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有我们不解的情缘,因为在那里有我的孩子们 澳洲,有难以忘却的记忆,因为我们做了付出和奉献 澳洲,我们共同老骥伏枥,实现了我们的价值和梦想 ——澳洲_————难忘的300天,为了孩子———我们尽了最大付出———300天里,全家共同努力,建造装修出一套房子—— 2010年,是我和老伴退休后赴澳洲探亲签证时间最长的一次。时值澳洲的房价仍然在上涨,尤其是墨尔本长势不减,引起我心头阵阵骚动。为什么不帮助孩子们再搞一套房子呢,趁着我们还能干得动。 到墨尔本后即与女儿女婿商量(其实是带有倾向和一定的意思),再买一处带地的房子,旧一点没关系,装修后自住,这样既可以改善居住条件,老人在后院养养花种种菜;又可将原来的住房租出去作投资,等待升值。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虽然女儿和老伴极力反对,女婿模棱两可(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贷款和还利息问题,而是考虑老爸老妈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但是,在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坚持下,终于同意了我的意见,可以看房选择了。 我们在尽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个星期天全家都要像赶集似的看3——4处房子,很怕哪些好的、便宜的房子了露掉。当时的选房标准是要交通方便、距离学校和商场近、地大,房子虽旧但容易装修、价钱又不能贵(最好不超过在50万以内)...(现在想想当时的选房标准真是可笑),我们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的看、比较和测算,终于看到一处是流拍后商量价钱卖的房子。 这是一个月40年旧的木板房,700米的地,一大二小共三个睡房、一个客厅、厨房与饭厅一起在20平米左右,一大一小卫生间加在一起不到7平方米,整体很旧很旧的,地虽然大,但前后院杂草丛生显得荒无人迹,的确,中介告诉已经两年多没人住了,也是的,房子破旧的已经不能住人了,女儿说破的相似鬼屋,老伴说在国内也没有见过这么破的房子! 这个房子在经过流拍到商议出售的两个多月里没有卖出去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太破旧了,中介说房子只能推倒新建,不能装修了,否则维修的费用太大(当时有人估计至少得10万左右),开发商不买,是因为要新建却容积率少;想要住房的人不买,是因为装修费用太大,就这样,让我遇见了,是机遇还是挑战,是实惠还是陷阱,好像这些都已经被我抛在脑后,只是觉得50——55万的价格是孩子们能够接受的。 经过我和女婿与中介三次的谈判,终于以低于55万的价格成交了。自从那一刻起,一家人喜忧参半,不知道建房与装修之路要走多远,走多长,等待的是福还是罪。只有我自己信心百倍,心里勾画美好的蓝图。 一家人做了大概的分工:女婿和女儿主要负责对外联系工作、我天天进工地、老伴主要负责后勤,有闲时间就帮助我打下手,全家人必须共同努力,本着既能节约,又要保证质量的原则,控制好预算,要赶早不赶晚,争取在一年时间内乔迁新居。 记得那天晚上全家人喝酒吃饭非常高兴,已经完全沉醉在即将要乔迁之喜的兴奋中,根本没有意识到在建房装修的路上还有很多很多的困难和麻烦在等待着。就在那一天起,我们一家人,主要是我和老伴(因为孩子们都有工作),开始走上了漫漫的建房与装修之路。 之二在21楼、之三在35楼 在《我爱我家》中已经上传了我们自己设计建造的decking全景照片,题目:<看看我自己设计建造的decking>照片 <看看我自己设计建造的厨房、餐厅和起居厅>照片 [ 本帖最后由 Alco 于 2012-1-11 13:5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