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亲子笔记 查看内容

《爱和自由》读后感

2004-12-16 19:49| 发布者: sail | 查看: 8996| 原文链接

《爱和自由》是一本书,开头的时候看到摇篮网的妈妈们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它。我对“早教”一向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爱看那些教条的书,所以也一直没有理会。后来,三只小猪郑重其事地向我推荐这本书,她说:“它实在太好了,不仅写出了母亲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孩子,而且让我重新认识了自我,重新思考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看完之后的感觉真如醍醐灌顶,好一场人生的大梦呀。”

我开始寻找这本书,在书店找不到,三只小猪就把她买书的网站地址发给我,前2天终于收到了这本书。 看了大半本,觉得很有启发。正好这时我的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说她那3岁多的女儿非常粘她,她离开一步就放声大哭。问我她是否太溺爱孩子了,为什么天天如此独立、乐观,和什么人都能一见如故地玩到一起。

《爱和自由》里这样说: 许多父母可能有一个错觉:母亲越爱孩子,孩子就越依恋她。不是的,我的理解是,越爱孩子的父母,孩子就越不依恋父母。因为很多经验告诉他,他母亲是爱他的。这个经验也告诉他,父母只是暂时离开,那种持久的爱的行为使孩子自己得出,不管父母到哪里,爱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在陌生的环境中,这种孩子更容易产生安全感,适应环境更快,更容易得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别人教给的。原因是他已经建立了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他也容易对别人建立安全感。而那种没有得到父母爱的孩子,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母亲一离开,孩子就拼命地哭。。。。。

你不能想象的是得到爱的孩子,怎么会惧怕父母和保姆之外的世界呢?显然他得到的是爱和不爱2种情况,因此用他的经验来看就是他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之外危机四伏。他的安全感建立不起来,他要把这个安全感移交在父母身上。这种孩子欢乐少,心灵不开阔。而正常的在父母那里得到了爱的孩子,他会把这个感觉建立在自己身上。因为他得到了爱的满足,他就有了安全感,他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发展上。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您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因为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一无所知,他总是从自己的成长经验或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从不知从孩子的利益出发。......有的上幼儿园的孩子,吃饭不会,上厕所不会,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靠别人来做。这个年龄(4岁以前)是儿童最喜欢自己动手做事的年龄。手发展的能力没有了,对孩子心智等方面的成长都会产生影响。家长会说:因为我们太爱孩子了,所以帮孩子做了。

我们是太爱自己了还是太爱孩子了?成人之所以要这样代替孩子是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当我们不能明确爱的概念时,又犯下了撒谎的错误。

你必须看一些经典性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明白人类的成长实际是精神的成长过程。......你不断地以一个成人的角度误解孩子,这些都不是爱。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我发现自己对天天的教育在无意当中符合了这段话。

在天天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年龄,凡事都说:“我来!我来!”的时候,我总是回答:“好的,你来。”

天天在3周岁的时候学会了自己洗头洗澡。她留长发,开头我还担心她洗不干净,每次洗完都要过去检查一下头发上是否还有香波残留着,检查了几次发现都很干净,我就不再检查她了。孩子的能力其实超过成人的想象,重要的是给他们机会。

我在做饭的时候,天天也嚷嚷:“我来!”我说:“好,你来做你最喜欢吃的糖拌西红柿。”我把步骤仔细地教给了她,洗干净西红柿、热水泡一下(当心不要烫着)、剥皮、用西餐刀切块、拌上糖。天天很喜欢做这道菜,做好以后在大家的夸赞声中吃得精光。现在,凉拌黄瓜、凉拌海蜇等凉拌菜都可以交给她来做了。

3周岁半,早餐的碗由天天洗,她站在小凳子上,在洗碗池里把碗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碗架里。

4周岁,天天大便完了会自己擦干净屁股。

6周岁,天天能够自己剪手指甲和脚趾甲。

天天每学会一件事,我的负担就减轻了一分,暗自得意。看了《爱和自由》里的这段话才知道,原来在培养天天动手能力的同时,还促进了她心智的成长。遗憾的是,在这本书里,我更多地看见了自己、还有天天幼稚园的老师在教育上犯的错误。

(to be continued)

[ Last edited by NT on 2004-12-30 at 05:22 PM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