3-23) 星星星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浩天音社

[NSW] 琴童学习钢琴的专业流程及学习钢琴中遇到的各种普遍问题及解决方案(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4 1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楼主,钢琴学到什么时候家长可以放手不管啊?我们现在弹到四级,就不喜欢我管了。我可以就这样放手了吗?我倒真的想解脱啊!其他的琴童家长都什么时候不管的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ke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ke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马过河 于 2011-9-14 12:20 发表
请问楼主,钢琴学到什么时候家长可以放手不管啊?我们现在弹到四级,就不喜欢我管了。我可以就这样放手了吗?我倒真的想解脱啊!其他的琴童家长都什么时候不管的呢?

也想知道。我们家的也是四级,我技术上已经管不了了,可是时间上还得管,还得每天催着练琴。而且我要是坐在边上就弹得比我不在要好。

发表于 2011-9-14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96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96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同问

发表于 2011-9-14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楼上几位的问题可以说是比较难掌控的问题。我来说说~~~
首先,就是技术上来讲,现在在澳洲如果已经能弹4级水平的曲子不一定真的就能到第4级的技术,要看是否是功底够硬够好,如果都是弹曲子都弹考级用的曲子那可能琴童的实际水平没有那么高,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们肯定是不可以放手的,如果能盯盯还是盯一下的好。。。话说回来,如果基本功底够硬,又是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方式弹到第4级的水平,那又另当别论。也可以讲说可以时不时的放手,但是4级作为初级和高级水平中间这个承上启下的级别琴童的心理变化很重要,特别容易自我满足,容易笑骄傲,容易碰到难的地方就放弃或者弹琴弹的很辛苦很累,所以我个人建议这个时期还是能有时间盯就盯一盯,但是问题的核心地方还是要让琴童自己真心的想练好琴,弹好琴为目的,而不是完成任务似的,有家长盯着就好好练,没有人陪的时候就打马虎眼。(当然我个人也经历过这个时期)  
我个人的方法是这个时期的琴童要以巩固好弹琴技术的功底为主,同时多给一些能提起孩子对钢琴兴趣的曲子来弹(不一定非要是考级曲目或者是纯古典钢琴曲),这方面每个琴童的偏好类型是不一样的,这里也没有办法一个一个做解释,总之如果是非常好的专业的老师应该明白这个时期对琴童的要求要拿捏的好,不可给过难的曲目练,但是也不可一直给很枯燥的曲目或者练习曲一直练。。。应该是多种方式方法混合运用,做为家长的话多少要懂的怎样去分辨弹的好坏,技术程度的好坏,只要琴童在弹的时候家长能听出来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就很好了(这样也比较懂的什么时候去‘激励’琴童),这样可以不用一直盯着,偶尔听听就知道琴童的明显问题在哪里,适时的给与一些鼓励和激励,剩下的具体的实施方案应该由琴童的老师来根据琴童自身的情况来定。
举例说明:我自己的学生基本弹琴2年左右就不需要盯了,主要是琴童已经从内心真心喜欢上弹钢琴并且很享受弹钢琴的乐趣,同时他(她)们也是在不停的磨练自己的钢琴弹奏技术,这些其实都是在琴童不觉得是枯燥讨厌的状态下让琴童了解并学习和练习的。因为每一个钢琴技术其实是可以用一种让琴童觉得很新颖的钢琴演奏技巧方式来教给琴童的,所以琴童在练习的时候也不会觉的有多枯燥和烦躁,同时在练好一个技术的同时布置好和当下这个技术相关的很多曲子,就可以做到琴童在练习的时候家长不需要盯了,只需要偶尔听听看,给点鼓励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9-14 14: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马过河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悉尼

发表于 2011-9-14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楼主解释的挺有道理的,就是大多数高级的琴童和家长都怎么掌控的呢?我看很多中学生也在弹琴,他们家长都盯吗?

发表于 2011-9-14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马过河 65#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解释也是经过多年经历中国,欧洲,俄罗斯及在澳洲的经验所得~~~~
很多高级的琴童和家长掌控的问题就是要问问家长朋友了,毕竟每个家庭的观念差异很大,具体到实施措施也是百家争鸣。还有所谓的高级的琴童我不知道‘小马过河’指的是哪类水平,我就以大多数非专业级家长的角度来考虑,可能认为琴童一般弹到考级的7.8.级就为‘高级’水平来讲,这个时期的家长大多数是对琴童弹奏技术上的监督绝对跟不上了,当然也有不少很厉害的家长朋友们也能跟得上(这样对琴童来讲当然是好事了),基本都是只能作为‘纸片人’在旁边来‘陪练’了,呵呵,主要也是听听是不是弹错啦,听起来效果好不好听啦这些,也基本找不出什么问题来了,这时基本找问题都是老师的事了。。。中学生的年龄弹琴90%真实水平到不了所谓的‘高级’水平,毕竟真是能刻苦练琴的琴童不多的。练琴的方式和方法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只能说如果碰到了‘好老师’就很容易掌控,不需要操心,碰到‘一般的老师’可能就需要很多外部的家长协助很多方法来‘哄’琴童练琴了,无论是琴童还是家长都比较累,达不到享受的感觉。至于是否家长都在盯,这个盯不盯各占50%(每个地区和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样,所以很难下结论,我这个50%也是回忆我所教过的所有学生里的一个综合总结而已)。。
举个个人例子来讲: 我个人在中国初一的时候(13岁)的时候考完了中国所谓的10级,我的父母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基本上从我有印象起都是父母轮班陪我练琴(与其说陪,不如说监督。。。),因为父母很认真的每节课都会把老师说的我的问题记下来,当时的那个星期就会以上课笔记的内容来监督我练琴,大概这种情况维持到他们实在是听不出来,跟不上的程度位置(印象中好像是10岁左右的样子)。。。当他们在技术上和错音等比较明显的问题已经听不大出来的时候,基本就是陪在一个屋子里听我弹琴(这个时期倒是比较像是‘陪时间练’的感觉)。。
说个题外话(我和我的很多学生也讲过),当时我也是个孩子,在父母陪着练琴的情况下(识谱,拍子,手型,力量等等不需要父母操心的时期),父母基本就是躺在或者坐在沙发或者床上来‘听陪’,当然如果你弹错的话大多数父母就算不懂音乐也能听出来噪音吧,呵呵,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讲说‘弹错了啊。。。’    父母会陪很久很久,毕竟要求就是将来走专业路线。当时我个人就是为了让父母能听到睡着(睡着了就不用老说我了。。呵呵),所以弹奏浪漫派曲子,或者摇篮曲等等优美曲子就练习到非常好的阶段。所以从那个时期开始弹琴就会用脑子想怎么能弹好,比如弹奏快速的曲子就是练到速度极限,弹奏优美的曲子就是弹到听的人睡着,弹奏悲伤的曲子就是把人弹的伤心等等。。。所以如果琴童能有这种想法并去一步步自己研究和实践的话,基本父母就不需要操心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9 收起 理由
lanbao22 + 2 感谢分享
mikey + 2 谢谢奉献
zuozuo + 3

查看全部评分

悉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给你挑毛病的时候你烦吗?听得进去吗?他们会起急吗?谢谢!

发表于 2011-9-14 16: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小的时候也是比较烦的,当时的话有时能听进去,有时就不听,孩子嘛。。。
我父母属于脾气说话比较直的人,如果我自己练不好会经常急的,以前的时代父母脾气都会比较急一些。。。
悉尼

发表于 2011-9-14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学琴的路都不会一路阳光的。现在看来你肯定要感谢你的父母啦!

发表于 2011-9-14 17:1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马过河 69#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父母是最操心最累的了~~~

发表于 2011-9-14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9-14 17:16 发表
当然,父母是最操心最累的了~~~

真的是,平时我在家指出的错我们家小朋友根本不听,还闹情绪,气得我,老师说她她耳朵才听得进去。其实我也就是按照老师的笔记来督促她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5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ifiwoo 71#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的,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不是老师,只有老师说的话才是正确的,孩子越大这种心理越强烈的,我在琴童时期也是这个心理。。。
所以琴爸琴妈们完全不需要生气,需要一些技巧,比如你故意弹错音什么的让孩子听,手故意放的不对的姿势让孩子纠正,总之有很多方法来换个方式来指导孩子弹琴的错误。指出孩子错的地方也需要些技巧,不要太直接讲你弹错了等等的话,孩子通常都是属于不屑一顾的,呵呵~~~~
悉尼

发表于 2011-9-15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fifiwoo 于 2011-9-14 22:56 发表

真的是,平时我在家指出的错我们家小朋友根本不听,还闹情绪,气得我,老师说她她耳朵才听得进去。其实我也就是按照老师的笔记来督促她而已。


一样的,所以我才考虑要不要退出了。

发表于 2011-9-15 0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9-15 08:36 发表
对的,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爸爸妈妈不是老师,只有老师说的话才是正确的,孩子越大这种心理越强烈的,我在琴童时期也是这个心理。。。
所以琴爸琴妈们完全不需要生气,需要一些技巧,比如你故意弹错音什么的让孩子听,手故意放的不对的姿势让孩子纠正,总之有很多方法来换个方式来指导孩子弹琴的错误。指出孩子错的地方也需要些技巧,不要太直接讲你弹错了等等的话,孩子通常都是属于不屑一顾的,呵呵~~~~


我们哪里会弹啊?正因为不会,小孩子才不屑于我们的指点,但是我们说的往往是对的。每次如果真的落实下去了,回琴的时候就好很多。如果小孩儿听不进去,回琴就很差。

发表于 2011-9-15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Rippl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Rippl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马过河 于 2011-9-15 09:16 发表


我们哪里会弹啊?正因为不会,小孩子才不屑于我们的指点,但是我们说的往往是对的。每次如果真的落实下去了,回琴的时候就好很多。如果小孩儿听不进去,回琴就很差。


看得出十分焦虑,欢迎加入焦虑的滚滚大潮。我在没上亲子版之前从不焦虑,现在焦虑上隐了.
宽宽心,我觉得练琴是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没达到一定量的练习是不会有质的飞跃,多给她点时间也许就会有惊喜的,不要太着急。再说任何学习都不会一直都加速度,总有进,有停,还有时要退,很正常。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你也不能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说到纠正,我觉得也就节奏,识谱能管管,对动作,手型我不大去纠正,因为有时不得法反而会产生新的毛病来,还不如把问题暴露给老师看,让老师专业地纠正。
焦虑有点过度,降一降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浩天音社 + 3 不错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9-15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PurpleRipples 75#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错,看问题看的很透,方法用的很恰当。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5 1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马过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马过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urpleRipples 于 2011-9-15 12:04 发表


看得出十分焦虑,欢迎加入焦虑的滚滚大潮。我在没上亲子版之前从不焦虑,现在焦虑上隐了.
宽宽心,我觉得练琴是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没达到一定量的练习是不会有质的飞跃,多给她点时间也许就会有惊喜的,不要太着急。再 ...


说的偶很受启发,就是分分太少了。

以后我也要宽宽心,错点就错点吧,也不至于搞得那么难受。钢琴本来就挺难弹的,一会儿要轻点儿,一会又要重点儿,轻有不同的轻法,重又有不同的重法。弹下去的动作不一样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这些还不够,还要保证基本的不错音,两手配合,节奏一致。想想琴童也够难当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PurpleRipples + 3 琴童,琴妈/爸都不容易的,互相体谅吧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9-15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马过河 77#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啊,想开点。宽宽心,一切都会好的。

发表于 2011-9-15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马过河 于 2011-9-15 09:12 发表


一样的,所以我才考虑要不要退出了。

啊,不用这么焦得要退出了,我还没说完呢。我很唐僧的,真是软硬兼施苦口婆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磨几得她受不了,只好照着做,往往有进步她也很开兴了。再说小P孩儿怎么斗也斗不过妈妈的,等她大点,又多懂点道理了,就不跟她多磨几了,而且有时她不听,我也不管,到老师那被说了,回家自然知道妈妈督促的好了。

发表于 2011-9-15 13: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小马过河 于 2011-9-15 12:41 发表


说的偶很受启发,就是分分太少了。

以后我也要宽宽心,错点就错点吧,也不至于搞得那么难受。钢琴本来就挺难弹的,一会儿要轻点儿,一会又要重点儿,轻有不同的轻法,重又有不同的重法。弹下去的动作不一样出来的声音都不一样。这些还不够,还要保证基本的不错音,两手配合,节奏一致。想想琴童也够难当的。


还真是,我一开始跟孩子一起学,好累啊,放弃了,所以现在也能体谅她,结果是越体谅她吧,她越要表现好。

发表于 2011-9-17 22: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都是同步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21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钢琴也好,其他乐器也好,都是要把出现的各种问题找到根源并且明白为什么才能改正。否则只是很笼统的说,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很多资历尚浅和在校在学的年轻"老师”就不明白这点,教出来的琴童自然问题多多。不能是这个"老师”的老师怎么教的,这个"老师”就这么按步就班的教学生,很多问题都搞不清楚,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中外存在很多这样的事。
悉尼

发表于 2011-9-27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论将来是否走专业,一定要让学琴的人觉的弹琴是快乐的,虽然技术上是越学越难,可是效果也是越来越好,作为铺垫的说,当学习一个新的技术就是为了能弹出更好听的曲子。。。老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在适当的时候让琴童明白,琴童自然会觉的有点难但是也想挑战试试的心态来学习,这样就很快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并且渡过这样的心理时期。。。当然,家长们在这个时期也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和启发配合老师的指导,这样学琴弹琴都是事半功倍的,开心并快乐着,钢琴还越弹越好,一举三得的事~~~

[ 本帖最后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9-27 21:25 编辑 ]
悉尼

发表于 2011-10-11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无论是用铃木系列的教学方法,还是用中国式传统教学,还是汤姆森系列教材也好,最终的初学结果就是练好手指,关节的韧性和弹奏的正确方式方法,练好耳朵能听出钢琴的不同位置上的声音并在钢琴上辨别出位置。初级琴童的父母最好以这个指标来判断一下琴童是否学的正确,老师是否是这样要求,这是最最基本的了~~~
悉尼

发表于 2011-10-11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级左右水平的琴童大多数家长可能就听不太出来问题和不太容易跟的上琴童了~~
这个时期的问题留给琴童的老师去吧~~~(当然如果能跟得上和老师多沟通理解也是能懂的)
悉尼

发表于 2011-10-12 14: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琴童手型的训练问题,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做统一的讲解。。。
很多父母对于手型的问题一开始不是很重视,后来等重视的时候再改就比较费劲了。。。
个人对于这个手型训练的这个问题秉持并一直教学的方法是:
一定要从一开始接触钢琴的时候就让琴童了解并正确掌握手型及弹奏,不要等所谓的先熟悉熟悉钢琴,先学一学,之后再纠正手型。那个时候通常很多手型的错误问题已经成习惯了,要改也是需要不少时间来改,所以个人建议家长们一定要和老师好好沟通,对孩子钢琴基础一定要好好抓,否则弹不了多久就会弹不下去的。。。无论将来是否走专业路线。。。
悉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0-14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哎,最近接触的新学生全部都是折指,手型塌陷,手掌趴着弹的。。。
我总是很纠结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学生以前的老师会教学生这样弹呢???想不明白~~~
这些老师(无论西人还是其他人)有没有想过这样教法将来孩子怎么能提高呢,稍微遇到些难度的瓶颈怎么能弹的过去,将来改毛病可能需要双倍甚至更久的时间来纠正,这不是在浪费学生和家长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金钱吗??!!~~~
无论是不是想走专业,至少也得是做到弹有弹样,坐有坐样。至少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就算不走专业弹的应该也是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不比专业弹的差才对。。。
悉尼

发表于 2011-10-14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fiwo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fiwo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10-14 13:18 发表
哎,最近接触的新学生全部都是折指,手型塌陷,手掌趴着弹的。。。
我总是很纠结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学生以前的老师会教学生这样弹呢???想不明白~~~
这些老师(无论西人还是其他人)有没有想过这样教法将来孩子怎么能提高呢,稍微遇 ...

这边很多老师(年轻老师)都是这么学大的,估计他们自己的老师也没教他们关于手型的问题,他们总认为大了就会好很多吧。我女儿右手好点,左手一不留神就折了,改得好恼火。

发表于 2011-10-14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fifiwoo 88# 帖子

此文章由 浩天音社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浩天音社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估计也差不多是这种问题。。。
他们这些老师的观点太搞笑了,呵呵~~~
如果认为长大了就会好很多,那基本可以断定错误的毛病就很难改了,包括很多学生没弹多久的琴老师就要求弹哈农,我就奇怪了,琴童连手指按音手型力量及动作都没学好就能弹哈农吗?!再说大多数的孩子手指没有什么力量的时候弹哈农除了枯燥外,几乎弹出来的都是全部折指的哈农,最逗的是很多老师会说:没事,以后弹多了,手指有力气了就好了。。呵呵,太逗了~~等到手指有力气了,这种错误的方法就已经根深蒂固了,改起来就像楼上的朋友说的会很恼火,还不一定能全改的好,要知道怎样去改一个毛病教法上也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老师都能知道哪些方式能改好。
奉劝各位喜欢钢琴的琴童的父母,在孩子初期学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否则将来要不是弹不了多久就弹不下去了,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喜欢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手指的问题没打好基础,手指没法弹下去了。要不就是能勉强弹,但是动作很难看,稍微遇到点技术难的曲子就很难弹的好,更别说弹什么感情的东西了。。。

回头把我几个学生的弹奏拍下来放这里给大家做个参考:(我只拍小年龄的学生,让大家能明白基础从小开始打的好处。而且拍大年龄的学生没有什么说服力,就是因为年龄小,手指没力气,手又小,但是弹奏起来是非常专业的,这样的正确演奏方法才有说服力。。。我也只拍跟我学琴不超过3,4个月的,从4岁---7岁初学的学生里。。。。)

[ 本帖最后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10-14 14:0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0 收起 理由
wlu + 3 这个观点我双手双脚赞同
ccmel + 4 感谢分享
Origami + 3 定金定金。我最喜欢看这个了。

查看全部评分

悉尼

发表于 2011-10-14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riga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riga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浩天音社 于 2011-10-14 13:57 发表
估计也差不多是这种问题。。。
他们这些老师的观点太搞笑了,呵呵~~~
如果认为长大了就会好很多,那基本可以断定错误的毛病就很难改了,包括很多学生没弹多久的琴老师就要求弹哈农,我就奇怪了,琴童连手指按音手型力量 ...

什么时候上片子阿,耐心等候。好好奇。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