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读万卷书 查看内容

你是读什么书长大的

2007-12-20 15:35| 发布者: astina | 查看: 57129| 原文链接

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谈到了看书,就新开一帖,看看大家都是读什么书长大的.

我的启蒙读物是一千零一夜,好像是小学2年级,是父母单位的图书馆里借来的. 当看到人坐在毯子上,就能飞往他要去的地方,觉得神奇的不得了.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读小说.

读的第一部武打书是萍踪侠影,是小学5年级.觉得里面的人物风流倜傥的不行,心里不知有多向往.

读的第一部金庸的武打书是书剑恩仇录. 平心而论,那不是金庸特别好的一部小说,但是为我打开了金庸的大门.入了门才发现,那是怎样一个宝藏,怎样一个让人留连忘返的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们都本领高强,侠义正气,快意恩仇还儿女情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金庸的好多小说我都看了N遍. 包括来了这里之后,还在图书馆里借到看了好几遍.鹿鼎记是个例外,小时候读,觉得韦小宝特别轻浮流氓,看了一遍就再也没有兴趣了. 直到成年了,有机会再读,方能领略其中的幽默,还有一种别样的处世态度.

当然,我最爱的金庸小说,还是天龙八部.萧峰一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看一回,仰慕一回;而我最爱的女主角,渐渐从黄蓉变成了任盈盈,盖因我无法忍受神雕里黄蓉沦为一平庸的中年妇女,再有,就是喜欢任盈盈带有一丝邪气的聪颖.

同时期也开始读各种文学期刊.有少儿文艺,也有收获. 我反正就是个饥饿而贪婪的孩子,什么粮食都吃. 父母单位图书馆里能借到的多是革命小说,红岩啊,山茶花,苦菜花,什么都来者不拒.我爹向我推荐了家春秋,也囫囵吞枣的吞下了,后来发现居然巴金也就这几本写的好.

初中的女生,蒙蒙胧胧的,言情小说当然少不了. 我几乎在一个暑假,看完了琼瑶的所有小说,发疯一样,到处借,到处收集.窗外,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 里头的人物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跟我常读的革命书是多么不同啊.也开始憧憬白马王子了,非常YY的给"他"起了很多现在想来恶俗,当时觉得特灵的名字.

琼瑶和三毛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三毛的书我也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闹学记...可能三毛太神经质了,对还是个初中的女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所以三毛只是在没有琼瑶书看的时候填补空档.长大以后,三毛的书我又重看过,能多感受一些了,但是一直没有倾心的喜欢. 琼瑶的书,到了大学里,看到图书馆里有一本我是一片云,欣喜的借来重温,看了一半,实在恶俗,没法再读下去,也深深质疑自己初中时候的品味.

那个时候还看了很多译作. 安娜卡列尼纳,苔丝,名利场,包法利夫人,羊脂球... 没一本觉得好看的. 然后就得出结论:名作等于难看的书. 现在想来,一是因为年纪太小,读名著,太晦涩;二是翻译过程也让名作失色不少.

高中时候才开始读红楼梦,看的似懂非懂的.发现我姐姐枕头底下有本金瓶梅,也偷偷读了,还是似懂非懂.高考的压力一天大似一天,看书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大概高二高三,开始流行席慕蓉,我还去买了一本她的散文集来. 忙里偷闲的时候,还一个人在家里大声朗读出来. 当时是真喜欢,现在再去看呢,不至于象琼瑶那样觉得肉麻,但是也不那么能吸引我了.

我是到了大学里才知道有围城这本书的.还是当时那个连续剧很红火,才去买了书来看.一看不能罢手.这本书从那时起就一直陪伴着我,睡前随便翻到哪里,都能往下看,我一度熟的很多有意思的小段子,都能几乎背出来.比如方鸿渐的父亲记的日记;比如三闾大学汪太太家的厨子偷禾花雀吃...这本当年地摊上买的盗版书还被我带到了澳洲,可惜丢失于上次的搬家.

大学里开始读英文小说,读的最多的是两个人的. 一个是Daniel Steel,后来发现她是美国的琼瑶,也是俗的不行,放弃了; 二是Agatha Christie.喜欢Agatha的书当然是从尼罗河上的惨案开始的,那个电影有名嘛.但是学校图书馆藏书有限,就到外文书店去买.一直到了澳洲,发现了这里的图书馆资源,我才差不多把Agatha的书全看完了. 印象最深最深的一本,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而凶手,居然就是这个"我".

亦舒的书也是大学里开始接触,但是真正死心塌地的喜欢上亦舒,是工作以后. 她的书里太多的人情事故,是稍微有些阅历才能欣赏的.这个作者到目前为止是我的最爱,我几乎看过她每一本书,包括近作. 近2年写的是不如她全盛时期的作品,但也好过没有看,好过看其他不如她的作家.而且对于一个几十年笔耕不辍的作家来说,要求她每本书都超越自己,也是太苛刻了. 她的好书不少,喜宝,玫瑰的故事,都是很有名的.而我最最喜欢的,是朝花夕拾,讲述的是时空倒错的爱情.最感人的一幕是,女主角不得不回到她所属于的未来,去探望她在过去那相恋的男友,发现男友的墓碑上写着:宜,我永远爱你.

好了,我讲完了,来说说你的吧,你是看什么书长大的,我们有没有交集和共鸣?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