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前几年又移居了香港,加上喜欢旅游和因公出差,我对国外的生活并不陌生。 孩子和他爸爸早已经定居澳洲,我却一直没来过澳洲,潜意识里觉得澳洲会是我人生最后一个落脚点。 所以,跑遍全世界,独独不着急来澳洲 这天看到墨尔本机票非常便宜,又刚好有个空挡,于是不假思索地就来了。 这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 从机场开出来的一路上,我对墨尔本的感觉,就是一个乡村。可它与德国的乡村相比,墨尔本甚至都称不上美丽。 我不过脑子地把这话没遮拦地说出来了。孩子爸爸看了我一眼,说,香港好吗?人挤人更受不了。 也是,哪怕是下着暴雨的天气,香港的街头还是人山人海的,拥挤已经是香港最有特色的景观。 可是,什么事情都怕习惯,我习惯了香港的人潮,忍受它了,因为香港有太多的优点使我忍受这个拥挤。 我在澳洲呆了一个月,有十二天是参加了全澳旅行团。其他的日子就是我自己瞎转悠。 第一个感觉,没有车是不行的。 我在香港不开车,以前在大陆开车,可是澳洲是右方向盘,估计今后我要好好适应一下才行。 第二个感觉就是空气真好。 我有高血压,在香港我住在海边,常因气压太低造成偏头疼。可在澳洲一个月,几乎一天都没头疼过。而我在香港隔三差五就头疼一次。 我觉得主要是澳洲的空气好。 第三个感觉就是实在太安静了。 我有失眠的毛病,已经有二十年的失眠史,来到澳洲居然每天安然入睡,没吃过一次安眠药。 第四个感觉就是天气变化太大。 到达墨尔本的那天是中午了,我热得穿短袖,晚上又冷得穿羽绒背心。有时一天下几次雨。人说,澳洲一天有四季,还真是这样的。 下着雨的墨尔本我不喜欢。我住的房子很大,雨打在院子里的棚子上,使人心情很黯然。 很多年了,开朗性格的我没有过这样的空寂,可在这暴雨中的墨尔本,那天我觉得内心很荒凉。 我想今后要来澳洲住,一定要买公寓,不买独立屋。大房子对我来说,无端地把孤独加倍放大了。 其实我想说,我是个内心强大并且快乐的人。 我始终都不觉得一个人生活是寂寞的,我有很多爱好。其中之一二就是看书和听音乐,就这两样已经塞满了我的生活。 我又爱煮饭,又爱清洁,又爱上网写东西,又爱出去走走,当然我还要对付英文。 本来时间就不够用,我都来不及孤独。 可是,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出门见不到人、关门四周很空旷,你会意识到这就是孤独,而我在香港从没有这种感觉。 在这种折磨中,我一直都犹豫要不要来澳洲,因为澳洲所有的一切,香港都有。 法制社会、高福利、没环境污染、食品卫生、出国便利,香港都有,我为什么要来澳洲,还要花40万港币付费移民? 其实哪里还用想,就这么一个亲骨肉,我的儿子在这里,当妈的心啊下意识地往这里来了。 由不得你习惯不习惯,寂寞不寂寞。 我于是放下犹豫开始设想我的澳洲生活。 我会成为一个快乐大厨,我具有这方面的天赋。我超级爱做饭,喜欢研究菜谱。 我会去老人院做义工,这一直是我的心愿,为此我准备在香港学习一个老人护理课程。 我会养两只狗,当然是拉布拉多。两只,不让它们也孤独。香港地方小,养狗是个奢侈的事情。 我要去徒步,我准备长途跋涉,完全靠走,走遍澳洲。 我准备系统地听完巴洛克以来300年的古典音乐。十多年了,我都是盲听。古典音乐的书籍和DVD我已经储备了很多。 我要把海明威都读完,当然还有我喜欢的中国作家冯唐和毕飞宇,我要学着使用余华那样朴素语言去写文章。 我要织毛衣,做手工,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我会做很多手工。 我没有一点是在打发生活,曾听很多朋友说,在国外是三等公民,等天黑等天亮等死,我好像没有等得意思。 我一边写一边憧憬,兴奋得睡不着觉。 [ 本帖最后由 mjyang 于 2011-12-11 14:4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