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俺家的老爸老妈终于在新房子settle down了。为了安这个家,我和LG + 我父母都忙了1个多月,这还不包括把国内的家搬空出租,和我们这里搜房的前期工作。 这个版块的两个调查贴已经显示,相当一部分的TX是不希望和公婆或父母一起长期居住的。这个愿望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真的分开住,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预先考虑到。 先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 1. 房子:当然,安家,房子是关键。我们在搜房过程中,考虑过以下几个option: a) granny flat: 成本肯定比买独立房低,但从审批到加建,其中搭进去的精力是巨大的。最重要的是,盖成了,谁住似乎都不合适,住出去的一方父母,看着和子女一起住的一方父母,肯定心里泛酸。就算硬件条件更好,感觉也总是不一样的。- 否了 b) house: 成本高(家里附近就没有2bd house 放出来,就算有个小的3bd,也是很旧的,阴暗破烂,价格还都是60W++); 难打理(本人父母痛恨园艺,连扫个树叶都怨声载道) c) 30年以上的unit: Hornsby附近有不少这样的unit,条件还没国内的房子好,一进门就是旧地毯的霉味,洗衣房还是公用的。价格倒是便宜,20W++可以搞定,但买了肯定也被父母埋怨。花钱不讨好 d) 近新亚博文:是我们最后选定的。价格活活多出10W,管理费巨贵(一季度800刀+),但看着条件舒适的份上,认了。 e) 在租房和买房当中,我们选了后者。父母一早就打过预防针:移民后的房子要靠我们的(他们在国内的房子是不卖的,老本那点存款是不动的,退休金也只够生活费的)。我们一合计:北区公寓一般都近400刀周租(一房一厅),与其这样,还不如买了,以后房子好歹还是我们的。 f) 房子的选址:很重要。需要考虑因素有:离我们家的距离=一碗热汤;附近有华人,步行距离内有华人杂货店和大型超市,步行距离内有诊所内有华人医生,步行距离内有火车站且不能有太陡上下坡,附近有医院万一急诊啥的不能耽误。 2. 生活费用和细节:这些问题如果同住是不会发生的 a) 家具,电器 – 都要重新买。如果父母不介意,可以买二手的;如果父母要求高的,那就要全套豪华意大利家具了;我家父母折中,电器GOOD GUY搞定,家具 FANTASTIC FURNITURE 搞定。这次帮他们搬家,我和LG 也都累着了,年龄不饶人啊!另,特别注意:床垫一定要硬的,一般要去华人店才有卖,这个D版有经验。至于费用,他们出部分,我们赞助部分。 b) 电费,煤气,水费,固话,手机,网费,卫视天线,管理费等等额外费用,都是不同住的代价。我目前没给他们装固话,用了LEBARA的手机卡和DODO的无线网卡。他们并不是heavy user。所以暂时这么解决。有TX有其他好建议,请提上来。所有的账单都是邮寄给我,我从他们的银行账号做网上支付。 c) 食物杂物:能给他们想到的就买一点。米,油这些重物,要定期给他们补给。 d) 关键物品,写好中英对照表以供参考。例如skim milk = 脱脂牛奶。我们不可能事无巨细都关心到,很多时候要靠他们自己了。 e) 手把手教了他们上网,下一步是教拼音打字。 f) 对于上门推销的老印:教过老人,一律NO!NO! 到目前为止,第一二两项的费用每周超过600刀(房贷or 房租 400+伙食费100+各类bill 100),还不包括家具电器的钱。父母子女怎么分账,看各家情况了。 3.感情沟通:每周至少要碰头1-2次,有时候请父母在外吃饭,但主要是看看 有啥要帮忙的。每次还真有事需要帮忙。于是,周末在孩子补习学才艺之外,又多一项活动。由于我们两家老的都在这里,逢年过节怎么处理,请大家提建议。一碗水端平有点难度。对于住出去的一方,总会对方方面面比较“敏感”一点。 总而言之,唠叨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TX们,分开住—也不容易!!要是两家老人都分开住,那么你需要达到传说中的足迹年薪。否则,还是练练好脾气吧。 |