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的圣诞节我是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一个叫ROMA的小镇度过的。西方人把圣诞节看得犹如我们的春节,通常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我记得那个平安夜,每个人都把准备的圣诞礼物放到圣诞树下,然后大家一起准备平安夜晚餐。 在这远离都市的地方,圣诞节没有喧闹的气氛,有的只是淡淡的欢乐。女主人JILL打开音响,圣诞歌曲轻轻地飘荡在空中,圣诞晚餐用的是银餐具,圣诞晚餐有火鸡、牛肉,火鸡和普通的鸡没多大区别,是JILL的女婿用烤箱烤的,还有两大盘沙拉,也就是把一些生菜拌到一起,每个人给自己的盘子里夹点鸡、牛肉和沙拉,也就是所谓的圣诞大餐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而且是在一个外国人家度过的圣诞节,至尽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第二天的圣诞节我们早早的开车来到了城镇的教堂,一起庆贺基督的重生。我不是信徒,但JILL说也是一种经历,那就去见识一下吧。进教堂前每个人发一本圣经,里面还夹有歌词,我走进去拿了一份坐在后排。看看周围,有些人还不顾夏日炎炎穿着西装或礼服。年轻的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孩子也知道正襟而坐,看来已经熟悉此类活动了。主教出来了,先不急于上讲坛,而是走到座席间微笑着与每一个人打招呼。走到我面前时还特地与我握了握手。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和善之中透着一丝威严。音乐声响起,主教回到了讲坛上。我跟随大家站起,拿起手中的歌词装模作样的看着,看着女儿在旁边摇头晃脑的唱着,唱完歌主教张开双臂示意大家坐下,开始了当天的布道,下面的人们一个个虔诚地听着,然后就跪到了椅前的长木板上祷告。只有我在一旁坐立不安地与大众格格不入。最后人们排着队走到前面,主教从一只银碗中拿出一些酒和面包分给众人,这是领圣餐的仪式,每个人喝了点葡萄酒和吃一片面包,说酒是基督的血,面包是基督的身体,他们吃了后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了,阿门,真是不可思议。 在西方,基督教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牧师作为普通人精神的支柱为众子民排忧解难。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西方人都那么相信主的存在,就象我女儿现在也是基督教徒了,他们并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一种信仰。不是对神,而更多的是对一种道德规范的信仰。我觉得中国人现在就缺少一种信仰。 按照西方人的习俗在圣诞节期间,早餐是由家里的男主人主厨。所以回到家里,第一件事情是享用男主人Onley先生做的早餐。早餐和平常没多大区别,烤面包片,煎鸡蛋和熏肉。饭后,男主人把圣诞树下的礼物按照上面的标签分发给每一个人,ONLY戴上圣诞老人的帽子,开始发礼物,我们也得到了他们的礼物。我和女儿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中国人为送一件礼物绞尽脑汁,而他们的礼物竟然都是什么钥匙链,肥皂,袜子等,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旅游者,不走近他们是没有这种深切的体会的。 我们离开ROMA那天,ONLY开车送我们,他先开车带我们看他经营的农场,参观他那一望无际的麦田和牛群,看得出他内心的满足和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