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心情感悟 查看内容

讲文明、讲礼貌、做个好人

2004-12-10 20:04| 发布者: NT | 查看: 14977| 原文链接

我写这篇贴子,不能给你太多有关于移民澳洲学什么专业好找工作、要不要先上学、要不要打labour工...这类的信息,只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希望对后来的人能有所借鉴。

我收到移民签证后两个月内处理掉了国内的房子、工作,带着年幼的孩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澳洲的土地,当时在国内也算是年轻有为,是部门经理和技术骨干,之所以这么决断,一是想为自己的一生添一笔精彩,二是工作生活多年的地方也是我的伤心之地,触景生悲,只想远走高飞,逃得远远的。

十一月登陆悉尼,当时没有这些网站,这么些热心的朋友介绍经验,可以说对这里的一切一无所知。有朋友的朋友的熟人介绍了一个人来接机,并住在她家里,房东家住在离市中心很远的区,share给我们一间房,窗外就是铁路线,放下一张双人床就转不开身,床上没有床垫,只有两块薄薄的三合板,睡觉会漏下去,收$250一周,一到家房东就收了我四周的押金,外加一周的预付房租,睡在摇摇欲坠的床上,听着整夜不断的火车声,孩子热得睡不着,这就是我们在悉尼的第一夜,好一个下马威。但是我还是很感激房东能给初来乍到的我们一个安身之处,一有机会就帮她打扫卫生,洗烫衣服,买些好吃的给房东的孩子,特别叮嘱我的孩子除了我们自己的房间和客厅不能进入别的房间,孩子也特别懂事,后来我和房东一家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房东太太在我打工赶不及回家的时候还帮我接接孩子,实在是帮了我很大的忙。

一样样都是自己摸索着去办各种手续,不懂规矩,少不了跑些冤枉路,遇到困难就礼貌地询问,问到的工作人员都极耐心,各办事机构的标识又非常清楚,所以很快就基本上解决了主要的问题——税号、medicare、银行帐号、申请Family Tax Benifit、注册孩子上学。

接下来就开始找工作了,本科是IT、硕士是环境,有着两者结合的近十年的工作经验,我对自己的能力是相当自信的,我开始在图书馆上网查找工作职位,在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上找广告,发出了很多简历,结果都是石沉大海(后来才知道一方面当时IT业已跌入低谷,另一方面圣诞将至,招工的工作近于停滞,再加上刚开始真的是不得要领,连什么是cover letter都不知道,后来找到工作后将一些经验写了下来,以前在这个论坛上发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我来时带的钱够我们坚持一阵子的,但看着在国内辛苦赚来的钱在这里以6倍的速度流水一样的花出去,心里真是很着急,又不愿意委屈了孩子,周末的时候还是带她到动物园、水族馆、iMax到处去玩,心想就给自己6个月的时间,如果待不下去就回去,也给孩子留下一点美好的记忆(尽管她不一定记得住)。在经济压力下,我开始留意分类广告中的waitress, shop assistant, typist等职位,也开始在澳洲新报等华人报纸上找工。

先讲一个小插曲,看到新报上一个华人中介,打电话过去,说一定要面谈,巴巴地赶了去,一上来就让交$25“会员费”,还说正好有一个空缺,要先交$100押金,如果雇主没有面试上可以退,态度极热情,我进去的时候有一个人坐在接待处,后来就当着我的面交了“会员费”,非常可疑,象是一个“托”,于是我说能否让我再考虑一下,并向接待我的小姐要一张名片,这位小姐态度立刻180度大转弯,连名片都不给我,如花的笑脸立刻转向另一位刚进门的顾客,不再理我了。

当时临近圣诞节,很多地方在招shop assistant和cashier,我先是自已去了离家不远的一个香港人开的take away毛遂自荐(看见他生意好忙不过来),讲好了$8/hr,后来又去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西人水果店应聘cashier,去以前房东太太提醒,我才想起来根本就不会用收银机,于是到附近房东朋友开的杂货铺里恶补了半小时,然后就上阵了,精明美丽的意大利女老板让我先培训一下,如果可以胜任就留我,天,店里的蔬菜水果上百种,有些我连中文名字都叫不上来,更别说是英文了,还有好些水果有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等级,价格也不同(到现在我一眼就能分辨出苹果中的Braeburn和Bonza,就是那里练出来的基本功),我那个晕啊,不过考虑到是生存攸关的问题,所以比对待任何一次考试都认真,结果是两小时后,老板娘告诉我明天可以来上班了,这是一份casual工,一周二十到三十小时不等,$16/hr,基本可以养家糊口了,我当时是比在国内拿了年终奖还高兴啊。

Cashier的工作不仅限于收银,还需要整理货架,鲜花、牛奶、面包的补货也是cashier的事,另外客人不多的时候还要抽空榨果汁、包装蘑菇、剥豆子...所以说老板娘精明呢,总之眼里是要有活儿,我想我是新人么,什么都抢着做(本来就是累伯嘛,累点怕什么),并且做得又快又好(有时只要稍稍动点脑子),并且对顾客总是热情周到,不久就得到了大家的喜欢,在店里买东西老板给我20%的折扣,我的supervisor每天都顺路送我回家,后来她也成了我的好朋友,在我找到专业工作离开水果店的时候她对我说:I wish you a bright future, and I know you will because you have right attitude.

有一次下班回家,路过一个小房子上写着Neighbour Aid: Volunteer Wanted,于是我就走了进去,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尽可能多地接触这里的社会,顺便练习口语,后来看见没有人管的老人真的是很可怜,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也是真心想帮他们做一点事情。做工的间隙,我带着女儿在社区活动中帮助做些杂活,一次引起了悉尼志愿者组织的一位高级官员的注意,她单独约见了我,我把我的情况和盘托出,她问我愿不愿意利用我的技能做些技术性的志愿工作,我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她介绍我去了政府的一个环境中心,终于又可以和我心爱的专业亲密接触了,我把水果店的工作时间减少并尽量安排在周末,一周抽两个上午去环境中心。也就是这时,房东回国,我考虑再三,决定把孩子先送回我父母身边,舍不得孩子跟着我吃苦,也实在是照顾不过来。送孩子上飞机后我狠狠地哭了两个小时,觉得自己真没用。

第一次去环境中心,一个小职员接待了我,安排我录入图书资料,我的速度快得让他觉得难以置信,于是开始试着让我介入他们的日常工作,那更是我的专长,很快环境中心的主任就出来“接见”我,我分析了他们的工作流程,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另他对我刮目相看。也就是在那时我又找回了我的自信:澳洲的技术也是稀松平常,关键是要找到入行的门道,我感觉机会已经在向我招手了。在那里一共工作了两周,我的机会就来了。

写了半天,大家看着可能有点乱,其实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我来澳洲的前三个月。这三个月中我一直没有放弃多方寻找工作,四处发简历,开始慢慢了解这里专业工作找工的程序,开始会写cover letter,一月份的时候,开始陆续接到中介打来的电话,先是不会推销自己,别人问一句答一句,于是就没消息了,后来就有中介说会把我推荐给雇主了,再后来就有了面试的机会,刚开始饥不择食,只要IT相关的都去投,面试时吃了苦头,后来就调整策略,只有专业最对口的才投,投以前多花工夫作准备(简历、cover letter、用人单位和应聘职位的深入了解),这些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经验我都写在这个贴子里http://www.oursteps.com.au/bbs/viewthread.php?tid=30,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在来澳快满三个月的时候,我找到了我的第一份专业工作,4个月的contract。面试的时候我按时到达,出于礼貌关了手机,他们问了我很多问题,有专业问题,也有一些常规的面试问题(如How will you deal with a tight deadline? 现在都有专门的网站介绍这些面试问题、其中的陷阱和回答方法,唉,生不逢时啊),说实话我没做太多准备,只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甚至专业问题里有一个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是有关于水文方面的,于是我老老实实回答说我不会,不过我的学习能力很强,也很愿意学新的东西,最后他们问我如果得到这份工作什么时候可以上班(绝对是个好兆头),然后就让我回去等消息了。后来面试我的人成了我的manager,有一次聊天时他说那时他们面试了很多人,其中一些有比我更好资历,但最后他们觉得我思路比较敏捷,更重要的是我是一个genuine person,那个问题其他人都试图给出似是而非的答案,只有我说不会,汗,原来做人真的还是要老实。

有了第一份工作,事情就变得容易了,以前对你不怎么理睬的中介开始对你频送秋波,轮到我来挑三拣四了,在我的contract结束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非常漂亮的performance appraisal,和一份新的工作:薪金近两倍于第一份工作的1年的contract,这次是为一个政府规划部门工作,参加一个跨州的合作项目,项目组里有土壤学家、农作物学家、水文学家、数学家,大家合作非常愉快,做出了实用性很强的预测模型,也写了不少文章,其中有一篇我是第一作者,另外三篇我分别是第二、第三作者,当文章正在review的阶段,软件也开始进行测试的时候,政府机构重组,裁员20%,原则上中止所有的contract,大家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我也不例外,很快找到了一份permanent的工作,对方要求我尽快上班,这时我们项目的负责人和我谈,说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我作出任何决定他们都可以理解,但项目是大家心血的结晶,希望我能留下来,把项目做完,当时我真是矛盾啊,一边是梦想的稳定工作,一边是朝不保夕但自己付出了极大努力的项目,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没有跳船。重组结束后,机构重新恢复了职能,我的职位不仅没有被裁掉,还被转成了senior职位,每年有一个月的带薪假期,还有sick leave, flex,工作时间是弹性的,从此不必担心接送女儿的问题了。

在工作期间,我租了一套的小公寓,考了驾照,买了新车,女儿也接回来了。说到义工,搬了家后我也一直在坚持做,在一次培训和一对做义工的老夫妇一见如故,退休前先生是外交部的官员,太太是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挺多,也不知为什么就是和他们很投缘,他们也很喜欢我,也许我让他们想起他们远在美国的女儿,都是一样的生活在异国他乡。有一次我病了,实在撑不住就打了他们的电话,他们带我去看医生,让我在他们家里休息,给我做吃的。后来在他们的一再邀请和坚持下,我们搬进了他们的大宅,他们年纪大了,我经常帮他们做些事,打扫屋子,浇水,整理花园,也教他们怎么在电脑上处理他们的旧照片,他们也在我出差的时候帮我照看女儿,大家互相照顾,相处得象一家人一样,令人忐忑的是他们不收我的房租,只肯分摊水电费。住了半年多,我也渐渐爱上这里依山傍水的宁静,于是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安了家。环境好了,也可以邀请父母来探亲了。

邻居有一个女孩儿是在大学里学中文的,我免费帮她补习,认识了她的一班朋友和同学,他们都是对中国有浓厚兴趣的人,我常和他们讨论中国的历史、时事,帮助他们客观地看中国。其中有一位作家,非常的睿智幽默,对于禅和太极颇有研究,我从她那里学到了很多有关西方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也知道了原来英文原来也可以说得含蓄和优雅。老夫妇家里有大量的藏书,从童话、少年读物、小说到哲学、博物学的系列著作无所不包,我和女儿被允许各取所需,加上女儿从学校回来教我童谣和各种游戏,慢慢地可以理解别人话里的引申意思和玩笑中的幽默之处了。来以前听说这里的同事之间只有工作关系,后来发现很多同事都是很热心的人,时间久了,慢慢结识他们的家人、被邀请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渐渐成为朋友。现在在我困难的时候、需要建议的时候、需要倾诉的时候,我知道有那么一些人就在那里,心里是很踏实的。

每个人对幸福和成功的概念都不一样,两年时间里,我在这里有了自己喜爱的工作,女儿很快乐,还有一些可以信赖的知心好友,我觉得很幸福。不知道你从我的经历里读到了什么,移民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你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你的计划是上学也好,找工作也好,做生意也好,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最终总是能做成的,但这些还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讲文明、讲礼貌、做个好人。

[ Last edited by NT on 2005-8-8 at 04:16 PM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