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大学教育 查看内容

对亚裔孩子入学的歧视性提案SCA5在美国掀起波涛,以后澳洲会如何?

2014-2-25 17:38| 发布者: 方白 | 查看: 6520| 原文链接

2014年1月30日,美国加州华人正在庆祝过年,拉丁裔民主党籍州参议员贺南德兹提出一项提案SCA5给欢乐中的亚裔们浇了一盆冷水:该议员认为加州大学系统的亚裔学生太多了,要求限制亚裔入学,提高拉丁裔和非裔在加大系统中的入学比率。

此提案已在2014年1月30日加州参议院27票赞成,9票反对通过。下一步即将提到州众议会投票。如果此提案在州众议会获得通过,将在今年11月公投,决定是否恢复在加州大学校园中实行所谓的“平权法案”,限制亚裔招生,多招拉丁裔和非裔。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议院通过这项决议需要参议员以三分之二得票率让法案得到支持。根据计算需要得的票数是26票(39*2/3)。而三位华裔民主党议员却全部投了支持票。而这三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目前提案等待在加州的众议院等待通过。在目前,加州众议院的80席中,有55席民主党,25席共和党。按照目前的党派划分来看,提案在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这项法案最终通过,亚裔学生在加州大学系统的录取数量将大大减少,有人预计将从40%降低到12%左右。意味着很多优秀的亚裔学生不能被加州大学录取。

此提案一出,加州的华人社会震惊了。华人家长纷纷奔走相告,希望用白宫请愿,联系议员等方式扭转局势。

提案的政治背景:拉丁裔人口在加州的增多

为什么在这样的时间点这样的法案会出台?这和加州的西班牙裔人口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笔者查阅了加州地区的人口比例发现,在加州地区,华人的比例在14.9%左右,而拉丁裔和非裔人口大约在37.6%左右。不断上升的拉丁裔人口和非裔人口决定了这个族群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因此这个提案的出现并非偶然。

另外,随着中期选举和2016年总统大选的不断迫近。民主党知道,要保住自己的优势,依然要通过示好不断增长拉丁裔和非裔人口来增加选票。因为这些人口通常都是民主党坚定的支持者。因此党派要保证对他们的利益。相反,亚裔在美国有着普遍的“政治冷漠”现象,不参加投票、不关心政治是亚裔族群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长久以来,亚裔族群的利益,在政治上难以得到保证。

焦点:平权法案和逆向歧视

所谓“平权法案”诞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是肯尼迪和约翰逊两任总统为落实《民权法案》而相继签署的一系列旨在入学和就业上对少数族裔进行优惠照顾的总统令。

法案规定: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落实“平权法案”,在招生上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影响美国少数族裔最重要的法案之一,有数据统计显示,亚裔学生成绩普遍高于其他族裔,在录取方面,“平权法案”的种族比例设置使成绩的重要性作出让位,出现了亚裔学生录取分数线比非裔和拉丁裔高出上百分的现象。这样的制度使得成绩在亚裔学生中比较优秀、同其他族裔相比十分优秀的华裔学生落榜。很多人把教育领域的“平权法案”批评为“逆向歧视”(Reverse Discrimination)。

加州于1996年通过209提案,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公立大学以种族决定入学的州。政府也不可以种族为聘用标准。参议会通过的SCA5修宪提案将取消209法案部分规定,包括政府单位在内,不可因个人或团体的种族、性别、肤色和原国籍,给予公立教育特殊待遇。而这个提案使得在加州大学系统中,亚裔的比例明显增高。

而新的SCA5显然有恢复“平权法案”的倾向。发起人在公开信中表示,这次法案实质是允许根据种族决定学生的去留。

两种不同的声音

消息一出。反应最大的当然是亚裔学生的父母。美国华人们的本能反应是,要起来为自己族群的利益做斗争,因此笔者正从各个不同的渠道接收到美国华人去白宫网站请愿的消息。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黑人或者犹太人身上,你可以想象,他们会如何反应?这使我回想起六十年代的中国,凭家庭出身录取大学。这是淘汰优秀人才的做法。反人类!”一位父亲这样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加州生活,有两个女儿的蔡岩告诉笔者,“我非常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的法案出台。拉丁裔的人口在加州很多,但是总体的大学录取率却不高。他们希望通过新法案提高拉丁裔的教育水平。但是这样做,是以牺牲亚裔和白人的利益为基础的,我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设置各个族群录取的较低下限,而不设上限。”

在华盛顿生活的旅美学者余东晖从现实的角度评价此事,“华盛顿的Thomas Jefferson高中校长曾经被控告不搞族裔平衡,过去几年开始照顾黑人和拉丁裔学生进校。其结果是许多黑人和拉定裔学生不得不中途退学。而TJ高中的排名从下降了三位。这说明,特意去搞族裔平衡,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而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吕晓波告诉笔者,“美国有这样的历史背景,为配额的方式改变一个族群的机会。这种政策短期内可以提高一个族群的实力,但是长期来看,一个族群改变自己的地位,光靠配额是不够的。而且容易实现对族群的过度依赖。相当于用短期的不公平来伤害长期的公平。”

然而一些华人也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如何更理性的思考这个问题。是否仅仅因为亚裔在学业上的强势,华人就牢牢捍卫自己族群的利益,而不去换位思考,去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

(本文作者范海涛,驻华盛顿观察员,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毕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