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老爸老妈 查看内容

澳洲养老院 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

2011-7-22 13:26| 发布者: tina50 | 查看: 2767| 原文链接

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转贴到这里来,与感兴趣的朋友分享。
原址:http://www.xkb.com.au/html/immi/renzaiaozhou/2009/0607/5419.html
[全文如下:]

由于工作关系,我时常访问澳洲的养老院,去探视在那么居住的老人。

      养老院散落在居民区里,外表上没有什么明显的标志。有的是一个不太高的楼群,有的则是一个很大的房子。等到走进大门,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养老院的风格各有不同。有的好像是宿舍,一边是敞开式的走廊,可以看到一个房间挨着一个房间。设备好的养老院盖的好像饭店,有很大的休息厅,还有饭厅,游艺室,理发厅等设备。每个人的房间都不大,好像是旅馆的单人房间,仅能容纳下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卫生间,有的还带有一个小厨房和冰箱,供住户做简单的早餐,午餐和晚餐都在餐厅里吃,有的也可以把饭送到房间里。虽然各种养老院的标准的不一样,但是基本设备还是很齐全的,有医护人员负责一般的护理,还有很多工作人员照顾起居,饮食和打扫卫生。在院子里和休息室里会看到很多老人坐在那么聊天,有的在打瞌睡或者呆呆地坐在那里。

      澳洲的养老院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叫做“退休村”,供还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使用。老人在这里算住户,就好像租一个单元一样,每月交纳房租,或者一次性把租金缴清。有的退休村是住户提前买下来的单元房,还没有住进来的时候出租挣收入,等到自己老了就算自住了。这种退休村跟平常的住房没有太大的区别,像电费和电话费等日常费用都是单独支付的,只是有较好的管理机构负责代理很多事务。这种设备有的距离城市很近,有的则远离城市,坐落在环境优美的乡下。另外一种叫做“护理之家”,专门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服务的,我经常访问的就是这类设施。

      现在澳大利亚像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已经进入了老人社会。一方面人的寿命延长,使得退休以后的生活,或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之后的生命依然有很长的时间。而另一方面,由于家庭成员的流动以及家庭观念的转变,独身的增加,孩子抚养老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因此,养老院成为护理老人必不可少的社会服务了。在中国人们对养老院往往有一种负面的印象,好像只有没有孩子的或者被孩子遗弃的老人才进养老院呢。其实,跟在自己家里住比起来,住在养老院有很多优越的地方。首先是很安全。老人会有很多突发的疾病,像心脏病,中风,脑瘀血等病,时常有独自居住的老人死在家中,很久以后才被人发现,而养老院有很好的护理设施和医护人员,所以有什么急病可以得到及时抢救。另外,很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容易迷路回不了家,或者突然横穿马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养老院有很好的保安设施,出入口都上保安锁,老人是不会半路离家出走的。其次,养老院有很好的膳食营养保证,有专门的人负责做饭,而独居的老人,由于种种生活的不便,一个人做饭又很麻烦,所以往往忽视的膳食的营养。第三,住在养老院的人很多,便于在一起娱乐和交流,缓解了独居老人的孤独感。

      住进养老院可以说是进入了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了,绝大多数人再回到自己家里居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多老人非常清楚这一事实,因此他们在住进养老院之前就把后事料理好了。很多人写好了遗嘱,把管理财产权交给托管机构,把生活决定权交给监护人。有的人把自己积攒的首饰或者贵重收藏提前分给自己的子女,即使不分,也会把首饰按照遗嘱继承人分类整理好,交给财产托管人。有房地产的会变卖家具和家里一切可以变卖的物品,把房屋出租或者变卖出去,以支付养老院的费用。他们能够带到养老院的东西只有少量的衣物和珍贵的照片。我想住进养老院的人会有一种脱胎换骨,无牵无挂的心态,他们已经一无所求了。当然,我不敢断言住在养老院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很多失去自理能力的人是出于无奈才来的,也有的人住进养老院十几年都没有一个亲戚和朋友来探视。但是,既然死是一种很悲伤的,但是却又是无法回避的事情,住进养老院在客观上起到了一个“死亡预备期”的作用,让人在这里淡忘尘世间的虚荣、纷争甚至亲情,让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逐渐回归自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