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读书半月谈(2010.02)- 读晋书乱弹系列3 - 我很丑可是我一点也不温柔,聊聊贾南风 (2010-2-15) Melbourner1978 · 女儿澜澜8个月了 (2010-4-16) sausage
· 关西的鳞爪 - 2014年4月大阪有马京都旅记 - 【全文完】 顶楼有电梯 - 258楼推荐かね井荞麦面 288 锦市场 (2014-4-21) 胡须康 · 美食接龙--糯米卷,下一棒:小混混 材料:花生 (2010-5-3) cct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5174|回复: 59

[其他]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 终年65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3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海外网1月23日电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终年65岁。

林清玄医生陈耀昌23日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说:“林清玄过世了......”,并附上2017年林清玄夫妇拜访台湾“好心肝基金会”的文字和配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emily-dd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3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清玄,1953年出生,中国台湾地区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发表于 2019-1-23 14: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P.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1-23 14: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去世了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于1月23日过世,终年65岁。(海外网 魏雪巍)

逝世前日发最后一条微博,感慨不要失去梦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9-1-23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约而同。。刚在隔壁也发了~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9-1-23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anglei8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anglei8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台湾大师这几年走了好几个了,rip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1-23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明河素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明河素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lltwain 发表于 2019-1-23 16:12
不约而同。。刚在隔壁也发了~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3050&ex ...


唏嘘,又一位作家走了,狗年走掉了好多位作家啊
C'est la vie.

发表于 2019-1-23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河素月 发表于 2019-1-23 16:16
唏嘘,又一位作家走了,狗年走掉了好多位作家啊

2019开年就有各行各业大咖离去。。唉



发表于 2019-1-23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因病去世,终年65岁。其家属向媒体披露,林清玄是在台湾的家中安详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仅以林清玄《从容彼岸是生活》一书序言《常保一片清澈的心》,与诸君分享林公风骨,聊寄敬意。



发表于 2019-1-23 15: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njiegu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njiegu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ip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静好如初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3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常保一片清澈的心

文 | 林清玄


坦然面对生命的残缺

走过一家卖运动器材的店铺,看见墙壁上写着格言似的一行字:健康的乞丐比生病的国王更幸福。我不禁觉得有趣。如果有一位健康的乞丐走过,他一定会觉得安慰,不过,如果是生病的人,不论贫富,看到这句格言都会难过的吧。

接着,我就想到这句话里语言的吊诡:一是乞丐与国王是不能比较的,可能有很多人宁可做生病的国王,也不愿做健康的乞丐;二是生病的国王可以花很多金钱,或用权势请来最好的医生,生病或有痊愈之日,而健康的乞丐必有老病之时,那时就真的很悲惨了;三是「健康的乞丐」在语意上根本说不通,凡是当了乞丐的,身心很少是健康的,身心健康的人何必去做乞丐呢?

这句话虽然有这么多说不通的地方,但它在象征的寓意上是好的,它告诫人们应该知道世上有许多事物胜过财富、名位、权势,因而在追求时应作出权衡。

或者我们可以延伸这个格言,写出类似的句子:

「有知识的平常人比无知的富翁更幸福。」

「抬头挺胸做人比垂头丧气念佛更幸福。」

「在寒冬里愉悦比在春天时苦恼更幸福。」

「有爱情的贩夫走卒比没有爱情的达官贵人更幸福。」

当然,最好是做健康的国王、有智慧的富翁。但人间世相,不能双全,难以完美,往往只能取重卸轻,从内在建立绝对的价值,以面对生命的残缺。

天下间的每一滴水,都可以横越山河,进入海洋,但也可能在烈日的曝晒中蒸发,可能成为云朵在天空飘浮。无论如何,作为一滴水,就要有自清的立志,并有海洋般的祝愿,因为一滴水虽小,但海洋全是从那里来的。一滴水虽小,清浊、冷暖却能自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3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实践了什么才重要

我去访问一位画家,他一向以「难产」著名,要很长时间才作出一幅画,他非常郑重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作画好像游戏一样,一天画好几张,我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我去访问另一位画家,他一向以快手著称,有时一天作好几幅画,他非常轻松地对我说:「我作画不像一般的画家,他们画画好像便秘一样,画不出来就觉得自己的作品严肃,是呕心沥血之作。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我又去访问一位艺术家,他说:「我想画就画,不为了什么。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和工作。」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似乎都可以有很多完全不同的观点,然而,实践了什么才重要,观点反而是次要的。严肃难产的艺术家如果做出好艺术,那是好的;轻松快速的艺术家如果做出好艺术,也是好的;「不为什么」的艺术家如果做出好艺术,也是好的。

我们时常因为观点的不同,在生命里执著、争辩、相持不下,因而减损了我们实践的力量和向前的志气。

我们在人生的画幅中,有时严肃,有时轻松,有时难产,有时快速,也有的时候完全活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但不管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落笔时最好有饱满的色彩、明确的构图、有力的线条、理想的风格。

我在乎的不是怎么去画,我在乎的是画出了什么。就像沧浪之水,可以洗脸,也可以洗脚,可以饮用,也可以冲洗污秽,但水只是水,在尽着宇宙一滴的责任。


发表于 2019-1-23 15: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生需要戒定慧

我住在旗山的乡间,夜里常看卫星转播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妈妈看我时常看到半夜,就问我说:「那跑跑跳跳的,有什么好看呢?」

是呀,那跑跑跳跳的,只在0.01秒和0.01分上争胜负,到底有什么意思呢?

可是我常常看得十分感动,因为那些了不起的运动员都表现了伟大的意志力、广大的智慧力。一个杰出的运动员事实上应该是戒、定、慧兼具的。

戒——他们必须长期维持生活的规范,接受严格的训练,牺牲许多个人的享受。

定——他们必须临危不乱,有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只要定力稍有不足,一闪神,多年的苦练就付之一炬。

慧——除了四肢发达之外,智慧也必须发达,杰出的运动员都要有杰出的头脑,否则不能决胜于瞬间。

看到那些杰出的运动员,我不禁感到惭愧。我们时常在口里宣讲着戒、定、慧三学,但有多少人在实际的生活中能有严格的规范?在生命的挑战中能临危不乱?在智慧的判断中能决胜于瞬间?

确实,在人生的历程中如果要迈向更高峰,不论任何行业、任何角色的人都更需要戒、定、慧呀!




发表于 2019-1-23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一册集子是我结束了「菩提系列」十书之后的再出发,是以更自由的心来思维生命的路向,也是一个新风格的开始。

从万古的长夜看来,作为一个人短暂的生命,犹如在大海浮沉,小得像是一滴水一样,但是一滴水的本质与整个海洋是没有分别的。一个人如果能在这一期的生命中,对清净的本质有所认识,整个海洋的本质就呈显了。

我的文章有如滴水汇集,希望在暑热中带来凉意,就像奥运的马拉松选手,在沿路的供水站,拿起一片柠檬含在口中,以些微的清水倒在头上,然后继续向前奔跑。

让我们以清澈之姿,一起向海洋奔流,只要常保一片清澈的心,相信有一天一定能流到清净的大海洋。



发表于 2019-1-23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清玄(1953年-2019年1月),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

笔名有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自从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漫画书之后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高规格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


发表于 2019-1-23 16: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清玄经典散文

——《清欢》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厥词,非常喜欢,到现在还能背诵:

    细雨斜风作小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厥词,苏轼在旁边写着“元丰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原来是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篙、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后自己赞叹着:“人间有味是清欢!” 当时所以能深记这厥词,最主要的是爱极了后面这一句,因为试吃野菜的这种平凡的清欢,才是人间更有滋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飞儿 + 8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3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清欢"是什么呢?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了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就是"清欢"。

    清欢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对生活的无求,是它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讲究心灵的品味,"清欢"的境界是很高的,它不同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样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种尽情的欢乐.它也不同于杜甫的"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这样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那种无奈的感叹。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千百种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我们很容易体会到他的壮怀激烈.欧阳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我们很能体会到他的绵绵情恨.纳兰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我们也不难会意到他无奈的哀伤.甚至于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那种对人生无常所发出的刻骨的感触,也依然能够知悉。


发表于 2019-1-23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是"清欢"就难了!

    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你说什么样是清欢呢?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是杳不可得,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有时害怕了那样的油腻,特别嘱咐厨子白煮一个菜,菜端出来时让人吓一跳,因为菜上挤的沙拉比菜还多。

    我们有时没有什么事,心情上只适合和朋友缀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总是嘈杂的,而且难以找到一边饮茶一边观景的处所。

    俗世里没有清欢了,那么到山里去吧!到海边去吧!但是,山边和海湄也不纯净了,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秽,就有了吵闹!


发表于 2019-1-23 16: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几个地方我以前经常去的,像阳明山的白云山庄,叫一壶兰花茶,俯望着台北盆地里堆叠着的高楼与人欲,自己饮着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欢。像在北投和阳明山间的山路边有一个小湖,湖畔有小贩卖功夫茶,小小的茶几,藤制的躺椅,独自开车去,走过石板的小路,叫一壶茶,在躺椅上静静地靠着,有时湖中的荷花开了,真是惊艳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两人在躺椅上静静喝茶,一下午竟说不到几句话,那时我想,这大概是"人间有味是清欢"了。

    现在这两个地方也不能去了,去了也只有伤心。湖里的不是荷花了,是飘荡着的汽水罐子,池畔也无法静静躺着,因为人比草多,石板也被踏损了。到假日的时候,走路都很难不和别人推挤,更别说坐下来喝口茶,如果运气更坏,会遇到呼啸而过的飞车党,还有带伴唱机来跳舞的青年,那时所有的感观全部电路走火,不要说清欢,连欢也不剩了。

    要找清欢就一日比一日更困难了。



发表于 2019-1-23 16: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圆通寺的山下,我常常坐着颠踬的公车去找他,两个人便沿着上山的石阶,漫无速度,走走、坐坐、停停、看看,那时圆通寺山道石阶的两旁,杂乱地长着朱槿花,我们一路走,顺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而清香胜蜜,轻轻地含着一朵花的滋味,心里遂有一种只有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圆通寺是一座全由坚固的石头砌成的寺院,那些黑而坚强的石头坐在山里仿佛一座不朽的城堡,绿树掩映,清风徐徐,我们站在用石板铺成的前院里,看着正在生长的小市镇,那时的寺院是澄清而安静的,让人感觉走了那样高的山路,能在那平台上看着远方,就是人生里的清欢了。

    后来,朋友嫁人,到国外去了,我去了一趟圆通寺,山道已经开辟出来,车子可以环山而上,小山路已经很少人走,就在寺院的门口摆着满满的摊贩,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打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有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激烈的哭声尖吭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就沉默地转身离开,山还是原来的山,寺还是原来的寺,为什么感觉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什么吗?失去的正是清欢。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9-1-23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o young...

RIP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静好如初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3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下山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也不是悲伤,只是惆怅,浮起的是一阕词和一首诗,词是李煜的:“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一成空,还如一梦中!"诗是李觏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我二十岁的时候,心情很坏的时候,就跑到青年公园对面的骑马场去骑马,那些马虽然因驯服而动作缓慢,却都年轻高大,有着光滑的毛色。双腿用力一夹,它也会如箭一般呼噜向前蹿去,急忙的风声就从两耳掠过,我最记得的是马跑的时候,迅速移动着的草的青色,青茸茸的,仿佛饱含生命的汁液,跑了几圈下来,一切恶的心情也就在风中、在绿草里、在马的呼啸中消散了。

    尤其是冬日的早晨,勒着缰绳,马就立在当地,踢踏着长腿,鼻孔中冒着一缕缕的白气,那些气可以久久不散,当马的气息在空气中消弭的时候,人也好象得到了某些舒放了。

    骑完马,到青年公园去散步,走到成行的树荫下,冷而强悍的空气在林间流荡着,可以放纵地、深深地呼吸,品味着空气里所含的元素,那元素不是别的,正是清欢。

  

发表于 2019-1-23 16: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有一天,突然想到了骑马,已经有十几年没骑了。到青年公园的骑马场时差一点没有吓昏,原来偌大的马场里已经没有一根草了,一根草也没有的马场大概只有台湾才有,马跑起来的时候,灰尘滚滚,弥漫在空气里的尽是令人窒息的黄土,蒙蔽人的眼睛。马也老了,毛色斑剥而失去光泽。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马场搭了一个塑胶棚子,铺了水泥地,其丑无比,里面 则摆满了机器的小马,让人骑用,其吵无比。为什么为了些微的小利,而牺牲了这个马场呢?

    马会老是我知道的事,人会转变是我知道的事,而在有真马的地方放机器马,在马跑的地方没有一株草则是我不能理解的事。

    就在马场对面的青年公园,那里已经不能说是公园了,人比西门町还拥挤吵闹,空气比咖啡馆还坏,树也萎了,草也黄了,阳光也照不灿烂了。我从公园穿越过去,想到少年时代的这个公园,心痛如绞,别说清欢了,简直像极了佛经所说的"五浊恶世"!



发表于 2019-1-23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在这个年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卫生堪虑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乡村野店、胡乱搭成的土鸡山庄去豪饮一番;以及狭小的房间里做方城之戏,永远重复着摸牌的一个动作……这些污浊的放逸的生活以为是欢乐,想起来毋宁是可悲的事。为什么现代人不能过清欢的生活,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

    当一个人以浊为欢的时候,就很难体会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欢乐已尽,浊心再起的时候,人间就愈来愈无味了。



发表于 2019-1-23 16: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南一枝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苏轼凭着东栏看着栏杆外的梨花,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这正是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子怡悦,不堪持赠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能在清欢里也能体会人间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的滋味的人物!



发表于 2019-1-23 16: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间最美是清欢~让我们一起缅怀林清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1-23 16: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清玄在大陆出版了《在云上》、《清音五弦》、《心的菩提》、《情的菩提》、《马尾》、《林寺》等著作,很多人即使没有读过他的书,也在《读者》杂志上读过他的短文。他的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曾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


发表于 2019-1-23 16: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林清玄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谈到了麻雀死亡的启示:

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1月22日的微博,现在来看,似乎有了一语成谶的意味。

尽管落在尘网之中,也不要失去想飞的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9-1-23 16: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ini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ini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鸡汤大师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静好如初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3 16: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静好如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静好如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写人生趣味,不写世间辛酸

林清玄虽然出身贫寒,却心向写作。

他留下的这些文字,温柔了数不清的平凡岁月……

林清玄当过服务生,做过码头工人,摆过地摊,杀过猪。但每每回忆起来,他聊的永远是吐口水在饭里以防兄弟姐妹抢走的囧事,或者躲在厕所喝汽水,只为享受饱嗝之福的趣事。

虽说作家常写人生苦难,把生活撕给大家看,而林清玄却不,苦难出身而他却只说美好。

在我们习以为常却忽略的美好中,他总能找寻到快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