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老爸老妈 查看内容

沟通沟通,通则不痛

2012-2-9 15:53| 发布者: 缓缓 | 查看: 6946| 原文链接

先来闲聊几个实例

-        A老夫妇俩移民过来,住在女儿女婿给他们另买的三房公寓,一开始A夫妇对一切均感满意,对女儿女婿的孝顺很欣慰。几个月后,女婿来拜访二老的时候,提了一句:以后可能他的侄子会来留学,可能也住这公寓房。。。以后可能他父母过来长登,也可能一起住这公寓房。/ 这下A父母辗转难眠了:哦,原来这个舒服的房子不是单给我们的?以后如果侄子过来,亲家过来,怎么相处?家务怎么分担,冰箱怎么分配。。。想到后来,A夫妇心里实在不舒服,决定回国了。但心里这疙瘩一直没有告诉女儿。

个人点评:女婿做事不周到,这样大的安排,在A夫妇移民前就应该先沟通好 / A父母也太含蓄,如果对这安排不满意,告诉女儿,也许可以另想办法。现在啥也不说,女儿也搞不清楚哪里得罪了父母大人。一个心结就这样永远留着了


-        B老太太75岁了。移民后也是分开住。两个女儿为她和老先生买了公寓房。每周两个女儿都来探望老人家,还带了蔬菜水果等等。大家看着都挺好吧,但老太太还是不满意。因为二女儿每次来之前,都会让她包200个馄饨,来了就打包带回自己家,吃一个星期。老太太觉得太过分了,200个馄饨呀,要累死我这个老太婆啊! 但这句话她永远都不跟女儿说,而是和邻居的华人老太太不停抱怨。/ 二女儿根本没觉得什么,也许她觉得一周200个馄饨是个很轻松的活儿,肉馅和皮都是现成买的,反正老太太在家闲着,动动手还可以防治老年痴呆,而且,每次来拿馄饨,老太太看着都挺开心的。

个人点评:多大件事啊,老太太为什么就不能跟女儿直说?这么怨气冲天地过日子,对自己身体也不好,不是吗?

-        C老太太比较强悍。女儿恳请她申请1年探亲签证过来,照顾下小外孙女上学放学,因为女儿女婿都是早上班,6点下班。而外孙女的学校一时又没有AFTER SCHOOL CARE。 老太太登陆前就约法三章:来可以,家务是不做的。除了接送孩子外,不管学习和吃喝拉撒睡。煮饭可以,做菜不管,买菜洗衣服收拾房间更不管。就是这样的条件,你要我来吗?女儿答应了。老太太来了之后,倒也没矛盾。

个人点评:有些生活细节,索性事先说说清楚,省得日后闹矛盾

-----------------

我一直觉得,两代人的沟通,是个大难题。我们和上一代沟通难,和下一代沟通也难。要不怎么说有代沟呢。

我上面举的两个例子,是沟通失灵出了问题。就算没出大问题,也不表示就没有问题。换个角度,如果两代人沟通太紧密,而疏离了自己的配偶,也是问题。

我本人和父母的沟通就不太多。老爸思想偏激,每次和他交流,就不知道哪片云彩要下雨,久而久之,我就懒得找话题了

我老妈,除了商场打折信息外,对其他话题一概没有兴趣,我偶尔应和一下,就没有后续了。现在更是除了自己的病症,四大皆空。所以,我的喜怒哀乐也懒得和她分享。

公婆也差不多,除了讨论病症,就是讨论健康菜,这偶尔拜访陪聊一下还行,让我天天这么聊,聊几年,十几年,吃不消。

大家要拍砖,尽管拍。不过我真不觉得我上面说的情况是极个别现象。

和下一代,前一阵关系也很僵,话不投机。最近好了一些,是因为我尽量迎合他的兴趣爱好,找来一些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的话题和他聊。一开始我挺勉强,可有些话题深挖一下,现在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孩子嘛,兴趣爱好自然比较多一些,可塑性也强。对老人,咱也不能要求他们这把年纪再做改变,拓展兴趣爱好。我曾婉转要求过,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目前的社会舆论,包括论坛的导向,往往会偏向长辈,认为两代人的矛盾大多是源于年轻一代没有孝心,不会沟通,但我在这里忍不住要给年轻人打抱不平。一个人,不管年龄多大,如果缺乏沟通技巧(包括拒绝被沟通)和个人魅力,就会导致周围人的疏离。用道德约束后,也许可以把下一代绑在身边,但,心却还是疏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