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最早,更多指的是物质上的资助。这个思维本身,与国家的福利体制,特别是与国民养老方面的福利息息相关。过去中国那种人老了全靠子女或自己的积蓄维持生活的社会状态,造就了养儿防老的思维模式。别说过去,就算是现在,在城市以外的广大农村,更不要说边远地区,人一旦失去劳动能力,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积蓄或子女。相关的社会福利的缺失,是主因。 相比之下,西方相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更为成熟的社会,这个观念明显不多。甚至被东方人视为子女“冷酷无情”,“亲情淡漠”。。。。。。 其实,真的无关个人。一种思维模式的产生和流传,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造成,是一个社会世世代代的文明“结晶”。这个结晶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因此,当你觉得自己需要“养儿防老”时,不用觉得不妥,没有一个人养育孩子单纯只为了经济上的防老。从经济上算帐,养育一个孩子,所付出的财力精力和体力,甚至还有情感付出,都远远超出将来子女需要“养”你时的经济付出。因此,从经济上说,养儿防老,其实是笔赔钱买卖。 因此,每一个父母,不管是否觉得自己需要养儿防老,其实都是无私的奉献着的。 在我看来,养儿防老,在当今社会形势下,更多需要探讨的是,从精神层面上的“养儿防老”,而非仅仅是物质。 想想我自己,虽然孩子还小,但我能想象,当我年老的时候,虽然我不要求与孩子同住,虽然我愿意尊重孩子们的独立生活空间,但我剪不断我对孩子的挂念和想念。因此,我需要我的孩子在我老的时候,从精神上为我“防老”。 在人生中,孩子遇到不管多大或多小的快乐也好、难过也好、失败也好,我都愿意她能与我分享,让我有机会跟她站在一起去面对和承担,这个机会,希望孩子能愿意给我。 在我年老的时候,当我体力和精力都力不从心的时候,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给予我关切的问候,哪怕只是电话里的嘘寒问暖,都可以让我为养育了她而无比满足和骄傲。 是的,如此说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需要“养儿防老”的。 养儿防老,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负面的,而是一种人类亲情的体现,是爱的延续,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