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K&W 带着帐篷游澳洲@12年9月自驾4500公里Mungo NP--Hattah-Kulkyne NP--Murray-sunset NP--袋鼠岛- (2012-10-28) 长耳兔 · 百合 红枣 桂圆 大骨汤 (2007-6-4) jyy_jessie
· 衰仔康,麻麻要被你吓死了 -- 关于狗狗的急性胰腺炎和宠物急诊 (2018-11-18) 胡须康 · 今晚的周末餐。符合中央标准(三菜一汤) (2005-4-15) binbingog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fhjp01

[全澳] 学中文(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 18: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天使蛋糕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天使蛋糕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在中文听说的能力基础上掌握读,也准备安排回国念一阵书的,不过还在摸索中,很高兴看到LZ的这个帖子,希望LZ多来分享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2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ebeccamy2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ebeccamy2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2-1 09:24
麻烦您能说明的更详细一些吗? 比如什么样的孩子,几年级的学生,要什么样的短期插班等等。 ...

我回国五周想给孩子上个幼儿园都很难。后来交了三年的赞助费和两个月学费,还没敢说是短期上才给了个名额。幼儿园都要求上一年以上,如果是小学,短期插班,估计更难。

发表于 2014-12-6 2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飘啊飘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飘啊飘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上次假期带两孩子在北京玩了6天,小的女儿最大的收获就是:中国真好,花坛的地砖都带花纹!也愿意讲中文了,很乐意陪刚从中国过来的小朋友玩,做翻译。。。。说白了就是更自豪更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
如果短期在国内上过学那学习中文的效果更是杆杠的,我也曾经让大女儿参加学校的交流到上海去过两周,效果不理想,尽去玩了,没有正经跟当地孩子一起上课,不过对于中国的课堂学习有了深刻的认识。绝对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4-12-7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飘啊飘 发表于 2014-12-6 21:43
上次假期带两孩子在北京玩了6天,小的女儿最大的收获就是:中国真好,花坛的地砖都带花纹!也愿意讲中文了 ...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1-7 2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xunyiq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xunyiq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直追着楼主的文章看的。楼主的女儿继承好多楼主的优点,尤其认真这项。虽然,我总觉得将来楼主得为了女婿的事儿发愁。因为他的女儿太优秀了。

我一直焦虑的,也是个人认同感的问题。我本人作为留学生来到澳洲的时候,就经常在聚会里觉得,一个聚会里要么都是西人,要么几乎都是华人,这里的说的华人就包括了很多移民2,3代。那些甚至根本连中文都听不懂的移民2,3代,聚会圈子还是在华人里。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就算中文没有灌输进去,但是一些华人骨子里的思想传承还是无意识的传给了下一代,然后人以群分。最典型的一项,我身边的,比如说,同龄的西人还在租房的时候,华人移民,不管哪代,工资高低,会不会中文,都拥有了一套甚至两套的房子。

虽然,并不觉得,西人就一定是主流社会。但是,澳洲长大的孩子,交友圈还停留在以肤色认圈子的水平上,有点走极端了。虽然,这个肤色的背后,可能包含了很多华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文化传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icelemontea + 1 我很赞同
fhjp0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7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笨鱼是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笨鱼是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简直巧合,我竟然因为生老二带老大回国住了10个月,这10个月期间老大一直上国内的幼儿园。 所以老大是2岁半回国3岁半回澳洲。所以我也来谈谈这段特殊的经历吧。

1。回国前
在他回国前他在澳洲上的CC,和CC小朋友不论什么肤色都打成一片,老师也很喜欢他,虽然英文只会单词,什么water,more但是基本听的懂。反而中文处于第二语言的地位。平时和我们也是用简单英文交流。奶奶只能被迫学习英文。这也是我带他回国的原因,想要给他个中文语言环境

2.回国后
上了国内幼儿园,毕竟孩子还小,所以也不存在学习压力主要也就是玩。但他有时候也想念澳洲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多,玩具多。不知不觉中,英文说的越来越少,中文说的越来越多。刚回国的时候说中文特别生硬,朋友都说简直就是一个老外在说中文。后来可能是幼儿园教的,唐诗成语也都偶尔能冒两句了。回澳洲之前中文动画片都能看懂,连巴拉拉小魔仙之类有深度有难度感觉给大孩子看的动画片都没障碍了。

3.回澳洲
因为之前就上个CC,所以还是回到了原来的CC,想着老师朋友都有基础,适应快。但因为没有排队直接进,所以只给了两天。结果我也是老师也是都感觉明显和回国前不一样了。首先原来的老师朋友全部忘光,一点也不记得了,原来和老师都是拥抱kiss,现在都不愿意了,第二个英语和当时同班的好朋友已经无法交流,基本人家说英文他说中文,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他现在是有意识的和亚洲面孔的小朋友交往,最好对方能说中文,如果不说中文是亚裔他也愿意和他们玩,基本回来后没看过他和白人小朋友玩了。

下个礼拜他就要5天CC,希望英语能尽快pick up上,融入CC的环境吧。一想到我的决定短期来看导致他现在融入不了,语言吃瘪,我就觉得心疼。但是一想到当初想让他学中文,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这个目的看来还蛮成功的。但是认同华裔身份最后导致只交华裔朋友又不是我向往的。我觉得无论怎么教育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实现你的目地,也会带来伤害。没有十全十美的教育,只能摸着石子过河。我现在很犹豫老二将来要不要也回国一段时间。我要好好想想,看看哥哥要花多长时间融入回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fhjp01 + 4 感谢分享
tanxunyiqie + 2 感谢分享,等结论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8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笨鱼是我 发表于 2015-1-7 22:31
简直巧合,我竟然因为生老二带老大回国住了10个月,这10个月期间老大一直上国内的幼儿园。 所以老大是2岁半 ...

就像股票一样,不能从短期的上下浮动来看待结果。英语和融入一定不是问题。你可能会注意到他的中文如果不巩固,可能很快就会忘记的一干二净的。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1-8 17: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笨鱼是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笨鱼是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1-8 13:32
就像股票一样,不能从短期的上下浮动来看待结果。英语和融入一定不是问题。你可能会注意到他的中文如果不 ...

是啊,这也是我想着带他们两个在回去一次进一步巩固一下。总之就是折腾,而且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就对他是最好的。想要的太多了

发表于 2015-1-8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笨鱼是我 发表于 2015-1-8 17:12
是啊,这也是我想着带他们两个在回去一次进一步巩固一下。总之就是折腾,而且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就对他是最 ...

个人的经验虽然有限但是有一点是比较坚信的,那就是在小的时候给孩子越多的体验,那么对未来孩子的思维发展广度和深度越有好处。孩子的大脑是发展的,是会自己思考的,不会我们现在给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就会完完全全地被我们“害了”或者“受益一辈子”。 不过我们不能强加给孩子太多结论性的东西,只是跟孩子一起分享我们的理念和经历,孩子长大了自然会从中去分析和思考。结论性的东西,留给孩子自己去得出。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家庭背景都不一样,没有人能肯定你现在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付诸行动了,总是比什么都没有做强。
希望以后能多看到你的经验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大笨鱼是我 + 2 刚看到你的回复,非常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1-21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egiu4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egiu4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5-2-8 2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105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105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家,只有我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其他人都无所谓。
楼主的信息让我更有信心坚持了,谢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2-8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105g 发表于 2015-2-8 21:40
我们家,只有我重视孩子的中文学习,其他人都无所谓。
楼主的信息让我更有信心坚持了,谢谢! ...

教育的意义有时很难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不过很多时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只有等孩子长大了之后,才会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做对了什么东西该做而没有去做。
让孩子学好了中文,应该不会出现这种对错的遗憾。
加油。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2-8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笨鸟飞飞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笨鸟飞飞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建议把帖子合并,翻着好累啊。

发表于 2015-2-8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105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105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2-8 22:52
教育的意义有时很难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不过很多时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只有等孩子长大了之后,才会 ...

"遗憾的艺术",太形象了,没有遗憾就不可能了,让我放松些,哈。

发表于 2015-5-26 01: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笨鱼是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笨鱼是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1-8 21:52
个人的经验虽然有限但是有一点是比较坚信的,那就是在小的时候给孩子越多的体验,那么对未来孩子的思维发 ...

谢谢你的回复。时间已经又过去半年,老大的英语有了很大进步,在幼儿园基本交流的不错,交了不少朋友。回家也开始有用英语表达的时候了,不过暂时中文在家里还是主力。每天缠着我讲故事,考虑要培养阅读,我都硬着头皮讲了,不过是中文:)发现自己虽然平时交流英文尚且够用,但是竟然讲故事不够用,真是汗颜。而且用讲故事巩固中文应该也还不错。我目前非常庆幸那国内的10个月,否则估计老大中文交流有困难。打算等上了小学一两年再回去上上小学,把拼音补上,以后就能自己体验中文阅读乐趣了。他最近对字母非常感兴趣,特别愿意拼写字母,估计等字母和phonics掌握好了,拼音就是一步之遥了。我非常赞成您的趁着孩子年纪小要多体验不同的生活。另外我现在就是考虑将来回国,孩子们都上学了,我自己干什么?请问您当初陪同女儿回国的几个月的闲暇时间都是怎么打发的?

发表于 2015-5-26 1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21-4-5 11:27 编辑
大笨鱼是我 发表于 2015-5-26 01:16
谢谢你的回复。时间已经又过去半年,老大的英语有了很大进步,在幼儿园基本交流的不错,交了不少朋友。回 ...


1: 个人对在家讲故事的经验和看法:还是要以中文为主。我们家妞妞到现在每天晚上还缠着我让我给她读中文书。我继续给她读些她看起来比较费劲的书。我发现如果这本书有英文版的,孩子很快就会自己去找英文书来看。用她的话说,就是翻译过来的书,跟原版还是有点不一样,而且有些书经过我个人演绎,不一定是原来作者的意思。这也是我要达到的目的:一箭双雕。通过中文书,既让孩子学了中文,又引导孩子拓宽阅读英文的面。

2:不建议太早教孩子学拼音。因为孩子在英文环境长大的。拼音学会之后,孩子就不会很愿意去记忆中文的方块字。看似对着拼音,孩子读得很流,但是许多字不一定会认识。学中文最后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孩子能读书。而中文书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肯定没有拼音了。拼音只是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越短越好。我们利用拼音就是让孩子知道如何利用字典(Online也行)来查字和发音。拼音和认字不能本末倒置。

3:我陪孩子回国时候,我除了花点时间在Business上面之外,许多时间在看书。国内这几年好书可真多啊。同时花时间在跟朋友,亲戚,钢琴老师,学校老师,校长等沟通。挺忙的。对了,还没加上做饭买菜时间呢。学习中文的目的不仅仅能读中文,而且跟其他人沟通的时候也需要接地气。这个地气,需要家长花很多时间去思考之后用行动来帮助孩子。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5-26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clou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clou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妞爸是个好爸爸

发表于 2015-5-26 14: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kycloud 发表于 2015-5-26 14:11
妞爸是个好爸爸

谢谢你的夸奖。喜欢孩子是我的天性。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5-7-3 17: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or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or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ashell 发表于 2014-11-8 19:30
我觉得你说的identity问题不仅ABC存在,其实所有的teenage都有这个问题。这个年纪是渐渐离开父母,思想开 ...

同意

发表于 2015-7-3 17: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or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or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北木山人 发表于 2014-11-8 13:20
坦白地说,我个人认为现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文化糟粕多于精华。即便是中国古代文化,也是要有选择地学习 ...

同意。还有语言和文化应该有所不同

发表于 2015-8-1 17: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yi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yi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5-1-8 21:52
个人的经验虽然有限但是有一点是比较坚信的,那就是在小的时候给孩子越多的体验,那么对未来孩子的思维发 ...

非常赞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8-13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therineq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therineq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来到悉尼,楼主的经验对我们有借鉴作用,谢谢。

发表于 2015-8-13 1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moon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moon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真是一个好爸爸,这么细心与认真,向您学习

发表于 2016-2-10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chw_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chw_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文章对我来说是及时雨啊! 让我觉得教育不仅仅是找个好学校的问题那么简单~~~~这个功课比我自己读书要广泛太多了~~~赶紧补课了

发表于 2016-2-10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hjp01 于 2016-2-10 18:36 编辑
archw_w 发表于 2016-2-10 13:17
楼主的文章对我来说是及时雨啊! 让我觉得教育不仅仅是找个好学校的问题那么简单~~~~这个功课比我自己 ...


孩子的教育,个人觉得重点应该在小学。 因为很多习惯和基本的能力都是在这个小学期间养成的。
小学 Y 1 ~  Y4 期间,如果家长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在阅读上(重中之重,参考我其它的帖子和跟帖), 逻辑思维上产生兴趣(而不是灌入多少知识), 在Y5 ~ 6 期间 适当关注孩子的阅读面和数学的思维能力(不是运算能力)训练,那么到了 高中,父母就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学习会出状况了。
小学阶段,不能把所有的教育任务都交给学校,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要比学校更为重要。毕竟,最关注,最了解你家孩子的不会是别人,不会是老师,不会是学校,应该是家长自己。只有家长自己用心,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来。没有最好的教育模式可以 Copy,只有最适合的自己家孩子的路子可以探索。
我们自己的第一次成长已经过去了。 有了孩子之后,上天给我们创造了跟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当了父母准备第二次成长,可能比第一次成长更有内涵,更有乐趣。
Enjoy Parenting..............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6-2-10 1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chw_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chw_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非常同意LZ的观点!我们也非常重视小学。所以非常担心错过了这个阶段。现在提前开始准备,就是希望能做到我们可以做到的。同时也怕连方向都错了。我是完全新足迹的新成员。幸好看到了LZ的帖子。能不能请交流一下择校的经验?我不是想依靠学校,而是觉得学校也很重要,如果在学校期间老师都没有尽职尽责,那家长会效率更低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6-2-10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paldreamwor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paldreamwor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mily 发表于 2014-11-15 12:11
其实赞同lz的观点,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无论你的第二语言说得再流利,再怎么样是纯英文的abc在他国人眼里 ...

没办法接受国内的爱党爱国教育

发表于 2016-2-10 20: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paldreamworld 发表于 2016-2-10 20:49
没办法接受国内的爱党爱国教育

沒事的。学好中文就行。

发表于 2016-2-10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m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m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paldreamworld 发表于 2016-2-10 20:49
没办法接受国内的爱党爱国教育

关键是小朋友的感受

发表于 2016-2-10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dong5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dong5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写的太好了,楼主很有思想深度,难得的好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