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询问关于PR是否有资格以及如何购买private health insurance的问题,把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写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澳洲的公共医疗系统MEDICARE只限于看病的部分,牙医以及配眼睛什么的是不包括在内的,如果觉得全部由自己来付负担较重的话,可以购买private health insurance,其实政府也是鼓励大家购买的,保费个人出七成,政府出三成。请注意我下面谈到的价钱都是政府补贴了30%以后的价钱,也就是由个人所出的那70%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限于澳洲永久居民和公民购买,访客,海外学生有另外的种类,当然要贵很多。private health insurance分两种,一种是hospital cover, 另一种是extra cover。前一种主要是去priviate hostipal 看病用的,因为这一类保险相当贵,而一般看病在公立医院看也可以(无非是需要预约以及多等一会儿),所以我着重介绍extra cover,这是用来覆盖牙齿,眼镜以及其他medicare不包括的项目。 以我购买的medicank private为例,extra cover分为三个等级,当然等级越高,保费越高,覆盖的范围就越广,可报销的金额也越高。如果是夫妻二人的一个family, 买最低一级的first choice extra, 大概每月25元左右,每人每年可报牙齿500元眼镜200元。买第二级的smart choice cover,每月45元左右,每人每年可报牙齿800元眼镜225元以及其它项目如针灸推拿心理谘询等,但所有其它项目加起来每人每年可报的限额为300元。第三级我没有研究过,粗看看,就是保费更高,牙齿眼镜以及其他项目的可报销金额也更高。我觉得一般没有什么特殊需要买第一级的first choice extra最物有所值。 买了保险之后并不是说你去看牙医就一分钱不要,具体每个治疗项目可以报多少都有非常琐碎的规定,基 本上就是保险公司出大头,你出小头。在我们买保险之前洗过一次牙,花了70元,我老公一个门牙瞌掉一小块去补了一下又是100元。后来我们买了medicank private的smart choice cover,然后去了medibank网站上列出的members' choice的牙医那里洗牙,一分钱没出(实际上他charge了保险公司100元/人),洗牙时发现有一些蛀洞,第二个星期又去补牙,这回每个洞牙医收75元,其中60元由保险公司出,15元自己掏。上个星期我们去配眼镜,验光是不要钱的,因为由medicare出,我老公配了一副新眼镜,199元,自己出了13元,我买了一年量的每两周抛弃的隐形眼镜,一共316元,自己出了116元。另外打针灸每次给报销15.8元。这样算来,如果夫妻二人每人每年洗两次牙,都需要配眼镜而又不需要其他项目比如针灸的话,买first choice extra是最划算的。 买了保险之后并不是立刻就能报销的,一般有两个月的等候期,而眼镜项目有六个月的等候期。所以你别想买保险第二天就去补牙:))如果运气好碰到促销,就会免去两个月的等候期,那是最最划算的。 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www.medibank.com.au去看一下。我并不是在为medibank做广告,其实它属于政府,每年都亏损得厉害,据称保费的96%都返回给了投保者。 重要补充:买了extra cover自动包含救护车保险,救护车保险单买的话约$60/yr/per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