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网的老李在去年专程从悉尼跑到 adelaide来看瓦格纳的《指环》,之后写了洋洋万言的观后感,勾起了对歌剧一窍不通的我的浓厚兴趣。巧了,这一个礼拜一直在审State Opera,再次遭遇《指环》,不过这次是从完全不同的一个视角。 (附:老李贴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iewthread.php?tid=2544) 说给老李,老李可能会哑然失笑,State Opera,是一个只有五间办公室四个full-time 员工的小衙门,一个CEO,一个Financial Director,一个Office Admin兼Receptionist,还有一个管服装和仓库的大姐。几个人的Office都开着门,有事儿就扯着嗓子叫人。让我忍俊不禁,想起网上说的“交流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结果说到狗,狗真的来了。我们在屋里坐着,突然就有一只胖胖的牧羊犬慢慢悠悠的从门口走了过去,旁若无人。惊问,原来是服装大姐的心肝宝贝,每天跟她来上班。 Financial Director Nigel和CEO Steve,乍看衬衫领带,跟一般的官僚并无两样,然而相处两天下来,就会感觉到不同。初到那天,Nigel带我们去去见Steve,介绍道:这是我们请来的Singer.我和头儿不禁失笑。他对这样的玩笑乐此不疲,一会儿跑过来说:已经安排好了,下午就给你们上singing lesson. 他到处跟人说,以至于我中午去旁边的daily买吃的,里面那个女孩子都好奇的问我:你是从海外专程来演出的吗?我苦笑,说我像唱歌剧的吗?她也笑了:是Nigel说的,我也觉得不像,你太瘦了。 很快我们就发现了,Nigel是个话痨,他一说起来就停不了,因为他的故事太多了。他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唱过歌剧,后来发现自己没什么才华,但也依然在这个圈子赖着不走,先是在Adelaide Festival Centre工作,后来又来了State Opera. 他说在Festival Centre的时候,他们这些人Admin的人看表演看到技痒,也会组织几场内部演出。他们Finance和后勤一台戏,Box Office和Marketing一台戏。他张口闭口“the old days",会说演员的闲话,说俄罗斯来的芭蕾舞演员为了保持身材抽很臭的雪茄,然而也会伤感的说ADELAIDE太小了,虽然我们很努力,但是演出太少了,我们无力给我们年轻的艺术家们提供足够的工作机会,以至于他们被迫离去,到头来我们拍《指环》这样的大部头,绝大多数的演员都是外面请来的。他又说歌剧曾是很风光的,现在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身边有太多的诱惑。等我们这些忠实的观众都老掉不在了, State Opera的未来会是怎样的呢。。。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指环》。一走进State Opera, 墙上挂满了《指环》的剧照,好像State Opera这样小的组织,一年只能做一两个演出,然而小地方却有大雄心,2004年是他们继98后第二次制作瓦格纳的这部巨著《指环》。我有点奇怪的问Nigel, 这样大的决定是谁下的。他说其中不乏政治因素,冒这么大的风险并不是他们的本意,随后事实也证明,《指环》的制作对于小小的State Opera是一段喜忧交缠极不平凡的一段经历。 从03年开始筹备,《指环》的初始预算是一千二百万澳币(天文数字),其中包括三百多万的布景制作,三百万的演员酬金,制片导演设计等等另算在外。这一千二百万,原计划一半来自票房收入,一半来自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拨款,等于分文不赚。预算递上去,波澜大起,层层审核,才批准下来。然而工程自开始就波折重重,原计划由同是政府机关的SA Arts Trust搭建的布景,在历时几个月耗资无数之后被定为不合规格,拆掉重建,Arts SA Trust就此撤出这个项目,将State Opera陷入绝地,因为Arts SA是南澳唯一有人力兴建这样大规模的布景的组织。布景不得不分散在澳洲各地搭建然后运至阿德雷得,Nigel自嘲说我们的布景是东搭西凑,有来自除了塔斯马尼亚之外所有地方的部件。虽然布景最后大亮红灯,然而State Opera仍排除万难坚持原来大胆的设计计划,制作了包括烈火和台上水帘这样高难度的布景,其中水帘更是在历届《指环》演出中首次尝试。负责制作烈火的是阿德雷得大学下属某校办公司,据Nigel说正是悉尼奥运制作那个火圈的原班人马。 这个波折和节外生枝的运输费用使制作大大超出预算。另外一方面,人员需求也超出了原有的计划,幸好一些人是志愿者,才没有在人工这一项上亮太大的红灯。State Opera不得不穷尽一切办法保障底线,marketing基本是由他们一手策划,票价先后浮动了三次,小小的办公室全军出动去拉赞助,其中CEO STEVE首当其冲,拉到United Utilities Australia (UUA), 包下了水帘的制作。四十多万制作好水帘的部件,在运来AD的途中不幸遭到磕碰导致搭起来后水面不平,UUA真是好样,赞助赞到底送佛送到西,毅然拍板重新做过, 此外仍然现金资助5万。,然而这一切要cover实际的cost,也绝无可能。Nigel感叹说这次的《指环》对于阿德雷得本地的观众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bargain,他们座位一半多的钱都是政府负担的。 当Nigel给我看他们的观众群体分析时,他们关于海外观众的大胆预测令我十分惊讶。我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在千里之外为了一部歌剧赶到阿德雷得这个不知名的小城来。然而Nigel告诉我,海外歌剧迷是他们的重头戏。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好处。《指环》是一部磅礴巨作,为了制作背景效果,Adelaide Festival Centre原有的舞台几乎整个被拆除,然后重新搭建,在此期间,没有任何节目可以上演。一些大的剧院有更好的条件,但是常年繁忙,会很不情愿接这一部剧目而放弃其他的创收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是小城市更能做好《指环》。《指环》的票房收入,有14%来自海外销售,而且本地的人为海外来客购票这一可能还未计算在内。《指环》在这一项上功不可没,以至于进出口总局慷慨拨款,鼓励这种文化出口的行为。然而Nigel仍然心有遗憾,说如果不是恐怖分子四处捣乱,应该会有更多的人从美国和英国赶来。 指环》最后完工上演的时候,总支出累计一千五百六十万,合人民币九千多万,想无可想。State Opera花光当净不算,还预支了不少明年的拨款,自此元气大伤,Nigel说大概接下来的两年里每年要减一部戏来休养生息,说到这里,十分扼腕。他讲完这长长的故事,沉默半晌,仿佛人生一件大事终于了断。 《指环》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个大冒险和一个大赔钱的买卖,至于艺术上的成就,老李已经在他洋洋万言的行记中详述,外行如我,就不赘言了。 下午坐在桌前,对面就是CEO Steve的办公室,快四点的时候他从哪里拎来一个老式笨重的录音机,小心翼翼的放一张CD进去,小小的建筑里顿时传来飞扬的音乐,一个女歌手用浑厚的歌声意气风发的在演唱歌剧。我和头儿面面相觑,这样的经历,在我们所经历诸多客户中,还是头一次。头儿笑说:Can’t believe I am listening to this.我说:总比听SA FM一天十八遍的Traffic condition report好。走廊里时不时有年轻人走过,穿着牛仔裤,染着怪里怪气的头发,怯生生地偷看我们,走到后面的studio去,因为State Opera在筹划一个Young Artist Showcase.我看着这一切,觉得很喜欢。。。 [ Last edited by 东食西宿 on 2005-7-1 at 07:21 P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