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新足迹 门户 IT专业论坛 查看内容

ZT 技术人的三岔口

2010-12-7 13:28| 发布者: koyuu | 查看: 1324| 原文链接

本来这个文档是要在大年除夕来写的
可是过年期间总是痴迷于写各种复杂的脚本不能自拔
伴随着无比无聊的春晚,2009年像一次早泄,一下子没了
2010年在漫天的烟火中到了。

写点什么呢

本来是有感于一个事实
什么样的事实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
各种产品越来越好用
越来越稳定

比如db2v9的很多的内存的self tuning
虽然这种self tuning的作用和利弊目前无法看的清楚
虽然我一直怀疑这样的self tuning

oracle的新版本的管理客户端已经更加友好和易用,绝不输于toad和quest.

suse的资深的tcy说,其实现在的suse需要tuning的地方很少了,各种参数在发布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绝大多数的应用的压力的需要。

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was,这玩意越来越皮实,以前的v4的was简直就不是工业级产品
v5像是半成品,v6还software自己crash。
v7终于稳重朴实而且皮实了

朴实皮实的像老家田间的牛粪,可以滋养百草千花,你看,ibm的啥cognas,filenet,tds等等都是跑在was上来提高管理,实现业务功能的实现。
我当时跟王琛说的时候,可怜传统学院派的王琛5秒钟不知道怎么接腔。

那天工信部的项目在ibm实验室测试,我有幸和一个在ibm搞aix搞了10多年,一脸沧桑和木讷的女人聊了会,她亦有同感,在aix61上面,跑应用,
需要调什么内核的机会很少了,基本产品在设计和架构上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比如aio.


我亲爱的兄弟们
亲爱的曾经觉得自己很牛逼的兄弟们
你们觉得有压力了吗
你们觉得疑惑了吗

曾几何时我们擅长调优和疑难杂症的解决,在各用户之间飞来飞去,被各大小软件公司所请,感觉意气风发。

而如今
似乎这一切越来越不需要了。

这就是技术的本身的特点,
技术本身就会取代技术,我们会因技术而成就,也会因技术而被淘汰。

这就是社会的进化论。

不是残酷而只是常态而已。

说到此的时候,tcy连连符合,说开发语言是最典型的例子。

不过回头去看,一切也很正常。

任何产品总要是遵循在产品初期的时候是实现最关键的革新功能,加以时日,关键功能和特性被成熟和稳定,在产品的下一个周期的阶段,产品趋于完善。

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产品的固有的规律。

只是因为软件产品的摩尔定律导致了快速变革和快速的大量的产品缺陷的出现。

这是必然。

忙的快了,难免质量会跟不上。

这样,软件产品早期的那种晦涩的操作和管理和调优手段催生了大量的触类旁通,天资聪颖,刻苦勤奋的技术人群的出现,
比如杰出的我

我们这些人弥补了这个时期的桥梁作用。

但是

斗转星移

一晃眼

java,aix,db呱呱落地都有20岁了

他们长大了,越来越不需要别人的搀扶了。

那么曾经的这些单个的产品高手和现在的大量的普通的技术人员怎么办?

淘汰是肯定的了,

有人日子变得越发的失意落寞是肯定的了

这是必然

没有永开不败的花。

艋軻里面的灰狼哥说: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像风,遍体鳞伤之后才知道自己原来只是草,大风吹来,我们就随着风的方向倒。

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才

如今这个时期是到了2个方向的时候了

1
是架构,我不说架构师,说师太屎。
现在的用户越发需要一个人,
百事通

熟悉底层的硬件结构,从tcp到fcp
从unix到存储备份
从os ha到data remote dr

从db到中间件,到soap,到消息流,
也就是说,
其实现在的it很需要这样的人,对硬件,结构,几个关键产品,主要运行环境都比较熟悉。

单纯的对一个产品熟悉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
比如db高手,比如存储高手,
意义还有多少?
东西越发简单,祖国大地有多少兄弟姐妹日夜研究

但是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一个项目,经常需要搞一堆人在一起,特别是调优的时候,
一个小屋子往往挤了8,9个人,
各说各的道,
但是都很难说到点上,对事情没有直接的推动
需要的是这样的百事通的人,站在项目的高度,知道如何迅速将各个产品串通在一起,迅速地实现业务的需要。

但是这样的人,在ibm也是凤毛麟角。

这就对大家提出了一个挑战,
不仅需要深度,同时还需要宽度。

2
真正的深度

这不是一般的深度
要能够洞悉代码,东西组件的实现,最好能将程序反编了,顺便写点外挂。

熟悉和精通在这个时代和时期已经索然无味,需要的就是直接地明确地看到程序的实现

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愿望

搞得时间长了,自己都能估摸出来产品底层应该是如何实现的,应该是什么的考虑和机制,
也在实战中验证了我的很多的估计。

但是就是很渴望在程序的代码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和得到验证。

偷窥总是快感的和成就感的。

看到了,理解了,咋自己在来个pack,整个增强版或者终极版,那才是非同一般意义的成就。

中国人口众多,假如大家现在都不需要为房子烦,大家都不浮躁,
都能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

那么你偷窥一点整理点资料,我研究一点整理出来
代码多,目前也架不住中国人多

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钻进去了吗?

上次我跟tcy说,linux,全国潜心的人有1000人吗?

中国的it我觉得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就是中华奋起hack美帝国主义

站在他们的尸体上,扛起我们的五星红旗

整出我们自己的db,unix,备份,dr,等等

前两日和华为的兄弟聊天,

他说他们以前经常用ibm的aix来跑应用

以前一年怎么也是几百台

但是现在锐减,非常少

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huawei自己制造刀片,自己采购cpu,内存,自己设计和测试,

这样他们的应用都是尽可能跑在华为自己的刀片上了,

这一下,一大部分的成本主动权就收回来了。

其实这个世界很简单


看准了就去做

尽量玩的开心点而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